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毛岸青晚年常常独自流泪,邵华问及原因,他总是回答:我想妈妈了

2024-02-06历史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毛泽东主席以及其家人用生命向我们诠释了何为家国大义,何为舍小家为大家。

1950年11月25日,朝鲜战场之上,年仅28岁的毛岸英在美军空袭中牺牲,毛主席身下只有两个儿子,长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

随着毛岸英的牺牲,毛主席也是痛苦万分,但好在毛岸青还在身边。

建国之后毛岸青也是跟随主席的脚步,奋斗在一线,为了心中的建设发光发热,但是到了晚年的毛岸青却开始变得多愁善感。

甚至说有的时候毛岸青还会独自坐在躺椅之上偷偷流泪,神情悲伤,毛岸青的妻子邵华自然也是早就观察到了毛岸青的状况。

关切地询问毛岸青怎么了,而毛岸青的回答也让邵华心中一紧,我想妈妈了。

流浪的童年

毛岸青的童年并不好过。

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弟弟毛岸龙都是出生于南方苏区之内的,孩童时期的毛岸青兄弟过得并不好。

1923年末,毛岸青出生于长沙,彼时的毛泽东在毛岸青出生前就前往了上海。

而在长沙只有杨开慧一人带着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彼时国共关系相对稳定,杨开慧的父亲又是名士杨昌济。

因此,在长沙城之中杨开慧带着两个孩子的生活并不是很艰苦,对于父亲毛泽东的工作,杨开慧也是经常和两个孩子讲述,从小便在他们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种子。

虽然没有父亲的陪伴,但母亲的悉心照料,也让兄弟俩非常快乐,并且在这一时期,两个人读书识字,等待着父亲的归来。

但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在北伐运动即将胜利之时,国民党倒戈了,对共产党展开了疯狂的屠戮。

而作为毛泽东的家人,杨开慧和毛岸英、毛岸青自然也在国民党的追杀行列之中,彼时毛泽东忙于秋收起义,杨开慧则带着两个孩子东躲西藏。

其实在这期间,毛泽东也曾想要去将妻儿接到自己的身边,但国民党反动派早就对长沙城内外进行了戒烟,根本无法逃离。

很不幸,杨开慧被杀了。

作为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在国民党眼中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

在抓住杨开慧之后便开始不断要挟杨开慧,只要其退出共产党并且和毛泽东断绝关系便会放了她。

但杨开慧始终没有答应,而这也逼急了国民党反动派,竟然残忍地杀害了杨开慧,而那一年,杨开慧才29岁。

至于毛岸英三兄弟则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在了监狱之中,因为三人年幼,倒也没有受到什么折磨。

而三个孩子在监狱之中也不是个事,最终在长沙地下党和杨开智的共同运作之下,三个孩子才被保释了出来。

而其中,杨开智也是出了很大力气,当时杨开智担任常德森林局局长,费尽心思想要把三个孩子解救出来。

流落上海

其实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能够出来,也是多个条件之下才实现的。

当时国民党当局看着三个孩子,并没有打算杀掉,而是想要用他们把毛泽东引诱出来,因此当杨开智提出让孩子出狱的时候,也是满口答应。

杨开智也清楚,国民党不可能轻易就把三个孩子放了,因此早早就和长沙城之中的地下党联系好了。

在这期间,由于国民党的高压政策,使得多次护送三个孩子离开长沙的计划都失败了,并且这一时期为了能够引出毛泽东,国民党可以说是时时刻刻都在注意着杨开智一家。

直到1931年的时候,随着国民党高压态势的削弱,杨开智才开始找到机会将三个孩子送走。

当时为了能够安全送走三个孩子,杨开智独自一人在家中和国民党特务周旋,孩子则交给了自己的母亲和妻子,一路上坐火车、轮船最终才送到了上海,受到了共产党的保护。

这个过程不可谓不艰险,彼时老大毛岸英也才九岁,毛岸青才八岁,至于毛岸龙,则刚刚四岁。

本以为有了地下组织的庇护,三个孩子的生活也会好一些,而且正在苏区的毛泽东也想着找机会把几个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看护。

毕竟没有了母亲的照顾,也不能没有父亲的看护。

但意外总是来得很突然,毛岸英三兄弟是在1931年初被送到上海的,而中央特科的负责人顾顺章则是在当年年底被国民党抓住投降的。

顾顺章的投降给上海地区的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作为中央特科行动科的负责人,其掌握了诸多重要信息,因此上海地区的共产党不得不连夜撤退。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被留在了上海。

由于真正见过三个孩子的人也不过,加上这两年的流浪,三个孩子也知道保护自己,但毕竟都还年幼。

在老大毛岸英的带领下,三人展开了流浪生活。

毛岸英和毛岸青二人年纪毕竟大些,虽然生活苦些,但还能接受,但是毛岸龙可就不行了,一个四岁的小娃娃,颠沛流离的生活怎么可能受得了。

因此在来到上海不久之后便因病去世了,这对毛氏兄弟的打击是巨大的,但无论如何,两个人也要活下去。

自此毛岸青和毛岸英两个人相依为命,流落于上海的街头,这样的生活过了足足五年,这期间中国的局势风云变幻,战争不断。

毛泽东不止一次想要找寻两兄弟,但奈何山高路远,国民党的围追堵截,让寻亲之路极为艰难。

毛岸青和哥哥也不是没想过离开上海去找父亲毛泽东,但想到一旦离开上海,前往江西的路途之上有着诸多未知的危险,反而不如上海安全。

上海此地虽然鱼龙混杂,但是谋求生计的机会也很多,而且如果日后有人来寻找,也必然会来上海,他们一旦离去,到时候便难以找到了。

在上海生活的几年,两个人也是吃尽了苦头,尤其是毛岸青。

在一次暴动之中,兄弟二人不幸被卷入其中,毛岸青也是惨遭殴打,头部遭受重创,导致其身体一直遭受病痛的折磨。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1937年,随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开启,毛岸青和哥哥才结束了流浪的生活。

