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抗战中的谜团:1938年115师参谋长失踪,否则1955授衔至少是上将

2024-04-16历史

1938年2月,八路军发生了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到第2战区司令部去开会的115师参谋长一去不回,下落不明。这么高阶的一个人物,就这样在历史上销声匿迹,成为永远的谜。

关于他的下落,有三种不同说法,一种是遇害,一种是投敌,一种携款隐居。

到底是哪一种说法更接近事实?

周昆,湖南平江人,1902年10月出生。

平江人杰地灵,出了60多位开国将军,光是上将就有五个。

周昆有幸参加了秋收起义,在主席的指挥下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这样的经历很难得。周昆家境不错,上过私塾,博览群书,他也很喜欢看书,即使在行军途中,也背着鼓鼓囊囊一包书。

他的与众不同引起了主席的注意,从此走入伟人视线,受到刻意培养。

在伟人的教导下,周昆的进步,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三年之后的1930年,周昆已经是红12军34师师长,开始成为红军高级指挥员。

此后,周昆曾经先后在6个红军师担任师长,有这样经历的,恐怕也只有周昆了。

他可不是到哪都不行才被调离,而是到哪都表现出色,才被频繁调离到更重要的岗位上,事实上他带过的师,战斗力普遍都有很大提高。要不然的话,早就被撸下了。

1931年10月,周昆担任红四军红10师师长,他的顶头上司是林彪,跟他同级的有陈光、寻淮洲等人,他们都是红军中赫赫有名的战将。而红10师的前身是红28团,曾经参加过南昌起义,成员多是职业军人,是中央红军中战斗力数一数二的部队。

把这样一支整体素质高的英雄部队交给周昆统率,足见上级对他是多么器重与信任。

1934年9月,以红21师、红23师合编为红八军团,由周昆任军团长,兼任红21师的师长。

抗战爆发后,周昆担任115师参谋长,成为林彪的助手。这已经不是周昆跟林彪的初次合作,在1935年初,周昆就成为红1军团的副参谋长(红8军团因为在湘江战役中损失较大而取消),开始给林彪出谋划策。

115师组建之前,林彪出任抗大校长,周昆也到了那里,担任抗大校务部主任。由此可见,林彪对周昆也是赏识的,对他的指挥才能也是认可的。

115师后来出了三个元帅,他们是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如果没有意外,作为参谋长的周昆,在我军中的地位也举足轻重,建国之后也是将帅中的佼佼者,授衔时至少是上将。

作为参谋长,115师的成名之战平型关战斗,周昆全程参加,而且参与筹划和指挥,功不可没。

如果说此战之前,周昆还对日军有所顾忌,战斗之后,他对战胜日寇已经充满信心,打破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爱国军民奋起抗战的必胜信心。

看着公路上遍布的侵略者的尸体和山沟里烧毁的日军车辆,周昆信心满满,对身边的同志说:「日寇并非不可战胜,抗战胜利可期。」

谁也没有想到,仅仅几个月之后,周昆的命运就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10月下旬,115师在五台进行分兵,林彪和周昆率领师部和343旅进军晋东南转移,在娘子关跟日军周旋。聂荣臻率师独立团等部队留在原地,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1月,日寇攻占太原,山西形势变得异常严峻。115师直属队和343旅在林彪、周昆的带领下,由正太路南移到了吕梁山脉的洪洞、赵城一带,创建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2个月之后,一次会议的召开,为周昆人生的改变埋下了伏笔。

1938年1月下旬,全国师以上各级参谋长会议在武汉召开,八路军在国民政府的领导下,隶属于第2战区,自然也要参加。

八路军方面派出了4名将领参会,除了总部参谋长叶剑英、参谋处长彭雪枫、高级参谋边章五,还有第115师参谋长周昆。而八路军的129师和120师,则没有人参加,这也说明周昆很受重视。

没想到,这一次的武汉之行,让周昆的命运彻底改变。

一个不好的苗头是,会议结束后,周昆在1938年2月初返回山西前线,途经临汾时遇到两位首长,一个是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一个是八路军总参谋长左权。彭德怀他们当时去武昌向国民党当局商谈八路军支援徐州会战问题,返回山西八路军总部路过临汾。

在和彭德怀、左权谈到这次会议的见闻时,周昆就流露出了不正常的情绪。

他说,同样是师参谋长,国民党的参谋长很排场,坐着小汽车前呼后拥,还出手阔绰。自己坐着黄包车去开会不说,八路军办事处连一分钱零花钱都不给。跟国民党将领在一起,自己显得很寒酸,看起来跟叫花子差不多。

