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49年三野兵团成立,粟裕看到名单后感到意外,四大猛将竟落选三个

2024-01-20历史

在1949年2月的一天,第三野战军刚刚成立完毕,结束了江北大战,迎来了改编的喜事。粟裕本应该感到高兴,但是他的脸上却带着一层阴云,显得有些不太高兴。引起粟司令不高兴的原因是一份兵团干部名单。四大兵团的四位兵团司令员分别是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榘、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和十兵团司令员叶飞。这个名单与粟裕预期的差距很大,也与老华野诸将的真实战斗力相差较大。华野时代最有战斗力的几个纵队包括叶飞一纵、陶勇四纵、王必成六纵和许世友九纵,这几个纵队都可以称为第一档主力。其次是擅长阻击战的宋时轮十纵以及韦国清二纵和何以祥三纵等等。然而,从名单上看,四大兵团司令选出来的并不是最强的几个纵队司令。这就有问题了。

让我们来看看其他野战军的情况。一野有两个本地兵团,一兵团司令员王震和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这两位都是一野最强的纵队司令出身。还有两个外援兵团,十八兵团司令员周士第(原为徐向前)和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周士第的指挥能力极强,几乎达到大将的水平。而杨得志在红军时代就是猛将如云的林聂手下重要将领,可见其实力。二野有三个兵团,分别是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四兵团司令员陈赓和五兵团司令员杨勇。陈锡联、陈赓和陈再道被誉为中野三陈,都是一流猛将和智将。而杨勇与杨得志、杨成武并称军中「三杨」,后来还担任副总长,其能力与另外两位杨并驾齐驱。四野有四个兵团,分别是十二兵团司令员萧劲光大将,无论是能力还是资历都是四野超一流的;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与徐海东一起指挥红二十五军,善于独当一面,极其勇敢;十四兵团司令员刘亚楼则是林罗的智囊,各大野战军参谋长的榜样;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擅长打巧妙的仗,智力非凡。华北野战军起初有三个兵团,但十八和十九被划给一野后,只剩下一个二十兵团,其司令员就是「三杨」中的杨成武。杨成武在红军时代担任红四团政委,并且担任过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被称为白袍小将。他在聂帅手下表现出色。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问题更加明显。

其他野战军的兵团司令其指挥能力都无可争议,在本野战系统没有人能与之匹敌。为什么只有第三野战军的兵团司令人选没有选出最强的呢?这个问题显然是有问题的。当然,这并不是说陈宋王叶四位不行。我们简单看看他们四位兵团司令的情况。首先是王建安,他是四大兵团司令中没有任何争议的一位。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原先来自红四方面军,在抗战期间从抗大毕业后前往山东。起初他追随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在徐帅调回延安后,王建安继续在罗帅手下工作,并一直担任鲁中军区司令。起初,王建安在山东纵队兼山东军区担任副司令,级别相当高。后来115师与山东军区合并,罗帅带领115师干部成为山东部队的主力,而王建安则从军区领导人降为鲁中军区司令。然而,王建安非常务实和肯干,并没有因为待遇级别变化而产生不满情绪。在他的调教下,鲁中部队逐渐变得强大起来。在华野成军后,他的部队编为八纵。从鲁南到莱芜再到孟良崮,再转入河南解放洛阳和开封,激战豫东,八纵都是铁打的主力。这些事实表明王建安在中央享有一定的认可。

1948年7月,豫东战役结束后,中央决定将王建安调至华北一兵团担任副司令,协助徐向前在山西开展战斗。尽管华北一兵团名义上是一个兵团,但由于有徐向前的支持,它一直被视为一个袖珍版的战略方面军。因此,王建安作为兵团副司令,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后来野战军兵团司令的地位。关于叶飞的任命自然没有太多争议。

