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80年,张震被拟任第一副总长,因总长人选变动,在总参排名后移

2024-08-09历史

1980年前夕,邓小平考虑到自身职责过多无法兼顾,打算由杨勇接替他总参职务,并安排张震当总参谋部第一副总长协助工作,但是这个任命被一些流言和匿名信被打断。

中央军委预先做好的决定全部被打断,邓小平不得不重新考虑总参人选,人员变动使得张震需要继续待在原先岗位。

总参谋长拟任人选被确定

1979年杨勇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原本就是副总参谋长的他身上又加了一副担子,工作中他非常重视部队建设和总参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参与全军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方针政策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

虽然那个时候军委总参谋长名义上是邓小平,但实际主持常务工作的是杨勇,他在总参谋部的作用和地位军内人士非常清楚。

这种情况外国人不太能理解,导致在杨勇外出访问时闹了「小花絮」,当时杨勇率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去访问南斯拉夫。

外交场合上杨勇的身份是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铁托总统觉得杨勇的地位还不够他出面会见,就安排南斯拉夫总参谋长进行接待。

此时不管是铁托总统还是南斯拉夫总长对杨勇的了解还是表面一层,杨勇也并未介意太多,两边正常开展军事交流。

不久南斯拉夫军队总参谋长回访中国,这次回访中邓小平出面接见他,并安排杨勇做接待,实地了解后南斯拉夫总参谋长才清楚杨勇在解放军总参谋部的特殊地位,直言当初铁托总统安排自己出面接待,规格不够差了点。

虽然只是一个小插曲,但这足以说明杨勇将军在总参谋部里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总参的工作受到邓小平等军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中央军委考虑邓小平身上有太多的职责,还兼任着总参谋长有些管不过来,于是决定邓小平不再兼任总参谋长一职,在军队领导干部中考虑接替人选。

11月4日公布的军委办公会议成员名单中,拟定洪学智接任张震重回总后勤部,杨勇接替邓小平担任总参谋长。

也是这个月军委一位领导找到张震,跟他说小平同志征求了几位老同志的意见,觉得杨勇打仗不错能团结同志,工作里也尽心尽职,准备安排他接任总长。

考虑到杨勇长期担任指挥员,在参谋业务上不是很了解,打算安排张震当第一副总长,协助杨勇工作。

在工作问题上张震向来服从组织安排,当即表示个人没有意见,红军时期杨勇就曾是张震的上级,双方都比较了解,张震愿意在他领导下工作,1980年1月28日张震回到阔别25年的总参谋部。

意外变更的总参谋长人选

在杨勇接任总参谋长前夕,情况悄然发生变化,因为杨勇在总参谋部中坚持原则的作风得罪了一些人。

那些人并不愿意看到杨勇接任总参谋长这个职位,逐渐地人群中出现流言蜚语,一些匿名信也寄到军委等部门,面对出现的新情况军委对总参谋长的人选有了新考虑。

之所以邓小平会同意暂停杨勇接任总参谋长的决定,还是从当时的国内局势出发,彼时中国刚刚结束动乱不久,正是需要保持稳定的时候,总参谋长人选的变更需要慎之又慎。

邓小平思考后一时没有合适人选,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他叫来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耿飚,和他谈了谈自己对总参接替人选的考量,由他向聂荣臻和徐向前两位老帅做汇报。

之后邓小平又安排耿飚飞往广州,向在那里休养身体的叶帅汇报征求总参人选的建议,一起过去的还有军委常委韦国清,叶帅听完耿飚和韦国清的汇报后,写了一封信让耿飚带给邓小平。

在广州耿飚和韦国清逗留了长达6天时间,足以说明总参谋长人选的难产。

两人回到北京后把叶帅的信件递交给邓小平,并汇报了此次广州之行的情况,方便邓小平确定好总参谋长人选。

几天后邓小平冒着严寒亲自赶到徐向前和聂荣臻两位老帅家里,和他们交换总参谋长人选和其他相关事宜。

最终经过邓小平和叶剑英、徐向前以及聂荣臻几位老帅的反复协商,新的总参谋长人选终于确定下来。

确定人选那天,在广州调研和休养近一个半月的叶帅也特地赶回北京,出席这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1980年1月11日中共中央根据政治局常委会议结果,决定增补许世友、杨得志、韩先楚、杨勇以及王平等人为军委常委。

在这些人里面即将诞生新的总参谋长,排在增补常委第一位的是许世友,许世友年事已高已经75岁,离开广州军区司令员的岗位回到北京,显然不是总参谋长人选。

那人选就很清楚了,第二位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是作为总参谋长人选来担任中央军委常委的。

面对杨得志担任总参谋长,杨勇仍旧担任第一副总长这个结果,张震表现得比较淡然,对他来说不管谁当总长和第一副总长,都是为党发光发热,为革命事业做奋斗。

张震和杨得志的关系也不错,两个人从抗大到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当过两次同学,杨得志作战勇敢、指挥有方,性格耿直、正派是所有人公认的。

杨得志上任后,总参各个领导的工作有了更具体的安排,杨得志负责总参工作的全盘领导,杨勇协助他抓全盘工作。

作战方面杨勇、王尚荣、伍修权、刘凯负责;科技装备方面张爱萍、刘华清负责;政治行政方面则是迟浩田负责。

张震负责教育训练工作,主管军训部、防化部,原先他应该是作为第一副总长任职总参部,但是因为总参人选的一场变动,导致他以正常序列进入总参部,再加上陆续增补的人员名单,张震在总参的排名往后移了一些。

