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为什么现在集体捧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等历史上名声不好的君主

2024-04-28历史

历史总是神秘莫测,充满了未解之谜。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因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等人物来说,他们在当时被视为昏庸腐败、残暴无道的暴君,但如今却受到集体追捧,被重新解读和赞颂。这种现象令人费解,究竟是历史记载有误?还是我们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让我们一探究竟。

历史记载的多面性

世人常言"历史是昨日的镜子"。然而,这面镜子往往被时间的流逝蒙上了迷雾,使得我们难以看清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记载的多面性,正是造成我们对历史人物评价出现分歧的根源所在。

首先,客观真实的历史永远难以捕捉。历史记录的产生,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即便是亲历者,由于立场和视角的不同,对同一事件的描述也会存在偏差。更何况大多数史书的编撰者并非亲历者,他们只能根据有限的史料进行二手记录,难免会出现失真。因此,所谓"客观真实"的历史,其实从一开始就不复存在。

其次,不同时代环境对历史记载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每个朝代的兴衰更迭,都会带来新的政治需求和价值取向,从而左右着史书的书写角度。比如,新王朝为了彰显自身的合法性,往往会贬低前朝,诋毁前朝君主的种种过失,以此警示后世。这就导致了许多历史人物形象的扭曲和曲解。

再者,不同的记录者由于立场和出身的差异,对同一事件也会有不同的解读。一些出身权贵的史官,可能会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影响,对君主的评价往往较为宽容;而一些出身平民的史家,则更多地体现了民间的愤懑情绪。正如顾颉刚先生所说:"历史就像一堵墙,被后人一遍又一遍地描绘。"

举例来说,对于商纣王的评价,【史记】中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是司马迁本人的观点,认为纣王"好色荒淫"、"酷虐好残",是一个昏庸腐败的暴君;另一种则是引用了当时一些学者的观点,认为纣王"有德惠",只是"时运将尽"而已。可见,即便是同一部史书,对同一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存在分歧。

总之,历史记载的多面性,正是造成我们对历史人物评价出现分歧的根源所在。我们要透过重重迷雾,以理性的眼光审视历史,方能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新发现改写历史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发现为我们重新审视历史提供了宝贵契机。一些被视为"定论"的历史记载,在新的考古发现和文献出土面前,不得不被重新推敲和修正。

还记得当年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始皇的严厉批评吗?他将秦始皇描绘成一个"残暴无道"的暴君,不惜"焚书坑儒"、"苛政猛法"。然而,这一评价在近年来却受到了极大的质疑和挑战。

1975年,陕西发现了著名的秦文化遗址"睡虎地秦墓",出土了大量珍贵的竹简文书。这些竹简记载了秦朝的法律条文,展现了一个与司马迁记载大相径庭的秦朝法制面貌。原来,秦朝的法律制度并非"残暴无度",而是相当人性化,对犯罪分级分类,量刑较为合理。这些发现彻底推翻了"秦法暴虐"的说法。

更令人震惊的是,2011年河南新郑发现了一批秦代木牍文书。其中一件木牍上记载了秦始皇曾下旨"有能书者,皆召见,以为师傅"。可见,秦始皇并非"焚书坑儒"那般愚昧,反而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

除了出土文物,一些民间传说对于修正历史记载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就拿隋炀帝来说,史书上对他的评价向来很差,将其描绘成一个昏庸腐败、荒淫无度的暴君。然而,在陕西关中一带,却流传着许多颂扬隋炀帝的民间传说。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隋炀帝为了修建大运河而亲自督工的故事。据说,隋炀帝为了解决运河工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不远千里亲自督阵,并与工人同甘共苦,终于让这项伟大工程得以完工。这些民间传说,无疑为我们重新认识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提供了新的视角。

总之,新的考古发现、文献出土和民间传说,为我们重新审视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一些被视为"定论"的历史记载,在新发现面前不得不被推敲和修正。这种"历史修正"的过程,正是人类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我们对历史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政治需求的左右