彭总听了之后脸色大变,指着周昆说:「你的思想不对头,怎么可以这样想?」

左权参谋长没有发脾气,而是语重心长地说:「这正是我们两党的区别,说明我党是为人民的,我们应该引以为荣才是……」

周昆不服,嘟囔说:「我不就是随口说了两句嘛。」彭德怀火了,拍着桌子骂了起来,骂得很难听,导致这次会面不欢而散,周昆带着牢骚继续离开了临汾。

临走的时候,周昆不再身无分文,而是鼓鼓囊囊,腰缠万贯。在临汾的时候,他从国民党2战区领走了115师一个月的军费,一共是6万元(法币)。

一百法币在当时可以买到两头牛,折合现在的人民币约2万元,6万法币绝对是巨款了。

想想也是,八路军一个师当时1.5万人,那笔钱不光是这一万多人的军饷,还有全师运作的费用,钱能少的了吗?

周昆拿到这笔钱之后,就和上级与师部失去了联系。

不过周昆没有将这笔钱全部卷走,只带走了一部分,根据当事人115师司令部作战科长王秉璋回忆,周昆临走时将一个挎包交给自己的警卫员,说:「这里面有重要文件,你回去后马上交给作战科王科长。」

警卫员回去后,立即将挎包交给了王秉璋,他打开一看惊呆了。里面哪有什么文件,而是一沓一沓的纸币,数了数一共有3万元。挎包底部,还发现一封短信:「我在国民党那里共领取了6万块钱,留下3万块交警卫员带回,那3万我带走了,望查收。」

王秉璋一看,笔迹很熟悉,是周昆的。在信中周昆没有说自己去哪里,也没有说自己拿走3万元巨款要去干什么。

奇怪的是,周昆从此没有了消息,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周昆的携款潜逃后,在八路军总部和115师师部掀起轩然大波。震惊之余,大家百思不解。

在大家心目中,周昆的革命意志是最坚决的,1927年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掀起血雨腥风,全国一片白色恐怖。当时有不少人被吓倒,选择了退出革命阵营,有人还变节投敌。这种情况下,周昆却跟着毛主席参加秋收起义,成为首批上井冈山的将领。之后的几次反「围剿」,两万五千里长征,他一路走来,表现出色。

如此一个身经百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怎么会突然离队?

仅仅是看到国民党将领的生活优越,就抛弃自己的信仰,离开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说他见财起意吧,利令智昏吧,他为何只带走一半经费?是「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吗」?之后他销声匿迹,也没有再现身。

说他做事留有余地吧,其实也够狠的,他拿走了115师一万多人的一半军费,大家这段时间可怎么过?要知道这是抗日战场上,他的心肠也够狠了。

解放后,组织上也来他湖南平江老家,进行过走访和调查,没有他的任何消息。从缴获的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档案中,也没有周昆的蛛丝马迹。

周昆到底去了哪里?说法不一。

首先,见财起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如果周昆领到钱之后,跟警卫员一起失踪,还有可能是被坏人发现,谋财害命。但周昆把钱给了警卫员一部分,自己携款失踪,摆明了是不打算回去,目的是非法占有这笔钱,没有别的解释。

他也没有投敌的可能性,如果那样也不用携款出逃,否则到了国民党那边也会被人瞧不起,也无法交差。毕竟当时国共合作,周昆不会不受到追究。

剩下的可能只有两个,一个是带着巨款被歹徒发现,将其杀害。另一种可能是,带着巨款潜逃,隐姓埋名,逍遥自在地度过余生。

也有人猜测,周昆有阅历,也有人脉,很可能拿着这笔巨款到海外发展,办企业、开公司。

如果是这样,当年双手沾满鲜血的国民党大佬后来都回国探亲了,周昆一个有家庭观念的人不可能不回归故土,祭拜父母。

再说,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周昆如果活着的话,肯定要回老家去为父母养老送终,村里人不可能不知道。

唯一的解释是,在建国前,周昆已经不在人世。这样看来,周昆被谋财害命的可能性最大。

总之,各种说法没有证据,也只能是猜测。无可否认的是,如果周昆没有出逃,建国后肯定地位很高。

在1955年授衔时,115师出了3位元帅,下面的旅长、团长也都是开国将军,有大将也有上将。

作为115师的参谋长,周昆大概率是开国上将。他参加过秋收起义,属于红一方面军的「山头」,不但有资历也有能力,如果参加授衔,不可能级别太低。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因为革命立场动摇,周昆成为一个悲剧性人物,消失在历史长河,悄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