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粟裕离开陈毅就不会打仗?2人的3次大分歧,如何影响战局发展?

2024-07-22历史

将军辟辕门,耿介当风立。诸将欲言事,逡巡不敢入。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

弯弓从此去,飞箭如雨集。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代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古来养甲兵,有事常讨喜。乘我庙堂运,坐使干戈戢。献凯归京师,军容何翕习。——[唐]刘希夷【将军行】

前言

放眼现在繁荣进步的中国,从飞速发展的经济到各项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深深感受祖国的日益强盛。

纵然满眼繁华,心中唯不忘为祖国大地戎马倥偬,图国忘死之先烈。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之中,有无数捐躯献国的烈士、救人民于水火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功勋卓著的的军事将帅。

新中国成立之后,众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依旧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和军事建设,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下探索战争指导规律和军队建设规律,以全保卫国家安全之初衷。

在众位开国将帅之中,同在解放战争中创造卓越战绩的粟裕和陈毅可谓是横扫敌军的"最佳搭档",其二人还被称为"陈不离粟、粟不离陈"。

谈起开国将帅粟裕与陈毅,无不被他们之间的战时"故事"深深吸引。二人从战时相识,到协力共战,再到影响深远的"三次大分歧",无不紧密联系着战局的演变。

初识于国家民族危亡之际

新中国成立之后,粟裕将军回忆起与陈毅的初识时,曾这样说道:"回想起来,我认识和钦佩陈毅同志,也正是从信丰、大庾开始的"。

粟裕所提及的"信丰、大庾",实际上指的是1927年10月南昌起义之后余部军士转战的途中所经之地。

那时,正值由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后仅剩的800多名军官战士在潮汕一带遇挫,无奈之下,只能采取自愿去留的解决办法。

此时,陈毅在这支军队中担任第25师第73团指导员,而时任警卫班长的粟裕即使在战争中导致头部中弹负伤,也毅然选择跟随着部队,坚守报国之心。

面对不少将士无奈之下选择离开部队,甚至开始出现叛逃之人,整个部队斗志薄弱,士气低沉的困境,朱德和陈毅在江西信丰城西边的山坳里组织召开全体军人大会。

正是在这次临时召开的大会上,陈毅发表了提升士气,鼓舞人心的讲话,也开启粟裕与陈毅的首次正面相遇。

协力抗战:"陈不离粟,粟不离陈"

1927年10月的信丰讲话之后,朱德开始对军队进行大余整编。正是这次军队整编,再次拉近了粟裕与陈毅之间的距离。

粟裕被提升为五连指导员,与时任连长的林彪同列,与陈毅则是同为一支小部队的政工人员,更是各营一级的上下级。如此关系之下,陈毅也逐渐认识了粟裕,彼此间的往来也逐渐增多。

其后,粟裕和陈毅参加湘南起义,跟随朱德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余部会师。

1929年,由于战局的变化以及毛主席的战略布局,陈毅离开红四方面军前往其他战区。粟裕则一直留在红四方面军参战。

一直到1937年以前,粟裕与陈毅皆投身战场,致力于各自的战区。直至,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二人终于聚首,合力横扫战场。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民族危亡之际,国共两党终于和谈成功。全军战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与国民党再次合作共御外敌。

为更好地促进国共合作,当时处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成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亦简称为"新四军" 。

而陈毅与粟裕也度过艰难时光,共同任职于新四军中,陈毅担任新四军1支队司令,粟裕是2支队副司令。

仅一年之后,出于战略布局的考虑,项英向毛泽东申请将粟裕和陈毅所在的两个支队合编为江南指挥部。这支合编部队在渡过长江悲伤之后,又改称为苏北指挥部。这也意味着,粟裕与陈毅的战场搭档之路正式开始。

同一部队中,陈毅擅长政治,担任指挥,主要负责统战工作。粟裕则担任副指挥兼参谋长,主要管理作战、训练等工作。优势互补的粟裕陈毅,可谓是强强联手,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创下了不少传奇战绩。

两人联手的黄桥决战,以少胜多攻克敌军1万多人,极大地改善了解放军在南方战场的处境。不久之后,战局变动,粟裕与陈毅再次奔赴不同战区。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调集500万军队,向人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而在这个阶段的解放战争中,粟裕与陈毅再次强强联手,直接扭转战局,屡胜不败,克敌之数甚众。同时"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说法就越叫越响、越传越广。

