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49年,前国军将领进京,问旁人:我该不该把同学录给毛主席看

2024-02-03历史

1949年,前国军将领进京,问旁人:我该不该把同学录给毛主席看

1949年9月7日晚上10点,北京火车站氛围热烈非凡。

毛主席在此迎接一位特殊贵宾,即原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周总理、朱老总、聂荣臻、黄克诚等100多位党政军领导的陪同,无疑显著展示了这场迎接仪式的超高规格。

先前,有人或许难以理解:只不过是一位叛变的前国军官员罢了。即便他资历再悠久,毛主席也不必亲自迎接!

对此,主席发表了这样一番言辞:「难道你们的朋友来了,你们还叫别人去接吗?」这一语道破一切,让所有人都无法再有异议。

随后,北京各大媒体纷纷刊登了毛主席迎接程潜等湖南代表的场面。令人遗憾的是,火车站内另一位人物似乎被各大媒体「疏忽」了。

此人名为程星龄,他是程潜的弟弟,同样是此次代表团中的一员。虽然程星龄比程潜年轻18岁,论资历,他的经历确实比大哥逊色不少。他曾担任国民党广西省和福建省政治顾问,并在程潜、陈明仁两位将军的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军起义将领之一。

中南海的欢迎宴会上,程星龄同样参与其中。然而,与之前在火车站一样,他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与毛主席多说几句话。

直到全国政协开幕的前一天,程潜匆匆从中南海返回下榻的北京饭店。一进饭店,他神秘兮兮地拉着弟弟程星龄,告诉他:

「星龄啊!告诉你个好消息,你的大同学要单独见见你这个小同学呢!」

这一番话让程星龄感到有些懵了:大同学是谁?小同学又是谁?他赶紧追问:「看您这么高兴,是在和我开玩笑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程潜见他不理解,便大笑着说:「毛主席说你是他的同学,他可没忘了你这个小同学,你居然忘了他这个大同学!」

程星龄这才明白大哥的意思,连连叹:「岂敢!岂敢!」

在严格的意义上,程星龄和毛主席从未共读过一堂课。毛主席原是湖南一师8班4级的学生,是学校中备受尊敬的人物;而程星龄则是15班1级的学生,当时年仅17岁。两人一个是高年级,一个是低年级,相当于一个是学长,一个是学弟。

经过多次确认,程星龄确信毛主席真的要见自己,这让他兴奋不已。接着,他做了一件出乎程潜意料的事情:

他打开从湖南带来的手提箱,取出了一本小册子。可以看出,这本册子有相当的历史,纸张已经泛黄,四角也有些磨损。

程潜凑上前一看,原来这是一本陈旧的同学录。程潜翻开同学录,在第10页上发现了一个名字:毛泽东。他感到非常惊讶。

程星龄见大哥如此吃惊,便再翻到第26页,指着自己的名字。仔细一算,这本同学录已经保存了30多年。而程星龄之前居然一直没有提起这一点给他这个当大哥的。

程星龄的沉默当然有原因。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大哥两个信息:

首先,年轻时他之所以珍藏这份同学录,是因为对杨昌济、徐特立等老师的敬仰。那时候的他,无法预料到第10页上的那位学长将来会领导中华儿女建立新中国。

其次,这次他把同学录带到北京来,是想给毛主席看看,但他又有一个很大的担忧:怕给人家高攀之嫌。毕竟,人家如今是主席,而他在起义前还只是国军将领。

按照程星龄的思考,如果主席这次没有时间见他,他就打算把同学录带回湖南,不公开展示。然而眼下,突然有了这个机会,程星龄便与大哥商量:

「你说我这同学录带去好,还是不带去呢?」

程潜与毛主席交往多年,早已成为知己,他迅速回答:「带去,带去,保存几十年了,也不容易!」

一本同学录,记录着一段历史。

程星龄曾认为这只是他个人的收藏,却没想到在接下来的见面中,这本同学录给主席带来了多大的感慨!

对于那些老同学,世人会记住【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鲜为人知的是,许多让毛主席引以为傲的「同学少年」并没有迎来新中国的建立。他们成为主席内心的一道伤痛。

本篇故事将聚焦于1949年毛主席和程星龄在建国前夕的一次会面。这段被尘封的历史或许能更深入地让我们了解湖南一师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

一、会面 很快,程星龄带着那本泛黄的同学录来到中南海丰泽园的菊香书屋。

一进书屋,程星龄开始仔细观察。院子里没有任何值钱的字画或古董,只有几盆无花果摆在路口。在办公室里,一张宽敞的书桌上堆满了文件,几部电话摆在茶几上。

这样简朴的布置令程星龄颇感惊讶。尽管他曾去过国军高官的办公室,但那里的陈设要比眼前简朴得多。

毛主席看到程星龄进来,放下手中文件,笑容满面地迎上前,握住他的手说:「小同学,请坐,今天你就在这里吃午饭,我们好好聊聊!」

在正式开谈之前,程星龄提到那本同学录,希望主席能够看一看。毛主席得知有这么个东西,急忙表示:「拿出来让我看看!」

接过程星龄递过来的同学录,毛主席细致地翻看。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程星龄明显察觉到主席的表情与刚才的笑容截然不同。

