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你不知道的利津那些事儿|利津之名的由来

2024-06-03历史
古时人们依河而居,有河有水的地方则水草丰盛,人丁兴旺,市井繁华,自成一方集市聚落或城邑。「利津」之名最早出现在【金史】中,据载利津于1193年1月设置,至今已有800多年。
民间关于「利津」之名的由来,有个比较流行的说法,取永利之「利」(民间认为驻地镇为永利镇)、东津(民间认为驻地渡口为东津渡)之「津」合名而来。但这种说法与【金史】【元丰九域志】【宋会要辑稿】等相关志书中记载大相径庭。
据【金史】(卷二十五)载,「利津,明昌三年十二月以永和镇升置」。【金史】记载,金章宗完颜璟在位的第三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历1193年1月,利津县是在永和镇的基础上由镇升县的。史料记载,利津建县之前,前身是永和镇,渡口是(东)永和渡,而非永利镇和东津渡,显然取永利之「利」东津之「津」合名而来的说法是缺乏历史依据的。
利津的由来可从郡县制的形成背景中探其渊源。郡县制是中国古代以郡统县为基础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几乎盛行整个封建时代。也就是说,古代的镇与现在的镇是有本质区别的。古代的镇不属于行政管理机构,只是以人口聚集为基础的集市聚落或城邑。
北宋初期,因乡间商业比较繁荣,在人口比较集中的集市聚落,设置了地方政权的某种职司,负责管理行政事务,强化治安管理。据不完全统计,那个时期各州商贸市镇达200多处。当时,因山东是中央财赋的主要供应地,便在水陆交通要冲的聚邑、渡口等地设置了职司,因聚落地位相对重要,称之为市镇。
择水而居、依河而生是古人信奉的生存哲学。隋唐时期,济水泺口以下河段淤塞,河道北移至济阳、博兴、利津入海,济水会汶水以下河段称为大清河、清河、北清河。北宋初期,北清河的一个河汉沿京东故道,从利津境北丰国镇入海。北宋末期,北清河(济水)自泺口一分为二:一条由丰国镇入海,被称之为大清河;另一条由王家镇入海,被称之为小清河。昔时,在大清河两岸自然形成了很多渡口码头和市集小镇。利津古属齐地,随着大清河两岸人口的聚集,一些渡口码头和集市聚落随之形成。因乡间商业较为繁荣,北宋朝廷便在此设立了转运使司,具体负责当地的食货收入(国家财政收入)。
利津建县之前,古城在大清河东岸还是西岸?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初在大清河(今黄河)东岸,后来在西岸又建新城;另一种是古城夹大清河而建,河东西两岸各有半城。
有关史料文献记载,宋代在市镇地域分布上,以济水运道及其腹地数量最多。也就是这个时期,棣州永利镇、滨州永丰镇、永和镇应时而生。相传,永和镇「永和」二字取「永履和乐」之意。大清河西岸邑镇被誉为「永和镇」,东岸邑镇被誉为「东永和镇」,其对应的渡运码头为「永和渡」和「东永和渡」。
据【宋会要辑稿】食货十五载,「熙宁十年(1077),东永和镇:一千五百一十贯七百七十五文;东永和渡:二千二百五十九贯七百九十八文……。」从【宋会要辑稿】一书中可看出:河东岸东永和镇比西岸永和镇要繁荣,东永和渡比永和渡要繁荣,因河东岸较河西岸繁荣、人口较多,转运使司便设在了河东岸东永和镇。河水携泥裹沙奔流入海,随着摆动和淤积,河东岸已经不适合人口聚集,其东永和镇的人口逐渐向永和镇聚集,东永和渡作为渡运码头的功能也逐渐消逝,日渐被永和渡所替代。
【宋会要辑稿】载,「永和镇,政和三年以东永和镇改」。北宋政和三年(1113),北宋朝廷将东永和镇改属永和镇,东永和镇、东永和渡被彻底革除,转运使司迁徙到了永和镇。清代张铨在【竹枝词】中提到,「古城七里镇河东,一片荒烟蔓草中。苦为明昌寻故迹,观澜镇海想遗风」。诗中所说的「古城」指的是东永和镇。
金代,因政局影响,山东境内商贸市镇多有变化,有的市镇升置为县,有的市镇被废置。因永和镇商税额在滨州比例较大,又因是济水重要的渡口码头和商贸市镇,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经金章宗完颜璟批奏,利津县以永和镇升置为县。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曾说过「最古之史,实为方志」。在一些地方县志中,尽管有文字或图志显示利津是以永利镇升置的记录,但在【金史】【元丰九域志】【宋会要辑稿】等史料文献中,找到的是利津县驻地镇是「永和镇」「永和渡」的记载。
【金史】作为二十四史之一,由元朝丞相脱脱主持编修,记载了金朝的始末,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该书载利津是金明昌三年十二月,由永和镇升置的县。金明昌三年六月(1192年7月),因永和镇距离滨州治所较远,金朝廷恐怕民众贩卖私盐,在永丰镇曹子山村设立了巡检司,管理利津以北滨海一代的盐业。
(东)永和镇和(东)永和渡
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当时,渤海县有宁海、东永和、通宾、旧安定、三岔、蒲台、新安定、李则和丁字河等九镇。
关于东永和镇的说法,最早见于【宋会要辑稿】。该书食货十五载,「东永和镇:一千五百一十贯七百七十五文,东永和渡:二千二百五十九贯七百九十八文。……」。该书方域十二载,「永和镇,政和三年(1113)以东永和镇改;……」。
【金史】【元丰九域志】【宋会要辑稿】应是认定利津县以永和镇升置的重要依据。也许有人说,【金史】【元丰九域志】【宋会要辑稿】等史料记载错了。在封建王朝时代,若在国家级志书中地名记载错误,很容易被判定为欺君之罪。鉴于此,这些史料记载错误的概率极小。
古代对一个地区的命名,不是随意的。简单说,利津的由来,取永利之「利」、东津之「津」两字合名值得推敲。比如,沾化区的「沾化」之名,取汉朝渤海郡太守龚遂的「海滨之民,复沾圣化」而立名;惠民县明洪武前称为「乐安」,朱高煦叛乱被平定后,取「武装平定叛乱,以示太平」之意,改「乐安」为「武定」,清雍正十二年(1734)「因城东南二十里有惠民沟」始置惠民县。
对于历史文化,不能简单地持否定和怀疑的态度,应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无独有偶。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在历史上曾设立过「利津县」,取「有利过渡,益于军事政治」之意。在古代汉语中:利,有使顺利、与愿望相符合之意;津,指渡口。
利津县在金明昌三年设县取名「利津」,不同地点处在同样的时期(金代),同样的环境(与黄河相关、都有渡口,都是当时沿黄河流域繁荣的市镇)。由此可大胆猜想,「利津」之名有取「有利过渡,益于军事政治」之意。(来源:【利津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