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林徽因人生最艰难时刻:40度高烧不退,穷到去店铺变卖手表和金笔

2024-06-07历史

文|雷小草

1940年,枪林炮雨中,林徽因带着一家老小,赶往李庄。

这次,是他们跟随着梁思成的工作单位一起南迁,可这队伍里,偏偏没有梁思成。

原来,临行前,梁思成的脚趾感染了破伤风,需要留下就医。

这一路,林徽因拖着病体,足足走了一个月。

可到达李庄后,林徽因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简陋而狭小的小屋,墙壁上斑驳的裂缝,昏暗的屋内仅有一扇小窗透进微弱的光线,衣食均需自己动手......

从小出生在大城市、去国外留学,而后回国任教的林徽因,怎么也无法融入这儿。

可是,比起北京的战火纷飞,这里已经抵得上世外桃源了。

林徽因只好强迫自己接受。

此时的她,全然不知,危险正在逐步靠近。

01

简陋的环境下,繁重的劳作,使得林徽因本就羸弱的身体更加虚弱不堪。

很快,林徽肺病复发。

躺在床上的她,白天只能静静看着屋外的大树,听着那些欢笑声、谈话声和鸡鸣狗吠声。

这份热闹与她无关。

夜深人静时,她只能独自一人面对昏暗的油灯,茫然想念着逝去的一切。

然曾经的那份荣光与她无关。

可是,疾病并不以人的意志和付出为转移。

四川的潮湿阴冷天气,成为了肺病滋长的温床。

林徽因的病情变化很快。

之前,她只是偶尔咳嗽。

如今,每个夜晚,她的咳嗽声都会在屋内回荡。

之前,她几乎不怎么发烧。

如今,她的床边挂满了一条条被汗水浸透的毛巾。

每当夜里,高烧就侵蚀着林徽因的躯体。

无助,彷徨,林徽因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希望。

幸好,此时的梁思成已经养好伤,赶到李庄。

虽然,他自己也曾因车祸,留下脊椎软组织灰质化的病痛,也要承受身体的疼痛。

但他明白,如今妻子能依靠的只有他一个。

梁思成便自学护理技能,亲手为林徽因输液、打针,用简易的蒸锅消毒医疗器械。

每当林徽因被高烧侵袭,梁思成便彻夜不眠地陪在她的床边。

她渴了,他为她喂水。

她热了,他为她敷上毛巾。

年少时的欢喜,终转变成了中年窘境中的陪伴。

她病了,不再如当初般耀眼。

他背影佝偻了,不再如当年那般高大庄正。

生活让这对神仙眷侣落下云端,变成了平凡的中年人。

日子,也因有了病痛的折磨,更难了一些。

整个李庄没有一所正式的医院,也没有任何药品,家里唯一的体温计,被儿子失手打破后,林徽因大半年都无法测量体温,只能靠自己的感觉来估计发烧的度数。

在才子才女面前,生活也丝毫没有手下留情。

02

普通人生病,就是大灾难。

人在窘途,遭遇生病,那更是雪上加霜。

林徽因未生病前,需要全家通力劳动,才能勉强维持生活。

林徽因生病后,不仅失去了林徽因这个劳力,还需要有人时时刻刻照顾她,又失去了一个劳力。

于是,他们的生活物资更加匮乏了。

饮食上,他们平时只能买些最便宜的粗食,餐桌上,每天只能见到糙米和辣椒。

家中的孩子们,因为营养不良,身体变得瘦弱。

偶尔有朋友从重庆或者昆明送一小罐奶粉,全家人都舍不得动,因为家里还有一个病人——林徽因,得给她留着补身体。

儿子梁从诫有一次实在垂涎蜂蜜的味道,偷偷挖一勺吃了,被梁思成发现后,狠狠打了一顿。

打在儿子身上,痛在自己心里,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日子就成了这样。

林徽因也从心底觉得更加对不起自己的孩子。

衣帽穿戴方面就更不能要求什么了。

当时,梁从诫在镇上读小学,只有冬天能穿上外婆何雪媛缝制的布鞋,其余季节,他都只能穿着一双草鞋,甚至每天都打着赤脚直接踩在泥地上。

曾是社交圈中的优雅女性的林徽因,如今也只能穿上缝满补丁的破衣服。

这些补丁,也是她自己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缝上去的。

物质的困顿,无时不刻不在侵蚀着这对夫妻。

没有饭吃,他们不得不开始变卖那些曾经心爱物品。

梁思成想要拿着自己的那支派克笔和金表去当铺,怕林徽因难受,半开玩笑说道:

「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就拿来红烧」。

虽是两句玩笑话,却成功在林徽因心里塞上了无奈和酸楚。

生活都无法保证,优雅与有才又有什么意义?

