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背后的时间谜团,武都阴平二郡对蜀汉的战略意义

2024-02-07历史

虽然丞相在二次北伐中未能攻克陈仓,但在撤退过程中,却杀掉了魏军大将王双,这使得魏军上下认为丞相应该率领蜀军主力返回汉中。

然而第二年春天,陈式从祁山道进攻武都阴平时,郭淮却冒险带兵前来救援。

郭淮自视甚高,除丞相和魏延外,对其他蜀军将领都不屑一顾。

然而,当他发现丞相的主力部队就在附近时,他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迅速撤退北上。

这场撤退避免了他在第一次北伐时被丞相围困在上邽的危险,也使得蜀军顺利攻取了武都和阴平两郡。

历史上,管陈式攻下武都阴平被称为第三次北伐。然而,关于丞相是否从汉中出发支援陈式,历史上存在一些争议。

根据历史记录,诸葛亮在十二月围攻陈仓,但最终在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后撤退,当时并没有出现丞相从汉中出发支援陈式的记录。

然而,诸葛亮在七年春天派遣陈式攻武都、阴平,并且在同年派遣了陈式再次进攻这两个地区。

在此期间,魏雍州刺史郭淮率领军队欲击式,但诸葛亮亲自出战至建威,使郭淮军队退却,最终平定了这两个郡。

因此,虽然没有明确的历史记录表明丞相从汉中出发支援陈式,但根据现有资料,可以推断出丞相并没有那么快从汉中出发,而是亲自出战至建威,平定了武都阴平。

武都和阴平二郡是蜀汉北部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被掌握在蜀汉手中,对蜀汉的战略意义重大。

因为如果蜀汉军队要北上,那么在攻占武都和阴平之后,可以直接北上,无需退回汉中,这样可以保持足够的战力。

在第一次北伐时,蜀汉曾短暂控制过武都和阴平,但街亭失利后,这两个郡被魏国收复。

然而,在这次胜利后,蜀汉成功地将武都和阴平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中,使蜀汉北部防区连成一体。

1、通过后续在祁山的攻击,我们能从武都直接出兵,节省了时间和粮草。

2、占领阴平能控制阴平道北面的入口,这对于防止魏军利用这条古道进行偷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诸葛亮的出色表现得到了成都的肯定,后主立即下诏嘉奖他,并恢复了他的丞相职务。回到汉中后,诸葛亮继续致力于练兵和防御体系的筹备。

魏国想要伐蜀,总共有六条路径。从西向东分别是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还有从东三郡方向的通道。

蜀军兵力有限,无法在每条通道都重兵防御。怎么办呢?丞相运用了运动战的精神来完善之前魏延设计的防御体系,他主导修建了两座城:汉城,乐城。

汉城(在沔阳县即今陕西省勉县附近)针对的就是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来犯的魏军。

乐城(在城固县即今陕西省城固县附近)防的是傥骆道、子午道、还有从东三郡方向入侵的敌人。

汉、乐二城本质上是一个屯兵大本营,蜀军只要将汉中的主力兵团驻扎在两城,当侦察兵发现魏军南侵后,再调兵过去堵防,这样既能减轻同时驻守各个要道的兵力,也不耽误防守的效率。

这个策略极为有效,后来王平在骆谷之役大败曹爽,就是乐城防御威力的体现。

丞相吸取街亭失败的教训,主抓纪律,在作战上也制定了许多细则比如:「听到擂五通鼓的号令,应举黄、白两块幡合成的旗子,摆设三面对敌的圆阵。」

就在丞相汉中大练兵的时候,4月,江东传来重磅消息: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孙权特意派使臣到蜀汉告知相关情况,并表示今后将继续维护孙刘联盟,同时尊吴、蜀两位皇帝。

孙权称帝虽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在政治上对蜀汉来说是一道大难题。从法统上来说蜀是汉朝的延续,讨伐曹魏正是因为「皇纲失统」,既然曹魏都不认可,那自然更不能承认孙吴政权。

更何况,蜀汉内部有一股仇视孙吴的力量,关羽被杀、先帝兵败,很多人憋了良久,一直想找江东讨个说法。

孙权称帝眼看将成为这股力量发泄的导火线,一旦蜀吴再度开战,北伐事业将毫无希望。

从大局出发,孙刘联盟不仅不能断,而且还要强化。丞相为此花费了大量心血来统一内部的思想认识,同时派人回访孙权。

此次出使意义非同寻常,使臣的人选十分重要,本来应该派孙权的老熟人邓芝出访,但是赵云刚刚去世,邓芝此时在汉中前线统领赵云的军队,一时离不开。

丞相再三思考后,决定由朝廷尚书令陈震出使孙吴,为了表示此行的隆重,诸葛亮奏请后主升陈震为九卿之一的卫尉。

尚书令品秩只有六百石,卫尉品秩二千石,级别就高许多。当然无论是中书监、中书令,还是尚书令,他们的品阶都不高,比起年俸一万石#2月图文动态激励计划# 的三公和年俸二千石的九卿,尚书令仅

在古代的官僚系统中,一个常见的处理方法是让高级官员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而将权力交给低级官员,这样可以有效地限制官员的权力。

陈震一行顺利抵达武昌,蜀汉使团的到来让孙权心中的疑虑得以解决。在双方巩固同盟关系后,一场史上最有趣的谈判开始了,讨论灭掉曹魏后领土应该如何划分。

最终,双方以东汉原有的13个州为标准,达成协议:兖州、冀州、并州、凉州归蜀汉,豫州、青州、徐州、幽州归孙吴,司隶校尉部以函谷关为界,西边归蜀汉,东边归孙吴。

这次谈判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双方表现出了坦诚但又不失谨慎的态度。例如,孙吴接收幽州的同时,也懂得将其与兖州互换。

为何在如此重大的国事上双方都不那么认真呢?答案可能是因为大家都非常坦诚,甚至在曹魏可能被灭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按照这份协议划分领土尚不确定。

因此,他们可能觉得无需那么认真地划分领土,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建立军事同盟关系上。 这次谈判正式确立了吴蜀两国的军事同盟关系,这在两国的外交史上是首次。

此外,两国还规定在一方受到其他国家攻击时,另一方有义务出兵相助。在协议中,也有一段文字赞扬了丞相的力排众议,这是在两国外交中罕见的。

这是因为丞相的力排众议才使得双方能够达成这次的协议。 在结盟后,为了表示诚意,孙权决定将国都从武昌迁回建业,以此表明他无意在西面与蜀汉发生冲突,双方一致对魏。

丞相也终于可以调动蜀汉的另一支重兵,李严统帅的两万精锐入汉中,而这支部队之前是专门用来防备孙权的,即使蜀吴之前关系和好,丞相也没动过这支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