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80年面对陈永贵的一连串质问,邓公反问:你入党才多久?

2023-12-19历史

1980年面对陈永贵的一连串质问,邓公反问:你入党才多久?

1980年1月,国务院会议结束后,副总理陈永贵找到了邓公。

心中满载着一系列看法,他迫切需要向邓公提出。

陈永贵,一个农民出身的副总理,对于邓公目前坚持的经济改革方针持有极为不同的观点。

这并非陈永贵首次就此事找邓公交流,当年改革开放之际,众说纷纭,而陈永贵一直是最强烈的反对者之一。

激烈交锋

当初邓公打算复出时,陈永贵对此持强烈反对态度。然而,邓公复出后,他选择了一条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使陈永贵的内心感到强烈的震撼。

在之前的几次会议上,陈永贵对邓公提出的方针都表现得不太配合。

而这一次,陈永贵决定毫不留情地直言不讳地与邓公沟通。

邓公对于这次对话早有预料。

他明白,面前的陈永贵是一个极为倔强的人,但正因如此,他更加有必要与陈永贵坦诚相待。

一踏进休息室,陈永贵便怒气冲冲地开口:

「小平同志,你最近不停地开会,一个接一个提出新点子,我觉得有点不对劲。我得问一下,你到底是要不要贯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你是否还坚守毛泽东思想的崇高旗帜?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你到底认不认可?」 连串的质问让邓公感到很无奈。这样的质疑他已经听过无数遍,但总是难以解释清楚。

总有人认为必须一条老路线走到底,否则就是违背毛主席的思想。

然而,如果毛主席仍然在世,可能也不会同意这种僵化的观点。

此时,邓公心中涌上一股怒火。

因为陈永贵频繁提出意见,质疑国家政策,如果只是关乎邓公个人,他或许可以忍受,但问题是,陈永贵实实在在地妨碍着政策的推动。

邓公之前曾多次尝试与陈永贵沟通,希望让他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但陈永贵的思想观念太过固执,即使邓公不厌其烦地解释改革开放的方向,他依然无法接受。

这一次,邓公没有再费口舌,直截了当地对陈永贵说:「你加入党不久吧?你的问题太过可笑,你的想法像个幼稚的孩子,以后在提问题之前,先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

陈永贵意想不到邓公会如此直言不讳,一时间目瞪口呆。

邓公接着说:「你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但要服从党的规章制度和领导,就像我们当年一样服从。如果背离组织,谋求私利,那不是共产党员应有的行为。处理方式也不是党内矛盾处理的方式,而是依法处理。」

陈永贵彻底哑口无言,邓公见状,便独自离开休息室,留下陈永贵独自思考。

邓公之所以对陈永贵态度严厉,并非个人针对,而是因为推行改革开放太过艰难。若不展现坚定态度,那不易探索的道路可能会再次受阻。

或许邓公的话产生了影响,随后陈永贵没有再公开反对改革开放的路线。

经过反思,陈永贵感到自己的视野不再适合担任国务院副总理这一职务。

于是,他主动提出了辞职。

改变命运

陈永贵对改革开放的坚持与他个人经历息息相关。

在历任国务院副总理中,陈永贵的生平故事极为特殊。

他并非来自革命队伍,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却因其杰出的个人事迹得以进入中央。

陈永贵出生于一个家喻户晓的地方——大寨。尽管如今大寨在人们心目中是模范村,但在他年轻时,大寨几乎是一片荒地,频遭洪水和泥石流侵袭。

当时,饥饿致死在大寨司空见惯。有一首童谣流传着:「当长工,没被褥,卖子女,当乞丐,好女不嫁穷大寨。」

陈永贵的家庭也有四人死于贫困和饥饿。尽管困苦,大寨人已习惯了这种生活,但陈永贵却不甘心。他下定决心改变大寨的命运。

他召集全村人,男女老少一起在白驼沟修建了二十四道堤坝。

在严寒的冬日,他们艰苦劳作,但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全村没有人退缩。18天后,他们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程。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随后,陈永贵继续带领村民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垦。

当陈永贵开始垦荒时,很多人觉得他疯了。大寨贫穷了几百年,即便垦荒,又能有多少收获呢?

然而,陈永贵创造了奇迹。第二年,他带领村民修建了梯田,但没想到不久后,虎头山发生了山洪,两年的努力化为乌有。

尽管已垒起石坝,但村民对自然的了解有限,无法科学引导山洪,面对天灾,束手无策。

很多人打退堂鼓,但陈永贵不放弃。他在大柳树下一次次号召,最终让村民鼓起勇气,决定再战。

1957年,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大寨村民展开了新一轮战斗。

这次,他们详细研究地形地貌,吸取以往教训,为洪水留出通道。

1963年,大寨村再次遭遇洪水,但这一次,他们成功地将洪水牢牢挡在了堤坝之外。

解决了洪水这个心头大患后,大寨村的村民们终于能够安心开垦土地。

曾经靠乞讨为生的村民们终于能吃上自家种植的粮食,土地亩产量从过去的30多公斤一下子增至200多公斤。

几年后,大寨村的亩产量已突破千斤。

60年代末,饥饿困扰着全国各地,因此,大寨的奇迹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陈永贵的名字也一夜间传遍大江南北,许多记者从北京、上海等地赶来采访陈永贵,甚至有不少外国记者。