粟裕是军事强手,更是打仗的行家里手,具有杰出的指挥作战能力,特别是歼灭战、大规模的运动战、攻坚战,皆十分擅长。而陈毅具有的威望高、言语有权威、说话有人听的优势是粟裕所不具备的。

因此,两人联手自然是无往不利。而与两人的联手相比,更值得探究的还是粟裕与陈毅在重大军事战略上的三次大分歧。这究竟是怎样的"分歧"呢?

七战七捷:粟裕与陈毅在重大军事战略上的第一次大分歧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之后,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之间的战争再次打响。陈毅于同年10月重返华东战地前线,并且担任新四军军长,兼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实际负责指挥山东野战军。

而此时,粟裕在南方担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从整体战局来看,粟裕与陈毅带领部队,形成了一北一南的作战布局,共同抵御进攻的国民党军队。

令人意外的是,这个抗战阶段中,昔日搭档再聚首,并非是一帆风水,毫无波澜,而是发生了三次事关重大战事策略的分歧,粟裕更是三次胆言进陈。

粟裕与陈毅的第一次,发生在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大量国民党军队准备大举进攻中共解放根据地前夕。

两人因为采取怎样的作战策略而产生巨大分歧,究竟是先内线作战,还是应该立即选择外线作战,粟裕与陈毅互相争执不下。

彼时,国民党军队来势汹汹,而解放军则处于兵微将寡状态。面对此景,毛泽东心里是不愿打内战的。

于是,各方衡量考虑之下,毛泽东提出一个"蒋军向北,解放军向南"的作战计划,并且要求刘邓率领的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和陈毅的山东野战军直奔外线,抵御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陈毅分析了战局之后,认同了毛泽东的外线作战计划,并十分坚信外线作战是胜利所在。毛泽东和陈毅 不过,粟裕始终认为苏中的淮南战局十分重要,应该坚守此地,抵御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粟裕将自己的分析上报给毛泽东后,得到毛泽东的认可,却也引起与陈毅之间的激烈争论。

最终还是毛泽东从中调和,让刘邓及陈毅之军去外线,粟裕的华中野战军负责淮南地区的内线作战。

结果,粟裕用自己的卓越战绩,向党中央以及陈毅证明了自己的战略是正确的。粟裕在苏中以3万多人的军队,抵御蒋介石的12万余军,并且取得巨大的胜利,不断告捷,甚至一鼓作气,直接创下七战七捷的战地传奇。

而陈毅的山东野战军却在淮北战区不慎失利,军队的主力第8师亦受重创,伤亡之数达到2400余人。

两淮失陷:粟裕与陈毅在重大军事战略上的第二次大分歧

第二次分歧则是在两淮保卫战之中。也正是这次的重大分歧,让陈毅开始正视粟裕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此前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猛烈进攻,共产党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初心不改"的蒋介石再次派遣军队发动进攻,一度想要攻占解放区苏北地区一带的淮阴、淮安等重要城镇。

情势紧急,毛泽东命令陈毅的山东野战军坚守苏北阵地,抵御国民党军队,并提出作战方针,希望陈毅能够运用粟裕七战七捷中集中主力军攻打敌军的方法。

不仅如此,考虑到此次苏北两淮的反击战直接关乎整个战局发展,身处苏南地区,正与国民党军队作战的粟裕不忘致电陈毅,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说直接指出此一战"否则华中局势变化,责任难负"的重要性与关键性。

可惜的是,陈毅并没有听从毛泽东的指示以及粟裕的建议,仍然按照自己的作战计划抵御国民党的进攻,却没想到因为自己的判断错误与部署失当,陈毅的山东野战军再受重创。

眼看着两淮之地就要落入敌军之后,更有无数战友被困,身在苏中地区的粟裕赶紧率领华中野战军的主力日夜兼程,前往两淮前线增援,却因路程太过遥远未能及时赶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两淮地区失守。

更糟糕的是,两淮保卫战的失败直接导致解放军在华中地区的战局上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可谓是雪上加霜。

