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明代有孤寡老人不进福利院,官员要被打六十大板

2024-05-16历史

明代有孤寡老人不进福利院,官员要被打六十大板。这听起来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在我们现代社会,养老院是一种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的公共服务机构,可怜的孤寡老人自然应该受到妥善的安置和照顾。然而在明代,官员竟然要为此受罚,罚款还如此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看似荒谬的规定?朝廷又是出于何种考虑而颁布了这一法令?我们不禁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明朝究竟是一个如何看待社会福利的王朝?它的养济院制度又是怎样的一种运作模式?让我们一同沿着历史的痕迹,一探明代独特的福利政策的来龙去脉。

明朝建立前期:汲取前朝经验,为福利机构铺路

明太祖朱元璋颁布建立养济院令,并非是出于突发奇想。事实上,中国的养老福利机构,早在先秦时代就已萌芽。【礼记】中记载了当时虞夏商周,都曾设立过上庠、下庠、序、学等收容老人的场所。可见尊老敬老的思想,植根于华夏文明的初衷之中。

到了汉代,君主重视颐养天年,中医学说开始兴盛。在战火纷飞的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传入中原,倡导博爱精神,推动了"六疾馆"和"孤独园"这两种公共慈善救济机构的诞生。六疾馆专收容贫病者,孤独园则主要赡养老人。尽管两馆最终命运多舛,但仍为唐宋的福利事业埋下了种子。

进入唐代,佛教勃兴,寺院主动担负了社会救济重任。悲田养病坊应运而生,收容无家可归者和身染重疾者。武则天时期佛道兼修,悲田养病坊发展遍及京师和州县。此后唐武宗为收复田产而发动了"反佛运动",悲田养病坊亦遭重创。宰相李德裕为重振这一善政,建议皇帝另立类似机构。于是"养病坊"取代了"悲田养病坊",沿袭其宗旨,但管理权收归朝廷。

到了宋朝,统一王朝的强大经济实力为福利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当时颇为知名的有"福田院"、"居养院"、"安济院"和"惠民药局"四种机构。其中安济院专门收容传染病患者,为防疫贡献力量;惠民药局则广设诊所为普通民众提供低价医药服务,堪称古代最早的官办医保机构。

元朝虽然推翻了宋室,但并未全盘推倒宋代的制度。惠民药局这一善制得以保留并继续推广。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初,总结归纳了前朝福利机构的经验和教训,遂创建统一的全国性"养济院"制度,这成为明代社会福利事业的顶梁柱。

朱元璋创立养济院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制定养济院政策,缘起他自幼贫困却历经艰辛的人生经历。

朱元璋出身于安徽一个微薄之家,十岁丧父,十八岁离乡去做蛮夷。在军中受尽磨难,却因勇敢机智,屡建奇功。后来卷入红杆军的农民起义,一路反戈从最底层百姓一步步打拼上位,最终建立明朝王朝。

由于亲身经历了农民生活的艰苦,朱元璋极为关注社会底层的处境。及至登基称帝,他上下同怀安危,时常挂记那些无家可归、无力自养的穷老百姓。洪武元年,朱元璋下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专门收容孤寡老人及流民的"养济院"。

这一诏令旨在为生活无着、无力谋生的老人提供庇护和照料,同时管束流浪人口,给予就业指导和生活救助。养济院对象主要包括:孤儿寡妇、老年丧偶无子无靠后人、流落失所者等弱势群体。

为了确保诏旨得到贯彻执行,朱元璋还在【大明律】中明文规定,只要在官员巡查时发现尚未被安置进养济院的孤寡老人,该官员就将面临"杖六十"的严惩。这一罚款之重,足见明太祖对此政策的高度重视。

朱元璋为何如此看重养济院?这与他对"统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的抱负不无关系。他渴望将国家建设成一个人人享有温饱的大同社会,先富帮助后富,因而向最贫困的弱老同胞伸出援手,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就成为当务之急。

更重要的是,养济院把这些流浪失所者统一管理起来,避免他们无家可归而游荡各地,影响社会治安。同时也为无力自养者提供庇护和生活保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为新政权赢得人心。

大明律中惩处失职官员的严厉条款,也折射出统治者对于法制建设的重视程度。朱元璋意识到,任何政策都必须要有法律作保障,并有相应惩处机制,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防止官员徇私舞弊。

尽管如此,明朝初年国力尚未恢复,除了京师之外,其他地区暂时无力兴建养济院。直至明成祖时期经济状况好转,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这一制度。

成祖时期养济院发展壮大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大力推广和完善了祖宗遗留下来的养济院制度。

当时明朝已进入了统一发展的稳定时期,加之朱棄承继祖训,勤勉节俭,国家财力渐趋充裕。在这种有利条件下,朝廷遂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一系列养济院。

首先,成祖下令在各省会城市普遍建立养济院,将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层层落实。很快,除京师所在的南京、北平等重镇之外,江南富庶的扬州、苏州、杭州、南京,直隶内陆地区的开封、平凉,以及东北的辽阳等地,相继都建起了规模可观的养济院。

朝廷不仅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兴建,就连边远乡野也没有放松力度。比如新疆的伊犁、喀什噶尔就分别设有伊犁养济院和安西养济院。蒙古高原上的机构达斡尔部的府院范围内,亦设有一座养济院。即便是岛屿地区,朝廷也尽可能予以覆盖,如在澎湖列岛就有养济院存在。

