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张宗逊的资历和战功都极高,为何没能评上大将?

2023-12-30历史

1955年授衔时,张宗逊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对于这一结果,让很多人颇感意外。

要知道当年和他平级的粟裕肖近光都是大将,没有他资历高的王树声罗瑞卿也是都是大将,甚至在战争年代曾做过他下级的许光达也是大将,为何偏偏张宗逊被授予上将军衔呢?

对于这一点,我们从毛主席给他的评价中,或许能找到原因。

张宗逊的资历很深,1925年,年仅17岁的他考上了黄埔军校,1927年随毛主席参加秋收起义,当时的他就已经是连长了。

红军长征血战湘江时,张宗逊已经是红四师的师长了,当时敌军设置了三道封锁线,张宗逊率领红四师与敌军大战三天三夜,硬是撕开了一个大缺口,完全控制了湘江局面,这才为我军的渡江提供有利条件。

在之后夺取遵义的战斗中,他受重伤,差点牺牲,之后他被安排到中央休养连,一直到长征结束。

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张宗逊被任命为120师358旅旅长,在战斗中,他每次都是挑硬骨头打,在吕梁山、五台山地区,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

到1943年,张宗逊的358旅已经是一支拥有1万多人的精锐部队了,连毛主席都夸他比在井冈山时阔气多了,成了万军首领。

可以说,如果按照土地革命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功绩,张宗逊之后绝对是可以评得上大将的。

但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大同集宁战役中的两次关键失误,让大家对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产生质疑,这也间接导致了他在之后没有被评上大将。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共局势变得紧张起来,在山西,大同成为了国共双方争夺的要点,大同横亘在晋绥与晋察冀两个根据地中间,让两个根据地始终不能连接,再说大同又是交通要道,如果拿下大同对我军的发展将极为有利。

1946年7月31日,时任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的张宗逊带领50个团向大同发动攻击。

面对我军的攻击,晋绥军简直不堪一击,经过一个多月的血战之后,大同外围的障碍基本被扫清,我军直指大同城。

但就在此时,晋绥军向蒋介石求救,蒋介石命令傅作义前来救援。

傅作义是一个深知兵法的人,他通过分析认为,如果直接援助大同,解放军肯定早有准备,于是他决定,不直接出兵大同,而是派奇兵攻打集宁,从而直接威胁晋察冀军区首府张家口,来一个围魏救赵,迫使攻打大同的解放军回援。

傅作义

集宁对我军非常重要,毛主席得知傅作义要攻打集宁时,更是下达命令要严防死守,不得放弃,否则执行纪律。

针对这种情况,张宗逊只好在留下一部分部队继续攻打大同,然后率领8个旅迅速回援,并随即在集宁展开大战,很快董其武率领的一万三千余人被我军死死围住,此时只要我军发动进攻,董其武部全军被歼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张宗逊在此时却出现一个重大失误,他认为部队已经大战一天了,并且我军伤亡很大,因此他决定休整一天,恰恰就是这一天,给了董其武反击的机会。

这是张宗逊的第一次失误,给了董其武部喘息的机会。

没想到张宗逊在接下来又犯了第二次失误。

董其武部在得到喘息机会之后,重新组织部队开始攻打集宁,但此时我军仍占有优势,依然有全歼敌军的机会。

而就在此时,郭景云率101师来增援董其武,而张宗逊听说郭景云来救援,便下令停止了对董其武的攻击,随即组织兵力去打郭景云的援,最终董其武部也没有被歼灭,郭景云部也没有被歼灭,张宗逊腹背受敌,最终丢了集宁。

集宁的失守让我军非常被动,傅作义部士气大增转而又向大同进攻,此时我军的优势已完全不在,见此情况,正在攻打大同的杨成武部只好撤退。

就这样,大同集宁战役以我军的失败而告终。

在之后的解放战争中,张宗逊虽屡立战功,但此事终究是他作战生涯中一个解不开的结。

1955年,张宗逊被授予上将军衔,这与大同集宁战役的失败不无关系。

毛主席对他的评价更是一针见血,毛主席说他长处是稳重厚道,不足的地方是,该厉害的时候厉害不起来。

而毛主席所指的厉害不起来,个人认为就是指大同集宁战役。

但是一次失败,并不能完全否定一个人,张宗逊将军依然是我军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在战争年代,他舍生忘死,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在和平年代,他刻苦钻研现代军事科学,为我军建设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军队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98年,张宗逊将军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