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37年师长壮烈牺牲,政委打扮成乞丐逃脱,十几年后率领63军复仇

2023-12-20历史

1949年8月26日,兰州宣告解放,满城民众欢歌笑语,载歌载舞,迎接这喜悦的时刻。

就在兰州解放当天,有一位军长朝西北方向跪了下去,他眼含热泪,用颤抖的声音喊道:「八十八师的战士们,我给你们报仇了。」说完后,他对着西北方向拜了几拜,眼中既有激动,又有悲伤。

这个军长就是郑维山,他为何会有如此举动?那些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1915年8月,郑维山出生在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区(现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的一个小村庄里,他的父亲是一位农民,整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在郑维山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于是便攒钱把他送进了私塾。

图 | 郑维山

然而这样的日子只维持了一年,一年后,郑维山家里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他不得不被迫辍学回家,帮助父亲干农活。

随着全国各地相继闹革命,革命的火焰也烧到了郑维山的老家,那个时候,他果断加入当地的童子团,执行站岗放哨的任务。

1930年,这是郑维山无法忘记的一年,因为那个时候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郑维山的生活轨迹。

那一年,红四军转战大别山,来到了郑维山的家乡,村民们得知红军要来,个个兴高采烈,夹道欢迎。当时红军部队驻扎在新集镇,这个地方距离郑维山生活的村子并不是很远,所以很多时候,军部的宣传队会来到村子表演节目,宣传红军。

那一年,郑维山年仅15岁,他带着村里一百多人的赤卫队加入了红军,被编到第一师第三团。也许是从小受到了父亲的影响,郑维山对红军极具好感,十分亲切,天天盼着红军前来,如今这个机会就在眼前,他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我们都知道,对于刚刚加入红军的新兵来说,部队是不会给他们配枪的,这样做也是为了提高他们自我武装的能力,那个时候想要获得一把属于自己的枪,就要在战斗中表现优秀,从敌人手中夺得。

图 | 红军

郑维山还清楚记得自己的第一次战斗,那个时候,他为了在战场上获得一把枪,早早便做好了准备。那是一场花园战斗,郑维山在和敌人交锋的时候,为了躲避敌人的射击,躲在了一块大石头后面。

敌人见他只是一个小娃娃,而且手里还没有枪,于是放松了警惕,大摇大摆地走向郑维山藏身的石头。

就在敌人距离石头一步之遥的时候,郑维山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石灰,狠狠扔在敌人脸上,敌人由于来不及躲避,石灰粉进到了眼中,当时敌人只顾着揉眼睛,根本就没想到此时的郑维山已经将大刀举起,向他砍去。

那场战斗结束后,郑维山获得了一把双套筒步枪,这是他的第一把枪,尽管枪里子弹所剩不多,但他还是很开心。后来,由于郑维山在战场上表现优秀,他得到了上级的重视和培养。

1932年年底,红四方面军来到了四川,当时徐向前看到郑维山作战勇猛,机智果断,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便把他调到了总部处理通信工作。

图 | 徐向前

这项工作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那就是能经常接触到领导,从而学到领导身上的长处。郑维山也正是在那个时候,锻炼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当时战情紧张,瞬息万变,作为通信兵的郑维山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任务,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命令需要传达。有时候,总指挥徐向前因为时间紧迫,没有办法下达书面命令,只好让郑维山传达口头命令。

这对于郑维山来说,也是一场考验,因为是口头命令,所以他需要有异于常人的记忆力和语言概括力,不能曲解命令的意思,必须完完整整,准确无误地传达。

那个时候,郑维山不辜负徐向前寄予的厚望,准确高效地把命令传递下去,而且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错误。久而久之,郑维山也懂得了一些军事上的专业用词。

有一次,徐向前在下达一项命令的时候,突然忘记了一个专业名词叫什么,就在他绞尽脑汁回想的时候,一旁的郑维山说出了那个名词。这可出乎了徐向前的意料,从此对他刮目相看,很多时候,徐向前还会主动将一些军事方面的知识传授给郑维山。

