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对越自卫反击战,邓公难下决心,陈云一席话,邓公决定出兵

2024-06-09历史

自中苏交恶以来,我国边境亲苏国家无一不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先是印度多次与我国发生边境摩擦,乃至大规模武装冲突,后又有珍宝岛事件,增加了中国的军事压力。

在1975年越南统一后,越南亲苏派掌权,对华态度急转直下,随后就在1978年,越南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并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之后,越南在中南半岛的扩张想法越来越大胆。为了惩罚越南的挑衅行为,也为了争取改革开放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在1979年初发起了对越反击战。

战前背景

排华事件

1975年越南统一后,原南越的私人企业被全部收归国有,其中包含有相当多的华人华侨资产,越南的华侨除了经济上遭受打击,更经历了政治上的迫害,许多华侨平民被秘密逮捕和杀害,或因此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越南国内也掀起了排华的浪潮,在越华人被无穷无尽的「忠诚测试」搞得不堪其扰,但哪怕通过了所谓的「忠诚测试」的华侨也依然难逃被驱逐的命运,大量越南华裔的日常生活被严重影响,不得不返回中国。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友谊关事件」,当时正值中越两国就华侨问题举行副外长级别谈判,越南军警无视谈判进程单方面强行拆除友谊关越方一侧华侨难民草棚并将其殴打驱逐到中国境内,此次事件有1600余名华侨从友谊关逃入中国,此外还有数百华侨从山地逃离越南边境进入中国境内。介于越南当时的反华行为,我国向越南提出了强烈谴责,并以安置难民为理由之一减少了对越援助。这一行为也增加了越南的不满心理。

领土纠纷

越南在1885年前一直是我国的藩属,陆地边境没有明确划分,中法战争后,越南的宗主权被转让给法国,中越随后划定陆地边界线,其中有部分被归入我国的区域在中越战争前被越南实际控制,这便成为了两国陆地领土的主要纠纷源头。

而南海诸岛,自古以来便是我国的领土,中国对其拥有全部主权,但当时并无实际控制,随着1954年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越南分裂,南方西贡政府占领了西沙南沙部分岛屿并宣称对其拥有主权。

1958年,我国发表声明,宣布我国的领海宽度为十二海里,并明确指出这项规定适用于包括西沙群岛等在内的我国一切领土,越南政府总理范文同亦代表越南政府承认我国领海声明,随后,在1974年西沙海战后,我国获得西沙群岛实际控制权。1975年越南统一后,河内政府接收原西贡政府领地时就对南海诸岛归属权采取了新的官方立场,并开始指责我方军队越界。

柬越战争

柬埔寨共产党总书记波尔布特建立民主柬埔寨政权后,强行将全部城市居民驱逐到农村,以建立不分阶级的社会为借口,大肆屠杀,施行恐怖统治和全国大清洗,因此失去性命的平民达两百万之众。越南指责其屠杀居住在柬埔寨的越南平民,并有入侵越南领土的行为,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1978年巴祝大屠杀激发了反波尔布特的起义,在苏联支持下,越军趁机进攻柬埔寨,推翻了民主柬埔寨,成立了柬埔寨人民共和国。

战前准备

为了支援柬埔寨人民反对越南侵略扩张的正义斗争,打击越南的反动气焰,牵制越南侵略行动,争取我国边境的和平稳定,我国考虑对越南的挑衅行为进行回击,但在执行上举棋不定。

一方面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形势百废待兴,正是刚有起色的时候,此时诉诸战争必定对我国的经济形势有巨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当时苏联也对我国虎视眈眈,在中苏和中蒙边境陈兵百万,随时可能发动军事行动,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越南方面的问题,我国将陷入两面夹击的危险处境。

此时我国国内领导集体的意见主要还是反对发起战争的,当时担任国防部长的叶剑英和担任中央军委常委的粟裕均反对同越南发生任何军事冲突,一来越南和苏联刚刚建立了友好关系,如果我国和越南发生军事冲突,苏联便有了合适的理由发难进军,而且彼时的苏联正在边境增兵,战况一触即发,我国和越南的战争极有可能成为中苏战争的导火索。而中苏战争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无论输赢,我国当时都还承担不起这样严重的后果。

而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邓小平同志在询问了我党一位元老级人物的意见后,力排众议,决定出兵越南。

这位提出反击战主张的元老级别人物是谁呢?为什么邓小平听完他的建议后能力排众议去推进反击战的进行呢?他主张展开反击战的理由和依据在哪里呢?