在华野13个纵队司令中,叶飞是惟一一个与粟裕长期合作的。长征时期,叶飞留在江南打游击,在1935年10月与粟裕开始配合作战,两人志气相投,并结下了生死革命情谊。新四军成立后,叶飞先是担任粟裕指挥的苏北指挥部纵队司令,在皖南事变后又成为粟裕指挥下的新四军一师副师长兼第一旅旅长。在黄桥决战和挺进苏浙等战斗中,叶飞在粟裕的指挥下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能打。解放战争初期,叶飞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但这反而加强了他和粟裕之间的感情和信任。后来,华中和山东合并为华野,叶飞再次回到粟裕手下作战。在宿北第一战中,他成功歼灭了国军整编69师,重新找回了与粟裕间那种珍贵的将帅相惜的感觉,并且一纵逐渐成为华野的主力部队。

陈士榘成为兵团司令员后,在指挥上并没有太大问题。尽管他没有黄埔经历,但由于善于思考问题、头脑比较逻辑清晰,并且符合参谋长这个职位的某些特点,因此他能够担任该职位。然而,在1946年底的宿北战役中,陈士榘在临场兵力组织方面似乎发挥不佳。叶飞所部在宿北战役中被隔断,并有被消灭的危险。虽然叶飞坚持要求前线派遣增援部队,但不知为何却遭到了拒绝,甚至差点与前指负责人发生争吵。

1947年7月,华野分兵,陈士榘受命指挥三、八、十纵出击鲁西南,这实际上让他离开了参谋长职位,转身成为兵团司令。在红军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一直受国民党军队影响,参谋长的地位略低于下级部队主官。因此,陈士榘此次的任命可以看作是提升,同时也可能是粟裕主动安排的结果,试图寻找另一个得力的参谋长。随后的华野副参谋长张震成为粟裕最得心应手的指挥助手之一。

淮海战役后,陈士榘正式担任八兵团司令员,并超过了与他能力相当的其他几位老纵队司令。然而值得玩味的是,在沪宁杭解放后,八兵团被撤销番号,并与华东军政大学合并。陈士榘转任校长一职。尽管该职位级别很高,但从一线部队指挥员的角色转到院校任职,这背后可能还蕴含着其他规律。明白人自知其意,我就不做过多解读了。

宋时轮是我军的一位功劳卓著、骁勇善战的老将。他担任九兵团司令员,有着非常深厚的资历,在华野诸纵队司令中几乎没有人能与他媲美,除了许世友。宋上将带领的十纵以善于打阻击而闻名,「排炮不动,必是十纵」。在解放战争中,十纵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每个野战军都需要像十纵这样善于阻击的部队,但在野战军中,进攻能力是最主要的。因此,由于十纵注重防守而缺乏进攻能力,注定无法成为头等主力部队。

在评价宋时轮将军的指挥水平时,我们可以与叶飞、陶勇、王必成、许世友、王建安等几位猛将进行对比。这些将领具备攻守能力相对平衡的特点,并没有明显的短板。与他们相比较,宋上将虽然担任九兵团司令员并没有太大问题,并且中央也对他信任有加,但与其他几位将领相比,还有一些提升的空间。粟裕真正认可的四位将领除了叶飞以外,还包括四纵司令员陶勇、六纵司令员王必成,以及九纵司令员后来担任山东兵团司令员的许世友上将。

首先说一说陶勇。陶勇率领的四纵是华野歼敌数最多的部队,他本人是一位非常彪悍且善于冲锋的猛将。在叶陶王三大虎将中,他最具威烈迅猛之气。陶勇有一个奇特之处,他从红四方面军转入红一方面军,在河西之役后又返回红四方面军,并一直在徐帅手下服役。抗战期间,他毕业于抗大,并被分配到新四军工作。粟裕对于系统渊源并没有成见,而是迅速认识到陶勇是一位难得的勇将,并将其列为重点培养对象。新四军重建后,陶勇被任命为新四军一师三旅旅长,与叶飞一起并驾齐驱成为铁杆部下。粟裕将自己的用兵指挥法则全部传授给了陶勇,他在粟裕的指挥下,在黄桥决战中打得非常漂亮。粟裕对人忠直不藏私的性格也完全传递给了陶勇,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大哥对待幼弟一样。甚至粟裕帮他改名字,原名张道庸,改为陶勇。此外,粟裕还曾帮他介绍对象并主持婚礼,可见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然而,由于陶勇过于刚直,在后来的战役中无法保全自己身名,这或许也是因为江山易改而秉性难移。