一天,政委陈昌浩来到红二十七师指挥战斗,随行的还有郑维山。陈昌浩以前在苏联留过学,有一肚子的墨水,可以说是知识渊博,一旁的郑维山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路上,他向陈昌浩请教了很多问题,而陈昌浩也都一一解答。

两人一路走一路说,就在快要到达红二十七师驻地的时候,遇到了几个敌人,他们手持武器,凶神恶煞。这时,郑维山对陈昌浩说:「政委,你先走,我来引开他们。」陈昌浩也知道事态情急,毫不犹豫地向一旁的树林跑去。

图 | 陈昌浩

看着政委陈昌浩已经离开,郑维山也就没了后顾之忧,他冲上前去,一把掏出口袋里的石灰粉,朝着敌人的眼睛扔去。说到这个石灰粉,自从第一次战斗中,他用石灰粉立了大功后,郑维山就经常会在口袋里准备一些石灰粉,以防突发事件。

当石灰粉撒出去后,郑维山就立即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枪,对着面前的三个敌人射击。这时,一旁的两个敌人也冲了上来,郑维山迅速解决一个后,和另一个敌人扭打在一起。

两人在地上翻滚着,谁都没有注意到一旁就是悬崖,就这样,两人滚进了悬崖,生死未知。而陈昌浩脱险后,就立即赶往红二十七师的驻地,他带着一些人准备前去支援郑维山。等他们到达的时候,发现那个地方只有几具尸体,根本就没有郑维山的身影。

于是陈昌浩赶紧命令战士们四处搜寻,可一圈下来,还是没有找到郑维山,就这样,陈昌浩难过地带着队伍回到了驻地,在驻地一连等了三天,还是没有等到郑维山的任何消息,陈昌浩以为郑维山已经牺牲了,不得不下令通信队的成员举行追悼会。

就在大家着手准备追悼会的时候,郑维山却奇迹般出现在大家的面前,陈昌浩很是高兴,赶紧询问了当时的情况,后来经过郑维山的解释后,他才知道,原来那天他和敌人一起滚下了山崖,敌人死了,而他却幸运地被一棵树挡住,最后在崖底的山洞中休养好后,才重新爬了上来。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郑维山在之后又执行了好几次艰巨的任务,每次任务都出色完成了,他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和重用,在十八岁时成为了师政委。

虽然在战争年代,战士们提升都很快,但十八岁的郑维山就成为师政委却实属罕见,那些红九军的干部也会在私底下议论道:「郑维山真是年少有为,后生可畏啊!」

那个时候每次开会,副军长许世友都会提前说:「娃娃政委来了没有?」郑维山听到后,都会回一句:「已经来了。」这时,许世友又会对别人说:「郑维山年纪虽小,但志存高远,能力出众,如果他能完成的任务,你们却完成不了,那可要挨我不少鞭子。」

图 | 许世友

后来,郑维山在战斗中指挥得当,带领部队打了好多次胜仗,受到了上级的高度表扬,然而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郑维山记忆犹新,很多年他都没有释怀。

1936年10月,郑维山率领八十八师的战士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甘肃的会宁城和静宁的将台堡,与红二方面军、红一方面军先后会师,结束了长征之路。

这次会师后,上级决定实行宁夏计划,让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打通与苏联之间的联系。当时郑维山所带领的部队刚刚结束战斗没多久,装备和人员都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和休整,眼看马上又要投入新的战斗中,战士们难免会感觉到疲惫。

但只要一想到,如果宁夏计划顺利完成,我军就能得到苏联提供的飞机大炮,战士们又个个鼓足干劲,积极地投入到宁夏战役。

那天晚上,徐向前和陈昌浩正在临时指挥部研究西渡黄河的战略,他们需要找到一支先锋队伍打头阵,思前想后,最后决定把这个艰难的任务交到郑维山手中。在他们眼中,郑维山自从担任团级以上干部后,就没有他攻不破的堡垒,打不败的敌人。

这不仅是徐向前等人对郑维山的高度评价,还是他们对郑维山的高度信任。当郑维山收到这项任务后,他并没有因为这项任务难度巨大而退缩,反而觉得这是自己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他立即召集了干部开会,仔细制定这次任务的具体策略,作为西渡黄河的先锋队,如果顺利完成任务,将会给后续部队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当所有计划都达成一致后,任务也将随之展开。