这位主张主动出击展开自卫反击战的元老级别人物就是时任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陈云同志。

陈云其人早年曾领导上海工人运动,随后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是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根正苗红的元老级人物,建国以后接替任弼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地位仅次于毛刘周朱四人。

陈云在中财委工作时和邓小平搭档,两人在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上作出了巨大贡献。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四人帮迫害,被下放到江西一个石油机械厂工作,妻子儿女亦被分散到全国各地,直到林彪死后陈云才得到机会调回北京,随着四人帮集团被粉碎,陈云向李先念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数项建议,因此在李先念的推动下,陈云复出,重新参与了中央的领导工作。

随后在1977年三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表示了拥护邓小平复出工作的立场,七月,邓小平在叶剑英的支持下亦复出,开始参与中央领导工作,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毛泽东思想精髓,并开始拨乱反正。1979年2月,陈云受邓小平委托,分析了中越边境冲突的情况,得出了速战速决的结论。

一来,陈云和邓小平曾共同在政务院工作,感情本就非常深切,在1977年时更是支持邓小平复出的最大推动者,对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起到了最直接的推进作用。因此对于邓小平来说,陈云当时提出的意见意义非凡,而且当时国内民众苦越南久矣,主战呼声四起,不战不足以平民愤。

二来,如果这次越南挑衅被息事宁人,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还有下一个越南再次挑衅甚至进一步侵略,我国亟待给周边或观望或虎视眈眈的国家以当头棒喝。但苏联的威胁仍在,有没有办法可以减小乃至规避苏联的威胁呢?陈云提出的速战速决的意见,即战斗过程足够迅速,在苏联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结束战斗,便能达到惩罚越南而又不至于困于战争泥潭中消耗的目的。

陈云的意见极大地鼓舞了邓小平发起反击战的信心,1978年12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扩大会议决定对越南诉诸战争。为了防止苏联在北部可能采取的援越武装行动,与苏、蒙接壤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及新疆军区均进入临战状态,而靠近越南的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的部队全部向指定地点集结。

随着越南在12月25日发动大规模侵柬战争,中共中央军委决定进一步扩大作战规模,在东西两线总计投入了九个野战军的兵力,在1979年2月15日集结完毕并完成作战准备工作。

战斗过程

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访问记【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对全世界宣布了中国的最后抉择,也宣告了对越反击战序幕的拉开。

2月17日拂晓,广西方向的东线四个军在许世友将军的指挥下分成十四路出击越南,云南方向的西线三个军在杨得志将军的指挥下也从云南边境的三个主要方向攻入越南。

许世友将军

杨得志将军

双线作战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效果,越南方面措不及防,截止到2月25号时,越南在东线战场一直被打到高平省省会高平市,西线战场也丢掉了黄连山省的重镇甘棠。在经过两天的清扫后,中国军队再次乘胜追击,两线军团同时进军谅山市区,当时越军在向河内总参的报告中描述道:「敌人从上午8时30分开始炮击,火力非常厉害,简直不可想象,炮声隆隆,从未见过这样猛烈的炮火,炮弹一直不停地轰,数不清有多少发,所有的道路都被他们封锁了,我们简直无法抵挡,要撤退只有爬山。」最终我军在3月4日形成了威逼河内的态势。

3月5日晚,我国宣布已达到惩罚作战目的,开始从越南撤军,几个小时后,越南宣布全国动员令,表示要抗争到底。

从3月6日起,中国军队边清剿边撤退,并将大量中国原来无偿支援越南的民生工矿物资运回国。在撤军过程中,中国军队也有计划地摧毁了越北地区的大量越南军政设施,以破坏其战争潜力,防止越南卷土重来。

3月16日22时20分,随着最后一辆军车回到中国领土,我国宣布完成撤军行动,对越反击战到此宣告结束。

短短一个月时间,我军在苏联军队还没有了解到具体情况下就完成了进攻、破坏、清扫、撤退的全部过程,战斗的节奏和战争的烈度均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陈云提出的速战速决理论在中华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战斗中被完美地体现出来,成功避免了与苏联军队的正面冲突,为我国国际上的政治面貌和军事力量评价增色不少。

战争影响

虽然这场战争的规模和目的均控制在我国最初的预期内,但战争带来的代价仍然是惨重的,我方伤亡人数达到了2-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更是高达了35亿元人民币,并因此导致了当年的经济计划未能按时完成。

而越南也承受了不小的代价,村庄、公路、铁路等系统遭受了相当数量的损失,包括之前中国援助的各类基建设施均被破坏,之前中国援助的物资也被尽数夺回,且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越南都被迫保持着相当大规模的陆军以应对中方强大的军事力量,庞大的军费消耗对越南经济造成了严重拖累,也因此越南再无精力干涉邻国政局。

但这场战争为我国带来了其他方面的好处。我国对越南的惩罚性作战目的达到,收回了被侵占的领土,回收了之前援助越南建设的珍贵物资,破坏了苏联借助越南牵制我国的战略部署,促进中美关系进入了长达十年的黄金时期,并为改革开放争取到了宝贵时间,使我国能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随后的十年边境轮战亦为我国的军事人才培养和部队作战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充分发育的土壤。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我国建国以来的一次成功的亮手腕作战计划,我军展现出的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丰富多维的进攻手段不仅成功震慑住了周边的宵小之徒,也为我国之后的长足发展铺平了道路,这一次战争也是全球历史进程中的一次关键的转折点,从这次战争之后,原来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渐渐变成了中美苏三足鼎立的局面,亦为之后的苏联解体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