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陈独秀1937年出狱后想回延安,毛主席提三个条件,他为何不愿答应

2024-01-03历史

「直至我步入了20余年的人生旅程,方认识到此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国家的概念,并且让我明白了所谓的‘国家’实际上代表着全体国民的共同家园。」

若要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行列进行有序排序,毫无疑问,陈独秀应被放在首位。

对于伟大领袖毛泽东而言,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那个历史阶段无疑成为他心目中的「楷模」。

然而,陈独秀这个人物的性格就像他的名字所暗示的那般,执着且孤傲。他是中国共产党的首批创立者之一,然而却在党内备受排斥;甚至当蒋介石试图极力追求并向他献媚讨好时,他仍旧不屑一顾将其视为累赘。

历史资料显示,晚年的陈独秀过得极为困厄,生活的基本需求食品与衣物都难以维持,然而尽管身处困境,他仍然坚决不让步,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毛主席提出的三项合理请求,最终在贫困交加中走完了他漫长的一生。

那么,陈独秀为何不愿投身于国共两大政治势力的怀抱呢?毛主席向陈独秀提出的是哪三项条件?陈独秀的晚来生活究竟是何等景象呢?

一心想唤醒民众的新文化运动先驱者

陈独秀先生,这位出生于公元1879年的安徽怀宁县十里铺的英杰,与大部分受家庭厚望子女的经历相似,自幼便被送入私塾,研习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渴望通过清政府的科学考试以取得荣耀的功名。

然而,尽管他在少年时光就已表现出过人的才华,成为当地名噪一时的神童,不仅拥有罕见的记忆能力,且极具文学天赋,擅长咏诗写词著文,但成长中的挑战无处不在。

在陈独秀的早年生涯中,他失去了慈祥的父亲,由祖父以及长兄共同培育成人,尤其是祖父,对于这个孙子满载期许,恨不得他未来可以依靠科考上的成就来光宗耀祖。

然而,陈独秀却从未辜负过爷爷的期望,在17岁的那一年,便以优异成绩获得成为了秀才,成功踏出了迈向官场生涯的第一步。

然而,当他开始外出游历,见多识广后,他意识到此时的清朝,看似风平浪静表象背后的腐败和衰退已经无法掩盖,清朝政府的统治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拥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陈独秀,毅然决定摒弃科举取士的念头,期望深入了解外部世界,不再屈服于国内这个充满束缚的环境,决心进行步伐。

将目光投向与中国一海之隔的日本,彼时无疑是众多追求新知识,力求扩展视野的热血青年的理想之选。

公元1901年至1902年间,陈独秀先后三度前往日本展开交流学习,这些日本之旅以及所习得的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给他的心灵留下深刻烙印。

由于蓄意剪掉清政府派驻日本的高级官员的辫子,陈独秀很快遭到遣返。然而,此时的陈独秀,已经不再是那个仅仅满足于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书生。

他设定了人生的新目标,与同时期留日归来的鲁迅一样,希望用自己的学识和力量,去唤醒那些被清政府长期愚弄的国民,引导他们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

然而,这番尝试在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并非易事,既艰险重重,又面临极大危险。但是,陈独秀并未因此惧怕。他那敢于挑战天地的独特性情,自此开始逐渐显山露水。

时间推进到公元1903年5月,陈独秀首先在家乡安庆的藏书楼发起举办了一场剧目演出,随后创建了安徽救国会,但却遭受到清政府的严厉打击,陈独秀只好被迫逃离。

意识到公开演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后,同年11月,陈独秀又在上海创办了【中国日报】,但依然被清政府查封。

直到1904年3月,陈独秀依然不屈不挠,冒着可能遭受清政府逮捕的危险,再次回到安徽,利用他在安徽地区结识的师友以及与秀才同科的人际网络资源,他创立了 【安徽通俗报】 ,该报刊全部采用白话文写作,以普通民众容易理解的形式,致力于思想和文化的普及推广。

