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苏联回来四位将领去了东北,三位获得上将军衔,另一位却非常可惜

2023-12-31历史

在新中国的开国功勋中,不少人都留学过苏联。从苏联建立开始,中国众多有识之士把目光投向了新生的苏联,摩拳擦掌准备远赴北国,学习革命的经验。早期的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人都曾留学苏联。后来的刘伯承以及左权等名将,也曾留学苏联学习深造。

此外,还有很多红军时期的将领,也都曾留学苏联。他们的归国,为中国革命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其中,有四位将领在抗战刚刚爆发就去了苏联留学,一直到抗战结束才回来,而且还都被派往了东北战场,他们都是谁呢?

第一位是刘亚楼,他是一位老革命了。他1929年加入共产党,在1930年正式加入红军队伍,在抗战前已经是师长职务了。长征到延安,他出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后转任教育长。

1939年,他被上级派往苏联留学,后来抗战到了1941年,他想归国,却因各种因素没有回来,只能继续留在苏联,并参加了卫国战争。直到1945年8月,他随苏联红军进攻东北日军。

在东北,刘亚楼被任命为参谋长,成为东北野战军三巨头之一,在平津战役的天津战斗中担任攻城总指挥。1949年全军统一番号,他空降为兵团司令员,率部南下。不过没多久就被任命为空军司令员,负责组建新中国的空军。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二位是李天佑,李天佑早年参加了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的百色起义,当时他还只是一个小战士,但由于作战勇敢,在红七军中晋升很快。15岁就担任了副连长,19岁担任团长,在彭老总麾下,20岁就成长为师长。

抗战爆发后,虽然他刚开始只是团长,但没多久就开始担任副旅长、代旅长等职。在1938年底派往苏联留学,在苏联留学6年左右,直到抗战结束前才回到延安。

解放战争爆发后,他被派往东北,更是成为了1纵司令员,成为东北野战军中的王牌军。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评为副兵团级,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三位是杨至诚,其实很多人对他没有另外的「三杨」熟悉,这主要是因为杨至诚在军中是搞后勤的,并不是上阵杀敌的主将。毛主席称之为「红军大管家」,解放后更是被誉为我军的「后勤之父」。

杨至诚早年在滇军任职,后考入黄埔军校。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时,他加入了共产党,并参加了南昌起义。在红军队伍中,他一直负责后勤工作。

抗战爆发后,他担任了总供给部部长,但由于身体有伤病被派往苏联治病,并留学。1941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他与刘亚楼等人想归国,但因各种因素没有回来。直到抗战末期,他随苏联红军回到祖国。

解放战争时,他被派往东北仍然做后勤工作,为部队物资运输、粮食弹药、衣服被褥等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他的带领下,东北军队的衣着是四大主力部队中最好的,这离不开杨至诚的功劳。

他们三位,都成长为了赫赫有名的战将,并且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都被授予上将军衔。

然而,另外一位就非常可惜了,他就是卢冬生。

卢冬生早年间曾在湘军第4师当兵,参加过北伐战争,1927年8月,卢冬生参加南昌起义,随陈赓负责政治保卫工作。要说卢冬生和陈赓关系并不一般,卢冬生是陈赓儿时的小伙伴,比陈赓小五岁。小小年纪的卢冬生就来到陈赓家里当牧童。陈赓也没有把他看作是仆人,而是待冬生亲如兄弟。而且,卢冬生参军也是受到了陈赓的影响。陈赓和妻子王根英还是卢冬生的入党介绍人。

后来,卢冬生成为贺龙的爱将,在红军中担任过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和师政治委员,转战湘鄂边和洪湖地区,成为开辟湘鄂西苏区先驱者之一。

全面抗战爆发后,卢冬生被任命为120师358旅长,这可是六位旅长之一,可见卢冬生的地位不容小觑。可没有多久,卢冬生因身体原因,回到延安抗日军大学学习。当时,中央决定将一批身体有恙的军事干部送到苏联边养病、边学习,卢冬生就是其中一位。

1945年9月回国,卢冬生先后任哈尔滨卫戍司令员、松江军区司令员等职。1945年12月14日,在哈尔滨被两名拦路抢劫的苏联红军士兵枪杀,时年37岁。

其实,凭借着卢冬生的资历和贡献,如果没有牺牲的话,很有可能也会被授予上将甚至大将军衔,可惜历史没有如果。然而,新中国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