毛主席默默沉思了一会儿,一边翻看,一边开始讲述他对一些人的记忆。程星龄原以为,很多事情只有他自己记得,没想到毛主席的记忆力比他还要出色。

当毛主席看到老同学周世钊的名字时,他沉重的脸庞突然放松下来,询问程星龄:

「你在长沙和惇元有联系吧(周世钊字惇元)?最近我收到了他领衔的一些老新民学会会员给我的贺电贺信。我们不仅是同班同学,还曾经一起盖过一床被子!」

程星龄当然熟知周世钊,作为长沙学子的代表人物。他迅速回应:「惇元一直在我们母校担任教职,目前还担任代理校长!」毛主席闻言立即表示要给周世钊写一封信,与他叙旧。

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毛主席和程星龄谈及了许多话题。然而,无论话题延伸到何处,都离不开毛主席的老同学们。

程星龄明白:有些人、有些事,主席从未忘怀。这些人在湖南一师的年代里都是「风云人物」。

二:共赴征途 1915年9月,长沙学界发生一起不寻常的事件:城区各中等学校的传达室门口张贴着一张张「征友启事」。

这则「启事」引人注目的地方不止一个:

首先,它用八裁湘纸油印,字迹洋洋洒洒,蕴含几百字,全篇皆为古典文体。更让人瞩目的是其中的书法,皆为兰亭帖体,表现得非同寻常。

其次,内容别具趣味,大意为:如今国家正陷入危机,面临存亡之秋,特邀请有志于爱国工作的青年组织团体,锤炼品行,积蓄才干,共同寻求救国之策。

再者,署名十分有趣,署名为:二十八画生。同时,启事上还特别指出,对于有兴趣结识「二十八画生」的人,可写信至第一师范附小,寄给陈章甫老师,由他转交。

这一事件迅速引起长沙师生的广泛关注。一些守旧的「老夫子」们急不可待地将征友启事撕下。而有些好奇的学生则悄悄猜测:「这个‘二十八画生’是不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女朋友呢?」

这样的猜测让湖南女子师范的马校长颇感恼火。按照启示上的信息,他找到了在第一师范附小任教的陈章甫,直截了当地质问他:

陈章甫先生,你怎么成了帮人找朋友、做媒体的专业了!找朋友居然找到了我们女子师范,那个名叫「二十八画生」的是何方神圣?

陈章甫听完马校长的责问后笑了起来。原来,这则寻人启事正是他的好友毛泽东所写。

之所以被称为「二十八画生」,是因为「毛泽东」这三个字的繁体字总共有28画。

面对马校长的不依不饶,陈章甫打着胸脯向他保证:毛泽东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学生,目前正在湖南一师就读。虽然马校长半信半疑,但还是特地亲自前往湖南一师向校长武绍程进行求证。结果证实了陈章甫所言属实。

这一年,毛泽东22岁,他非常渴望交朋友。两年前的春天,他考入了湖南第4师范学校。同年秋天,4师并入湖南一师,他被编入了八班。

由于家境贫困,他晚年回忆道:「在长沙师范学校的几年里,我总共用了160块钱,包括了多次的报名费!」

他渴望通过「征友启事」找到一些真正的朋友。很快,五六人前来「应征」成为他的朋友,之后还有几十人响应。从那时起,毛泽东身边聚集了一大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

1918年4月14日,在岳麓山下,一个名为「新民学会」的进步社团成立。当时,没有人知道这群年轻人想要做什么、能够取得什么成就。但他们心知肚明:这个时代需要改变!

三:如何能遗忘? 当这些年轻人出现在长沙街头时,鲜有人能够清楚解释:是什么让他们聚在一起。即便到了今天,仍有现代史专家在讨论:

客观来看,他们的差异确实很大。有富家公子,不用为生计而担忧;有来自乡村的贫穷秀才,要把一毛钱掰成几份才够用。有年轻的「光棍儿」,也有几个孩子的父亲。

然而,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他们成为了朋友。

想要扬清世间的浊气,就一定需要付出牺牲。这一点,年轻的毛泽东心知肚明,朋友们也了然于胸。他们的命运又是如何的呢?

