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80年代,徐向前突然叫停一项持续20年的重大工程,邓小平强烈赞同

2023-12-23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艰难,有的是敌人造成的,有的则是自然造成的。但无论哪一种阻碍,都在新中国的领导人们英明领导之下,有惊无险的度过了这些难关。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解放军面临着一场充满生机的全新变革时期,邓小平和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几位中央军委副主席共同挑起了整军建军的重担。

在我军这场巨大的转变时期,几位开国元帅继续身负重任,为中国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刘伯承元帅的身体并不是很好,主要以休养为主,极少过问政事。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三位元帅,则始终站在邓小平身边,为他保驾护航。

有了这几位开国元帅的支持,邓小平的工作开展起来就会顺利很多。其中,徐向前元帅在诸多事情的决策上,提出的建议总会与邓小平不谋而合,令邓公获益良多,经常在主持各种重要会议时,主动邀请徐向前一同参加,徐向前也经常会提出一些极具建设性意义的议题。

重要提议

1982年,徐向前在一次军队的重要会议上,就突然提出了一个令与会人员全都震惊的议题——停止已经持续了20年左右的战备工程。众人之所以吃惊,一来,徐向前时任国防部长,这个议题由他提出来,极具份量;

二来,他口中提到的这个「战备工程」,是一项全国范围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且持续了多年的重要工程。此刻,由徐向前提出要停止,自然会让在场的与会人员吃惊。

说起这项「战备工程」,可能一些年轻的读者朋友已经了解不多,但年纪稍微大一些的读者朋友,相信都会记得这项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那就是当年在国内办得轰轰烈烈的「大小三线」工程。

「大三线」、「小三线」国防战备工程的实施,大概就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那段时期了。彼时,新中国成立时间不长,距离抗美援朝胜利的时间也没过去几年,国际上要面对美国的施压,国内百废待兴,内外交困之际,又因为国际局势的不稳定,要时刻准备迎接随时可能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关于当年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论调,并非空穴来风,苏美竞赛,互不相让,谁成为未来的超级国家尚未可知,两者之间的争斗从未间断。信息战、科技战、冷战等手段,谁敢保证不会由此引发席卷全球的大规模战争呢?

所以,中国作为经历了二战的国家,提前备战不失为明智之举。但备战该怎么备,备到什么程度,主要防备谁,这些问题都需要确定。当时军界讨论较多的议题,就包含「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开打,哪个国家会打中国」这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讨论非常激烈,争议也大,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徐向前当时在养病,并未直接参与讨论,自然也就没有给出相关的看法。讨论固然有好处,但战备工作紧迫,必须要有人站出来拍板定调才行。

这个时候,还是素来以高瞻远瞩著称的毛主席亲自拍板定调。毛主席认为,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都不会来打中国,可能来和中国打仗的人,只有美国人、蒋介石、印度人和日本人。

有了毛主席定调,战备工作的重心和方向就有了,主要需要防备的人也就明确了。但此时还面临一个问题,战备工作要准备到什么样的一个程度?在明确了防备谁、防备哪里以后,防备到什么程度确实就成了关键问题。

经过多番商讨以后,关于这个问题的战略指导思想也随之出炉,「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显然,从这个指导思想来看,中国当时的备战准备十分充分,极力想避免重蹈二战期间准备不足的覆辙,一旦真的发生世界范围的战争,中国必然会占据有利地位。

相关问题被逐一解决,相关方向逐步确立以后,为了迎接可能发生的大战,中国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工作:

其一,紧急扩军。扩大军队数量,确保在兵力上不落后任何可能来与中国打仗的国家;

其二,进行战备工程建设。毛主席提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将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三类地区,分别简称为一线、二线、三线。简而言之,要将重工业和重要设施,以及军工企业迁往三线,同时保证三线之间的交通线,构建一个稳定大后方。

此次紧急扩军,规模之大,可谓是前无古人。扩军计划开始实施之初,率先行动起来的是民兵,当时称之为「大建民兵师」。当时建设民兵师的巅峰时期,民兵师的数量高达5175个,民兵师的兵力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2亿之多。

要知道,这个数字甚至已经超过了美国、苏联的全国人口总数,真可谓是庞大。即便这个数字放在国内,也已经占据了当时全国人口的三成以上。

对于如此规模的民兵数量,军中的一些将帅其实是有些看法的,毕竟民兵的数量看上去吓人,但真正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出什么样的战斗力,谁都无法保证。而且,如此庞大的民兵数量,战时的后勤补给如何保障?

