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古今同理:警示后人莫逞强

2024-04-13历史

文林墨客

▲缺乏自知之明,引发严重后果

做任何事情,都有成败之分、胜负之别。而成败也好、胜负也罢,皆源于三个客观要素,即天时、地利、人和;三个主观要素,即思维、资源、能力。这就是说,要想办成事情,就必须综合考虑各种要素。用一句话来概况,就叫作「量力而行」;凡办不成事情,皆是考虑不周所至。用一句话来概括,就叫作「不自量力」。

这样的事例,在【三国演义】里比比皆是。笔者选择几个「不自量力」的典型案例,稍加分析即可一目了然。这些典型案例,必将对当下的人们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1、 关羽败走麦城遭擒遇害

▲眼空四海必轻敌,孤家寡人定独断

关羽作为刘备阵营的核心武将,被委以镇守荆州的重任。关羽也不负众望,在防御上下足了功夫。修筑了大量烽火台,派驻士兵日夜把守,发现敌兵即可随时报警。

荆州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刘备自拜汉中王,引起了曹操的极大愤怒,欲拆散吴蜀联盟,夺取汉川,剿灭西蜀。谋臣司马懿建议曹操利用吴蜀之间在荆州归属上的纠纷,引发吴蜀争斗,从中渔利。这种局势就把荆州守将关羽推上了风口浪尖。

面对来自曹吴两方的夹击,关羽既在认知上存在错误,又在迎敌上缺少智谋。

对外,关羽自恃清高,搞砸了与东吴的关系。诸葛亮授权镇守荆州印信时嘱托关羽:「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关羽也信誓旦旦地承诺:「军师之言,当铭肺腑。」

东吴采取「先拉后打之计」应对复杂局势。先是以联姻形式拉拢关羽,欲结秦晋之好,两家联手对付曹操。此招正合诸葛亮之意,结果被缺乏战略头脑和大局意识的关羽所断然拒绝。把军师之言和自己的承诺忘诸恼后的关羽,失去了传统盟友,使之成为了两面受敌的孤军。

对内,关羽自视聪明,搞坏了与部将的关系。关羽接受汉中王的懿旨攻打樊城,选错了先锋官傅士仁和靡方。二人饮酒失火,烧毁粮草,伤及士兵。关羽重罚两人,摘去先锋印绶,派其把守两个重要城池。对部将处理不当,埋下了失败的祸根。

刘备认刘封为义子,关羽就多有不满;刘备欲立后嗣,关羽又劝将其派驻边关,以杜后患。关羽兵败派廖化搬兵相救时,孟达利用关羽对刘封的种种不满从中挑唆而拒绝出兵。导致关羽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危在旦夕。

更为致命的是,关羽不听随军司马王甫有预见性的建议,错用总督荆州之人;关羽从麦城突围时,王甫又谏言,小路有埋伏,可走大路。关羽自恃武功高强,一意孤行,仍从小路突围。拒听下属正确意见,结果酿成被擒后祸。当关羽意识到未听王甫之言时,已经为时晚矣。

众所周知,关羽武功高强、义薄云天、名扬天下。不仅是刘备的结义兄弟,而且是西蜀阵营的五虎上将之首。但是,关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傲气日重、盛气凌人,从不把别人看在眼里。

正是这个弱点,葬送了关羽「智勇双全」的英名。自恃「天下无敌」的关羽为何兵败麦城?孙权劝降关羽时向其提出了这个尖锐问题:「公平昔自以为天下无敌,今日何由被吾所擒?」其实,孙权不但提出了问题,而且回答了问题。自恃「天下无敌」,就会眼空四海,目中无人。既不把敌将看在眼里,也不把部将看在眼里。对外,产生了轻敌意识;对内,产生了独断意识。这是导致关羽败走麦城、被擒遇害的根本原因。

他给后人的警示就是,自信超过了限度,就会变得狂妄自大、自以为是;丢掉了人和,就会变成孤家寡人,难以战胜强敌;失去了理智,就会出现智力降低,行为偏离的状况。正是这个弱点,使之丧失了求生技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败。

2、 黄忠高龄逞能战场中箭殒命

▲老将上阵遭敌箭,无端逞能丧黄泉

诸葛亮在关羽欲取长沙前,向其介绍黄忠的情况时说到,黄忠虽年近六旬仍有万夫不当之勇。能开硬功,百发百中;善舞宝刀,力斩敌将。与关羽交战,打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两军齐声喝彩。刘备敬佩黄忠的智勇双全,用真诚打动黄忠,遂归降刘备阵营。其后,黄忠在多次战役中退兵斩将。在雒城之战中,杀邓贤,救魏延;在天荡山之战中,施骄兵之计,斩夏侯德、败张郃;在定军山之战中,以逸待劳,斩夏侯渊、吓退张郃。

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征战沙场的将军都已垂垂老矣。刘备深感无将可用。为报杀弟之仇出兵伐吴,刘备感叹:「昔日从朕诸将,皆老迈无用矣。」

老将黄忠忽闻先主言老将无用,即提刀上马,引亲随五六人,径自到阵前与吴将交锋。他既不听诸将劝阻,又不让诸将助战,被吴将困在垓心,又被吴将马忠射中肩窝险些落马,被关兴、张苞救回。结果,黄忠因年老血衰,箭疮痛裂,病甚严重。刘备亲来营中看视,黄忠与刘备说了一番告别话后即不省人事,于当夜陨命于军营。

