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陈昌浩回国后很低调,妻子任副部长,儿子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2024-02-04历史

陈昌浩回国后很低调,妻子任副部长,儿子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1953年,中央编译局聘请了一位名叫陈昌浩的新副局长,当时他正值年富力强的47岁。随后的十四年里,陈昌浩一直稳坐这个职位,未曾发生变动。

然而,了解陈昌浩历史的人们可能为他在建国后默默无闻的境况感到惋惜,因为他曾是红四方面军的三驾马车之一,许多威名赫赫的战将都曾是他的部下。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前妻张琴秋当时身居高位,是纺织部的副部长。甚至他与首任妻子所生的两个儿子,一个成为核工业专家,另一个成为汽车工业的奠基人,受到世人景仰。

一、年轻将领患重病,遭遇战火滞留他乡1952年6月,刘少奇的身影出现在火车站。人们不禁好奇,究竟是什么人能够让国家副主席亲自前来迎接。

随着火车稳稳停在站台旁,一位饱经风霜的中年男子缓缓走出车厢,正是他们期待已久的人物。

「刘副主席」、「昌浩同志,欢迎回来」,一别已有十四年,虽然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但他们的手仍然跨越时间,紧紧握在一起。

陈昌浩,这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名字。

回到二十一年前,红四方面军于1931年11月7日在七里坪正式宣告成立,那时25岁的陈昌浩担任政委,成为这支部队的领导者。

红军的四方面军,是三大主力之一,活跃在豫皖苏、川陕一带,以一系列胜仗赢得声望,创立了次于中央苏区的重要根据地。

陈昌浩,曾参与地下斗争,留学苏联,回国后崭露头角,拥有军权,还是中央候补委员。在长征前,他是意气风发的青年领导。

然而,随着张国焘为了私利试图分裂中央,陈昌浩曾站在他一边,这是他从军生涯的首次重大转折。

幸运的是,陈昌浩在草地分兵时没有追随张国焘的命令,而是命令不追、不准开枪,保护中央领导和一方面军离开。

南下政策在现实中受挫,部队损失惨重。陈昌浩意识到应及时回到中央制定的路线上,开始抵制张国焘的分裂行为,坚持北上。

在岷州会议上,张国焘阻挠北上,试图以策应一方面军为借口西渡黄河。陈昌浩坚持执行中央策略,与他爆发激烈冲突,争论一直持续到深夜。

1936年10月,在广大指战员的斗争下,红四终于北上与其他两支主力成功会合,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1937年,陈昌浩因指挥失误导致红军遭受重大损失,被免职。1938年,他调任中宣部。

当时,陈昌浩的身体在多年军旅劳顿中受到重创,胃病等疾病困扰。然而,延安条件极为恶劣,医疗资源匮乏,难以缓解他的病痛。

1939年,经中央批准,陈昌浩携二儿子登上飞机飞往苏联,那里有更好的医疗条件。

然而,他当时或许未曾想到,再回来将是十四年之后的事。

二、数载离故土,再临苏联,编译默默耕耘

陈昌浩再度踏足苏联,上一次已是十有二年前,当时他是个年轻的青涩小伙儿,被组织选派到苏联留学。

这次来到苏联不久,战争席卷整个国家,陈昌浩难以独善其身。为了安全,他被紧急转移到一个偏远的小镇,过了将近两年的艰苦时光。那里的条件十分恶劣,连基本的食物都需要通过在采石场劳动来获取,更别提医疗和药品了。

1942年底,五年之后,陈昌浩再次投身战场,作为共产国际的一员,为苏联的卫国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间流逝,陈昌浩一直怀念祖国,渴望回国参与解放事业。由于各种原因,回国的计划一直被耽搁。

在苏联滞留期间,陈昌浩从事翻译工作。这份工作成了他后半生的事业,在回国后得以延续。

转机发生在蔡畅前来苏联探望,陈昌浩委托她再次向中央表达了回国的强烈愿望。1952年,毛主席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再次踏上故土。

然而,回国时已是物是人非。当初离开时,国家破碎山河,危在旦夕;再次回来时,日寇已被驱逐,全国人民正投身于建设中。

尽管错过了革命的巅峰时刻,陈昌浩拥有着对解放事业的遗憾。他拒绝了党内和军内的职务,先是投身党史研究并在马列学院工作,接着转而从事翻译工作,成为编译局的副局长,任职长达14年。

与曾经的诸如世友等人名声显赫的老同僚相比,昔日手握三大主力之一的高级领导陈昌浩,如今却黯然失色,曾经在豫皖苏川陕之间纵马驰骋的威名和在祁连战败的黯淡,如今都已渐渐被人遗忘。

然而,陈昌浩并不介意这种平凡的境遇。在他任职编译局期间,他不仅为人才梯队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还担任【俄华大辞典】的主编,为学习俄语的师生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他还翻译出版了多部马列研究作品。

1967年7月30日,陈昌浩以服用大量安眠药结束了他六十一年的风风雨雨的人生。

十三年后,中央为他举办了追悼会,以表彰他「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陈昌浩的功过得到了肯定,他的骨灰也被移葬至八宝山。

三、战地夫妻别离,昔日女将今为副部陈昌浩回国后,老战友徐向前在家中设宴欢迎他的归来,四方面军的同志们也纷纷前来表示欢迎。其中一位身份特殊的人是张琴秋,当时担任纺织部副部长,是新中国第一代女领导人。在四方面军时期,她与陈昌浩同为主要领导人,曾任政治部主任和西北局委员。

