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49年毛岸青回到毛主席身边后,落泪向李敏倾诉:我十分想见贺妈妈

2024-04-14历史

毛岸青是毛主席与杨开慧的次子,1993年11月13日将是岸青70岁生日。岸青4岁时父亲离他远去,7岁时母亲英勇就义。

他的人生道路,坎坷艰难。在上海街头流浪时遭特务毒打,致使头部受重伤。从此,身体受到很大影响,疼痛时时伴随着他。

图丨毛岸青与妻子邵华

但岸青走过了困苦,越过了艰难,晚年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只是时常会想起待自己如亲儿子的贺子珍妈妈。

饱经磨难毛岸青

1923年11月13日,毛岸青诞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板仓。毛泽东给次子取名岸青,一来是为了与岸英的岸相同,取青则寓意寒冬将去,青青春天将至,蕴含着毛主席对生活的坚定信念和美好理想。

岸青比岸英只小13个月。小时候,兄弟两人与其他小朋友相比起来,得到的父亲是十分之少的。

毛主席为了革命事业总是脚步匆匆,东奔西走,南北闯荡。岸青出生时,毛主席正受命在长沙贯彻中共三大关于同国民党合作的决议,帮助筹建国民党组织。

好不容易挤出时间到板仓看看岸青。岸青尚未满月,毛主席又奉命离开长沙,经过上海,奔广州参加国民党一大。

图丨毛岸英、毛岸青合照

孩提时代,岸青虽曾几次跟随母亲,外婆和岸英一起追随父亲左右,但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相聚的时间远远少于分离的时间。

1927年夏岸青近4岁了,多么希望得到更多的父爱;多么需要父亲的启蒙。然而,毛主席要去领导、组织秋收起义。

这次父子分离,谁料到竟达20多年。

幼年的岸青,一直依偎在母亲身边,是杨开慧将他拉扯成长,并教他识字和做人的道理。但岸青还没能理解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平,不幸却降到了自己的头上。

1930年杨开慧永远离开了岸青。生活支柱突然倒塌,使幼小的岸青经受着心灵的创伤。

杨开慧牺牲后,国民党特务设下种种圈套,企图以岸青三兄弟为饵,来诱捕毛泽东,并要斩草除根。

图丨毛泽东与杨开慧

在党组织的安排下,1930年冬,岸青更名杨永寿,和岸英、岸龙兄弟三人在外祖母向振熙、舅妈李崇德的护送下,经历千苦万苦,抵达上海。

同岸英一样,在上海的平静生活没过多久,因党组织遭到破坏,兄弟三人曾生活无着,流浪街头,遭人白眼,受人欺凌,吃尽了苦头。

他们曾卖报、拣破烂,给人家打扫房子......被迫干些力所不能及的事。岸青在精神上、生理上都受到了莫大的摧残。

阴雨连绵的一天,岸青在街上卖报。傍晚,岸青全身都被雨水浇湿了,连报纸都湿漉漉的,报纸还没卖完,他很气恼,但还得继续朝前走。

忽然,他看见有一个报童边跑边喊:

「看报呀,赣南残匪已完全肃清,伪师长毛泽覃已被击毙,第八师在会昌俘匪千余。快看重要新闻呀。」

毛岸青心里猛地一颤,他一字一句地看着详细记载了叔叔毛泽覃遭遇消息的报纸,眼泪刷刷地往下流。

图丨毛泽覃

与小叔叔一起玩耍,一起聊天的场景一幕幕浮现在岸青眼前,他太难过了,妈妈死了,小叔叔也死了,弟弟岸龙也找不见了,岸青越想越难过,他在心里暗自发誓:我要报仇!

这时,他想起了口袋里有半支粉笔,他掏出粉笔,在电线杆上写下六个大字: 「打倒帝国主义!」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从岸青身后狠狠地踹了他一脚,将他踹倒在地。还没等岸青反应过来,一个特务又跑上前,对着岸青的头一顿暴打。

正在危急关头,毛岸英挟着一些没有卖完的报纸,从远处跑来。弟弟躺在地下,已经昏死过去,鼻孔、嘴角流着鲜血。

毛岸英一下子扑到他身上,把他紧紧地抱起。

他把弟弟抱到一间破庙里,让他躺在稻草上。过了好一会儿,毛岸青终于醒了过来。

毛岸青焦急地问:「岸青,还疼吗?」

岸青摇摇头,说不出话。他被打成脑震荡,耳朵也被打坏,听不清声音了!

