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红军长征有多难,11次战略调整,数次更改目的地,最终才到陕北

2023-12-28历史

由于共产国际派来的高级军事顾问,「洋钦差」李德的瞎指挥,致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到了巨大的损失,中央苏区已经不能再待下去了。

中央红军被迫离开苏区,进行战略转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长征。参加长征的一共有四支队伍,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张国焘和徐向前领导的红四方面军,还有徐海东、吴焕先领导的红25军。

这四支参加长征的红军队伍中,中央红军走的最为艰难,路途最远,损失也最大,从出发时的80000多人,最终到达陕北的时候仅剩下了7000余人。

我们通常提到的长征一般都是指中央红军,也就是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这是中国近代史中最具传奇色彩和史诗色彩的事件,有人把红军长征同【圣经】中的出埃及记相比较,这两个故事差不多,都是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在伟大的人物的正确带领下,走出困境,开创一片崭新的天地的故事,不同的是一个是神话故事,另一个是我们革命先辈创造的历史神话。

红一方面军的长征总共25000里,途中是不断地在打仗,除了打仗之外,还不断地在开会,不断地进行战略调整,最终才到达正确的目的地——陕北。

据统计,红一方面军在长征中一共经历了12次战略调整,也就是说,红一方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至少12次重要的会议,最少经历了12次争吵,也意味着12次的战略方向的失败,长征,也是红军从一次次失败中走向成功的励志之路,所以长征精神一直值得我们去学习。

今天这篇文章就试图探讨红军在长征中遇到的困境,以及他们怎么进行战略调整,一点一点的走向成功的。

1.最初的目的地

红军进行长征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原因就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很多人认为如果不是李德和博古领导第五次反围剿,而是继续由毛主席领导,那么第五次反围剿不会失败,红军或许不会进行长征。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是我们看当时蒋介石的战略,即便是换了毛主席指挥,最终估计也难以在苏区继续待下去,其他根据地没有李德的指挥,最终也都走上了长征的道路,从这一点上来看,长征或许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经之路。

当86000多红军浩浩荡荡的走出苏区的时候,他们的目的地并不是3000多里外的陕北延安,更不会想到他们这一走就是25000多里,他们最初的目的地是湘西,和那里的红二、红六军团会合。

这是极其秘密的计划,但是在通过蒋介石布置的四道防线之后,出发时的86000多红军,仅剩下30000多人了,就连到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这个战略计划,也清晰的暴露给了蒋介石。

随后,识破红军意图的蒋介石在红军的必经之路上布置了五六倍于红军的兵力,设置了四道防线和口袋阵,就等红军从大山里出来,一头钻进去。

所有的这一切李德和博古浑然不知,但是躺在担架上的毛泽东早就觉察到了危险。

2.第一次战略调整-通道会议

毛主席是用兵高手,像什么围点打援、步口袋阵之类的把戏,他早就玩的出神入化了,虽然他生病躺在担架上,随着大军在大山里行军,但是早就通过一些有限的情报得知了蒋介石的部署,他明白如果还按照之前的战略行进,那么这剩余的30000多红军也可能不保。

于是毛主席联合张闻天、王稼祥去找周恩来,向他提议:目前去湘西的计划已经暴露,敌人在前面已经布置重兵,如果再按原计划行进,就是自投罗网,现在应该及时改变战略方向,出其不意,向敌人薄弱的贵州行进。

在毛主席的争取下,红军在湖南通道县举行了一次紧急会议——通道会议,会议的议题是改变原定的行动计划,向贵州进军。

博古和李德不同意毛主席的提议,他们仍然坚持到湘西去,但是绝大多数人早就忍受够了李德的瞎指挥,同意毛主席的提议,所以虽然李德和博古强烈反对,会议还是决定按照毛主席的提议,向贵州进军。

这是毛主席在长征中第一次发声,正是他的这一次力争,使红军度过了长征中的第一个最大危险。

3.第二次战略调整-黎平会议

通道会议3天之后,红军就攻占了贵州黎平县城,并又一次召开了会议,讨论红军下一步行动的战略方针问题。

因为原定进入湘西的计划被否,李德心里很不服气,所以在这次会议上,李德坚持要从黔东北继续前往湘西,而毛主席则坚持向黔北方向前进。

经过了十分激烈地争论,最终毛主席的提议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会议通过了新的决议,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进入湘西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计划已经不可能了,这基本是给李德的计划判了死刑。

既然湘西已经不适合作为新的革命根据地了,那么新的革命根据地应该在哪里呢?会议讨论认为,新的革命根据地应该在以遵义为中心的地区。

通道会议是在危急情况下的紧急讨论,而黎平会议直接否定了红军出苏区时的战略方向,放弃了湘西,把贵州地区当做未来新的革命根据地。

战略方向既定,红军立即朝着遵义城行进,渡过乌江天险,然后红军在几个黔军俘虏的带领下,化妆成黔军,诈开遵义城门,毫不费力地占领了遵义城。

黎平会议中决定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新的革命根据地,现在遵义已经解放了,看起来战略转移已经结束了,但是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进占遵义后的红军很快发现,这个地方不适合作为新的革命根据地。

