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新四军一团向日投降,是叛徒吗?

2024-01-18历史

重温历史,感受英雄。近年来,我军军史、战史为题材的影视剧在市场上频频绽放光彩,而这些影视作品的产生,离不开党的领导智慧和集体领导。

在华中地区最为黑暗的这一年,我党再次创造奇迹——持续163个昼夜、史无前例的、战略级的、成建制潜伏任务,在党的严密组织和领导下,正在悄悄展开……一次战略锁钥的决定,一个不同寻常的转折点,使得粟裕、谭震林等英雄得以崭露头角,并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党的领导智慧和集体领导,才是我军取得胜利的关键。

江苏溧阳市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是一个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地方。在1942年10月,中央军委做出了一个特别的决定,那就是将新四军1师和6师的领导机关合并,统归于粟裕指挥,但对外仍保留6师的番号。

这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背后有着深思熟虑。新四军6师活跃在苏州、无锡、常州、常熟及上海近郊,这是新四军挺进敌后创建的第一块根据地和游击区,也是当时最为富庶的区域,经济发达、人烟稠密。

新四军在此坚持抗战,不仅可以扩大我党我军在江浙一带的影响力,坚定敌占核心区群众「日本必败,抗战必胜」的信心,粉碎日军「以战养战」的图谋,而且在此区域内获得的通讯器材、药品、医疗器械、军工原料以及从上海等城市动员到根据地工作的熟练技术工人,对于华中抗战具有重大意义。

在苏中和苏南根据地,人们主要依靠长江水上交通线进行联系和交流,当地交通发达,地形几乎无险可守,缺乏回旋余地。

6师面对日、伪、顽三方势力的强力「围剿」,处境十分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军委高瞻远瞩,对内合并1师、6师机关,将6师18旅直接划归1师建制,由粟裕统一指挥1师、6师部队。

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发挥在苏中活动的新四军1师的强大战斗力,将以往2支部队间的战略呼应进一步深化为战役、战术配合。

苏中、苏南2个地区相辅相成、抱团发展,苏南为苏中乃至整个华中提供战略物资和特殊人才供给,苏中为苏南提供强有力的战役、战术支援。

这两个地区的联系主要依靠长江和运河,其中,被称为「通海5县」的苏中四分区南通、如皋、海门、启东、崇明岛,是这条战略交通线的关键。

这里临江靠海、水网纵横,虽然有利于我军将日伪的长江封锁线渗透成筛子,但却无险可守。为缩小目标、避免过度刺激敌人,苏中四分区只保留了1个主力团实施机动作战,其他都是黄桥决战后新组建的地方武装。

这些地方武装中,有一些接受我党和新四军领导、对外却以「灰色」面目示人的力量。

汤景延同志,在1941年,李长江投敌,他选择了与之决裂,重新组织通海自卫团并担任团长。在他的领导下,通海自卫团成功与优势之敌周旋,给了敌人沉重打击。

1942年,他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将通海自卫团置于党和新四军的绝对领导之下。为适应斗争形势需要,他的党员身份对外严格保密,通海自卫团中的党组织也处于秘密状态。

虽然敌人认为李长江的旧部可以「争取过来」,但汤景延表面虚与委蛇,实际上给对方留下回旋余地。1943年2月中旬,汪伪苏北特工站站长姜颂平派南通籍特务陆某前往「汤团」驻地策反汤景延。

汤景延在党组织和苏中四分区领导的指导下,提出了要亲自面见姜颂平「谈条件」。在3月底的会面中,他提出要保持通海自卫团的建制和防区不变,否则不愿意归顺南京政府。

汪伪方面认为汤景延提出的条件与其他投靠自己的势力别无二致,于是「汤团」改编为「苏北清乡公署外勤警卫团」,并建制和防区均不变,行政上受「苏北清乡公署」和汪伪苏北特工站双重领导。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苏中四分区紧锣密鼓地进行了两方面的准备工作。

粟裕是「汤团行动」的总指挥,他从崇明警卫团抽调党员骨干,组成通海自卫团,加强其政治基础和军事实力。合并后,该团人数增至630人,党员人数增至30余人,加强了其「诈降」的可信度。

苏中军区对通海自卫团进行了调整,将其人员梳理为适合执行任务的人,同时抽调了党员骨干加入。团政委汤景延负责与日伪头面人物周旋,沈鼎立担任副团长,协助军事工作。

该团在行动开始前进行了整团潜伏,通过演戏、开店、送情报等方式,使得这次「倒戈」更加逼真。在行动中,汤景延孤身入城,将部队拉到了南通郊外,成功地进行了「诈降」。

汤团成功获得了敌人的信任,回到南通后,他广发请柬邀请亲朋好友来祝贺他的高升。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动声色地记录下对苏中四分区「清乡」计划、部队调动情况等重要情报,通过电台发往苏中军区。

