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普法战争:德国崛起的生死之战!深入解析普鲁士胜利背后的真相!

2024-02-07历史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土老帽

编辑|t

引言

普法战争在欧洲史和世界史上,都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 这场战争,对于参战的普鲁士和法国来说,就更是一场关乎国运的战争。

此战普鲁士不仅赢得了战争,还顺带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并取代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可谓一石二鸟。

那么普鲁士是怎样赢得这场战争的呢?

(战争)

一、普法战争过程

十九世纪中叶,欧洲的格局是,法国在欧洲大陆是最强国家,而普鲁士才从封建状态下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最重要的是普鲁士只是德国的一部分,德国还处于分裂状态。 但是普鲁士发展势头强劲,已经让法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1862年,俾斯麦当上了首相,此人被称为铁血宰相 ,他在任期间于1864年联合奥地利打败了丹麦,又于1866年打败了奥地利。

普鲁士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攻击性,让法国压力山大。法国决心发动一场战争, 打败这个欧洲大陆的最强对手。

(俾斯麦)

1870年7月19日,法国挑起了战争。战争虽然是法国挑起, 但是普鲁士其实比法国准备更充足,双方刚一交战,普鲁士接连获胜。

8月2日,法军在萨尔布吕肯向普军发动攻击,两天后就被普军击退,战争很快就打到了法国境内。在维桑堡,普鲁士的第三军团大败法军,给法军造成重大伤亡 。8月6日,双方在沃尔特再次发生激战,法军再遭重创。

初战失利,让法皇拿破仑三世急火攻心,一病不起。他只好把军权交给巴赞元帅,让他代替自己指挥整个战争。但是巴赞虽然是元帅,也并不比法皇内行,他犹豫不决, 最后终于在梅斯等来了普军。

(拿破仑三世)

9月1至2日,巴赞军团虽然跟普军进行了苦战,最终还是被普军死死包围在梅斯。法军在梅斯周围的战事不仅让法军损失惨重, 而且使整个法军军心大乱。

9月1日,普军在色当包围了法国的麦克马洪军团,连法皇也被包围其中,双方进行了著名的色当会战,结果法军数次突围失败; 9月2日,法皇被迫向普军投降。

色当之败,引起法国政变,国防政府取代了法皇的第二帝国。普军于是继续向巴黎进军。

10月27日,困守梅斯的巴赞军团坚持不住了,巴赞率领17万大军向普军投降。 普军得以腾出手来集中力量进攻巴黎。巴黎被普军重兵包围。

(威廉一世加冕)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举行加冕仪式, 从此他成了德国的皇帝,而德国也完成了统一。

1月26日,被德军包围4个月后,国民政府不得不向德军投降。 而投降的条件是赔偿巨款和割让洛林、阿尔萨斯给德国。

二、普鲁士的战前准备

战前,普鲁士在欧洲的地位是赶不上法国的,当时法国是欧洲大陆的霸主,国力军力都是欧洲大陆的老大,法国根本没把普鲁士放在眼里,也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法皇才主动发起了对普鲁士的战争。 但是战争的结果却出乎法国的意料,甚至也出乎整个欧洲的意料。

(战争)

其实法国败给普鲁士并非偶然,法国的强大在当时已经成为了过去时。普鲁士堪称后起之秀,而且最重要的是,自从俾斯麦当上首相以后,就积极备战,他打败了丹麦,又打败奥地利, 下一个目标就瞄准了欧洲大陆的老大法国。

为了打败法国,普鲁士进行了周密的准备。

首先,在经济上,普鲁士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十九世纪初期,普鲁士还是一个封建性很强的国家,经济十分落后。 但是从三十年代起,普鲁士就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改革的结果是开启了工业化进程。

普鲁士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之前虽然也有一定量的开采 。但是五六十年代起,对煤炭的开采量大幅增加,并因此带动普鲁士的经济发展。煤炭业的发展,还推动了冶金业的发展,而冶金业的发展为普鲁士发展各种武器装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普鲁士当年的煤炭生产设施至今保存完好)

在工业化过程中,普鲁士的交通业发展迅速。1835年,普鲁士只有12公里铁路,而1848年,普鲁士就拥有了2500公里的铁路里程,已经超过了法国。到普法开战那年,普鲁士的铁路里程已经达到了21471公里。 整个普鲁士可以说被纵横交织的铁路网覆盖。

与此同时,普鲁士也建设了发达的公路网。发达的交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发达的交通为普鲁士远距离输送兵力和机动兵力创造了条件。战争期间,普军频繁调动,灵活机动, 成为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先决条件

普鲁士还为战争做了充足的军事上的准备。首先,普军大量采用了先进的武器。德国一个名叫德赖泽的人发明了后装枪,这种枪的射速是每分钟6至7发子弹,射程也高达700步,并且可以运用跪、卧、立各种姿势射击, 同时可以在行进中装弹和射击。

