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 年 9 月的某一天,当时担任太岳军区司令的陈赓在作战室里喝着下午茶呢。可别瞧着陈赓喝茶时那模样挺悠闲,实际上他心里可着急啦。
原来啊,那时候正赶上抗日战争最难熬的阶段,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老是被日军扫荡。为了应对扫荡,八路军把队伍分散开,跟日军打起了游击战。当时,八路军有三个大难题:缺粮食,缺武器,还缺兵力。
就在这当口,号称山西王的阎锡山干起了落井下石的事儿,对八路军动起了刀。他派出一个师的兵力,突然袭击我长治县城还有周边那些军事要地。
为了打压一下阎锡山那嚣张的劲头,军区司令刘伯承和邓小平决定在浮山给阎锡山的部队狠狠来一下。邓小平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陈赓,可陈赓又把它转交给了三纵九团团长刘昌毅。
刘昌毅大大小小的仗不知道打了多少,这一回多少还是感觉有压力。于是,这几日,陈赓一直待在作战室里头,心急火燎地盼着刘昌毅传来胜利的好消息。
嘿,果然,就在这天下午的时候,刘昌毅一路小跑去跟陈赓报告战斗成果:「浮山这一仗,把阎锡山的 72 师彻底消灭了,还有 37 师的两个团,缴获的武器弹药装满了好几车。」
陈赓听了,接连说道:「打得真棒,打得真棒,你去跟邓政委讨个功吧!」
「您是司令员,咋要我去邀功啊?」刘昌毅很不解地问道。
「你去领功,我得写检讨。」陈赓笑着讲。
「啥?」刘昌毅听到这话呆住了。
在这儿,大家或许跟刘昌毅似的心里有个疑问:明明浮山这一仗打赢了,陈赓咋还要写检查呢?
这事儿得从浮山战役前陈赓安排兵力部署讲起。
为了能在浮山这一仗中取得胜利,陈赓那可是下足了功夫。为了快速痛揍阎锡山,陈赓用上了「杀鸡用牛刀」的办法,安排了八个团的兵力,决心把阎锡山的部队打得又痛又惨,让他长长记性。
同时,陈赓还打算借着这次大战的机会培养一个新人。
这个新人到底是谁呀?
他便是刘昌毅。
刘昌毅是湖北红安将军之乡出生的,15 岁就参了军。因为刘昌毅打仗特别勇猛,没多久就从一个士兵变成了指挥员。到抗日战争快结束的时候,刘昌毅已经是三纵九团的团长啦。
刘昌毅打仗又猛又有智谋,是很难得的将才,再加上陈赓惜才,还善于发现人才。所以呢,陈赓想要培养刘昌毅,这就很好理解啦。
陈赓把刘昌毅叫到跟前问道:「让你带着八个团去攻打阎锡山的 72 师,你有没有把握?」
八个团,是不是有点多啦。
咋啦,你怕啦,不敢带着?
「我刘昌毅啥时候说过怕这个字。」
刘昌毅说了那句话之后,陈赓这才算踏实了。他把八个团的团长叫过来跟刘昌毅见了个面,然后陈赓就当起了「甩手掌柜」,自顾自躲到作战室喝茶去了。
头一回让一个团长来带八个团,这对刘昌毅来说可是破天荒的事儿。而对于陈赓来讲,这么做不光有点「瞎胡闹」,还不符合正常的程序呢。
怪不得后来刘昌毅这边打了胜仗,陈赓那边就得写检查。
果然,刘昌毅这边刚打完电话汇报完战况,邓小平那边一下就气坏了,把电话给摔了:「陈赓你行啊,竟敢私自改命令,翅膀硬了啊。」
他立刻叫人把陈赓给喊来。
陈赓早就清楚邓政委叫他来是为啥,邓小平还没开口呢,陈赓就讲:「邓政委,我没得到上级许可,自己就改了命令,我请求受处分。」
明明知道这么做不对,那你咋还犯错呢?
「我觉得刘昌毅是能培养出来的好苗子,就打算好好磨炼磨炼他。咱们军队太缺人才啦,所以就......」陈赓解释道。
「鉴于昌毅这一仗打得不错,这次就不追究你了,你回去写份检讨,好好反省反省自己。」
还没等邓小平把话讲完,陈赓就把自己的检讨递过来了。
接过那份检讨,邓小平起初愣了一下,紧接着气就消了大半。
实际上,邓小平并非真心想批评陈赓。他笑着讲:「原来你陈赓是早有准备的呀。」
好啦,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陈赓确实没看走眼。后来,刘昌毅带领部队南下豫西,参加了六十多次大小战役,把日军的嚣张劲儿狠狠打压了下去。在解放战争里,刘昌毅先后担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的旅长、第二野战军三纵队的副司令员等职务,慢慢变成了一代名将。
这当中既有自身的天赋和努力,也离不开陈赓的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