4.第三次战略调整-遵义会议

红军占领遵义后,就立即召开了长征途中最重要的遵义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以周恩来助理的形式回到了军事指挥岗位,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可以说这个决定挽救了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因为从之后的战斗来看,如果没有毛主席的天才指挥,中央红军是不能跳出蒋介石的重兵包围圈的。

遵义是贵州军阀王家烈的家,红军想在这里建立根据地,王家烈想夺回自己的家,而蒋介石更把贵州看成一块肥肉,他想借围剿红军的机会,一同收拾掉贵州的王家烈。

所以蒋介石又重新调集几十万大军,朝着遵义而来,形势又一次危急起来,刚刚确定的战略计划不得不进行更改。

这时刘伯承提议北渡长江,到四川去发展,因为那里是刘伯承的老家,他对那里十分熟悉,觉得适合作为新的革命根据地,再加上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也在四川,两支队伍会师后力量加强,可以赤化四川,作为新的根据地,再进行全国的解放。

四川是天府之国,比全是大山的贵州强太多了,汉高祖刘邦就是以四川作为根据地,从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统一了天下的。

北渡长江-同红四方面军会师-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前途看起来又是一片光明了,在确定了新的战略方向后,红军立即北上,打算北渡长江,同红四方面军会合,与此同时,红四方面军也开始南下接应中央红军。

但是随后的土城战役让这个美好想象成了泡影。

5.第四次战略调整-扎西会议

遵义会议上的北渡长江计划没有错,错就错在低估了川军,刘伯承基于以往的印象,认为川军是和王家烈的黔军一样战斗力低下的军队,但是刘伯承错了,川军经过刘湘的大力改革,早已今非昔比。

得知红军要北渡长江进入四川,刘湘除了派重兵把守长江天险外,还派出大量川军进入贵州,参加对红军的围剿。

复出后的毛主席踌躇满志,面对尾追不舍的川军,想歼灭这股川军,去掉这个烦人的尾巴,于是双方在土城开打。

枪声一响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川军可不像黔军那样一打就溃,他们不但装备好,作战也十分顽强,本来以为是一块肥肉,咬到嘴里却发现是一块硬骨头,差点把牙给崩了。

川军将领郭勋祺在土城战役中一战成名,几乎将我军将领虐了一个遍,就连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都亲临前线指挥,依然不能啃掉这块硬骨头,敌人的增援更是源源不断。

本来想吃掉这股原本认为好打的川军,而现在却在背水阵上陷入险境,反而有被敌人吃掉的危险。

在危急时刻,长征中的御林军-陈赓带领的干部团出阵应战,抵挡住了川军的进攻,稳住了阵地,毛主席立即提出,放弃北渡长江计划,渡过赤水河回师贵州。

扎西会议上做出新的战略调整:各军团迅速摆脱川军的追击,并改为在川黔滇边境发展根据地。

这个决定也是在紧急情况下做出的,这次战略调整帮助红军暂时脱离了险境。

6.第五次战略调整-会理会议

为什么说红军暂时脱离了险境呢?因为这个时候周边几股势力全都盯住了中央红军,刘湘的川军不想红军进四川,王家烈急着想把红军撵出去,而云南的龙云更不想红军进云南,这几个军阀平时互相不对付,这个时候目标却出奇的一致,他们都派出大量军队,和蒋介石的中央军一起围剿红军。

所以很快啊,中央红军又陷入了险境,比第五次围剿的时候还要危险的险境!不过总算是遵义会议上做出了正确决定,让李德靠边站,毛主席实际重新指挥了红军。

在毛主席这个天才军事家的指挥下,中央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在几十万围剿大军中往来穿梭,终于精妙的指挥艺术,让几万红军跳出了敌人数路大军的围攻,在向云南昆明虚晃一枪后,巧妙渡过金沙江,进入到四川境内。

对于四渡赤水,毛主席一生引以为傲,因为这是向死而生的决定之战,如果当时没能跳出敌人的包围圈,那么也就没有之后的一切故事了,或者说故事就是另外一个版本了。

5月12日,在会理城召开了会理会议,此时已经在四川境内了,会议批评了林彪对毛主席军事指挥的怀疑,肯定了毛主席的军事指挥是正确的,随后做出新的决定:在川西或者川西北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7.第六次战略调整-礼州会议

川西和贵州一样,都是十分贫穷的地方,况且远离国家中心,加上蒋介石并没有放弃追击,这个地方并不适合作为新的革命根据地。

礼州会议上,重新讨论红军的行军路线,经过一番讨论,遵义会议上的决定重新被翻了出来,此时已经在四川境内,因此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师看起来是最为可靠的计划了。