在这份战友情义之外,他们还曾是夫妻!1936年7月,32岁的张琴秋与30岁的陈昌浩结为夫妻,开始了新的生活篇章。

1937年,红军在一场战斗中遭遇强大敌人,被迫撤退。就在这危急关头,张琴秋在寒冷的旷野中生下了他们唯一的儿子。面对孩子的降临,张琴秋无奈之下含泪将他留在那片荒野,匆忙追赶大部队,身上的血迹未来得及处理,留下了终身无法愈合的疾病,同时也失去了生育能力。

随后,张琴秋与部队一同突围,可惜失败被俘。为保护她,战友编造了一个假身份,但不幸被叛徒出卖而暴露。幸运的是,正值国共进行第二次合作的谈判时,周恩来得知了她的情况,亲自进行交涉,成功地营救出了包括张琴秋在内的一批被捕干部。

随着年底的到来,张琴秋与丈夫成功回到延安。然而,团聚的喜悦未维持多久,陈昌浩带着二儿子远赴苏联治病,数年不归。在深思熟虑之后,张琴秋决定结束这段只有名义的婚姻,认为与其继续勉强维持,不如给予双方自由。组织也支持了她的决定。

在婚姻之外,张琴秋的一生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经历,波澜壮阔。

她是中共早期的党员,与首任丈夫沈泽民是一对志同道合、共同追求理想的杰出夫妻。1925年,接受组织的派遣,前往莫斯科留学,与张闻天、杨尚昆等同仁为同期学友。

成为政治部主任的那一年,张琴秋年仅27岁。一开始,人们对这位美丽的女洋学生抱有疑虑的态度,但是凭借卓越的实力,张琴秋很快赢得了众人的尊重。

在文学方面,她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卓越的口才,还具备写剧本、跳舞上台演出的多才多艺。

在军事方面,面对敌军的突袭和我寡敌众的困境,张琴秋表现得毫不惧怕。她沉着冷静地利用地形进行布阵,巧妙地排兵布阵,前堵援兵、后截退路,再结合有针对性的宣传攻势,率领500名妇女组成的营成功地击败了敌人的一个团,夺取了丰富的物资。

到了1932年底,张琴秋与其他将领一同反对张国焘的错误政策,并取得了胜利。然而,意外的是,他们因此招致了张国焘的仇恨,一些同志如曾中生等被软禁、杀害,而张琴秋由于留苏经历得以幸免,却遭到了降职处理,先后被派到红江县担任书记,随后调至医院任职。

在被解救回延安后,张琴秋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女性干部,并为妇女的解放不懈奔走。

当新中国建立之际,张琴秋曾经的属下如陈赓、许世友成为了大将甚至上将,而她自己因已离开部队系统而未被授予军衔。然而,作为公认的红军级别最高的女将领,张琴秋的事迹被载入了权威的军事著作之中。

三、老大初代核工专家,老二奠基汽车行业

在与张琴秋的缘分开始之前,陈昌浩曾在故乡喜结连理。这段婚姻为他带来了两个儿子,陈祖泽和陈祖涛。这两位子才长大后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行业内备受尊敬的先驱。

长子陈祖泽在未满14岁时投身革命,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1949年,他以被选举的身份前往北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一同参加了开国大典,亲身经历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当时,中国正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急需大量具备文化和技术知识的人才投身国家建设。陈祖泽顺应时势,决定返回学校深造,先后就读于东北大学,并赴苏联留学。

经过八年的刻苦学习,他毅然决定回国,从基层开始打拼。他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积累技术和经验。1974年,他调到719所,为研发第一代核潜艇的动力装置做出了卓越贡献。1982年,他晋升为核工一研院的副院长。

同年,陈祖泽接任105所的首任所长,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核蒸汽发生器、反应堆稳压器等关键设备,为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写下了辉煌篇章。

与哥哥一生多次离别相比,二儿子陈祖涛在10岁时被送到延安,并随父亲赴苏,享受了一段短暂的天伦之乐。

1951年,怀着报国之心的陈祖涛提前毕业回国。当时,正值苏联援建工业项目,专攻汽车相关专业的陈祖涛自荐加入一汽的筹备工作,从此深耕汽车工业。

在一汽创立初期,陈祖涛积极参与了所有筹备工作,他亲自走访了苏联的汽车厂以获取参考资料,并曾在基层负责过技术难度极高的工作,积累了丰富而实用的经验。

因此,当国家在六十年代决定创办二汽时,陈祖涛被任命为负责人。面对沉重的责任,陈祖涛领导团队跋涉山川,精心选址,并为设计和建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尽管由于时代原因曾一度被迫停止创办,但在1972年,在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关心下,陈祖涛等人再次振奋精神,七年如一日地努力工作,将二汽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汽车生产单位。

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内汽车工业,与国家共同成长七十载,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人们驾驶汽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之时,必将永远铭记陈祖涛这位开创者的贡献。

2022年8月,陈祖泽兄弟在短短三天内相继辞世,结束了他们九十多年的平凡而光辉的人生旅程。他们身份的象征不仅仅是陈昌浩的儿子,更是为国家默默奉献一生的先辈。

张琴秋和陈昌浩这对曾经的夫妻于六十年代末相继离世,然而历史永远铭记他们。随着历史的洪流回归发展正轨,人们最终给予了他们公正的评价。一位是女将领、女部长,另一位是杰出的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