此次分歧以惨烈的代价得出定论。陈毅伤心自责之余直接向党中央连着做了三次诚恳的自我批评,坦诚由于自己的失误才铸成恶果。不仅如此,陈毅还主动向毛泽东等党中央成员推荐粟裕,这亦是陈毅第一次荐举粟裕。

陈毅直接说:"今后集结张 (即张鼎丞) 、邓 (即邓子恢) 、粟 (即粟裕) 在一起,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定可改变局面。"

至此,经过前两次的重大分歧,陈毅终于全然认同粟裕的军事才能,并诚挚地向中央提出,要重用粟裕。

宿北战役大捷:粟裕与陈毅在重大军事战略上的第三次大分歧

两淮保卫战中的第二次重大战略分歧之后,粟裕与陈毅之间变得更加融洽,甚至还会有达成一致的战略计划。

然而,这种短暂的和谐随着第三次大分歧的到来而被掐断。彼时,陈毅率领的山东野战军和粟裕率领的华中野战军打破此前分处两地的情况,都集结在淮海地区。

见此,粟裕与其他将领一起致电毛泽东和陈毅,根据当时全国范围内的的战况,提出了山东和华中两个野战军集中进行军事行动的主张。

接到消息之后,陈毅表示十分赞同,并且向党中央提出更进一步的计划,直接将两个野战军队的指挥部合二为一。

陈毅的主张上达之后,立刻被毛泽东批准,并且还明示合并之后,陈毅担任司令员兼政委,而粟裕则担任副司令员,同时指派谭震林为副政委。

本来是一个良好的战略计划,却因为粟裕与陈毅的第三次分歧而未能实现两个野战军指挥部的合并。

在民主解放战争进入到反攻阶段之时,粟裕与陈毅再度因为作战方向以及出击的时间而产生分歧。为了改变解放军在华中地区的被动局面,粟裕与华中地区的邓子恢、张鼎丞等人提出了一个作战计划,其认为应该集中华中与山东野战军的力量,首先攻打从南面进攻涟水一带的的国民党军队。粟裕的这一决定,得到邓子恢、张鼎丞等人的认同。

而陈毅却自有主张,并不认可粟裕的作战计划,甚至提出要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分开行动,从南北两侧一起夹击国民党,亦或是粟裕率领华中野战军跟随陈毅一起去山东地区抵御国民党军队。不然的话,就立刻率领山东野战军班师回到鲁南。

面对陈毅的坚决反对,认同粟裕战略计划的华中当局的邓子恢、张鼎丞等人只得致电党中央,希望能够得到毛主席的正确指导。

为此事,陈毅还多次致电毛泽东,与粟裕争论很多次。了解情况之后,毛泽东直接明示陈毅,指出他的失当指出,并认同粟裕的作战计划。

为了保证抗战的胜利与战略的顺利进行,毛泽东当即批准让粟裕与陈毅率领的野战军的指挥部合并后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二人的指挥权限亦大有不同,其指令内容为整体上,战役由陈毅来领导,"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之外,格外强调作战过程中的指挥权交由粟裕来负责。

1946年12月,战争即将打响,粟裕只身前往山东野战军司令部负责指挥战役过程中的兵力调派以及作战方向。

这次战役,也是粟裕第一次以"华东野战军"的名义发布作战命令,指挥山东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和华中野战军的一部共同迎敌作战,甚至还取得了杰出的战绩,成就了宿北战役大捷。不仅如此,这也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陈毅率领的山东野战军长的第一场胜仗。

此次战役,扭转了解放军在华中一带的被动局面,为接下来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这三次军事战略上的重大分歧之后, 粟裕和陈毅的两个野战军正式开始强强联手,一鼓作气,协战鲁南,横扫战场,勇夺莱芜,威赫敌军,而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也正式合编为华东野战军。

自此,粟裕与陈毅开始在战场上谱写"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佳话。

1947年7月,为了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南进大别山的战略计划,华东野战军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紧急进行"七月分兵",将整个华东野战军分为三路人马,分别从三面主动出击国民党军队。而粟裕与陈毅亦接受分兵调职,共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而征战四方。