这套方案是我首次执行并且成功发布并引起广泛关注的,然而好景不长,终究还是遭到了清政府的审查和禁止。

尽管如此,陈独秀仍拼尽全力去推动新思想和新文化的传播,借助报纸杂志进行宣传研究,但在满清政府的高压政策之下,无一例外地陷入失败的困局。

本以为推翻满清政权后,环境应当大有好转,没曾料到,袁世凯上台后,新闻出版的管控再次严格起来。

直至1915年时期,陈独秀先生终能于上海法租界顺利创立【新青年】杂志,此亦成为了那个时代思想蒙昧、文化滞后的国度里,引燃青年热血的火种所在。

甚至我们有理由认为,正是由于【新青年】这本刊物所给予我国广大青年群体,尤其是年轻学子们的深远影响,才孕育出了那个时代风起云涌的五四爱国运动。

在【新青年】的发表篇章中,由陈独秀率先倡导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的价值理念,已然成为五四运动的核心主旨与口号。

1917年之际,陈独秀荣膺北京大学教授之位,同步将【新青年】杂志迁址至京城,使其成为京城众多青年学子必须研读参悟的重要读物。

正是因为【新青年】所蕴含的无尚影响力,引导众多身处象牙塔之内的少年精英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思想、文化、社会及政治领域,进而使得陈独秀先生能够通过该杂志向广大青年学子传达自身的思想、文化以及政治观念。

经过长时间的积淀与发展,这种精神与理念的魅力日益增长,直至最后酿成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变。

这场深刻地改变中国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面貌的宏伟运动,便是近代史上闻名遐迩的五四青年运动。

虽然五四运动的发生并非仅仅受到某个特定历史机遇的推动,还受到诸多错综复杂的内外因素的影响,然而陈独秀先生与【新青年】杂志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却又是最为显著且直接无疑的。

若要追问,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究竟何人凭借何书推动了一场波澜壮阔并且扭转了历史走向的伟大变革?

毫无疑问,那个人只能是陈独秀,而那本书必然便是【新青年】。

命运跌宕,五进五出「监狱」

在陈独秀丰富多彩的革命生涯里,最为人们所熟知且感到震撼的事迹无疑是其在漫长岁月中所多次进出 「监牢」 之门。而这便是他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与坚持理想与真理的最坚实的证明。

他首次踏入监牢是身处于1913年那段时期,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篡夺,为了力挽狂澜、扭转这一困局,他在安徽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讨袁抗争。

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讨伐袁世凯并挑起了所谓的「二次革命」。

然而,在这次试图推翻新政权的尝试中遭受挫败,最终他本人也因此遭到逮捕,并被送入监牢。

尽管如此,这次挫折并未消减他勇敢面对顽敌坚定不移斗争的决心。在1919年,陈独秀为了推广五四运动、启迪民智,再度被拘捕入狱。

至于他的第三次与第四次被捕分别发生在1921年及1922年,彼时,陈独秀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李大钊联手共同创立了中国共产党。

在此过程中,因为他为共产党事业付出的努力引起了国民政府的愤恨,因而又被拘捕。

好在在党组织多方努力的斡旋之下,他最终得以获得自由。然而,陈独秀的最后一次入狱则发生在1932年,那时他的人生处境已然完全改变。

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短短十年间,陈独秀面临着决策失误、痛失两位英勇的儿子及被开除党籍等重大打击。

在共产党诞生以后,在陈独秀等一批领导核心的带领下,与国民党达成了首次合作,从而触发了轰轰烈烈的全国大革命运动。

然而,伴随着这场革命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潜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他们在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时往往无法做到深入透彻。

同时,随着国民党军队北伐战果越来越显著,他们企图占据统治地位的欲望愈发明显。对于这样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陈独秀的态度显得有些摇摆不定且踌躇不前。

他是一个聪明绝顶并且勇于挑战传统的思想家,但是他并非那种在关键时刻敢于流血牺牲的狂热革命家。

他只能选择听从共产国际的建议,选择与国民党委曲求全,以维护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和平相处。然而,正是这种妥协在后来的岁月里为国家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在1927年,蒋介石以「攘外必先安内」作为其行动纲领,对中国共产党展开了全面剿杀。

他的两位儿子——陈延年与陈乔年也纷纷惨遭国民党毒手,年纪轻轻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此时的陈独秀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深感愧疚和懊悔。从那以后,陈独秀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内部存在的种种问题,共产国际的干预并不符合具有特殊国情的中国所需。

