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淮海战役时陈士榘迟迟未动,刘帅严厉质问粟裕:要等中野打光吗?

2024-03-03历史

淮海战役时陈士榘迟迟未动,刘帅严厉质问粟裕:要等中野打光吗?

辽沈战役中解放军的伤亡达到6.9万,平津战役为3.9万,而淮海战役的伤亡则高达13.4万,远超前两场战役,这充分展现了淮海战役的激烈程度。

就战略规划而言,辽沈战役中央早早确立了攻克锦州的「关门打狗」方针;而平津战役中央也在最初阶段就决定先切断傅作义的张家口、天津退路,以此为北平起义铺路。

换言之,这两次战役均明确了其战略主线。

淮海战役与前两次战役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从最初的小规模战斗逐渐演变成了一场规模庞大的全面对抗,而这一过程充满了各种未预料到的情况。

最初的计划是想消灭国军中的一个精锐兵团,但是情况逐渐发展,最终导致了对整个国军主力的全面打击。这种情况的发生导致了参战的华野和中野之间的配合出现了磨合不足的问题。甚至连一向宽厚的刘帅也在电话中向粟裕提出了质疑:「你们要等中野打光吗?」

那么,这些未预料到的情况是如何发生的?最后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中野在淮海战役中的角色,尽管在战力和资源方面相对劣势,但其军事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对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他们的装备不足,人数减少,但他们用毅力和决心填补了这些不足,确保了战场上的抗争。

在那个艰难的时刻,中野首长的决心成为了士兵们的榜样。他们理解,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为了一时的胜利,更是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中野部队被派去拖延敌人的增援部队,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尽管他们知道自己可能会面临重大伤亡,但他们仍然毫不犹豫地履行使命。

陈士榘率领的华野部队抵达战场,眼前的局势并非轻松。尽管黄维兵团已被中野部队围困,但局势依然十分棘手。黄维兵团的实力雄厚,尤其是拥有18军这样一支精锐部队,使得华野的部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陈士榘深知战场的变幻莫测和敌人的难以捉摸,因此他并没有贸然投入战斗。在军事决策中,时机至关重要。他知道,一场不慎的战斗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他选择了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最佳的时机。

这种临机应变的决策并非软弱或犹豫,而是一种谨慎和睿智。陈士榘知道,只有在敌人露出破绽的时候才能发动有效的攻击。他需要时间来评估敌人的动向、研究战场的地形,并寻找最有利的突破口。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参谋长及其他高级指挥官密切合作,制定出最合适的战略方案。

尽管暂时「按兵不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华野部队在消极观望。相反,他们在等待时机的同时,积极筹备,充实补给,调整战术。

刘伯承的焦急情绪逐渐达到了顶点,他对于陈士榘的「按兵不动」感到愤怒和不解。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每一天的延误都可能导致无数宝贵的生命付出代价。面对华野部队的迟迟不动,刘伯承感到了巨大的责任和压力。

他的电话直接打到了华野司令部,这在他的军旅生涯中并不常见,但此刻,刘伯承已经无法掩饰内心的焦急和愤怒。他需要一个明确的答复,需要知道华野的计划和意图。

粟裕接到电话后,并没有因刘伯承的严厉措辞而生气,而是以一种平静和理解的态度回应。他明白刘伯承的心情,也知道战场上的紧迫情况。在简短的沟通中,他承诺将尽快采取行动,并立即着手安排命令,以确保华野部队能够配合发起总攻。

粟裕的平静和果断展现了一位优秀指挥官的风范。他不为情绪所左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态度。他明白战争的残酷和紧迫,也深知每一次的延误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他立即采取了行动,向陈士榘传达了刘伯承的命令,确保华野部队迅速行动,与中野部队合力发起总攻。

陈士榘作为秋收起义时期的老井冈,一直以来都以傲慢和坚定的主见而著称。他身负重任,始终坚守自己的战略理念和原则,不轻易妥协。即使在解放战争初期,他也因战略目标上的分歧而毫不犹豫地向中央发电报,不顾直属上级的不满。这种坚决的态度甚至令陈毅都为之感到震惊和愤怒,直言不讳地指责陈士榘的做法。

陈士榘的性格也体现了他的忠诚和勇气。尽管他可能与上级意见不合,但他从未在战场上违抗命令。当接到粟裕的命令后,他立即行动,开始加紧部署,准备迎接总攻的到来。

同时,在刘伯承的督促下,中野王近山六纵也作出了让步,将攻击位置让给华野部队,并且服从陈士榘的指挥。

1948年12月13日,淮海战役的最后总攻开始,华野部队的生力军加入使得进攻顺利多了。黄维兵团,共计12万余人被全歼,黄维本人也被俘。

华野部队在战斗中缴获了大量的装备,然而当中野部队前来接收时,他们却不愿意将这些装备交给对方。这种情况表明了部分华野士兵对中野的不够尊重,甚至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满和敌意。

淮海战役后出现的不愉快情况不断向淮海总前委汇报,引起了陈毅老总的愤怒。他直接向华野参战部队下令,严禁再出现争功的情况。他强调,不论是华野还是中野,都是党的部队,大家都应该团结一致,共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

陈士榘听从了陈毅的命令,率领部队归建时不仅没有带走任何装备,甚至连一个俘虏也没有带走。这种举动显示了他的政治觉悟和纪律意识,也为中野部队的恢复提供了一定的间接支援。

尽管在战役过程中刘伯承曾对华野发过火,但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他并没有将私人情绪放在心上。相反,他在公开场合多次表扬粟裕和陈士榘的出色表现,这体现了他的政治成熟和大局观。

在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在筹建南京军事学院的过程中,特意点名要求将陈士榘担任训练部部长和教育长,这表明了他对陈士榘的认可和信任。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