林徽因终究是接受了现实,病情好转时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远在上海的好友李健吾曾经来探望过梁林夫妇,后作文章道:

林徽因在街头提了瓶子打油买醋,作为林长民的女公子、梁启超的儿媳、北平「太太客厅」里口若悬河的才女,竟然干起了女佣的活计。

没办法,活下来,才是第一位。

03

渐渐地,林徽因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她在院子里开辟了一小块土地,种植了一些简单的蔬菜。

每当收获时,她总是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满足,因为这不仅仅是食物的来源,更是她与命运抗争的证明。

可是,这种喜悦还未维持多久,灾难又接二连三地来了。

第一个噩耗来自于林徽因同父异母的弟弟——林恒。

林恒是继母程桂林的儿子,自从他们的父亲林长民去世后,林恒和母亲就与梁家一同生活,成为了彼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七七事变爆发前,林恒已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但抗战爆发后,心存爱国之志的他,毅然选择投笔从戎。

他报考了空军军官学校,成为了第十期的学员,立志保家卫国。

但很快,意外便来袭。

1941年3月14日那天,成都一场激烈的空战中,地面警戒系统失灵,我军在敌机已飞临成都上空之后才匆忙应战。

林恒的座机紧急起飞后,不幸被敌人击中......

英雄落幕。

噩耗首先传到了重庆,梁思成得知消息后急忙赶往成都,为林恒料理后事。

直到一个月后,他才带着沉重的心情返回家中。

而此时的林徽因,正躺在病榻上与疾病抗争,全家人都不敢告诉她这一噩耗,但林徽因还是从邻居之处得知了这一消息。

林徽因悲痛万分,当场晕厥......

醒来后,林徽因连续几天都无法进食,那份痛苦太刻骨铭心。

直到三年后,林徽因的情绪才稍微平复,她用泪水和思念写下了那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诗【哭三弟恒】。

生活给予的挑战已经很多了,可命运似乎并未有丝毫宽恕,又给了他们一迎头痛击。

一消息传来,存放在天津麦加利银行地下室的宝贵资料,被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吞噬。

那是梁林二人在营造学社战前对古建筑进行测绘考察的成果,是他们多年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这就在一瞬间,多年心思化为乌有,他们心中最后的防线也被冲垮了。

林徽因和梁思成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丝毫顾不得儿女在场,相拥而哭起来。

还会有希望吗?还能看到希望吗?

他们谁也不知道。

04

可是,日子总要过啊。

林徽因终究是走出来了。

她将简陋的居所打理得温馨舒适,她采来田野里的野花装点窗台上的玻璃瓶,小屋仿佛也有了生机。

林徽因健谈和幽默的个性,也注定了只要她愿意社交,就能与村里的年轻姑娘和媳妇们打成一片。

她们愿意与她分享悄悄话,每当村里有喜庆之事,她们总会给林徽因送来几个红鸡蛋,表达喜悦之情。

就这样,林徽因渐渐地融入了这个小村庄,她开始喜欢这里,喜欢这个被竹林环抱的小江村。

在艰难的日子里,林徽因没有放弃对知识和美的追求。

她经常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教他们画画,制作玩具,用自己的方式丰富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此外,梁思成和林徽因还决定着手撰写【中国建筑史】,并用英文撰写说明,绘制【图画中国建筑史】。

这是他们长久以来的愿望。

终于,1945年,胜利的消息传来,整个李庄都沸腾了,林徽因被这股喜悦的浪潮深深打动。

她罕见地精心打扮了自己,然后乘坐滑竿,首次来到李庄镇,加入了庆祝的人群中。

第二天,她与女儿和同学们一起外出吃面、喝茶,还观看了一场排球赛。

离开李庄时,林徽因的心情已经变得非常积极。

她感慨地说道: 「尽管我们经历了无数磨难,身体上留下了伤痕,但我们的信念依旧坚定。我们不仅体验了生活,也经受了生活的考验。」

是啊,生活不会永远那么甜,苦和痛也总是如影随形。

而那些苦啊痛啊,也将成为人生的重要财富。

毕竟,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