随着时代变迁,科技不断发展,机械化部队逐渐成为战场上的主角,以前那一套人多力量大的战法正在逐步淡出历史舞台。2.2亿的民兵在未来的现代战争中,究竟能够发挥多大威力?这些问题无可避免,但军中将帅中却罕有人将这些问题摆到桌面上来讲。

即便是当时分管过民兵工作的徐向前,也并未就此事发表过什么看法。这倒不是因为大家不愿意说,实在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谁都无法拿出更好的方案。彼时的新中国仍处于艰难时期,想要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争,也只能采取这样的战备手段。

形势比人强,非常时期就要用非常手段,这样以量变换质变的办法虽然看似不高明,在当时却已经算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毛主席根据当时的形势,后来又做出了一些改进,将扩军的主要方向从「大建民兵师」转移到「扩充主力部队」上来。

就在我军积极进行扩军期间,来自北方边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珍宝岛事件以后,扩军的脚步更需要加快,谁都说不准大战何时来临。截至1969年底,我军的数量已经扩充到631万之多,这个军队数量虽然不如2.2亿民兵数量多,但也已经远超过了抗美援朝时期的627万。

足够的军队数量,极大的增强了国防实力,但这些军队真的能够抵挡可能到来的「钢铁洪流」吗?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三线建设」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展。其中「一线」指的是沿海省份和东北地区;「三线」指的是大西南和大西北地区;「二线」则指的是「一线」和「三线」之间的广袤中间地带。

毛主席曾在1964年召开的一次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谈到「三线建设」时明确表态:「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内地建设不好,我就一天也睡不好觉。」可见,毛主席对「三线建设」的重视程度之高。

毛主席为何坚持要扩军、将沿海工业向内地搬迁,并积极准备工事?这在历史上是有前车之鉴的,而这个失败的例子过去的时间并不久远,正是当时给中国很大军事压力的苏联,在苏德战争中犯下的错误。

苏联当年的工业发展很快,也很强大,但苏联对于战争的准备却明显不足,大部分的工业基地都分布于西部地区。这样的安排导致战争爆发以后,苏军无法在第一时间将全部的机器撤离工厂,只能一边打仗一边组织将工厂内的机器搬离。

但这样的做法效率很低,加上德军的进攻脚步很快,致使苏联位于西部地区的大量工厂落入了敌人之手。敌人毫不费力地夺得这些工厂以后,将其发展为自己的后勤支持,而苏联失去这些工厂以后,还要重新建立工厂,来补充战争消耗部分。

苏联因为未提前将重工业搬离西部地区,此消彼长之下,不仅自己蒙受了损失,反倒助长了敌人的实力,这也成为苏联军队后来在苏德战争中处于被动的原因之一。正因为有苏联的前车之鉴,毛主席才未雨绸缪,积极进行「三线建设」,避免重蹈苏联的覆辙。

除此之外,中国在全面抗战期间,其实也吃过类似的亏。由于当时中国的许多重要工业都集中在沿海一带,在战争爆发后,被日军摧毁了很大一部分,损失极其惨重。最重要的是,苏军在珍宝岛事件以后,也不断增加地面军队的突袭能力和军队数量,对中国的威胁越来越大。

中国虽然在紧张局势期间顶住了巨大压力,成功试爆了原子弹,从而震惊了世界。但中国试爆原子弹成功的时间,距离美国、苏联试爆成功的时间还是要晚了很多,苏美两国的核武器储存量依然远超中国,这样的情况令这个北方大国有恃无恐,甚至还嚣张的表示,要对中国的核设施进行打击。

