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初中教科书的神秘消失:超越现代科学的技艺

2024-02-28历史

在今天,我们还未能对张衡的地动仪的「施关发机」和「牙机巧制」进行更具体的复原,就像在赞美断臂的维纳斯雕像时,我们不愿意为它添臂加膀一样。

我们更倾向于欣赏这种超越时代的缺憾美,将古典文化的无穷魅力保留给我们的后代。对于张衡地动仪的复原问题,国内外地震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复原出的地动仪种类也多达十多种。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有一件神秘的古代仪器——张衡地动仪。据说,有一天,八条龙口内所含铜丸突然掉落,数日后快马来报,龙头所指方向天崩地裂。

然而,这个流传了1800年的神奇传说却遭到了现代科技界的质疑。奥地利学者Leopold Lee 对张衡地动仪的科学性,以及张衡对地震学的贡献,进行了全盘否定。

他表示,中国人把张衡的地动仪看作是国粹,完完全全是一种民族的向往,而不是一种完美的现实。这个观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人们对张衡地动仪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进行了探究。

甚至,张衡地动仪的模型也被中学历史教科书移出了。那么,张衡地动仪到底存在吗?

1. 张衡地动仪: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张衡是中国东汉时期的文学家、科学家,他在数学、物理、天文学、机械制造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之一,能够精确地检测地震的方向和强度。这个仪器的制造工艺十分精湛,采用了精钢材料,形状像一个大酒樽,周围镶嵌着8条龙和8个蟾蜍。

当某个方向发生地震时,对应方向的龙嘴里的铜球就会滚出来,落在下面的蟾蜍嘴里,发出声音。通过观察声音和铜球落下的方向,可以精确地判断地震发生的方向和时间。

这个发明不仅体现了张衡的科学智慧,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卓越成就。 2. 张衡的地动仪: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张衡是中国东汉时期的文学家、科学家,他在数学、物理、天文学、机械制造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

这个发明不仅体现了张衡的科学智慧,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卓越成就。

张衡地动仪的失传与复原过程 张衡地动仪的运行原理虽被载于【后汉书•张衡】,但只用了196个汉字描述外在特征,张衡本人也没有留下任何技术资料或传授他人。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动仪逐渐失传,成为一个千古之迷。直到1951年,考古学家王振铎根据【后汉书•张衡】的记载,复原并制造了地动仪模型,这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的发达程度,深深地震撼了世界。

然而,即使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近在咫尺"的地动仪也没有任何反应,这引发了人们对其真实性的质疑。

张衡地动仪模型2.0:探索地震原理与创新设计 地震时,纵波与横波的传播方式与强度是不同的,这在张衡地动仪模型中得到了体现。

在模型内部,一根细长的棍子被用作「都柱」,当地震发生时,棍子会随机倾倒并触发机关吐丸。然而,这并非绝对可靠,因为人和动物的走动、关门的动作以及车的运行也可能造成棍子的倾倒。

地震学家冯锐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发现只有当棍子的高度和直径之比达到1225:1时,仪器才能对地震做出反应,而人没有感觉。

这种高度和直径的细度要求,对于模型的实现提出了挑战。因为,如果棍子太细,可能无法触发机关吐丸,甚至无法站稳。

那么,张衡地动仪模型是否真的犯了致命的原理错误?事实并非如此。模型的设计者们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在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改进设计和技术创新,或许能够找到一种更好的方式来检测地震,从而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人类早期的验震器模型并不是只有倒立直杆,冯锐解释说,我们对外界的否定,其实是针对流传最广的王振铎的「张衡地动仪」模型。

这个模型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王振铎的「直立的棍子」作为地动仪的「都柱」理论其实是出自日本,并不是张衡当初的真实模型。

冯锐查阅了许多资料并仔细论证了张衡地动仪的内部结构,最终得出结论:【后汉书】中提到张衡地动仪的「内有都柱」不应该是「倒立柱」,而应当是「悬垂柱」。

这是因为在地震发生时,假如在房间里,抬头可以看到家里悬吊的灯、风铃等会不停地来回晃动,甚至当地震比较小,人还没有感觉,但发现家里的吊灯无缘无故来回晃动,就说明有地震发生了。

家里的吊灯就是一种天然的验震器,古代仪器的发明基本是对观察现象的模仿和改造。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大胆地推理:激发张衡设计出地动仪的两个诱因可能是宫灯和吊钟,宫灯或灯笼是室内常见之物,还有悬挂的大钟也是庙宇醒目之物,这两者平时稳定不动,只有在地震时才会左右摇晃。