从副总长到校长,退休想法落空

光阴似箭催人老,一次军委调整中张震被免去副总参谋长职务,相比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接受新事物快的年轻人,70岁出头张震老了。

对这一安排张震早有心理准备,和他相濡以沫45年的夫人马龄松显得有些高兴,过去因为张震工作繁忙,两个人缺少相处的时间,以后他们可有时间聊天了。

按照预定计划安排,张震在进行为期3个月的工作交接后,就会退下去安心休息。

不过当时中央军委正在紧张制定军队裁员100万的方案,因为之前张震在总参时参与过这项工作,在他交接期间有些会议跟往常一样通知他参加。

一次会议后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留下张震,询问他对合并军事、政治、后勤三大学院组建一所国防大学,有什么意见。

早前军委就酝酿过这个想法,张震也曾参与过相关研讨会,现在面对杨尚昆征求意见,张震当即就表示完全赞同。

1985年4月3日杨尚昆约张震谈话,明确对他说筹建国防大学一事交给他负责,有没有信心。

张震听完后心里感到有些突然,他从来没想到军委会把这个重任交给自己,因为三大学院的重要领导都有丰富的办学经验。

杨尚昆的意见是三大学院的领导因为都是在学院任职状态,由他们筹建多少会带来一些工作上的不方便,还是张震比较合适,他曾经在南京军事学院工作过12年,有学院经历也有军事人员的雷厉风行。

张震本来想推辞的,但是杨副主席安排自己去负责筹建,又没说还要去学校任职,不好推辞的张震接下这份差事。

谈话后,张震分别征求了三大学院主要领导对成立国防大学的意见,学院院长、政委以及三大学院其他领导,都觉得联合起来成立国防大学有很多好处。

三大学院即将合并的消息传出后,赞同的人很多,反对的人也不少,有激进人士直接写信给军委,明确表示不同意三大学院合并,针对各方面的不同意见。

军委常委会议中出炉的一份决定,把这些反对意见给通通压下去,表明军队求进步求现代化的决心,决定中正式说明由张震牵头,吸收三总部有关人员参加负责筹建国防大学。

在众人齐心协力下,国防大学筹建还算比较顺利,完成筹建任务后张震想着退下来休息,第一线工作让年轻一些的同志去干。

于是张震向军委领导反映希望退居二线,另择人选担任国防大学校长一职,但是军委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后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发布国防大学领导班子配备的命令,张震任校长,李德生任政治委员。

国防大学成立那天,张震代表国防大学从杨尚昆手里接过军旗,他正步向前行完庄严的军礼,双手接过军旗高高举起来,向全校职员展示。

随后张震代表全校教职员工表态讲话,表示一定要继承党和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发扬解放军办院校的好经验,坚持改革创新,努力造就国防现代化的新型人才。

1990年李德生退居二线,张震曾向中央军委提出和李德生一起退休,他比李德生还要大一两岁,岁数上差不多可以退休了。

军委考虑到国防大学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张震的身体状况比较好,决定张震继续留在国防大学任职,并兼任政治委员。

就这样76岁的张震成为当时全军大军区正职领导干部里年龄最大的一个,也是年纪最大的现役上将。

再送一程,被推举为副主席

1992年张震已经78岁,年逾古稀的他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表示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参加军委会议,希望军委能正式考虑安排一个合适的同志接替自己的工作。

这是张震第三次考虑退休,前两次分别是从总参退出和任职国防大学期间。

他在家里静静准备退休的时候,一位同志传来中央领导的意见,根据邓小平的建议,考虑在党的十四大期间由张震参加军委领导工作。

这个决定对张震来说太突然了,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他一个晚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张震深知这个担子的分量。

想想自己的实力,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指挥现代战争的经验,对新式装备和现代化战争技巧学习不够透彻,高科技知识方面也比较薄弱,特别是现在年纪也大了,在全军在职干部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大龄将领,张震担心自己不能担此重任。

中央领导会考虑到张震也是有自身考量的,党和国家目前正处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键点,保持军队稳定是国家继续扩大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

张震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战士,在这个党和国家需要自己的档口,应该全力以赴服从组织安排。

于是在十四届一中全会上,张震和刘华清一起被选举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协助管理军委日常工作。

会议结束后88岁的邓小平看到张震突然停下脚步,紧紧拉住张震的手,亲切地询问他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张震激动地说自己现在已经78岁,因为平时注重锻炼所以身体素质还行。

邓小平听完以后欣慰地跟张震说,他比自己还小10岁,完全可以再干一届帮助新任国家领导班子稳一稳局面。

邓小平嘱咐张震一定要协助做好军委的日常工作,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各军领导班子调整好。

张震深知军委副主席的工作过去都是老帅们担当,他们在全党全军都有很高的威望,现在把自己放在这个重要位置上,是相信自己对自己的信任。

他只有努力工作,为人民军队建设做出一份贡献,才能不辜负中央和邓小平对自己的希望和重托。

1997年八十三岁的张震终于脱下戎装,回归自己最初想要的平静生活,至此张震68年的军旅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他和妻子马龄松过上舒适安逸的退休生活,偶尔有记者上门想要采访他,他也总是挥挥手示意拒绝,希望他们把镜头对准老百姓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发展。

参考:

【张震回忆录】张震

【张震将军三次退休准备的「落空」】水新营

【与总参谋长一职擦肩而过的杨勇】水新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