苏联海陆空军大量集结,数千架飞机、数万辆坦克、各类军舰800余艘,边境线上陈兵百万,面对如此军事压力,中国积极扩军、加强备战,重视「三线建设」,实为明智之举。所以,当年「三线建设」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积极响应,在「大三线」的建设之下,各个省份还积极建设「小三线」。

每一个省份都根据省内的地形分布,将重要军工设施转移至相对安全的区域。「大三线」、「小三线」工程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执行,对外敌的威胁形成了一道「坚固的抵御防线」。

时至今日,在全国各地还偶尔能看到当年建设「小三线」工程时遗留下来的军事设施。这些设施有的已经残破不堪,有的却还屹立不倒,但大多数已经失去了军事作用,只有那些防空洞可能还具备一定的功效。但无论如何,这些设施都承载了当年的那段历史,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那么话说回来,既然这项「三线建设」工程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又已经持续了如此多年,明显形成了一定规模,徐向前元帅又为何突然在1982年叫停这项工程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隐藏在这过去的20年时间里。

不谋而合

无论是战备工作、积极扩军、「三线建设」,在当年都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这些工程在军事领域发挥作用的同时,中国也因此在其他方面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换言之,为了建设这些工程,获得能够抵御外敌的能力,背后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原本在60年代初,中国的发展已经逐步开始趋向于经济建设和民生方向,甚至已经制定出「三五计划」,就是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将农业发展提到重工业之前,以此来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

该计划制定以后,深受全国百姓的欢迎,甚至还被亲切地称之为「吃穿用住」计划。然而,随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不得已停止了这个「吃穿用住」计划,转而执行「三线建设」计划。这一系列的变化,徐向前全都亲身经历,对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迫切心情十分清楚,也从未忘记。

时间来到80年代初,国际形势与20年前相比已然发生巨变,美苏对抗成为国际主流。中国的压力因此得到一些缓解,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也逐渐发生转变,未来如何规划和发展,亟需作出一个与时俱进的重新评估。

该不该继续保持「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论调,逐步成为重要议题。1982年,时任总参谋长的杨得志,经过商讨以后,对未来世界战争形势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并大胆地作出了预测。徐向前听了他们的汇报以后,也明确的表态,「短期内不会发生进攻中国的战争」。

短短的一句话,却给出了重要的信息,徐向前否定了保持多年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论」,并正式在公开场合提出停止持续20余年的战备工程。「长期保持战备状态对国家发展不利」,这个道理许多人都明白,但扩军、三线建设等战备工程毕竟已经持续了这么多年,早已经令许多人形成思维定势,如今徐向前突然提出停止,自然很多人都会吃惊,甚至还会有些不舒服。

所以,徐向前元帅的这个决定,本身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决定,但在特定的时间里,想要真正的执行下去,却无异于一次重大的变革。不得不说,能够推动这场变革的人,在当时还真就不多了。

杨得志将军虽然也是位高权重,又有张震支持,但仅凭他们两个人想要办成此事,却并不容易。只有开国元帅这样身份的人出面,才能够稳妥的办成此事。然而,当时刘伯承元帅身体已经不是很好了,不可能让他老人家带病主持工作。

聂荣臻当时主抓的是国防工作,叶剑英则已经淡出军界,纵观军中,还真就是由徐向前元帅出面最为合适,也只有徐向前元帅才有把握办成此事。当然,徐向前的决定,一定是取得了中央的支持,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这个决定都是一项利于中国发展的重要决策。

不可否认的是,想要停止这项工程并不容易,咱们先说说民兵建设方面的难处和变迁。当年搞民兵建设时,按照中央的要求,除了建设前文提到的民兵师以外,在各个公社还都设有民兵团。

加入到这些民兵组织中的民兵,又不尽相同,他们会被分为武装基干民兵、普通民兵和基干民兵。民兵的庞大数量,为民兵组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基数,再加上民兵组织内的各个层级,令民兵组织给人的感觉极具震撼力。