这种情况说明,黄忠虽然过去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毕竟已经是75岁的高龄老人。他的悲哀之处,就在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体力、精力的变化而一意孤行,最后无辜死于敌手。他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老年人做事需量力而行,绝不能无端逞能。否则,就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3、杨修猜透曹操心思惹来杀身之祸

▲聪明反被聪明误,猜透心思惹杀身

杨修聪慧无双,善解难意。曹操率大军伐蜀,来到蔡琰之宅,前去拜访。见碑文图轴背有八字:「黄娟幼妇,外孙齑臼。」 曹操问蔡琰什么意思,蔡琰回答,不解其意。随后,曹操又问众谋士,谁解其意,众皆不能答。唯有杨修回答已解其意。辞别蔡琰,曹操引众出庄。行不远处,曹操忽然省悟已解其意。问杨修你是怎么理解的?杨修随即详加解说,此意为「绝妙好辞」。曹操当众认可,众谋士也为杨修的机敏而羡慕不已。

然而,杨修有一个怪癖,即非常喜欢猜测别人的心思。尤其是多次猜测顶头上司曹操的心思。

第一次猜透曹操心思。 曹操建一所花园,看了之后,不置褒贬,只在门上书写一个「活」字。人们看了均不解其意。唯有杨修猜出曹操之意,即嫌园门太宽。经过改造后,又请曹操观看,得到认可。问道是谁猜着我的意思,大家说是杨修。曹操嘴上说好,心里顿生忌惮。

第二次猜透曹操心思。 塞北有人给曹操送来一盒酥饼。曹操在盒上面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杨修进入曹操的办公室看到了,竟然拿来给大家分吃了。曹操知道后问杨修为什么,杨修说,盒上明确写着一人一口酥,我怎能违抗丞相之命呢?曹操虽然脸上嬉笑,但心里却十分厌恶。

第三次猜透曹操心思。 曹操总是害怕有人害他,睡觉时身边放一把宝剑防身。他对身边的人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是我睡着的时候,你们不要靠近我的床前。有一天,曹操睡觉时,被子掉到地上了,一个服侍曹操的人看到后急忙捡起来给他盖上。曹操以为有人害他,忽然跳起来拔剑将其斩首。随即上床睡去。过了半晌,曹操起来故意问:什么人杀我的服侍之人?众人都如实回答。曹操亦痛哭,命厚葬之。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然是梦中杀人,唯有杨修猜到曹操的心思,即曹操并非是在梦中杀人,而是十分清醒,意在杀一儆百,警告震慑那些图谋害他的人。曹操听到杨修的话,愈加厌恶他。

第四次猜透曹操心思。 曹操非常欣赏曹植的才华,因而与众臣商议,想立曹植为太子。曹丕听说了,请信任之人商议对策。杨修知道后告诉了曹操。曹操派人暗中查看,并未看出端倪。得知情况的曹操此时头脑出现了短路,不是怀疑曹丕作了手脚,而是怀疑杨修谮害曹丕,因而对杨修更加厌恶了。

曹操要测试曹丕和曹植的才干。让二人出城门,却派人阻拦不准进入。曹丕先到,遇到阻拦随即退回。曹植听闻这种情况,问杨修怎么办。杨修告诉他,如遇门吏阻拦即可以王令之命斩之。曹植按照杨修的主意做,果然得到其父的赞赏。后来有人告诉曹操,这是杨修教的。因此大怒,自此开始不喜欢曹植。后来,曹操又以军国之事测试曹植,皆对答如流,遂起疑心。后来曹丕买通曹植的手下,偷来杨修的「答教」告诉曹操。得知这种情况的曹操愤怒异常,已有杀修之心。

第五次参透曹操心思。 曹操率军伐蜀,被马超拒守,欲进不能,欲退不决,正犹豫之间,看见御厨送鸡汤进来,见碗中有鸡肋,很感慨。正在曹操沉吟之间,夏侯惇进帐,请示夜间口令。曹操随口说出的「鸡肋」二字,即成为口令。杨修作为「行军主簿」随军出征,听见官兵皆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退兵。夏侯惇大吃一惊,就把杨修请到帐中问是怎么回事。杨修解释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近日即将退兵。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又恐人笑话。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夏侯惇感慨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曹操发现军士皆收拾行装,即唤夏侯惇问其故。夏侯惇回答:「主簿杨祖德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曹操随即唤杨修问之,杨修以鸡肋之意对之。结果导致曹操大怒,遂以公然造谣扰乱军心为由,命刀斧手推出斩首。

聪明反被聪明误。杨修一而再、再而三地猜透曹操的心思,使曹操对他的反感与日俱增。即便是惜才如命的曹操,也不能容忍下属的这种行为。聪明绝伦的杨修年仅34岁,就以这种方式丧命于军营,岂不令人扼腕叹惜!他的悲剧结局,告诫后人聪明要用在该用的地方,不要总是挖空心思去猜测领导的意图。当你猜到的时候,领导虽然嘴上夸你,实际上厌恶你,甚至恨你,最终绝不会有好果子吃!((此文写于2016年12月20日~26日,修改于2024年4月2日~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