中国以及中国共产党需要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

因此,他开始涉足并研究苏联托洛茨基所持有的观点。

但不幸的是,他对党的未来发展做出了过度消极的预测,所提出的策略显得过于保守,最终出现了错误的右倾机会主义倾向。

陈独秀的言行举止亦激起了共产国际强烈不满。

1929 年11月5日,陈独秀被严重警告党籍处罚,自此脱离所有党派组织。

然而,离开共产党这个庞大系统的陈独秀却并未停止前进的步伐,他仍积极投入到各种军事行动中去,尤其是对于那个风雨飘摇的中国,他悲痛万分,连续发布多篇慷慨激昂的文章,批判国民党主义的种种恶行,每一篇都充满了深情厚谊,感人至深,雄辩滔滔,令人震撼,充满了他毕生的家国情怀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种强烈的抨击自然引发了国民党当局的愤怒,最终,在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以「危害民国罪」宣判陈独秀服刑 13 年,尽管如此,陈独秀依旧保持昂扬斗志,反驳道: 「我本来就是无辜的,我只是出于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保护广大劳动民众,因此才得罪了国民党。」

于是,在1932 年,陈独秀再度被捕,这次是他人生中的第五次入狱,而他重新浮现在公众视野面前之际,已经是五年之后了……

提前出狱,拒绝三个条件

依照原有的审判决定,陈独秀应当在牢狱中继续服完所判刑期。

然而,随着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上海和南京相继失陷,国民政府自身难保,无力顾及这批所谓的「政治犯」带来的问题。

经过四年零十个月的拘押,陈独秀被提前释放。然而,时至今日,祖国领土饱受侵略者蹂躏,山河破碎,他能去往何处落脚呢?

尽管如此,陈独秀仍然渴望重回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尽管早已被开除党籍,但是他心脏深处依然坚信自我为真正的共产党员。

面对昔日国民党提出的要求他撰写批判共产党文章的无理请求,他严词拒绝,并引用【论语·子罕】中的名言: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因此,他四处寻找叶剑英和林伯渠等人,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实现为党工作的夙愿。

叶剑英和林伯渠两人对此颇为欣慰。事实上,党内有很多同志同样期待陈独秀能够重新回到党组织,与众人共同奋斗。

毛泽东亦然。然而,此事非由毛泽东一人决定,它需要全体成员的一致通过方可。

为了使这个决策具备广泛的认可度,必须正视陈独秀过去的错误,并让他亲自承认错误。

一方面,延安正在召开内部会议讨论关于陈独秀是否回归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国民党暗箱操作以阻止陈独秀回归延安的举动并未停止。

即便蒋介石心中明了自己与陈独秀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差异,而且还隐含着杀子之仇。

要让陈独秀归顺于己,无异于天方夜谭。

然而,要他轻易放弃陈独秀回到共产党,同样难以接受。因此,蒋介石启用朱家骅与陈独秀进行深度谈判。

国民党可以提供高达十万元的资金,支持陈独秀在国民党与共产党中间创设独立的 「第三党 」。

同时,蒋介石承诺不对该独立党的任何事务进行干预。此外,如果陈独秀有意接受,劳动部部长的职位将为他保留。

这些条件,在他人眼里无疑是相当优越的。

可是,陈独秀却不愿为其所动。对于蒋介石的为人,他再了解不过,言辞的可信度几乎等于零。

若要他背弃信念,成为他的帮凶,背叛自己的信仰,倒不如手刃了他更为痛快。

本次谈判结果如预期般以失败告终。然而,尽管陈独秀成功抵御了来自国民党方面的诱饵,前方仍有两大难题等待他解决。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共产国际以及斯大林的施压。陈独秀被解除党员资格的缘由,有很大程度正是由于他长期持有并实践了 「托洛茨基派思想」 。然而,这位革命领袖托洛茨基却是斯大林的最强劲对手,以至于陈独秀陷入了极为困窘的困境。

其次,对陈独秀复职构成阻碍的因素还包括党内王明及康生的排斥情绪。

为了阻止陈独秀重回政坛,他们借助党报、期刊等渠道,对陈独秀进行猛烈批评,将其描绘成 「日伪汉奸」、「不法匪徒」

然而实际上,这两位与陈独秀之间并未有严重的恩怨纠葛。他们在这个关键时刻公然挑战陈独秀,更多的意图在于抗拒毛泽东的领导意图。

毛泽东对陈独秀的善意吸引,使王明、康生感到担忧,担心陈独秀的回归会推动毛泽东的观点,从而进一步弱化自身在党内的影响力及议事权,于是他们全力以赴地抵制陈独秀的复职。

