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独特的意义, 在不同的语境下,说一样的文字词语,也会有不同的效果。
就比如就「聪明」这两个字,就有 褒贬不一的用法 ,如果要褒义的夸人家聪明,我们可以用「聪明绝顶」,但是如果用贬义的说法,我们可以说这个人「聪明反被聪明误」。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宋庆龄,在 1972年参加完,陈毅的追悼会后,感慨道:毛主席真是绝顶聪明 。
宋庆龄作为 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她在事业上的发展,绝不亚于任何一个男性,作为女人她所从事的事业,也是十分的伟大。
当然,如此优秀的宋庆龄,在辨物识人上,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早年他就有所耳闻毛主席这个人,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见到本人。
后来,在与毛主席相识后,就曾多次表示出,对毛主席的欣赏,既然宋庆龄一直都很欣赏毛主席。但是,为什么会 在1972年,参加完陈毅的追悼会后,发出毛主席真的绝顶聪明这样的感慨 呢?
那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才会让宋庆龄发出如此感慨呢?就让我们把时间调回到那一天,看一下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吧。
特殊时期毛主席临时出席追悼会提高追悼会规格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正在经历着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里,我们的老一辈的先驱们,都陆陆续续的离开了我们,在悲痛之时,我们也只有通过怀念, 来感恩他们曾经的付出。
1972年1月10日,这天的北京还处在冬季, 整个环境给人一种 ,寒冷孤寂的感觉,此前热闹的大街上,都没有什么行人,而就在这一天,曾经的开国元帅陈毅,也悄然的离开了我们。
陈毅1901年出生在四川,前半生一直都奔走在 抗战第一线 ,建国后荣获元帅的称号,如此战功赫赫也深受大家的爱戴,但是他的追悼会却办的十分的不符合规格。
按照当时陈毅元帅在离世前, 所就职的职位来说, 他的追悼会不该如此冷清,但是实际情况是,当时我国正处在那个特殊时期。
有人就是要戳一戳,这些老英雄们的锐气,所以 故意降低了追悼会的规格 ,来参加追悼会的大家虽然知道。
但是,在当时那个时候,也不好发声,毕竟在那时,随便说一句不得体的话,就能招来横祸,所以大家都默契的选择了沉默,安静的陪这位老英雄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 毛主席却突然出现了 ,在周总理的陪同下,来到了追悼会的会场,大家看到毛主席的到来,也是一脸的吃惊。
因为,早在陈毅元帅的追悼会筹划时,身体不好的毛主席, 就推拒了这次追悼会的出席 ,所以大家都知道,毛主席不会参加这次的追悼会。
因此,这也让那些有心人,更加 放大胆子的操作追悼会 ,这就有了,没有按照规定该有的规格,来办这次追悼会。
但是,现在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原本没打算参加陈毅追悼会的毛主席出现了,这就让筹划追悼会的人感到了压力。
毕竟陈毅元帅也是与毛主席共同征战过的「 老人」 ,两人出生入死多年,两人之间的情谊,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但是,现在却在陈毅元帅死后,如此对待他的老朋友, 这不是打毛主席的脸吗?
毛主席的突然到访,让主办追悼会的人,一时之间傻了眼,不知道该怎么交代这个事情。
毛主席在来到会场后,看到现场如此, 也不禁心寒,但是他没有发脾气, 也没有找来主办的人问责,而是示意身旁,陪他一起出席的周总理。
小声对周总理说着什么,周总理听完后,就立即通知 在京的所有人, 全部都出席陈毅的追悼会,这样一来,一时冷清的陈毅元帅追悼会,突然就热闹起来了。
而毛主席的突然出席,也 提升了追悼会的规格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位老元帅做了什么不恰当的事,才会如此冷落。
但是大家看到了毛主席的出面,就知道毛主席对老元帅的重视,让那些有心之人,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同样受邀出席的宋庆龄,也看到了这一幕,不禁嘴角也是略微上扬,心里默默赞同毛主席的做法。
而 毛主席见到宋庆龄也来参加 后,赶紧让人搀扶他,往宋庆龄这边走着,宋庆龄见毛主席要过来,也是开心的迎了上去。
老友相聚格外珍惜
很快两人的手就握到了一起,宋庆龄先开口问道:「您,还好吧, 最近身体还硬朗。」 毛主席听到后点点头:「好,好,就是人老喽,还是不比以前啦」。
宋庆龄又问到:「您多保重, 我有机会去看您。 」毛主席开心的回答:「好,好」「您也来看陈毅呀」毛主席眼里闪过哀伤「是呀,老家伙些,都丢下我,走喽。」
随后,两人聚在一起,交谈了好一会儿, 才去拜别陈毅元帅 ,在拜别了陈毅以后,宋庆龄就打算要离开。
这时。毛主席发现了, 准备离开的宋庆龄,赶紧叫身边的江同志 ,去扶宋庆龄上车,江同志也领会了毛主席的意思,赶忙来到宋庆龄身边,扶着她上车。
上车后,宋庆龄点头,表示了感谢,并对江同志说道:「你回去告诉主席,他的心意我领了,下次不必如此见外。」随后就上车离开了。
一个细节体现毛主席的格局
车上开车的司机,对刚才的对话听得一头雾水,虽然不好过问,但是还是 大着胆子 ,询问了宋庆龄缘由:「夫人,刚刚扶您上车的,是毛主席的夫人吧。」
宋庆龄见司机问起,也友好的回答他的询问:「是呀。」
宋庆龄赞扬毛主席
随后在车里,宋庆龄又与司机聊起了毛主席:「毛主席这个人很聪明,像当初,在中国危难之际,如果不是他,孙先生的遗愿, 就没办法完成了 。
虽然早年,我们不在一个阵营,但是,他的事情我还是听说了很多的,后来在取得最终胜利后,我本来是不打算参与的。
但是他依旧热情的邀请我参加,还找人来了好几次 ,最后我看他如此诚心实意就去了。
他呀是个明白人,明白中国只有团结所有人,才能做到真正的统一,所以他的聪明和格局绝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司机听完也是连连点头。
结语
人的一生有聪明的头脑,固然是一件好事,如果能够 用在好的地方就是造福一方 ,就像毛主席一样,在他的一生中,他用他的聪明才智,和众多有志之士一起建立了新中国。
在新中国建立后,又用自己的智慧,将中国立于世界之林中,这么多年过去,大家还依然记得他的付出。
所以有时难免会感慨,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毛主席就很好的给我们诠释了一个道理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
做无限的事,正因为有像毛主席这样的先驱 ,才让我们古老的中国可以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