除了遍布疆土各地,成祖时期的养济院在规模和设施上也有了长足进步。以京师所在的南京为例,当时南京城内就有四座养济院,分别设在秦淮河畔、桃源巷、夷坚门内和虎冈之上,可容纳数千人。其中以夷坚门内的院落规模最大,占地达三万余亩,共有数百间房屋。

朝廷专门拨付了巨额经费作为养济院的运营基金,并规定了明确的收容对象和标准。不仅安置了失去赖以为生的孤寡老人,也收容了无家可归的孤儿。对于那些身残志坚、尚有一技之长者,养济院还为他们安排了力所能及的手工活计,如编织蓑衣、制作草鞋等,以解决生活所需。

为了确保善政不被腐化,朱棣还特意为养济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比如明确规定,孤儿寡妇可终身供养至逝世,年逾六旬的老人则依其身体状况,视情况酌予救助。凡流浪失所的健康壮年,至多只能暂借院中歇脚三日,第四日必须离开。

可以说,朱棣时期的养济院制度已初具规模,管理有章可循,覆盖范围广阔。它们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一大批弱势人群的温饱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减轻了社会矛盾和动乱,为建立一个安康有序的大明社会贡献了力量。

养济院管理困境与调整

随着时间推移,明朝的养济院制度虽初具规模,但在实际运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突出的管理困境。

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骗取救济人数激增。由于明朝中后期,战乱频仍、灾祸陵夷,贫苦人口越来越多,加之有心人视养济院为"免费伙食"的大锅饭,借机渔利。于是有的人假冒孤寡老人,骗取官方发放的救济粮食。有的则编造虚假身世,矫托成有房有人被赶出家门,混入养济院蹭吃蹭喝。

一些地方官员为了攫取私利,也在统计数据时作了手脚。他们故意夸大养济院实际收容的人口数量,然后凭虚报多领拨款。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监管缺失,上缴的人数远远多于实际情况。甚至还有个别官员直接将养济院中发放的救济粮食据为己有,将无家可归的弱老们遗弃在外。

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养济院政策的执行效果,造成大量国家财力的浪费,于是朝廷遂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遏止这一乱象。

首先加强了对入院人员的审查。明朝中期以后,各地养济院都设立了专门的审批处,严格复核每一位入院者的身份。比如广东地区,除了提供乡贤、族长的身份证明外,还必须由三人以上作证才能获准入院。一旦被发现有虚假造假行为,不仅会被立刻开革出院,其主谋更将受到严惩。

同时朝廷也加大了对养济院账务的查处力度。每年都会派遣专门的官员前往各地的养济院巡视,核查账目和实际收容人数,一经发现有渎职行为,立即惩办负责官员。

有趣的是,朝廷对于明知故犯的骗取救济人员,虽然也会严惩,但并非不能网开一面。根据【大明律】的规定,如果有违法分子主动向官府申报自己的罪行,表现出悔过态度,就可以免去一切刑罚,重新获得合法身份。据载,当时就有不少"小偷小摸"靠此免受牢狱之灾。

对那些确实身无分文、生活艰苦者,明朝则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予以安置。比如在京师所在的南京,就大量聘用这些无家可归的人在长干河、秦淮河等大型工程中务工,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

总的来说,虽然明朝的养济院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曾出现过诸多管理困境,但当权者终究及时发现了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有效防止了更大的弊端发生,保证了善政一直延续下去。这份务实作风令人钦佩。

养济院的最终走向

明朝中后期,由于战乱连绵、天灾不断,加上长期财政赤字,国力日渐衰微。在这种大环境下,曾经举世瞩目的养济院制度也开始出现动摇。

当时最大的困难在于财政拮据,难以为养济院提供足够的经费。明朝前期的积累已在内忧外患中所剩无几,由于大明王朝更迭节奏加快,每一任皇帝都无暇顾及养济院的运转。

朝廷被迫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措施,养济院也不例外。比如在嘉靖皇帝的统治时期,为了勒紧开支,朝廷取缔了外省多数的养济院,只保留京师本地的几座大型机构,其余皆遣散或并入其他慈善事业中。

即便如此,存留下来的养济院运营也捉襟见肘。不少机构出现了拖欠工饷、院中弥漫阴湿恶劣环境等窘况。一些远离京师的偏远地区,供养完全处于半停顿状态。

仅有少数地方,如泰和、保定一带,还勉强维持着一些规模。但也只能为当地孤寡老人提供简陋的生活资助,荫蔽无几。

养济院的衰落也给普通民众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由于外来人口无法获得妥善安置,不得不在城乡间漂泊流离。街头乞丐、赤贫者大量增加,给社会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养济院制度的精神文化内涵,仍为后世所传承。明朝的一些地方显贵和富商,纷纷在自己的封地和产业中模仿朝廷的做法,设立类似的慈善机构。比如广东肇庆富户郑芝龙就在其祖宅附近建有一座"怡庵",免费供给孤寡老人食宿。

到了清朝时期,此种"家塾兼济之舍"更加普遍。尽管规模较小,但已形成一种民间的互助救济氛围,从根本上解决了一些遭遇困境者的温饱问题。可以说,明代养济院的理念已深深植根于国人的集体记忆之中,成为中华文明博爱传统的重要一环。

虽然明朝后期,由于国力日衰,加之战乱频繁,养济院制度最终走向没落。但它在历史长河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对于后世社会的正义观念、道德观念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