在追溯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政治力量对历史记载的影响。每一个朝代的兴衰更迭,都伴随着新的政治需求和利益考量,这些需求和考量无一例外地影响和左右了史书的书写角度和内容。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新王朝为了彰显自身的合法性,而对前朝君主进行贬低和污蔑。这一做法,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我们从小就听说商纣王"好色荒淫"、"酷虐好残"。然而,你可曾想过,这种评价的由来?原来,这是出自西周人之手,目的就是为了贬低商朝,从而彰显自己的合法性。在西周人看来,商纣王的种种"罪行",正是导致商朝覆亡的根源,而他们则是受命于天的新兴力量。

后来的秦朝,也是如此。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秦始皇不得不贬低战国诸侯,将他们描绘成"昏庸腐败"的形象。这就是我们今天对战国时期评价较差的根源所在。

再看隋朝,隋炀帝在位期间,为了削弱贵族权力,大兴土木,修建大运河等一系列政策,无疑触犯了当时的权贵集团利益。隋朝灭亡后,这些权贵集团为了为自己开脱,便将隋炀帝妖魔化,诋毁为"昏庸腐败"的暴君形象。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政治力量对历史记载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每个朝代的执政者,都希望通过美化自身、贬低前朝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合法性,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而且,这种影响并非只存在于朝代更迭之时,即便是在一个朝代内部,由于权力斗争和阶级矛盾的存在,也会导致历史记载的扭曲和曲解。

就拿明朝来说,由于明武宗时期发生了"王学之争",朝廷上下就对理学家和程朱理学产生了分歧。结果,编修【明史】时,理学家们的形象就受到了严重污蔑,被贬为"党锢之徒"。

再看清朝,由于存在着严重的阶级矛盾,满汉之间的对立就表现在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上。比如,满人编撰的【清史稿】就将汉人英雄岳飞妖魔化,将其描绘成"逆臣"的形象。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政治力量对历史记载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在解读历史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剥离政治因素的干扰,方能看清历史的本来面目。

个人解读的主观性

纵观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是同一个历史人物或事件,也常常会引发不同的解读和评价。这种分歧,很大程度上源于每个人对历史的个人解读存在主观性。

每个人对历史的理解,都难免会带有个人的经历、立场和价值观的影子。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历史的解释,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无不受到所处时代环境和精神的影响。

就拿商纣王来说,在封建社会,他被视为"昏庸腐败"的典型代表,是因为他违背了儒家的"君君臣臣"理念。然而在今天,一些学者却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商纣王,认为他实际上是一位重商主义的先驱,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再看秦始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被视为"暴虐无道"的暴君形象。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他的功绩,将他视为一代英明君主,是中华文明的捍卫者和统一者。

即便是在同一个时代,由于立场的不同,对同一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会出现分歧。比如在明朝,程朱理学就曾引发过激烈的"王学之争"。理学家们将其奉为圭臬,而反理学派则将其斥为"党锢之徒"。

这种分歧,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以隋炀帝为例,有的学者认为他是一位昏庸腐败的暴君,将国力耗尽于兴建豪华宫殿和大运河;但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认为隋炀帝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开明君主,他的一系列政策为唐朝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个人对历史的解读是主观的,每个人看到的历史面貌都不尽相同。我们应该用理性的眼光审视历史,努力剥离个人立场的影响,才能看清历史的本来面目。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历史并非一成不变的,它是"活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迭,新的发现和见解不断涌现,我们对历史的认知也将不断深化。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历史是活的,是流动的,是发展的。"我们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历史认知的不断更新,而不是固步自封。

总之,个人对历史的解读难免带有主观色彩,这正是造成我们对历史人物评价分歧的重要原因。我们要用理性的眼光审视历史,努力剥离个人立场的影响,拥抱历史认知的不断更新,才能真正看清历史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