王必成与陶勇类似,起初也在红四方面军服役,并转入新四军后因其极其骁勇闻名,被誉为「王老虎」。粟裕对他也有意指点,并任命他为新四军一师二旅旅长。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来了吧?粟裕对叶飞、陶勇和王必成有多么喜欢!这三位将领之所以能成为华野最强的三大纵队,每次大战中都有他们的身影,原因无他,他们对粟裕的感情最深,对粟裕的战法最熟悉,理解意图最快、执行最准。

王必成在解放战争初期曾经遭遇了涟水战役的失败,这是他唯一的遗憾。在这次战役中,他率领的部队与张灵甫指挥的国军七十四师进行了激烈的对抗,伤亡惨重,而且涟水城也落入了敌手之中。然而,我们需要看到,在解放战争初期的华东战场上,除了粟裕在苏中取得优势外,其他几个地区都面临着困境。山东部队受到了王耀武的压制,陈毅和薛岳在津浦路大战中也吃了不小的亏。涟水之败实质上是因为国军整体装备水平和部队素质在每个战场上都超过解放军。除非有像粟裕那样出神入化的指挥水平,否则基本上都会受到损失。这是整体形势造成的结果,并不是个人或个别指挥官的过错。

粟裕对陶勇和王必成非常看重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对许世友又持什么样的态度呢?为什么他认为许世友适合担任兵团司令呢?粟裕和许世友之间确实有很多话题,公众对此议论纷纷。其中一件事是发生在孟良崮战役中的「摔电话事件」。虽然这件事的细节难以考证,但可以证实的是许对陈粟的指挥提出了质疑,【陈毅传】一书中有相关记录,并且陈毅强行压服了他。另外一个话题是济南战役的用兵方略问题。粟裕主张将主力兵力布置在鲁西南准备阻击歼灭援军,只留下14万人攻城。许世友因此向中央发电请求改变部署,却被毛主席教育并要求听从粟裕的指挥。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粟裕和许世友之间存在矛盾。实际上,许世友上将与华野将帅(包括粟裕在内)都有很好的感情关系,还有一些细节不便展开说明,可以去看看陶勇将军传记来了解。当时形势非常危急,许世友挺身而出,要求将陶勇带回南京养病,这种在战火纷飞中结成的生死之情是最不容置疑的。粟裕对许世友的指挥能力非常信任。1947年7月,粟裕将东线二七两个纵队完全交给了许世友指挥,谭震林以副政委的身份随行,相当于坐镇。后来在胶东战役和解放鲁中战役中,许世友也独立指挥,粟裕并没有派人去加强指挥。相反,他还打算将善于组织和指挥,并曾提议让许世友担任纵队司令的张震调走。这表明粟裕对许世友的指挥能力非常放心。

至于为什么没有让许世友担任兵团司令,则有多重原因需要详细说明。最直接的原因是许世友在腿部受伤很重,无法参与淮海战役并随军南下,只能返回胶东养病。因此在三野整编时没有授予他重要职务,因为兵团级机构并不像纵队那样是基本的作战单位,更多是临时指挥的性质。另一个原因是许世友将军留在山东担任守备,有传言称,视渡江战况而定,如果需要更多兵力,他将升级山东剩余部队为主力组成新的兵团,并由许世友担任兵团司令。我们可以从三野和四野的兵团编制中看到,三野有七、八、九、十四个兵团,而四野则从十二开始,依次是十三、十四、十五兵团,中间缺了一个十一兵团。然而,在渡江后百万雄师南下之后,再组建野战兵团已经没有必要了,所以这个计划被搁置了。虽然这些传言没有可靠的官方资料支持,但从后来许世友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来看,中央对他仍然寄予厚望,或许当年确实存在这样的考虑。

综合各种原因导致陶勇和王必成两位将军都没有被选为兵团司令。这实际上并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兵团级领导是后来1955年评定上将军衔时最重要的参考。许世友功高望重,自然不受影响,并且据传最早还被列入大将名单。然而,陶勇和王必成只被授予中将军衔,特别是陶勇就此终结了他的军事生涯,这实在非常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