在这里,我只讲述其中的三位:

第一位,蔡和森。

蔡和森和毛泽东一样,都是杨昌济先生的得意门生。杨老先生生前,曾特意写信向友人推荐他们。他在信中写道:

「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他所说的「二子」,一个是毛泽东,一个就是蔡和森。几乎从进入湖南一师的那一刻开始,毛泽东就与蔡和森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朋友。

蔡和森来自书香之家,他的母亲葛健豪是当时中国最杰出的母亲之一。1918年,毛泽东生病,于是寄宿在了蔡家的「刘家台子」。毛的身体稍微好转后,他邀请蔡和森一同展开一场旅行。

当时,毛泽东年仅25岁,而蔡和森也只有23岁。两人身无分文,只带了各自的雨伞,脚上穿着简陋的草鞋,准备外出游历。

蔡和森的母亲在后面追着喊:「你们身无分文,如何在外面生活?」 兄弟俩回答道:「我们懂得与人交往,遇到问题时伸出援手,还会送人一副对联,这样别人就会慷慨地招待我们!」

是的,那就是当年的毛泽东和蔡和森。或许你会觉得,他们在那个时代显得有些过于理想化。但在那个充满荆棘、黑夜笼罩的时代,拥有一位知己,即便前路漫漫,也能迎难而上!

在一次探险中,他们跋涉过洞庭湖区的五个县市。这段旅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深刻影响了毛泽东的一生。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们不仅是彼此的兄弟,更是战友。1927年8月,蔡和森极力支持毛泽东加入中央政治局,担任候补委员。他当众表示:「我了解毛泽东!」 这一举动为中国革命带来了一丝曙光。

然而,1931年,蔡和森因为叛徒的出卖被捕,终年36岁。毛泽东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他向人们表达:「和森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友情传承至他们的子女。多年后,毛岸英和蔡和森的儿子蔡博在苏联成为了同学兼好友。这一切似乎注定,他们两人在众多留苏孩子中,保持了最为深厚的关系。

第二位是陈章甫。

陈章甫是浏阳人,比毛泽东年轻一岁,两人相识于湖南一师。他与毛泽东的关系更像「偶像」与「小迷弟」。他对毛泽东的崇敬,在同学中独树一帜。

因为结婚较早,陈章甫和妻子毛秉琴常常照顾着毛泽东这位「单身汉」。无论平时做了什么美味佳肴,总会叫上毛泽东一同分享。他们的女儿甚至直接称呼毛泽东为舅舅。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后的新居,也是由陈章甫夫妇精心布置的。可以说,当时这两家人关系密切如同一家人。

1930年2月,陈章甫英勇就义,年仅36岁,他临终时依然昂首高呼。陈章甫的妻子毛秉琴携带着三个女儿离开长沙回到了浏阳老家,从此与毛泽东一家失去了联系。

毛泽东在之后的岁月里,无数次打听陈章甫妻女的去向,却一直未果。直到1951年4月,毛主席终于收到了一封来信。这封信是由一位名叫陈文新的女大学生写的,她正是陈章甫的女儿。毛主席得知章甫兄的后人仍然在世,而且取得了如此出色的成就,感到非常高兴。

在兴奋之余,毛主席向陈家寄去金钱和物品,并多次亲自接见了陈文新。

陈文新的成就不可小觑,1959年她毅然放弃在国外的高薪,回到祖国担任教职,填补了国内多个领域的空白,同时贡献于建立了中国最大的根瘤菌菌库。2001年,她荣当中科院院士。

第三位是何叔衡。

何叔衡考入湖南一师时已经年届37,比毛泽东年长整整17岁。

早年他曾中过秀才,原本在乡里有一份差事。然而,因看不惯官场的黑暗腐朽,何叔衡选择离开乡村来到了长沙。

或许现代的年轻人难以理解,在那个时代,一个快要40岁的男子,竟会为了内心中的一个「梦想」,舍弃家庭,与一群和他儿子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建立深厚的友谊。但这就是何叔衡。

与那些看上去充满阳光、活力的年轻人相比,何叔衡留着八字胡须,总是穿着一身长衫,显得格外与众不同。然而,这并没有影响这群年轻人对他的喜爱,也没有妨碍毛泽东对他的欣赏。

何叔衡为人一直踏实可靠,每次讨论问题时都表现得非常感性,常常在激动之际擦去眼泪。正因如此,毛泽东评价他:「何胡子是一位真诚之人,是一团充满感情的存在!」

1935年2月,毛泽东在江西向福建转移途中,敌人追至,为保护战友撤离,何叔衡毅然跃下悬崖,时年59岁。

多年后,毛主席对这位老同学的评价是:「叔翁办事,可当大局!」毛泽东深信,这位与他共同经历风雨的老友是可靠值得信赖的。

除了何叔衡外,湖南一师的同学中还包括罗学瓒、张昆弟等人。罗学瓒在1930年8月英勇牺牲,年仅36岁;张昆弟则在1932年牺牲,年仅38岁。

这些同窗,未曾见到红旗飘扬在天安门上空。

结语: 每当中华民族陷入危难之际,总有一群人挺身而出。毛泽东和他的同窗们,正是这群英勇之人。

对于程星龄带来的同学录,我们不得知主席内心的苦楚。晚年的他,除了时刻关心老同学的后人,鲜少再谈论其他。

最后,附上【沁园春·长沙】的全文。1925年的晚秋,毛泽东在赴广州的途中路过长沙,回忆起旧时同窗,产生了这首诗: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曾记否?当年那些可爱的年轻人,给予中华民族希望,并将那个希望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