10月24日晚上,郑维山率领八十八师的战士们来到黄河边上。这时,二六三团的勇士们已经将渡河的木船划到了岸边,他们需要第一批渡河。

图 | 黄河

随着郑维山一声令下,二六三团的战士们划着小船驶向对岸,江面风高浪急,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沉入河底,好在这次渡河并没有引起敌人的注意,当二六三团的战士渡过黄河后,二六五团、二六八团也相继渡过黄河。

就在这个时候,马步芳率领河防团来到岸边进行阻扰,见状,郑维山赶紧命令已经渡河的战士先行抵抗,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后,马步芳的河防团最终被我军战士打败。

为了加快后续队伍渡河的速度,郑维山又命令战士四处寻找船只,在经过一番搜寻后,终于找到了几条能够渡江的小船。最后在这些小船的帮助下,后续部队全部安全渡过了黄河。

后来,因为国内形势发生了变化,上级不得不放弃宁夏计划,让河西的红军部队组成西路军,从新疆打通与苏联的联系,从此,这支红军队伍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

那个时候,还是徐向前担任总指挥,西路军的先锋队伍依然是郑维山所率领的八十八师。八十八师的战士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就像是一把钢刀,给西路军杀出一条血路。

1937年1月,由于西路军没有得到及时补充,战斗力大大减弱。1月12日,马家军纠集了大量兵力向红五军发起了攻击,在这次战斗中,军长董振堂壮烈牺牲,西路军闻讯,赶紧过来支援,但就在来时的路上,却遭到了敌人的包围,损失过半。

图 | 董振堂

1月23日,西路军遭到了马家军七万多的兵力包围,在这危急的时刻,郑维山主动请缨,准备迎击东边最强的敌人。由于这段时间战斗频发,郑维山率领的八十八师已经子弹奇缺,在这种情况下,郑维山带领战士们和敌人进行白刃战,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进攻的步伐。

1937年3月7日,西路军再次遭到了马家军的包围,敌人这次来势汹汹,肯定酝酿了大计谋,如果西路军选择和敌人硬碰硬,肯定会损失惨重,没有办法,只好组织战士们突围,进入祁连山休整。

然而这次突围的过程并不轻松,八十八师的战士撕开缺口,掩护总部,九军殿后,清扫追击而来的敌人。

由于事关重大,郑维山不敢马虎,他连夜和师长熊厚发制定突围计划,当时二六三团由师长熊厚发亲自率领,郑维山则率领二六五团和二六八团。他们一拍即合,决定将突围时间定在当天晚上。

那个时候,包围二六五团和二六八团的敌人全部缩回营地睡觉了,这相当于给了一条安全的道路。可是,包围二六三团的敌人却时刻保持警惕,他们是夜猫子,晚上不睡觉也要盯着二六三团。

当郑维山等人突围出去后,发现后方已经是一片火海,很明显,二六三团被控制住了。看到这里,郑维山在保证总部安全的情况下,又带领一部分战士回去支援二六三团。

当时,郑维山在一处住房里找到了师长熊厚发,他已经受了伤,行动有些不便,身边还有一个警卫员时刻保持警惕,看见有人过来,师长熊厚发立即站起身来,一旁的警卫员见状,也用枪瞄准了郑维山。

图 | 熊厚发

直到他们发现来的人是郑维山后,才放松了警惕,师长熊厚发疑惑地问道:「你怎么回来了?总部现在在哪里?」郑维山回答道:「总部现在已经突围出去了,我是过来接应你们的。」听到郑维山说总部已经突围出去后,熊厚发才松了一口气。

三个人经过一番商量后,决定跃出火海,他们利用断墙躲避子弹,从这个房子跳到另一个房子,火焰猛烈燃烧着,郑维山冲出火海的时候,身上的毛发都已经被烧毁了,就在熊厚发从一个房子跳到另一个房子的时候,不幸中弹,丧失了行动能力。

