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为什么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有些时候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

2024-02-27历史

三大战役期间,我军名将林彪、粟裕各展身手,一个求稳,一个谋奇,都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他们都只局限于战场的一隅。

与之相比,身在后方的毛主席却要统筹所有战场的战略规划,更让人无比佩服的是,毛主席即使远在千里之外,却经常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毛主席军事指挥艺术的巅峰之作当属四渡赤水,这是连美国人开上帝视角都无法复刻的伟大奇迹,而长征胜利结束后,随着我军有了稳定的发展空间,毛主席也就长期坐镇后方,很少去前线指挥了。

但毛主席的远程指挥能力还是一直在线,古人有句话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对于我军前线将领而言,大都会无条件执行毛主席发来的命令,因为他们相信跟着毛主席打仗肯定能够获胜。

就拿三大战役来讲,在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里,身在西柏坡的毛主席就给各野战军发出了将近200封电报,当时毛主席每天休息的时间也就三四个小时。

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一般人光是完成基本的部署就很不容易了,而毛主席非但能够进行妥善安排,还往往能够料敌于先,精准地把握住战机。

比如,辽沈战役开始的时候,毛主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想彻底消灭东北的国民党军,最关键的就是拿下锦州这一咽喉,于是,他给林彪发出了电报,指示东北野战军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优先攻克锦州。

当时,东北野战军的兵力已经达到了百万之众,而在东北的国民党军仅有55万人,我军占有绝对的优势。

可林彪打仗一向求稳,他经过分析之后觉得还是先打长春,从北向南逐个击破为好,这样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事实上,林彪这样想从局部的战局上来看也没有多大问题,按照这一部署,东北也是会迎来全部解放的,只是,局部必须服务于整体,解放战争不是只打东北一个地方。

毛主席明白如果按照林彪的思路,那东北的国民党军很有可能在战局不利时向南撤退,届时在华北、华中作战的其他我军部队的压力就会陡然增加,这就会给解放战争的进程带来不稳定性因素。

而且即使从局部来看,先打锦州也可以起到包围敌人,瓦解士气的效果,一旦拿下锦州,就等于切断了东北国民党军的退路,这样东北野战军就能迅速消灭在东北的国军。

最终,在毛主席的不断要求和耐心解释下,林彪改变了部署,后来事实也证明,先打锦州成了辽沈战役的神来之笔。

要知道,毛主席在指挥辽沈战役的同时,还在关注着淮海、平津两个方向的战局,并且做出了精妙的部署。

针对淮海战役,一开始毛主席是想让粟裕过江南下寻求战机的,后来粟裕提出可以在江北机动伺机打一个大的歼灭战,毛主席听过粟裕的当面解释之后,立马同意了他的看法。

与此同时,毛主席同时指挥华野和中野从两个方向对敌人进行攻击,连具体的部署毛主席都做了详细的安排,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

到了12月15日,国民党精锐黄百韬兵团和黄维兵团就先后被消灭,杜聿明兵团也成了瓮中之鳖,这个时候,前线将士士气高涨,都想一鼓作气消灭杜兵团,但毛主席还是发出了暂时围而不打的命令。

因为这个时候,毛主席还在关注着平津局势的发展,在他看来,淮海战役的胜利已成定局,如果这个时候急于消灭杜聿明兵团,那蒋介石很有可能会急令傅作义部向南撤退,如果这几十万人撤到了长江以南,那将大大延缓解放战争的进程。

所以,毛主席才下令对杜聿明兵团围而不打,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我军更加从容地将傅作义部完全包围,使其失去南下之可能,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蒋介石心存侥幸,觉得杜聿明兵团还有抢救的机会。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这一决策依然是正确的,到了1949年1月6日,随着我军对华北傅作义各部彻底合围的完成,华野也随即对杜聿明兵团发起了总攻,杜聿明被俘,淮海战役结束。

而在平津战役期间,毛主席高瞻远瞩,意识到有和平解放北平的可能,这样也能使千年古都保留下来,为此,毛主席这次采取了政治谈判与军事攻坚相结合的策略。

先集中兵力消灭了傅作义的精锐35军,紧接着又用了29小时的时间迅速解放了天津,傅作义最终认清现实,接受了我军的一切条件,平津战役以北平的和平解放宣告结束。

毛主席对三大战役的精妙指挥,令人叹为观止,正是由于他比前线将领还熟悉战场局势。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大关键就在于我军的情报人员源源不断的把国民党军的消息汇报到了毛主席那里,正是这些情报让毛主席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敌情,并且做出准确判断。

以致于现在很多网友回看当时的战争进程,都会感慨一句「天下何人不通共!」

当然,情报系统的发达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最重要的还是毛主席能够运筹帷幄,能够在千变万化的局势中一眼发现破局点,这种超凡的战略智慧不是常人能够达到的,向毛主席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