从此以后,岸青的头部常常感到疼痛无比。更让他感到痛苦的是,这种疼痛伴随了他一生。

图丨杨开慧与毛岸英、毛岸青兄弟

陪伴在贺妈妈身边

就在他们兄弟俩在上海度日如年时,党组织找到了他们,经过周密的安排,岸青和哥哥经法国马赛港,于1937年初到达了苏联。

而贺子珍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决定前往苏联的。

贺子珍先到了西安,在此期间,毛主席多次托人捎去口信,希望她回到延安去。

但贺子珍都拒绝了。其实,贺子珍又何尝不思念那个每天朝夕与共的亲人呢。她人虽在西安,但心早已飞回了延安。

她在想,自己将他们共同盖了很多年的红毛毯拿走,留给他的是一个十分单薄的被褥,他晚上一定会冷吧?他的身体怎么样了?自己不在毛泽东身边照顾他了,他的健康与休息问题怎么办啊?

想到这,贺子珍用自己积攒的津贴给毛泽东买了一床新棉被,并托人送到了延安。

图丨毛岸青

后来她才知道,这床棉被毛主席并没有盖多久,后来毛主席见警卫员的被子太薄,就送给了他。

贺子珍到达苏联的莫斯科时,已经是1938年10月,这里的一切都让她觉得新鲜、绚丽,甚至觉得神奇。她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搞好身体,多读书,学成回国后,多为革命出力。

贺子珍来到苏联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身体里的弹片取出来,但医生的治疗结果是:她身体里的弹片已经深深的嵌在她的肉里,长在了一起,无法取出了。

在此期间,贺子珍再一次怀孕,生下了一个男孩。为了不耽误自己学习,她将孩子送进了婴儿室,自己进入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培养亚洲地区的革命者专门开办的东方大学。

图丨毛主席与贺子珍

贺子珍每天都很忙,因为这里的课程安排的很紧,贺子珍从早上到晚,她知道自己落下的实在太多了,所以她格外的努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岸英和岸青到达苏联后,被安排在莫斯科共产国际第二儿童院学习,生活。岸英取了个苏联名字叫谢廖沙,岸青叫塞尔盖伊。

兄弟俩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宝贵时光,刻苦学习,毫不懈怠。

贺子珍到达莫斯科后,马上去找她们,还带去了一大堆水果,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

国际儿童院离东方大学很近,两个孩子每天下课后都会去东方大学找他们的贺妈妈,教贺子珍讲俄语。

图丨毛主席与贺子珍的早年合影

每到周末,贺子珍就会将自己的那个小儿子从婴儿室接回来,母子四人在宿舍里团聚。

贺子珍用自己的津贴买一点好吃的给他们,有时候,岸英和岸青会陪贺妈妈一起打扑克。在异国,能有这么一点点欢乐,贺子珍就十分满足了。

但是,不幸的遭遇还是一桩接一桩的降临到贺子珍头上。

她在莫斯科生的那个男孩,在十个月的时候,得了感冒。婴儿室的医疗条件很差,没有做好护理,很快转为肺炎,还没有来得及送医院抢救,就夭折了。

贺子珍心里难过极了,她恨自己,当时在得知孩子生病时,没有第一时间将孩子接回到自己身边,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她忍痛将孩子送到了莫斯科郊区的一座公墓,埋葬了。

贺子珍还没有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又一个几度令她崩溃的消息传来,那就是毛主席与江青结婚了。

一同前往苏联学习的同志们得知后,纷纷前来安慰她。贺子珍十分平静地说:「我很好,我也能够接受。我祝他幸福。以后,我要好好学习,自己生活了。」

图丨毛主席与江青合影

岸英和岸青虽说从没有听贺妈妈提起过她与他们父亲的事情,但他们多少知道一些,都是从苏联学习的叔叔阿姨们口中得知的。

他们知道,贺妈妈看上去十分柔软,待人温柔和善,但其实内心十分刚强,她是不会被这些困难所打倒的。

他们每周都会去陪贺妈妈,和贺妈妈一起打牌,贺子珍一看到这俩孩子,心情就会变得开心很多。白天,她跟孩子们开心的玩耍,做好吃的给岸英、岸青吃。

但一到晚上,她还是会觉得难过。她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她思念自己的儿子和爱人,这让她常常无法入眠。每天早晨起来,她的枕头上都会被眼泪浸湿一大片。

从小就十分独立、懂事的岸英和岸青,为了让贺妈妈开心一点,他们不断地给她讲述学校里发生的各种好玩的趣闻逸事,想逗她笑一笑。

图丨毛岸英和毛岸青

贺子珍知道两个孩子的心意,每次她都会极力装出一副十分开心的样子,岸英和岸青见贺妈妈笑了,他们也就开心了。

但总有些时候,她无法控制自己。两个孩子在极力地逗她开心,但她的思绪早已经飘到了娇娇与小儿子身上。

有时候,她会坐上一个多小时的汽车,到埋葬儿子的公墓,在那里一个人一坐就是半天,她的眼泪止不住的往出流,在这里,她可以尽情的挥洒自己的泪水。

这样的日子直到娇娇的到来,才有所转变。岸英和岸青,也因为妹妹的到来,变得更加开心了,她们更加期待每周周末与妹妹的相逢。

图|贺子珍、李敏

娇娇是在1941年来到贺子珍身边的,同行的还有朱德的女儿朱敏等一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路上娇娇都十分开心,因为她马上就要见到自己的妈妈了。

