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长征路上朱德为何对陈赓发火,政委:朱德第一次发这么大火

2024-03-03历史

朱德元帅作为新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在青年时代就从戎入伍,跟随孙中山先生闹革命。多年的军旅生涯也让他形成了温和谦虚,温尔儒雅的性格。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能从容不迫,少有怒色。然而在长征期间,朱德却罕见的对陈赓发火,这也是长征路上朱德的唯一一次动怒。

1935年初党中央在遵义的会议已经结束,在毛主席和朱德等领导人的再三决策之下,准备带领红军将士远赴陕甘宁开辟革命根据地,为以后的全国抗日的战略奠定基础。然而觅得共产党所在之处的蒋介石如获至宝,调动了40万大军前来围剿,企图将共产党一网打尽。

面对国民党的40万大军,面对面硬抗显然是自取灭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毛泽东和朱德决定给蒋介石打一套迷踪拳,给国军造成一种红军准备强渡长江的假象。就连战士们都觉得党中央是想北渡,何况蒋介石这个只会蛮干的军阀,蒋介石把大军调往赤水附近,正得意洋洋的等待红军就范。

然而一纸命令下达,红军将士纷纷南下再渡乌江。当主力渡过乌江之后,朱德安排干部团团长陈赓和政委宋任穷担任守卫乌江浮桥的任务,等待后面负责掩护的部队。按照要求,等负责殿后的红五军渡过乌江之后,陈赓和宋任穷当即就要拆掉浮桥,断绝国军的追击之路。

然而等待了半天的陈赓还是没有见到红五军的身影,就派人去打听一下红五军的位置。也不知道负责传递消息的战士从哪得来的消息,说红五军已经从别的渡口渡过了乌江。

内心紧张的陈赓和宋任穷就像悬在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一样,在没有求证的情况下,就让将士们痛痛快快的把浮桥拆了,然后心情舒畅的向大部队追去。

陈赓在军中是出了名的性格直爽,就像天生的一样,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笑脸。追上主力部队之后,他向毛泽东、朱德等人汇报了情况,说红五军已经从其他地方渡过了乌江,然后把浮桥也拆了。这一下子惊呆了在场所有的中央领导,朱德的脸色瞬间凝重了起来。

虽然红五军已经渡过乌江,但负责扰乱国军的红九军尚不知所在,还没有过江。这事陈赓和宋任穷是知道的,从来没有发过火的朱德动怒了,厉声的呵斥陈赓,红九军尚未过江你不知道吗?岂有此理,怎么这时候把浮桥给拆了。

朱德是从一线战士成长为一方军政大员的,他深知战士们的不易。怎么能在这时候不给前线的战士们提供便利,反而给他们制造麻烦呢?红军的每一位战士都像自己的孩子一般,每一位都为共产党的未来冒着身死沙场的危险,爱民如子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黑着脸的朱德当即要求陈赓和宋任穷回到乌江边上,再次把浮桥架设起来,等待着红九军的战士顺利渡过乌江。看到朱德发怒的陈赓也意识到了事态的重要性,来不及解释,陈赓和宋任穷又回到了渡口,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浮桥重新架了起来。

此时陈赓和宋任穷的内心比等待红五军渡江时还要急切,他们恨不得红九军马上出现在自己的面前。然而一夜过去了,连红九军的影子还没有看到,这让陈赓和宋任穷心急如焚,直到第二天早上中央终于传来了消息,红九军已经从金沙江渡了过来,正在与主力会师的路上。

陈赓和宋任穷经过再三确认之后,才又把浮桥拆了,而此时他俩早已急出了一身的冷汗。从此以后,表面上虽然依旧笑嘻嘻的陈赓却再也没有犯过这么大的失误,无论是在外带兵还是回到中央都把心思放在工作的身上,时时刻刻想着战士们的安危。

建国以后,宋任穷在回忆这件事的时候常常感慨道,从未见过朱德发这么大的火。这是他见过的唯一一次,然而这一次却让在场的人刻骨铭心。什么是爱兵如子,当自己的部队失去联系以后,他急切的心情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任何的情况下,都不能把自己的子弟兵丢下不管,或许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态度吧。无论何时何地人民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是何艰难险阻,冲在最前面的也是人民的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