之所以会如此大力的发展民兵组织,与抗战时期民兵在游击战中抗击日寇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离不开的。徐向前当时就对民兵工作非常重视,组建过不少民兵游击队,也在抗日战场上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战绩。

徐向前当年是支持组建民兵组织的,但徐帅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具备战略眼光的同时,也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当他意识到民兵组织的存在,当年确实能够起到抵御外敌的作用,如今已经不符合和平年代建设时,就下定决心要停止了。

原因也很简单,庞大的民兵组织存在,不仅要组织日常的训练,还要保证民兵的粮食和弹药供给。如果在战时,自然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能咬紧牙关继续维持。但若是长期备而不战,维系庞大的民兵组织就是一项巨大的负担了。

对于民兵组织带来的压力,首当其冲的便是地方政府,他们的感受最深,对此也颇有微词。在这种情况下,正是徐向前果断提出对民兵队伍进行裁撤改革,更是直接取消了武装基干民兵,给国防和地方政府来了一次「减负」。

徐向前的想法是,训练和打仗还是由军队来做比较好。事实也是如此,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变化,发展的重心也在转变,从战争到和平,从百废待兴到大力发展经济,每一步都要做出相应改变才行。

所以,当徐向前提出了停止这项持续了20多年的工程时,让很多人感到震惊,却得到了邓小平的强烈支持。因为邓小平也是一位具有划时代眼光的领导人,他与徐帅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又怎能不支持呢?

其实在80年代,徐向前元帅与邓小平的想法经常会出现类似「心有灵犀」的想法,这种情况的频频出现绝非巧合,而是两位老革命家对未来局势走向正确判断的高度统一。其中外交战略调整和裁军决策,都是如此。

上世纪70年代,中央曾提出过「一条线」的外交战略,简单来讲,就是从日本到欧洲,再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以中国当时的国际地位来看,这项外交策略是发挥了作用的,徐向前意识到世界局势发生变化以后,对此观察、研究了长达数年之久。

最终,徐向前得出了「一条线」外交战略已经不适合当前国际局势的判断。徐向前的想法,得到了陈云的赞同,两人一起将这个想法又向邓小平反映,结果发现邓小平也是这个想法。

1985年,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新的论断:

「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的,但毕竟和平力量的发展,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发展……」

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全方位」外交战略得到了一次军队内部的公开「亮相」,实现了外交战略与时俱进的改变,对国家外交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裁军也是如此,时间来到80年代初,解放军员额已经达到了400多万。军队数量多,给人一种战斗力强的感觉,但无论是徐向前还是邓小平,都是指挥过军队亲临过战场的人,他们对军队的认识要远比很多人更深。

也正因为如此,两位老革命家对于军队都有自己的看法,军队绝不是越多越好。在邓小平看来,以当时的国情来看,军队有300万足以。而徐向前则敏锐的注意到,军队当时的问题并不仅仅在于数量庞大,军队内的编制同样不是很合理。

其一,军队当时的官兵比例不合理,已经达到了1:2.45。也就是说,每3.45名官兵中,就有一名军官,每名军官管理的士兵还不到两个半。而同时期的其他几个国家军队的比例都要高于这个数字,联邦德国更是达到了1:10的高比例;

其二,军队当时普遍存在「头大身小」的情况,军队数量虽然庞大,但连队并不充实,反而是总部、军区、各类兵种机关的数量很多。针对这种情况,徐向前的想法是,撤销一些兵种的总部,将其全部并入总参谋部,与邓小平的想法基本一致。

裁军,面临的困难和阻力比解决民兵组织问题要大得多,几乎每一个动作都要涉及很多人、很多事,其中不乏一些高级别的司令员和政委,更涉及到许多官兵的免官、转业问题。

但徐向前、邓小平两位老革命家半生戎马,一生为国,自然不会畏惧这些困难。他们顶住所有的压力,在「绝不手软」的基础上相互配合,面对困难时携手共进,终于实现了这次百万大裁军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