于是再一次调整战略,决定过彝族区,从安顺场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同红四方面军会合。

随后红军成立先遣队,向彝族区进发,在刘伯承与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之后,红军部队安全通过彝族区,到达了安顺场,准备渡过大渡河。

这是当年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曾经走过的路,当年石达开是在这里兵败被俘,蒋介石看到红军也走这条路,在感叹历史如此相似的同时,马上调兵遣将,想凭借大渡河天险,一举把中央红军消灭在安顺场,让毛主席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然而毛主席不是石达开,也没有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随后在船只太少无法快速渡河的情况下,急行军120公里,飞夺泸定桥,保证了红军大部队通过泸定桥渡过大渡河,蒋介石的计划又一次落空。

8.第七次战略调整-泸定会议

红军在占领泸定县城后,张闻天主持召开了会议,讨论之后的行军问题,因为川军不想中央红军进入四川,所以在红军前进的险要地段把守,等待红军前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议作出决定,改变行军的方向,绕开大路走乡间小路,避开人烟稠密的区域,尽量避免与敌人交战。

这个决定虽然避免了与川军部队遭遇,但是也加大了红军的行军困难程度,正是在这个决议下,红军第一次翻越了终年积雪的大雪山,随后占领天全和芦山,然后在翻越了夹金山之后,中央红军的先头部队与前来迎接的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会师。

遵义会议作出的决定终于实现,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了,整体力量得到了壮大,前途看似一篇光明,然而在看似光明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9.第八次战略调整-懋功会师

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根据当前的形势研究下一步的计划,张国焘主张西进,到西康、青海、新疆等地,或者南下取成都,渡过长江,打到武汉去。

毛主席不认同张国焘的提议,西进的地区都是极度贫困落后的地区,而南下更不现实,刚从那里出来,想要回去是十分困难的。

毛主席的提议是北进建立川西北革命根据地,然后向北发展,占领川陕甘地区。

两种提议存在严重的分歧,张国焘仗着兵强马壮,坚持自己西进和南下的主张。

10.第九次战略调整-两河口会议

在两河口的一座寺庙里,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会议,讨论红军会师后的下一步行动计划。

经过讨论,驳斥了张国焘的西进或者南下的计划,但是同时也发现川西北不适合作为新的革命根据地。

原因是川西北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人口稀少,物资匮乏,同时川西北的地形复杂,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根本不适合红军擅长的运动战,一旦战争爆发,又很容易被敌人封锁。

所以川西北作为暂时的休整地可以,作为可以依托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是不适合的。

因此,两河口会议作出决议:

「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使中国苏维埃运动放在更巩固更广大的基础上,以争取中国西北各省以致全中国的胜利。」

可以看出,在两河口会议的时候,中央就已经把川陕甘作为未来革命根据地的首选地了,但是这一次做出的战略调整,张国焘从心里就不赞同。

11.第十次战略调整-俄界会议

按照最新的战略计划,会师后的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军北上,但是张国焘对于上一次会议做出的决议不服,拒绝执行北上的命令,秘密命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并要求彻底开展斗争。

关键时刻叶剑英报告了毛主席,随后毛主席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暂时同红四方面军分离,率领右路军中的原红一、红三军团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

同红四方面军的会师不但没有增强红军的力量,反而导致了红军的分裂,毛主席称这一时刻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红军又面临时刻可能覆灭的命运。

脱离险境的中央红军在俄界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红一、红三军团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北上与陕北红军汇合后,到苏联边境打游击,争取苏联的国际援助,扩大队伍,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从俄界会议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的红军几乎已经无处可去了,根据后来人的回忆,当时红军的情绪普遍很悲观,甚至有暂时解散红军,等到条件适合的时候再出来革命的想法。

12.第十一次战略调整-哈达铺

红军在渡过天险腊子口之后,脱离了前堵后追的危险,到达了哈达铺,在这个较为富裕的小镇子里,所有红军战士都发了一块大洋,放了几天假,这是红军长征途中难得的休整时刻。

在这个镇子里,毛主席从几张国民党的旧报纸上,看到了陕北还有革命根据地的消息,这对于处于黑暗时刻的毛主席和中央红军来说,无异于暗夜里投出的一丝光明,毛主席立即找来相关人员询问,在得到陕北确实还存在着一块革命根据地,并且徐海东的红25军和刘志丹的陕北红军已经会师的消息后,毛主席在心里就做出了改变战略的想法。

随后,在召开的会议中,毛主席提出改变去苏联边境的计划,到陕北去,和刘志丹与徐海东的红军会合。

这个消息也扫除了张国焘带来的蒙在所有指战员心头的阴霾,大家一致赞同毛主席的建议,随后会议作出决定:进军陕北,将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就这样,在进行了长征中的最后一次战略调整后,陕甘支队进军陕北,到达吴起镇,在击败尾追的骑兵后,中央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的胜利标志着蒋介石围剿红军计划的破产,而红军又迎来了新的「长征」,进入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