人们都想学习大寨的精神,重复这个奇迹。当然,这其中也夹杂着不少质疑的声音。

一步登天

大寨取得如此成就,却付出了巨大代价。

那些奇迹未发生时的冬天,村民们凭着顽强意志力度过来的。

有人抱怨陈永贵对村民如同机器般使用,还有人觉得大寨村民的付出与所得并不相称。

但对陈永贵来说,他的所作所为是值得的。至少现在,大寨村的村民过上了更加人性化的生活,他做了一件影响长远的好事。

国家对大寨村的经验非常重视,陈永贵成为重点培养对象。

他的领域很快不再局限于一个小村子。1969年,陈永贵当选为中央委员。

此前,他还只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但现在,他突然间一跃千里。

直到1973年,大寨的激励力量让陈永贵再次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

或许大寨的奇迹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到了陈永贵的个人身上。

国家的认可让陈永贵备受激励,他极力推广大寨的精神。

然而,在推动工作的过程中,陈永贵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全国各地的村庄有着不同的环境和文化,因此,他们改变命运的方式不可能完全效仿大寨。

然而,当时的人们无暇顾及这些。

大寨已成为全国的楷模,陈永贵的晋升更让许多官员嫉妒。

于是,各地开始盲目效仿大寨,却忽略了实际情况。模仿进行了很多次,但在许多地方,学习大寨成了一种形式主义,村民们虽然付出了努力,但未能像大寨一样过上充实的生活。

甚至有些目光短浅的官员,为了响应大寨的精神,在东北广阔平原上也试图模仿大寨的梯田。

更甚者,他们忽视了陈永贵的劳动成果,只看到前期的辛苦,盲目地带领村民在寒冬深夜修筑堤坝,却换来了无用的成果,没有增加更多粮食,只让农民叹息不已。

陈永贵是大寨精神的奠基者,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所坚持的理念也逐渐变质。

他固执己见,这个性格有利也有弊。固执性使他在最困难的时刻带领村民开辟出一条生路,但也使他难以接受新思想。

比如在70年代,随着科技进步,国家开始机械化,大寨周边一些山区村庄安装了滑道,节省了挑粪、挑粮食的人力。

然而,陈永贵对此不以为然。他不理解这种先进装置,坚持认为使用这种方式会削弱大家艰苦奋斗的精神。

因此,他依然选择用肩膀挑重的粮食,而大家也仿效他的方式。

他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固执阻碍了村庄的进步。

陈永贵并非坏人,但他与时代脱节,在国家高位却成为进步的绊脚石。

过了很久,陈永贵终于领悟到了这一点。

在面对记者时,已经辞去职务的他感叹道:「我吃了不少苦头。以前若上级要求九十九,我总要干出一百零一。当初我最看不惯机关的八小时工作制,后来才明白,那是为了一点点自由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身后毁誉

尽管许多人对陈永贵依旧心存敬意,他对名利看得很淡。

成为副总理后,陈永贵的心仍然专注于工作,他希望将大寨取得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

或许这一举措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但当时陈永贵的确希望人人都能有饭吃。

即便因副总理职务调往北京,陈永贵仍坚持不占国家的便宜。

他拒绝迁入北京户口,也不接受国家的额外补贴,坚持依靠村里的工分。

作为副总理,应有相应数量的警卫、秘书、服务人员,但他觉得太浪费,数次拒绝,最终坚持只要一个警卫。

退休后,他的生活更加朴素艰苦,家里最贵重的或许就是书架上的一堆书。

偶尔有人来看他,并带着一些贵重礼物。

但每次陈永贵看到有人送礼,就会生气,坚决退回或者从自己的工资里还原价。

他常对家人说:「让领导富裕很容易,让群众都富裕,太难……」

随着时代的改变,能理解陈永贵想法的人越来越少,不过,邓公其实是理解这位曾经的副总理的。

尽管陈永贵和邓公意见不合,但邓公依然对他十分尊重。

1980年,就在两人发生分歧后不久,邓公曾说:「要坚定立场,不必惧怕批评,批评也是件好事。我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上曾表扬过大寨的奋斗精神,向大寨学习没有错。」

尽管陈永贵已经辞职,但邓公要求继续保持其副总理待遇。

偶尔,邓公还会与陈永贵交心,他深知陈永贵的精神可贵。

在陈永贵去世后,邓公坚持要求以副总理规格为他举办葬礼。

按照陈永贵的遗愿,他被安葬回故乡,墓碑上刻着「功盖虎头,绩铺大地」八个大字。

陈永贵的所作所为曾引起争议,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

但在他离世后,人们仍然承认他的贡献,他是大寨村的功臣。

对于一生的辛勤付出,陈永贵或许最大的安慰就是在最后得到人民的肯定。#百家帮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