后来的事实发展证实了他们的预见,因此在晚年期间,王明依然对此自鸣得意。

这股来自外部的压力不容小觑,它们像一个个拦路虎,阻挡陈独秀前行之路。

不过,最后负责斩断前路的恰恰是陈独秀本人。

对于当时外界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毛泽东以及党中央均热情欢呼陈独秀的归队。

然而,为了确保大家心悦诚服、消除所有前嫌,党中央设定了三项必须满足的条件。

首当其冲,必须公开发表声明,完全脱离与「托派」的关联,放弃过去所信仰并实践的所有「托派」理念以及行动,明确宣告自己承认过去加入「托派」的行为确属失误。

然后,公开表达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政策的忠贞支持。再者,从实际行动中彰显出对这一原则的真实信念。

这三条规定是党内经过深思熟虑后慎重提出的。倘若陈独秀能够接受并付诸实施,便可立即返回家乡延安,回归那个他曾经为之奋斗至热血沸腾的疆场。

然而,事实证明,陈独秀在最后关头选择了拒绝。

如此决绝的拒绝也许让人感到意外,但却在情理之中。表面上看,这三个条件并不算过于苛刻,有关认错、拥护的事项应有尽有,理应实现一片和谐景象。

可是,对于陈独秀而言,最后两个条件倒还好理解,他甚至寄予厚望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因为他是捍卫人民利益、坚定的抗日主义者。

但是,他不能够答应的是第一个条件。

陈独秀坦率承认「托派」理论在中国并不适用,他早已彻底放弃此类观念。然而,研究、追随「托派」的经历,他从未产生过后悔之念。

在他的眼中,他曾花费大量时间探索并尝试的 「托派」学说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然而,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在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认同并获得了卓著的实践成果,而 「托派」 学说却未能在历史进程中展现出相应的影响力。

在追求崭新道路之际,对于前景究竟是充满希望抑或是深陷迷雾,又有几个人能够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呢?

曾有人用如此深刻的语句诉说着他的心声: 「我的人生旅程从何处启航,我无从知晓,心中更不会存有任何遗憾之情。」

他无法割舍那些曾经经历过的种种探索与努力,亦无法轻易否认自己走过的艰难曲折道路。

倘若我们从他的性格特点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便能发现其中蕴含的奥妙所在。

他富有智慧、勤奋好学,热衷于探索未知领域;他观点鲜明、敏锐犀利,习惯于直接坦率地表达意见;他意志坚定但同时也自我封闭,孤傲自负,自由飘逸。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此类人格特质可能使其在听取他人建议或者进行反思时面临困难。

尽管外部环境的推动或许对改变行为有所裨益,但是如果个体本身没有主动尝试甚至承认错误的意愿,最终的命运依然无法逃脱定数的掌控。

正是因为如此,陈独秀才遗憾地错过了重新融入党内大家庭的绝佳良机。

身体和心灵承受双重打击的他,从此开启了艰辛动荡的流亡生涯。

他乡郁郁而终

重返故土四川的陈独秀先生体会到了日寇肆虐、我军溃败带来的无尽痛苦与无奈,这种心情犹如阴霾一般笼罩着他的内心,日复一日的抑郁和苦闷,加上身体因病况日益恶化而渐感力不从心,令他写下诗歌以抒发心中的满腔愤懑。

时光飞逝, 1942年的冬天,病魔无情地带走了陈独秀先生,这位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觉醒者在这个平凡的日子里告别了世界。

他留下了一生的热忱,虽然只有满载的遗憾——未能亲眼目睹祖国痛定思痛后重新崛立的那一刻。

先生离世时,正是国家处于战争动荡之际,那时的他,身处孤寂之中,未能得到周围亲人朋友的陪伴照料,因此,他的逝去并未在当时激起人们太多的关注,甚至未曾为他树立一座纪念碑铭。

然而,这一切并不足以掩盖陈独秀先生在唤醒国民思想独立中的卓越贡献,同样也无法改变其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深印记的事实。

今日的我们得以生活在一个和谐安定的国家,离不开那些历史先贤们为国为民做出的巨大牺牲。

尽管陈独秀先生在过去曾歷经困厄与争议,但他那份出生入死的爱国热忱和救民族于水火的不懈努力,依然值得我们当代人为之深感骄傲,以此激励我们更好地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