(普鲁士后装枪)

普军采购了6万多支后装枪,大大提高了步兵的战斗力。

1865年,一个叫毛瑟的发明家发明了单装步枪,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可以发射金属弹壳子弹的步枪,射程达到了1600米。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弹仓 ,一个弹仓可装8发子弹。很快这种步枪就装备了普军。

普军还装备了铁质后撞野炮,比法军的青铜前撞炮,有明显优势。当然法国也有新式武器,特别是有一种李费依机关枪,但是法军为了保密,在战前几天才下发给部队,但是法军带上战场后,却不会使用。 总之,普军战前在武器装备上对法军总体上获得了优势。

(普鲁士野炮)

普军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为了确保兵源,普军实行了义务兵役制。普军把总参谋部设为最高军事机构,使普军的指挥机构能够发挥最高效能。同时,普军还建立总参谋部跟各部队之间的联系机制 ,使总参谋部的命令能够及时顺畅地下达到部队。

国王威廉一世把军事指挥权全部交给总参谋部。当时的参谋总长是毛奇,毛奇不仅能够全权指挥军队,而且还可以放手对总参谋部进行改组。

毛奇把总参谋部的参谋人员从64人增加到135人,而且他选拔人才也不重视军衔而是重视才能和品德, 毛奇在战前就组织起一个十分精干的总参谋部。

(毛奇)

普鲁士还建立了高效的动员机制,普法战争刚一开打, 北德意志联邦就在10天内把军队的数量扩大了3倍,堪称神速。

三、普鲁士胜利的战场原因

战争一开打,普法两军的优劣就表现出来。首先普军建立了一个高效的领导机制。

普鲁士威廉一世和首相俾斯麦都是政治强人,但是他们却并不插手军事指挥,而是把军队指挥权完全交给了毛奇总长。反观法皇拿破仑三世,他在军事上是一个绝对的外行,但是他却抓住军权不放, 只是在病倒之后,才仓促间把军权交给了巴赞。

但是巴赞在军事才能上又远不及毛奇。 所以在领导机制上,法国就输给了普鲁士。

(毛奇)

其次,普军在毛奇的指挥下,反应非常迅捷。

法国刚刚对普鲁士宣战,普军就迅速集结到边境地区。普军依靠强大的铁路和公路运输能力,迅速把三个军团共计47万大军运送到边境,而且所有部队装备齐全。

反观法国,战争是它挑起的 ,直到战争开始两周多,运送到前线的预备役人员才只有一半。

在战略战术上,普军在毛奇的指挥下,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很快就化被动为主动。毛奇提出,不必担心会担负侵略者的名声,只要条件允许,就把战场推进到法国境内。 开战不久,普军就连战连捷,很快就推进到法国境内。

毛奇的战术运用已经到了极其纯熟的地步。毛奇从来不搞单纯的正面进攻, 而总是把正面进攻和侧翼攻击乃至迂回包围结合起来 。毛奇首先运用包围战术把巴赞军团团团包围在梅斯。

麦克马洪急忙带领自己的军团前来解围,毛奇命令第三和第四军团把麦克马洪逼到西北边界。

经过博蒙一战,迫使法军退守色当,然后,毛奇又命令部队包围色当。通过色当和梅斯两场围歼战, 普军消灭了法军主力,迫使法皇投降。

毛奇用兵的时候决断神速,从不犹豫。他一旦下定决心,就毫不犹豫地执行。而他的各级军事单位执行力也很强,确保了毛奇军事指令得到准确而高效的执行。反观法国,不论是法皇,还是巴赞,乃至于麦克马洪等都缺乏决断力, 特别是法国缺乏一个正确的总体指挥。

(法军投降)

比如当麦克马洪打算在巴黎附近跟普军打一场决战的时候,政府却下令让他北上救援巴赞。最终导致他在色当被围,并最终被迫投降。

再次,普军后勤补给及时充足。

战争一开始,普军就迅速把部队运送到普法边境,整个运兵过程快捷高效、井然有序,部队运到的同时,各种装备、辎重也都及时到位。 反观法军,后勤保障十分混乱, 不仅出现部队不能及时输送到前线的情况,而且出现各种后勤补给跟不上的状况。

(普鲁士的运兵火车)

法军很多部队虽然到了前线,但是火炮和武器装备却没有跟上,甚至出现有的法军部队连服装都缺乏, 至于医护人员和救援物资,就更是跟不上。

很多人看普法战争,往往只看到结果,假如研究整个战争过程,就会发现,普军的胜利是必然的, 普军从战争准备,到军事指挥,到后勤补给都表现得如此出色 ,它打不赢才怪呢!

参考资料

程广中.19世纪中期普鲁士的军事改革[J].军事历史, 1988(6):3.

于兆兴.普法战争胜败原因之经济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