吊钟和钟锤都是典型的悬垂摆,它们高高地置于钟楼之上,对地震面波的晃动特别敏感,很容易引起古人的观察和模仿。

因此,地动仪很可能不是「倒立直杆」模型,而是通过对天然验震器——悬挂物结构的模仿和发展,在地动仪尊体内悬吊「都柱」,即在尊体内悬吊着粗大的柱子。

从物理学角度看,悬垂摆当在地面垂直颤动时,悬垂摆不会反应,但当地出现水平晃动时,它才会振荡,而地面的水平晃动恰恰是地震的剪切力源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运动,幅度最大。

触发「都柱」晃动的,不是纵波,而是一种振动的幅度和周期都远比纵波还大的瑞利面波。因此,悬垂摆的晃动被视为唯一能与地震相对应的运动方式,从而实现验震器自动分辨出地震波与干扰波的基本功能。

然而,相隔较远,地震波是非常微弱的,「都柱」晃动所能产生的力更是微乎其微,以致无法触动「机关」。那么,张衡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呢?

据考证,【后汉书】所记载的那场「地不觉动」的陇西地震,发生于东汉杨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即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造出后的第三年)。

京师洛阳距离震中500~700公里,洛阳地震烈度3~4度,地面的水平位移量3~4mm。远在陇西的地震波传来,地面发生微小水平晃动,引起了洛阳城南灵台上一座巨大尊体的摇晃,继而带动「都柱」的来回晃动、触发机关、吐丸等一系列反应。

为什么人们对于轻微的地震无法察觉,然而尊体却会发生晃动?这主要是因为尊体本身较高,位于2.6~2.9 m的土坡上,高度的放大效应使得摇晃更为明显。

就如同在地震时,我们能够观察到摩天大楼的摆动一样。此外,灵台位于洛阳城南,在洛阳与灵台之间恰好有洛河通过。

河床两边的土层松软,这便能够利用地基松软的放大功能,增加地动仪的灵敏度。然而,张衡的高明之处远不止这些。

更重要的是,在技术上采用了触发机构,解决了对地震波微弱信号进行检测的触发机构。通过「施关」、「发机」两步机械连带动作,实现了悬垂摆在微弱的地面运动和低频条件下的拾震问题。

【后汉书】和【续汉书】中对地动仪结构的描写几乎完全一样,只有四个字——「施关发机」。那么,这四个字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玄机呢?

古代倒立摆模型专家王振铎曾认为「机关」只是一个结构,但在字斟句酌的推敲和苦苦的思索之后,他发现「机」和「关」其实并不是同一个结构。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施关发机」之后写到「其牙巧制,皆隐在尊中」,「皆」意味着「机」和「关」都是隐藏在尊中的巧妙装置。

经过推敲,王振铎发现除了原来的「柱」、「道」、「关机」和「丸」四个装置之外,地动仪内部还应该增加一个重要的装置「关」。

在古汉语中,「关」代表门栓或道路交汇点,具有触发机制。当地震波传来时,即使力量微弱,「关」也可以触发联动其他装置工作,从而实现准确地检验地震波的秘密。

这种设计思想在东汉时期已经实现,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超群智慧。因此,张衡的地动仪原理就像现代地震学之父英国人米尔恩创立的「悬垂柱理论」,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1700多年前的张衡就已经成功运用了这一理论来观测地震。

英国地理学家约翰·米尔恩,于1835年发表了一篇具有开创性的论文,阐述了板块构造理论。他首次提出了「板块运动」这一概念,指出地球的外壳是由一系列可动的板块构成的,这些板块相互碰撞、分开和滑动,从而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

这一理论对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被誉为「现代地质学的基石」。

米尔恩复原的模型(1883年)结束了,但张衡地动仪的诞生并非偶然。在东汉期间,地震活动频繁,几乎每年发生一次地震,甚至在公元122年,京师地震持续不断,导致最高长官司空陈褒被免职,可见问题之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衡凭借着卓越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创造出了世界第一台能检测并记录地震的科学仪器——侯风地动仪。

这是真正的、科学的,比欧洲人制造出第一台地动仪早了1700多年。

尽管米尔恩等人设计的世界第一架地震仪模型地动仪的失传令人痛惜,但值得庆幸的是,文字的记载让我们有机会传承张衡的科学思想。

他的发明对于19世纪末现代地震学的起步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是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侯风地动仪是我们的骄傲,值得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