汤团公开宣布附逆后,虽然部队没有换军装,但是将新四军臂章换成了写有「绥靖」二字的臂章,番号改称「苏北清乡公署外勤警卫团」。

实际上,一切业务都由团政委顾复生负责打理。他利用「协记公行」的合法地位,在长江边的3个重要港口设立分行,保障我大江南北交通线安全,护送我方往来人员、为我军筹粮筹款,并在支援苏南18旅的同时,将从江南采购到的药品、医疗器械、通讯器材和兵工原料源源不断地输往江北各根据地。

在这个过程中,汤团利用与日伪联防之便,获取了我南通敌工部集会地点遭提前泄露的情报,帮助我方避免了一次重大损失。

尽管汤团在敌方阵营中混得风生水起,但实际上,敌我之间各种明暗较量从未停止过。由于团部与当地日本宪兵队比邻而居,进出团部的人都在日伪视线范围内,稍有不慎就会露出马脚。

因此,梁皓群的身份引起了敌人的怀疑,但汤景延通过巧妙的应对,成功地将他安排到了安全的地方。同时,他也严格要求每个「汤团」干部的行为要有度,不能越过组织划下的「红线」。

顾复生同志的离奇「失踪」,引发了汪伪特务的警觉。特务头子姜颂平质问汤景延,后者坦承这是与苏南、上海方面做生意用的商业电台。

汤景延此举实属当时游杂武装的通行做法,姜颂平虽疑虑,但缺乏证据,此事遂不了了之。不久,汪伪「苏北清乡公署」主任张北生要派人对「汤团」的人员、武器装备进行点验。

张北生欲借机缴械收编「汤团」,汤景延必须提前应对。他向姜颂平抱怨,如果张北生这样做,他就不负责了。为防不测,「汤团」将部分精干力量和好武器隐藏起来,其余人员集中到茅镇,由「苏北清乡公署」派来的12名汪伪军官进行点验。

在逐条枪验收过程中,这些人发现有人枪里子弹上了膛。汤景延佯装发火,当众「斥责」这个战士。点验完毕后,他们得出结论:「汤团长合作是诚心诚意的,做事也实事求是」「人员充实,训练有素,武器装备齐整」。

为拢住队伍、激化敌人内斗,汪伪「苏北清乡公署」当即要求「汤团」将驻地西移,并参与「清乡」行动。汤景延一一照办,并将团部移驻金沙镇,以便就近指挥。

每次和日军一起「清乡」,「汤团」党总支都会想办法提前将行动时间和地点等情报发往苏中军区,并和根据地约好,部队到达目的地之前用三八式步枪鸣枪示警,以枪声数量的不同告之「汤团」和日军的相对位置,以免发生误伤。

汤景延和姜颂平为维护「汤团」军队编制和防区,向张北生发起挑战。在李士群的支持下,汤景延被任命为「苏北督察大队大队长」,并将「汤团」重新归入「特工总部」节制。

然而,张北生与周佛海的争斗使「汤团」处于危险境地。姜颂平试图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扳倒张北生,但「汤团」最终被改编为「苏北清乡公署保安司令部教导二大队」。

在形势逆转后,顾复生安排「汤团」回归根据地,使用婚礼作为掩护,成功撤退并加入苏中军区。

苏中根据地群众热烈欢迎「汤团」回归。当晚,汤景延在团部设宴,请日本宪兵队头目、汪伪特工站正副站长及南通伪警察局局长搓麻将。

几人中,只有日本宪兵队队长屡邀不至。22时左右,日军将电话打到汤景延团部,对特工站正副站长仍在打麻将表示不满。

汤景延趁机对手气正好、玩兴正浓的敌特工站站长说:「干脆我让人去你那儿帮忙站岗,应付‘皇军’。」对方直夸汤景延「够朋友」。

就这样,顾复生带着团部直属队直摸进对门的特工站,没费一枪一弹就俘获了在站里值班的全部特务。23时许,汤景延以上厕所为由走出了房门。

埋伏在门外的警卫员们立即冲进屋里,将枪口对准了麻将桌上的敌特工站正副站长和伪警察局局长,喝令他们举起手来。

敌特工站站长不明就里,下意识说:「别误会。」警卫员们断喝:「谁跟你发生误会?老子是新四军,今晚就要抓你。」

情知不妙的3个伪警特头目还想顽抗,但还没等掏出枪来,就被击毙了。在团部动手的同时,散布在百余公里十余个集镇上的「汤团」各部也统一行动,击毙伪军6人,缴获长短枪48支、现款5000余元,并在南通警卫团接应下顺利回到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