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八路军的旅,和新四军的支队(师)对等吗?前期差不多后期差别大

2023-12-18历史

很多人说,八路军师长、副师长都是元帅级别,和新四军军长一个级别,八路军对应的三个师,和新四军是一个级别的,这一点没错,无论是师长、副师长建国后授衔(肖克除外),都是元帅,新四军第一任军长叶挺和副军长项英,也是元帅级别,参谋长张云逸大将。如果叶挺不飞机失事去世,项英不被叛徒出卖牺牲,叶挺和项英建国后,完全是元帅级别,即便不授衔元帅,离开军队,也是行政三级(元帅级别)。

实际上,八路军下面各自建师时的军力,与新四军军力差不多,都在一万多人。从建国后授衔和建师初期的人数,八路军的师,和新四军是对等的,落到下面的八路军各师所属的旅,与新四军的师,综合来看,也差不多。

八路军各师,辖2个旅,一个旅人数在五六千人,起初新四军叫支队,不叫师,也不叫旅,一共4个支队,除了高敬亭支队3100多人,其他支队也就两千多人,包括陈帅的一支队,也才2300多人,还有1800多人的支队,不到八路军一个旅三分之一,只是一个团的军力。人数虽然不如八路军一个旅多,但新四军的各支队长、副支队长的干部配置,以及资历,却比八路军的旅长们高很多,一支队长陈毅(元帅)、副支队长傅秋涛(上将);二支队长张鼎丞(大将级别)、副支队长粟裕(大将第一);三支队长张云逸(大将第三)、副支队长谭震林(大将级别);四支队长高敬亭(大将级别)。八路军6个旅首任旅长,2个大将(陈赓、徐海东),一个旅长级别(陈光),三个上将(张宗逊、陈伯均、王宏坤),除了陈赓、徐海东大将和陈光大将级别,其他三个首任旅长都是上将。此时的八路军旅长干部配置,资历能力方面,比新四军四个支队长略有逊色,八路军旅长,三个大将或大将级别,三个上将;新四军四个支队长、三个副支队长(高敬亭支队没有副支队长),一个元帅(陈毅)、2个大将(粟裕、张云逸),3个大将级别(谭震林、张鼎丞、高敬亭)、一个上将。如果从人数和资历、建国后授衔情况来看,综合得出,这个时期,新四军支队人数不如八路军的旅,但新四军支队干部级别配置,比八路军的旅,强大很多。

再说说后来的旅长、师长,八路军后面继任者的旅长是杨勇、杨得志、王震、陈锡联、王近山和张宗逊(张宗逊前面是卢冬生,但卢冬生没到岗,张宗逊一直干旅长),6个旅长,5个上将,一个中将。这时候八路军一个旅的人数,变化不太大,最多不超过一万人。皖南事变后,新四军不再使用支队,变成师,一共7个师,师长分别是粟裕、张云逸、黄克诚、彭雪枫、李先念、谭震林、张鼎丞。看看这些师长,一个个大名鼎鼎啊,3个大将(粟裕、黄克诚、张云逸,其中,张云逸行政三级,元帅资历和享受元帅待遇。一个牺牲后36位军事家之一(彭雪枫,标准大将级别)、三个标准大将(李先念、谭震林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大将级别。张鼎丞1954年代组织部部长、最高检检察长,副国级,大将级别),此时新四军一个师,大部分1到3万人,其中,粟裕一师、黄克诚的3师,都是3万人以上,比八路军一个旅人数多很多。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八路军的旅,与新四军的师,已经没法对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