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卖油郎问:村里住好多八路?孩子答七八个吧!当夜日军来偷袭

2024-02-02历史

卖油郎问:村里住好多八路?孩子答七八个吧!当夜日军来偷袭

1941年1月2日(农历腊月初五)的清晨,太阳冉冉升起,为行唐县南龙岗村及其周围的田野披上一层温暖。村中的长者们面对即将到来的腊八节,因为缺粮而愁云密布。在村头的一棵大树下,几个小孩兴高采烈地嬉戏着,仿佛冬日的寒冷被他们的欢笑驱散。

与此同时,一位形象鲜明的货郎挑着担子,悠然漫步向村子走来。

当货郎走近大树时,一群好奇的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围拢上去,期待着看到令人垂涎的糖瓜。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这位货郎担子上扛的不是糖果和食品,而是一些装在瓦罐里的香油。

孩子们见到是卖香油的货郎,顿时失去了兴致,纷纷散开回家。唯有两个稍大一点的孩子被货郎留住,他好奇地问道:「小朋友们,腊八节快到了,你们家准备买些什么好吃的呢?」

一个小孩生硬地回答:「家里有棒子面粥就行了,没钱买其他吃的了。」

货郎又问:「你们家有没有八路军驻扎?如果有,家里的饭菜应该会好一些。」两个小孩摇摇头。货郎继续问道:「我们村里有多少八路军呢?」另一个小孩回答:「大概七八个人吧。」

两个小孩一边回答一边追逐着其他玩伴,而货郎则挑起担子,悠闲地继续朝村外走去。

八路军哨兵

当夜深沉得令人无法见底,天空尚未显露一丝曙光。

行唐县南龙岗村的八路军冀中7分区17团团长闵鸿友一向喜欢早出门,此时已穿戴整齐,准备与警卫一同前往村口查看哨兵,确保安全。刚走出大院,就碰上一个匆忙走来的人,二者在黑暗中撞了个满怀。

仔细一看,原来是龙南岗3营的通信员,而通信员后面还跟着一位老者。

闵鸿友询问后得知,老者一早起来到马路上捡拾粪便。然而,刚走出村南不远,他就发现外面到处都是日伪军,大沟里甚至还有几十匹日军的大洋马在黑夜中喷着热气。

老者吓了一跳,明白日军悄然靠近,赶紧返回村口向哨兵报告。

哨兵引领老者步入3营的指挥部,营长立即派遣侦察队了解敌情,紧接着命令通信员将老者带至北龙岗向团长闵鸿友报告敌情。根据老者的观察和3营的侦察,日军规模约为200人左右,而伪军则约有170余人。

对此,闵鸿友感到困惑:「为何夜间发动合围的日伪军规模如此之小?」

正在此时,17团的政委姚国民匆匆赶至,两位领导立即嘱咐通信员通知3营,利用付家大院和南龙岗村的院落采取坚守策略,同时团部、1营和2营迅速实施合围,形成一体化作战,实现里应外合的战略。

原来,前一天「卖香油」的人在南龙岗村是个叛徒,名叫老白洋。

鉴于儿童通常不说谎,老白洋得出结论南龙岗村最多只有一个八路军班的兵力。因此,他回到行唐县向上级「太君」报告后,日军调动了近三倍的兵力,悄悄地在深夜赶至,于清晨5时左右接近南龙岗村。

然而,老白洋没有预料到南龙岗村在前一天只有七八名士兵的一个班,因为3营的官兵都在北龙岗的17团团部参加会议。在会议上,团长闵鸿友和政委吴西对可能的敌军袭击做出了有针对性的安排。

日伪军抵达南龙岗后,他们将多匹大洋马系在深沟中,骑兵下马与主力一同包围村庄,并在村南出入口架设了几挺重机枪。南龙岗村东边是一条河,西边是陡峭的山坡,一旦日军发起冲锋,八路军唯一的撤退路径就是离开付家大院,沿北方向撤往北龙岗村。

因此,日军在南龙岗的西北埋伏了60多名伪军,并设置了两挺机关枪。

然而,他们没有料到一个早起拾草的老者无意中打破了他们的包围。17团团长闵鸿友和政委吴西巧妙地利用此机会,决定3营坚守付家大院和南龙岗村,同时主力偷袭日伪军,实施反包围计划。

在这个寒冷的华北冬季,晨光最迟不会超过7时30分。

随着天色渐亮,闵鸿友和17团的1营、2营需要在两小时内完成对南龙岗村外日伪军的反包围,这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3营必须坚守在南龙岗村一段时间,为主力赢得足够的机动时间。