母女终于相会,对于贺子珍来说,就像是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一样,她觉得一切都没那么难了,而之前经历的种种不幸,也没什么大不了了。

这是自己唯一的亲生骨肉了,贺子珍将全部的爱都给予了这个刚刚3岁的女儿身上。

而母亲的这种爱,也让娇娇感到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是她从未感受过的母爱。

娇娇妹妹的到来,也让岸英、岸青两个大哥哥十分兴奋,他们喜欢这个天真活泼的小妹妹,处处让着她。学校发了什么好吃的东西,他们都会留着周末回去给妹妹吃。

他们发现,自从妹妹来到贺妈妈身边后,贺妈妈变得无比的开心。但懂事的岸英、岸青知道,贺妈妈的开心要建立在不提起爸爸的基础上。

图丨毛岸青和李敏合影

所以,懂事的两个哥哥从来不在妹妹面前提起他们的爸爸,更不会在贺妈妈面前提起爸爸了。

贺妈妈对他们实在太好了,他们怎么忍心让贺妈妈难过呢?战争带来的食物匮乏,贺妈妈为了让他们吃饱,自己每天什么都不吃,将领到的一点点面包分给他们吃。

即便这样,他们仍饿得发慌,贺妈妈没日没夜的打毛衣,经常一晚上不睡,为的就是能够让三个孩子能够多一些吃的。

后来,她在打毛衣之余,还拿起了锄头,开出了一小片荒地,种上了萝卜、西红柿和土豆。

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周末回来喝上一口热气腾腾的土豆汤,她一刻不停歇的劳作,拖着受伤的身体,不辞辛劳的为这个家操心受累。

岸英和岸青病了,贺子珍将两个孩子接回家里,自己亲自照顾护理,为了能够让他们恢复的更快一些,他经常拿着家里种的一些食物,去与有钱人家做交换,换一些牛奶、鸡蛋吃。

图 | 周恩来夫妇和毛岸英、毛岸青兄弟

贺妈妈对他们的爱,兄弟俩都默默的记在心里,虽说现在他们还无法回报贺妈妈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贺妈妈开心。

也正是因此,在那段日子里,贺子珍虽说日子过的辛苦,但她总是笑笑说:「没关系的,我苦点累点没什么,我只希望孩子们可以吃个半饱。」

想要见贺妈妈一眼

后来毛岸英因为想要学习军事知识,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军事学校生活,也没有时间回去陪贺妈妈了,岸青也因为学校离的很远,所以也很少回家了。

此时家里只剩下贺子珍和娇娇了。虽说日子过的没那么紧巴了额,但孤寂感再一次笼罩着贺子珍。

好在,1947年贺子珍终于要踏上回国的征程了,她带着女儿和岸青,在阔别祖国9年后,踏上了归程。

图丨毛岸青

回国后,贺子珍一直都十分注重对李敏的教育,与此同时,她也没有放弃对毛岸青的教育。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中文不太好,她耐心的教他们学习中文,并多次叮嘱他们:「别着急,慢慢来,学习中文是需要时间的,不要因为学习还把自己的身体搞垮。」

为了能够让他们多一些才艺,贺子珍还买了彩笔和图画本让两个孩子学习画画,不过后来岸青也没有坚持下来,贺子珍也没有逼迫他,他不想学,那就给他多一些时间学习一些自己愿意学习的。

刚回国时,毛岸青一直待在贺妈妈身边。1949年,岸青也被送回到毛主席身边,岸英和岸青都很少会见到贺妈妈了。

图 | 毛岸青、邵华 和毛新宇

他们多想再去看看贺妈妈,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跟贺妈妈见面的机会甚少,到后来甚至很难见到贺妈妈了。

尤其是岸青,很小的时候就一直跟在贺妈妈身边,贺妈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而现在的他却只能一个人面对这一切,父亲又因为太忙,没有时间陪伴自己。

一天,岸青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突然眼眶湿润,他想贺妈妈了。李敏见哥哥一个人坐在外面,心想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便来到哥哥身边。

岸青看到妹妹来了,眼眶里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了,他一边抹眼泪一边对妹妹说:「我想贺妈妈了,我十分想见她」

李敏又何尝不是呢?他也思念自己的妈妈,听到哥哥主动向自己提及妈妈,她也忍不住了,泪水滴在自己的手上,她嘴里轻轻的呼喊着:「妈妈!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