前往苏联

1937年,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也是被共产党从上海找到,但二人并没有直接去延安,而是直接被送到了苏联去学习生活。

为什么会将两个孩子送去苏联呢?其实原因有很多。

首先就是中国的抗战形势不容乐观,1937年,日军的大规模进攻,导致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之上多次失利。

虽然说陕北作为八路军的根据地,经营多年,但毛泽东也无法保证百分百安全,当时毛岸英15岁、毛岸青也才14岁。

因此,将他们送往相对安全的苏联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再者就是为了两兄弟的学习,毛岸英和毛岸青除了小时候在母亲杨开慧的照顾下学习过一些基本的知识外,在上海流浪的多年根本没有机会去学习。

而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战争状况根本无法给二人提供稳定的学习场所,最终在多方面的考虑之下,二人也是径直被送往了苏联。

在苏联的那段时光,是毛岸青快速成长的一个阶段,上海的流浪生活,让毛岸青的性格变得非常坚韧。

当时学校之中的中国人很多,但像他们兄弟这样十四五岁才开始上学的却没有几个。

况且毛岸青和哥哥的身份还非常特殊,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儿子,苏联方面对他们的关注也很多。

因此,毛岸青和哥哥从来不想因此而损害了父亲的名声,在来到苏联之后也是刻苦学习,两个人天赋卓越,正常来说在苏联要学习十年,但二人却屡次跳级,毛岸青更是以卓越的成绩考入了莫斯科东方大学。

不仅如此,二人还参与了苏联同德国之间的多次战斗,得到了战火的洗礼。

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可以说是一文一武,毛岸英不论是在抗战时期还是朝鲜战争时期,都曾多次要求主动前往战场。

其实当时很多人都是反对的,但耐不住毛岸英的坚持,也正因为如此,毛岸英也是永远地长眠于了朝鲜半岛之上。

而毛岸青则自从苏联归来之后,其一直负责便是相应的文书翻译工作。

从1937年去苏联,到1947年回国,毛岸青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俄语更是十分出色。

因此自回国开始便参与到了诸多著作的翻译之中,列宁、斯大林等苏联革命先驱的理论书籍毛岸青几乎都参与了翻译工作。

建国初期,翻译工作非常庞大,各种各样的书籍、资料等,都需要对俄国熟悉、对俄语精通的人参与。

因为毛岸青早年的流浪生活,其头部遭受重创,一旦工作过重,便会出现头疼等问题。

但当时任务重、数量大,毛岸青即便身体不适也要坚持参与到工作之中,只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这样坚持不懈的态度也是受到了诸多同事的认可。

而在这期间,毛岸青也是结识了自己的妻子邵华。

毛岸青的归国生活

归国之后的毛岸青一心扑在工作之上,无暇顾及儿女情长,但从苏联归来的毛岸青已经三十多岁了,是时候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

毛岸青和邵华是在1960年结婚的,那个时候毛岸青三十七岁,而邵华22岁。

要说毛岸青和邵华的缘分,就不得不提一下,毛岸英和刘思齐了,原来邵华和刘思齐之间是姐妹关系,可以说缘分使然。

毛岸青和邵华是一见如故,两个经常一起外出散步、聊天,闲暇之余也是会互通信件,关系越来越近。

最终,二人也是在1960年结婚,彼时的婚礼规模并不大,仅仅是在大连宾馆之中举办的,邀请的人也都是双方亲近的朋友和亲戚。

但婚礼之上的毛岸青似乎并不是很开心,反而有些忧郁,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毛岸青想自己的母亲了。

这么多年来,毛岸青对母亲的思念从未断绝。

在苏联的时候,贺子珍也在,毛岸青和毛岸英也是短暂地感受到了母亲的关爱,但终究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在毛岸青和邵华结婚之后,毛岸青也是第一时间赶回了湖南,无他,就是想要母亲看看自己的儿媳妇。

前往湖南的路上,毛岸青一直心事重重,虽然是新婚,却始终高兴不起来,每每想到母亲被国民党反动派杀死,毛岸青就双眼通红。

如今哥哥毛岸英已经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之上,只剩下了自己。

在和邵华结婚之后,每年其都会前往湖南去拜祭母亲杨开慧,而杨开慧的墓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被当地保护起来用于纪念和参拜。

多年来,毛岸青和邵华的拜祭都是私下前往的,从未大张旗鼓去惊动当地的官员,因此很多时候纪念处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毛岸青来过。

而且每次前来,毛岸青在登记名字的时候,从来不写毛岸青,而是写杨岸青,这个名字也并非随意取得,乃是杨开慧再世之时为毛岸青兄弟起的。

当时毛岸英改名杨永福,毛岸青改名杨岸青,主要就是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和抓捕。

可见毛岸青对母亲的思念。

尤其是到了晚年,毛岸青对母亲的思念更深,随着年纪的增长,毛岸英已经无法去祭拜杨开慧了,每年只能让儿子毛新宇前去湖南祭奠。

但越是如此,其对母亲的思念越深,经常躺在床上悄悄流泪,而邵华对此也是十分清楚,经常坐在毛岸青身旁安慰他。

直到毛岸青去世的当天,其还在邵华耳畔轻声说道自己想妈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