17团的前身是由东北军53军691团改编而来的冀中人民自卫军第2团(22大队)和冀中人民自卫军第7团(24大队)。其中,2团是吕正操手下的一支精锐部队,拥有4挺重机枪。

1939年3月,新成立的17团由冀中军区副政委王平率领到路西接受整训。

当时,许多团员对八路军总司令的身份一无所知,有人认为是冀中7分区的于权伸,还有人认为是冀中军区的吕正操。晋察冀司令员聂荣臻对整训非常重视,亲自到路西为17团进行训话。

整训结束后,7分区司令员于权伸和政委吴西派遣17团到藁城开展根据地建设。

于权伸是吉林东辽人,和吕正操同岁,曾在「小樵改编」时担任二总队总队长,后来成为2分区(后改为7分区)司令员。政委吴西是广西扶绥人,曾参加过百色起义、四五次反围剿和长征,还曾担任120师敌工部部长。

百团大战拉开帷幕后,17团的指挥层由闵鸿友担任团长,姚国民担任政委。

闵鸿友出生于安徽金寨,年仅16岁就参与了赤卫队,成为土地革命时期红25军的师特派员,后来担任红31军91师的营长。在抗战期间,他先后担任冀中1分区营长和晋察冀7分区特务营营长。1939年冬季,他在深县李家洼与日伪军遭遇,成功突围并升任17团团长。

百团大战爆发后,17团在接受7分区司令员于权伸和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的指挥同时,还直接受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指挥。17团在闵鸿友的带领下表现出色,连战皆捷,成功歼敌1500余人。

接下来,17团在阜平地区高门屯设伏,成功歼灭数十名日军。在定县新乐段的宣村,他们伏击了日军火车,再次取得胜利,歼敌百余人,烧毁坦克1辆,汽车40余辆,缴获94式山炮2门、38步枪两箱等大量军用物资。

这一战绩使得17团的闵鸿友等13位指挥员受到总部朱、彭首长的嘉奖。

在两战两胜之后,17团的团长闵鸿友和政委姚国民成功进行了反「扫荡」计划,巧妙地躲避日伪军的追捕,并顺利转移到南龙岗地区。在南龙岗,3营驻防,团部和1、2营驻防被龙岗。临近腊八和春节,闵鸿友更加小心谨慎,与姚国民一起召集干部研究反扫荡计划,并动员部队。

由于17团的充分准备,日军在南龙岗发动的「夜袭战」以失败告终。

1941年1月3日早晨,200余名日伪军发动进攻。

然而,在17团3营9、10连的顽强抵抗下,原本以为是突袭的战斗演变成了一场持久战。

同时,闵鸿友下令8连携带一挺重机枪占领村西高地,以防范日伪军的增援。1营的一个连抢占柳树沟,保护后路;另外3个连负责控制渡口,而团特务连则负责戒备村南龙岗河套左翼。

双方陷入拉锯战,日军集中重机枪向八路军的前沿展开一波又一波猛攻,导致双方伤亡惨重。

尽管情况严峻,但17团的7连、11连和12连成功包抄,将藏匿在树林中的日伪军60余人全歼。此外,团还成功缴获了深沟中日军留下的30多匹大洋马。随着东路和中路日伪军的被歼灭,17团的2营趁机夺占了日军炮兵阵地。

这场战斗虽然激烈,但17团在团长闵鸿友的指挥下,成功挫败了日伪军的突袭,展现出出色的战斗表现。

这场激战持续了三小时,我方成功歼灭200余名敌军,俘虏了7名日军和18名伪军。战场上我们缴获了平射炮、重机枪、轻机枪、掷弹筒,还有长短枪、炮弹60余发、子弹1.2万发,以及4个八路军急需的望远镜。

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八路军17团2营副营长陈国栋等74名勇士英勇牺牲,另有156人负伤。战后,由于17团的卓越表现,闵鸿友和整个17团再次受到八路军总部的高度嘉奖。从此以后,7分区17团成为日伪军的噩梦,他们的战歌也在冀中、冀南大平原传颂。

这次激烈的交战发生在冀中冀南地区,战场蔓延至四芝兰大马圈,沿着沧石路,令敌军胆寒。南龙岗宣村一战发生在平汉路上,再次震慑了敌军的士气。三次攻打郑章,成功火烧了蟠挑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