这时,郑维山本想回去搀扶熊厚发,但是熊厚发却制止了他。熊厚发说:「你不用过来了,我知道自己目前的情况,你快点走吧,要不然我们都没有办法出去。」郑维山强忍住泪水,对熊厚发说道:「师长你放心,八十八师永远都在。」

说完后,他转身去指挥剩下的战士战斗,那次一别,郑维山再也没有见过师长熊厚发了,那个陪伴在师长身边的警卫员也葬身于火海。

后来,在康隆寺的战斗中,郑维山为了掩护总部安全撤离,独自率领二六五团和马家军激战。双方兵力悬殊,但是二六五团的战士没有退缩,他们激战到最后,郑维山发现现在只剩下十几名战士了,看着后方总部已经安全撤离,郑维山感到很欣慰。

他继续拿起手中的武器和马家军厮杀,这时,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手枪,弹片碎裂,朝着他的头皮激射而来,划开一条深深的口子,郑维山用手一摸,发现手上已经沾满了鲜血。

他忍住剧痛突出重围,直到体力不支倒在了一条小河边,这时他发现,身边已经只剩下了警卫员和秘书,战马也流着鲜血。警卫员帮郑维山处理好伤口后,他们就离开了小河,出发寻找总部。

图 | 郑维山

几天后,秘书和警卫员牺牲了,战马也倒下了,郑维山将自己打扮成一个乞丐,一步一步向前走着。有时,他遇到敌人的队伍后,就会选择绕路走,那一年他24岁,靠着吃野菜,喝溪水,终于在七月份走到了延安。

无数个夜晚,他都会想起八十八师的战士们,想到师长遭到敌人杀害,他打扮成乞丐逃脱。他在心底发誓,一定要为师长和那些战死的兄弟们报仇。

直到十几年后,解放兰州的战役中,郑维山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他将率领63军来复仇。

解放兰州是一场既关键又艰难的战役,当时盘踞在西北的有胡宗南和青宁二马,一共三个兵团30多万兵力。

在大战来临前夕,胡宗南和青宁二马吵了一架,他们素来勾心斗角,一起战斗的时候更是不可能同舟共济。随着战局的发展,毛主席提出了「钳胡打马」的战略,更特别指出「打马」是一场特别艰难的战斗。

那个时候,郑维山主动请缨,参加了解放兰州的战斗。兰州的守将是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他目中无人,嚣张地说道:「就算是给他们十万兵马,也不能攻破兰州」。

面对嚣张的马继援,彭德怀决定让郑维山带领63军打响兰州战役的第一炮。当时郑维山负责攻击豆家山阵地,战士们都知道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是他们不怕,也不会退缩。

图 | 彭德怀

那个时候,63军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挖出了四条五百米长的交通壕,25日上午,战斗开始打响,我军战士利用密集的火力压制住敌人,敌人本想反扑,但在566团的攻击下,无数次反扑都失败了。

战斗持续到下午的时候,566团已经基本站稳了脚跟,随着565团、567团加入战斗,敌人已经看不到希望了,他们仓皇逃窜。就此,63军占领了豆家山阵地,打开了兰州的东大门。

我军的其他兄弟部队也相继传来了捷报,目前形势大好,马家军在我军的攻击下,呈现出溃败之态。这个时候,马步芳赶紧召开会议,商量撤退的计划。

不过,彭德怀早就料到了马步芳会在这个时候撤退,根据敌人的动向,彭德怀还预料敌人会从中山桥撤退,于是他赶紧命令战士们抢占中山桥,断绝马家军逃跑的路线。

随着我方大军压境,马家军溃不成军,好几个阵地相继失守,胜利无望,斗志全无,我军最终在8月26日解放了兰州。

那天,郑维山长跪在地上,朝着西北方向大声呼喊:「八十八师的战士们,我给你们报仇了。」

后来,郑维山担任了兰州军区的司令员,每次一有空闲时间,他都会来到河西战场,寻找当年八十八师的战士们。在他的心里,八十八师永远都在。

图 | 郑维山

2000年5月9日,郑维山在北京去世,享年85岁,弥留之际,他用尽全部力气,在纸上写下了这样几个字:「死时面向西,面向大山口、祁连山、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