粟裕辞却"帅"位,非是无帅才,而是心中有高义

1948年,因战略计划变动,党中央将陈毅调往中原军区的中原野战军之后,毛泽东等人决定将粟裕拟定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这次职位提升,对粟裕而言本就是一件实至名归的事情。

可是令人没想到的是,粟裕没有顺应向党中央的指示,而是请求中央保留陈毅此前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职称,而他自己担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以及代前委书记的职务。

纵使党中央多次向粟裕表明决定,粟裕依旧再三推让,恳请党中央留任陈毅。见情况如此,党中央只得随后发出补充通知,做出让陈毅继续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之职,而粟裕担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的决定,陈毅不在职位期间,其职责交由粟裕来代理。

最终,粟裕还是没能留住陈毅,而陈毅还是离开了华东野战军,前往赴中原军区与野战军担任新的职位。

粟裕则以代司令员、代政委的名义,承担起了华东野战军的主要领导职责与作战指挥职责。也许对很多人而言,粟裕辞去高位的谦让举动有点无法理解。

其实,深入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是粟裕胸怀天下而有大局意识的一种表现。在粟裕看来,陈毅才是华南野战军众望所归的统帅。

而从整体战局形势以及全面战略部署来看,由陈毅来任华南野战军的主要领导, 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才能真正促进作战过程中的团结协作,共克敌军。

粟裕并非是不慕虚名,他更看重的是责任与担当。这也是为什么粟裕辞去了司令员兼政委的职位, 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杰出的战绩诠释出了何谓一军司令员兼政委真正的责任与担当。

对此事,直到1950年,全国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全面胜利,粟裕的夫人楚青曾回忆说出了粟裕最真实的想法。

楚青淡淡地说:"他不是怕谁不听他的指挥, 有碍他面子上过不去, 他是考虑到, 战役指挥中要是经常发生卡壳的事情,对战役胜利不利啊!没有丝毫个人打算啊!"

从粟裕的夫人楚青的话语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不要司令之位,是粟裕出于大局的考量,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无论是之前战争中的三次与陈毅的分歧与争论,还是后来的辞去司令之位,都是为了确保战争可以取得胜利。

的确,有资历深、言语有威望的陈毅坐镇,粟裕在军事战略上可以轻松很多,即使会偶有争论,却依然可以让粟裕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顾虑。大概如此,粟裕才会不想陈毅离开吧。

1949年,在党中央的指导下,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而粟裕仍然以前委书记的身份负责主要工作,继续率领全军参战。一直持续到1950年,全国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全面胜利,粟裕才因病离开野战军队。

暮年伤感无奈,幸得儿女续亲缘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与粟裕皆在不同军区或单位先后担任重要职位。不幸的是,1958年爆发反"军事教条主义",使得昔日功勋卓著的粟裕遭到批判。

似乎人们已经忘却了曾经为了全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而创下七战七捷战绩的粟裕,批斗、检讨,一下子向曾经无往不胜的战将袭来。

很难想象这样光景下陈毅与粟裕的相遇,直到偶然的批斗会上,粟裕当众作检讨,曾经的搭档陈毅赶紧上前紧握昔日战友的手说"讲得很好",并且带头鼓掌,以表示通过才让粟裕少受折磨。虽是无奈,却也是一番保护之心。

"文革"时期,陈毅受到四人帮的迫害,导致身患重病,甚至因为文革小组的阻碍而错过最佳治疗期,最终于1972年1月6日逝世。

闻此丧讯,粟裕无比沉痛,泪眼滂沱地参加老领导、老搭档、老战友陈毅的追悼会。不仅如此,粟裕还把深受威胁的陈毅的小儿子陈小鲁接到自己家中,护其周全。

1975年,粟裕的女儿粟惠宁与陈小鲁喜结连理,从此粟裕与陈毅结成了儿女亲家。为"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革命情谊,给出了最美好的传承方式。

结语

1984年2月5日,粟裕因病逝世。曾经"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故事落下帷幕,其二人之间的友谊与故事却依旧活在人们的心中,永不忘却。

从最初的相识相遇,到分歧不断,再到联手协战,留给世人的是革命的情怀,亦是友谊的不朽,更有艰难岁月中的真情。

参考资料:

【"陈不离粟, 粟不离陈"——陈毅与粟裕】

【粟裕与陈毅的风云际会】

【军事家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