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明朝皇帝的权力丧失地如此之快?皇帝只能靠廷杖与怠政来抗争

2024-04-13历史

明朝时期,君权得到空前提升,这是由于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直接掌控了全国权力。这一举措也解决了历史上一直存在的外戚干政、武将跋扈、宦官拥废和相权矛盾等问题。

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初就设计了文官占据要职的制度,以防范宗室和武将叛乱。然而,这导致了明朝文官势力在成立不久后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甚至让皇帝沦为了象征,君权开始严重衰落。

事实上,尽管内阁权力空前强大,明朝的君权在这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就迅速衰败,这无疑显示出朱元璋的顶层设计存在问题。

朱元璋在废除了丞相之位后,虽然大权独揽,但由于政务繁多,他设立四辅官协助自己处理政务。这四辅官没有议政权和行政权,只是负责起草诏书御令,尽管他们也可以提出建议,但是否被采纳则是另一回事。

朱棣靖难成功后,虽然有机会改革朱元璋的设计,但他为了名正言顺,没有改变这些制度,反而放纵文官做大。到了永乐晚期,内阁已经坐大,甚至敢于反对朱棣的北伐和废除大诰。

面对这种情况,朱棣虽然感到无奈,但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只能选择逮捕一些人,而不敢公开处决他们。

扶持太监读书,设立西厂,其本质仍然是为了加强皇权。相较于明朝后期的内阁,甚至包括之前的中书省,当时的内阁地位都相对较低。

在此之前,中书省的存在使皇帝可以将六部的奏本先交给中书省处理,然后再由皇帝处理,这样可以节省皇帝的精力。

到了明英宗时期,由于皇帝年幼,三杨辅政,六部的决策几乎都是由六部自己议定,被称为「六部议政」。重大案件的判决由六部尚书、都察御史、六科给事中共同商议,而官员的任免升迁则由吏部和兵部分别负责。

内阁最后的审批是司礼监的批红,皇帝诏令敕谕的颁布需要六科给事中审核签署,不同意可以封驳。

三杨辅政的操作让皇帝的工作更多地变成了象征性的形式,实际权力已经超越了明朝之前的朝代。很多人认为明朝打压武将,让武将无法出人头地,但实际上明朝并非一开始就如此。

明初,武将的地位明显高于文官,他们可以依靠战功为子孙谋取承袭,并且可以推荐文官和弹劾不称职的都御史。然而,明初没有对武将进行具体和严格的考核,导致武将集团经常出现腐败和渎职现象,甚至还有欺压士卒导致卫所军户逃亡的情况。

明宪宗看到武将们的渎职现象越来越严重,开始在军队中推行军政考选制度。这虽然是文官压制武将的开始,但对于皇帝来说,失去兵权是最可怕的事情。

在明代宗时期,于谦为首的兵部进一步推行了文臣统军的政策,并得到了内阁的支持。

明朝五军都督府本握有地盘上的人事权,但于谦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对新组建的十团营武将进行任命,导致五军都督府权力削弱,上直卫大多归兵部管理,皇帝的直属兵力也被夺。

自此以后,皇帝不得不依赖文官管理军队,巡抚也用这种方式将边军的人事权转移到兵部。这意味着武将再无出头之日,皇帝也失去了兵权。

到明孝宗时期,文臣刘大夏等人改革五军都督府,但废除五军都督府后,兵部因事务繁忙而无法议定军事策略,地方防御开始破败,也让兵部在紧急情况下毫无准备。

万历即位时无法亲自执政,张居正利用内阁趁机改革,将六部和地方的奏章分成两份,改变原先的交送顺序,使得转交给皇帝的奏章已经是内阁审查后的,内阁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六部。

张居正并未将摄政当作儿戏,而是坚定推行考成法。明朝时期的内阁已与初中的中书省地位相当,除了国家大事需皇帝诏令,其余行政命令皆由内阁直接发布,无需司礼监盖章。

张居正实际上恢复了明初被废除的相权制度。皇帝的诏书如果无内阁起草和盖章,大臣们将不认可,认为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也无妨,因为只要有内阁在,国家大小事务均可由内阁处理。

官员任命也是由内阁选出几人,让皇帝自己选择。这使万历感到愤怒,他不喜欢内阁推荐的人选,而内阁又不同意他选择的人选,互相扯皮,导致万历后期高层官员严重短缺。

万历三十载不问朝政,内阁与崇祯意见不合时,文官抗争愈发激烈。崇祯只能换上与自己意见一致的内阁首辅和官员,这也是其执政期间内阁首辅更替频繁的原因。

在内阁权力强化后,皇帝的军权和财权被削弱,甚至不得不依靠宦官来夺回权力。然而,文官的笔杆子和民众对宦官的仇恨,使得大部分宦官只能短暂地掌握权力,试图从文官手中获取权力的皇帝也会遭遇不幸。

这些都表明,明朝的文官势力是历朝历代最为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