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海阳人「修符」,乾隆三十五年山东乡试第一名

2024-06-07历史

高考正在进行,本文还是接着应一下景,介绍一位以科考成绩而名留史籍的胶东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作修符,生活在清代中期,籍贯为登州府海阳县,系乾隆三十五年山东庚寅恩科乡试解元(乡试第一名)。

「修」是海阳的常见姓氏,尤其在南部乡镇,有很多村庄都有修姓聚居。限于资料,笔者暂时不知修符的具体村居。实际上,修符虽然贵为乡试解元,但后来在会试中却未能更进一步(只是举人,不是进士)。因此,官方档案对他的着墨并不算多。光绪版【海阳县续志】除了提及修符曾高中解元之外,再就是简单记载了他曾任河南镇平县知县的仕途经历,其他则再无言及。

修符在官方史志中的信息不多,但在私人笔记中却留下了具有传奇色彩的记录。清代文士梁恭臣在其【北东园笔录】中专门写过一篇名为【修符】的短文。其开头说道:

「家大人陈臬山左时,考课泺源书院,有海阳修生者,文颇佳。异其姓,因询家世,则读书旧家,其父修符者,曾中解元。」

这里的「家大人」,指的是梁恭臣的父亲梁章鉅。道光五年,他曾担任过山东按察使。期间在济南泺源书院见到了一位海阳县籍的修姓书生,就是当年解元修符的儿子。

修符的儿子在跟梁章鉅谈及父亲往事时,提到了这样一个「传奇」的细节。

原来,修符当初从海阳前往济南赶考的途中,遇到了一对携带幼子在路旁哭泣的夫妇。修符见状上前询问,对方说家中欠债无力偿还只剩下「卖孩子」这一条路,但要割舍骨肉实在是不忍,因此痛哭。

修符听后心生恻隐,于是大幅度缩减自己的盘缠,倾尽全力帮助对方偿还了这笔债务。那对夫妇自然是感激涕零。由于忙着赶考,修符未过多停留,就与对方告别。

踏入考场之后,他打开试卷一看,只见当科的题目是「孔子于乡党」(出自论语)。为了想出一个好的答题切入点(八股文),他沉思不已,恍惚间竟做了一梦。

在梦中,有一位老人提醒他说:「这个题目如果从两乡党的角度切入,则必中解元。」修符大吃一惊,随即醒来。他感觉老者提示颇有道理,于是,便按此作答交卷。

走出考场之际,早有一人在外守候,他一见到修符就磕头——原来是那对夫妇中的丈夫专门前来致谢,他坚决邀请修符到家中做客,后者只得同意。

而刚一踏进对方家中,修符就看到墙上挂着一幅画像,上面人物的样貌与先前梦见单位老者别无二致。一打听,那原来是男主人已经去世的老父亲。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就知道了。待到举人榜单公布,修符的名字赫然列在第一位,正如梦中所预言,果然成为了当科解元。

这则故事是否是演绎而来(类似的桥段在【三国演义】中也出现过)?暂时难以给出明确判断。但其体现出的「善有善报」的哲理,还是挺有教育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