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0年周总理访苏,毛主席点名一人担任「代总理」,大家一致认同

2024-05-16历史

1950年的一天,周总理看着面前的电报陷入了沉思,这一封电报是毛主席在苏联发送的,上面注明了,苏联已经同意了我们的要求,周总理务必尽快抵达苏联进行商谈。就是这封电报让周总理陷入了沉思,而当周总理将自己担心的这件事告诉毛主席后,毛主席只点了一个人的名字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到底是一封什么样的电报?周总理到底在担心什么?而这个被毛主席亲自点名的人又是谁呢?

就在周总理收到这封电报之前,一个流言已经在国际上传开了,说苏联方面通过非法手段软禁了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周总理知道,当时的毛主席就在苏联,但是却并不是如同传言说的一般,而是毛主席不愿意回来。而毛主席不愿意回来的原因也正是他后来让周总理迅速赶到苏联的原因。

1945年,为了抗日大局,我们和苏联签订了友好同盟条约,因为这次条约的主要目的是抗日,所以苏联趁着这个机会在条约中拿到了不少的好处,而当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自然是不能继续看着苏联这么做了,于是毛主席亲自前往苏联,要求根据现在的发展,修改条约的内容。一心扑在国家和人民上的毛主席就是这么伟大。

可是到了苏联之后,毛主席才意识到,这件事情似乎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个时候的苏联怎么可能将自己嘴里的肥肉吐出来呢?所以他们对于我们提出的要求不是推辞就是不理不睬,什么我们有了就等于你们也有了这样的话他们没少说,但是对于这样的情况,毛主席自然也是不愿意妥协的,于是面对苏联的拖延,毛主席也和他们铆上了劲,就是不愿意离开,而那个苏联非法对待他国领导人的传言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迫于国际上的压力,苏联方面最终不得不低头,表示这份条约可以继续商讨,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毛主席给周总理发了一封电报,因为彼时的周总理肩上不仅仅有着总理的职位,更是肩负我国的外交部长的重担。毫无疑问,这件事由周总理来谈是最合适的。

可是周总理看着眼前的电报,却皱起了眉头,这件事由他来谈确实是最合适的,但是此时毛主席还没有回国,如果他也去了苏联,国内怎么办呢?当时的新中国才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仅仅是当时国内的事情已经让周总理忙的不可开交了,如果此时自己到苏联去商讨友好条约的事情,国内的诸多事务必定会陷入停滞,这对于我们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但是这个时候自己如果留在国内,那么毛主席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就会白白错过,万一之后再发生一点什么事情,商讨条约的事情很有可能会继续推迟,这也是周总理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但是分身乏术,看着电报上毛主席定下的五天之内前往苏联的话语,周总理还是回复了一份电报,将目前的困境告诉了毛主席。而在毛主席的心里,周总理是必须要来到苏联的,那么这件事的解决办法就只有一个,找出一个代总理,让他来暂时接替周总理的职务。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是这个人选却并不好找,这个人选必定要满足几个条件,第一个就是有足够强的能力,当时国内的的事务千头万绪,很多事情要顾及的方面也十分的多,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引起巨大的问题,即使是睿智如周总理都经常要忙到深夜,更不要说其他人了,不过虽然条件苛刻,但是在当时来说,还是有些人选的,但是在这些人选中,还要有第二点,那就是需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也足够为人民着想。

虽然有些人能力很强,但是他们缺少实践的经验,只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把很多事情都想当然了,而加上这一条之后,人数就在再次骤减,但是这依然不是所有的标准,如果要选出一个暂时的代总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要有一定的资历,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很多人都在战场上经过了十几年的拼搏,这个代总理必须要有足够的资历才能服众。这几条下来,直接就排除了很多人,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毛主席提到了一个名字。

能在周总理来苏联的时候,暂时接替周总理工作的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毛主席脑海中浮现了很多人,但是这些人一个个都被否定了,除了一个名字。在给周总理的回电上,毛主席认为可以先让董必武先生暂时接替周总理的工作。

而周总理在听到了毛主席的这个提议之后,也是眼前一亮,有能力,有经验,为人民着想,有资历,这不就是董必武先生吗?于是这件事很快就被敲定了下来,并且消息很快也就传了出去,对于毛主席和周总理做出的这个决定,没有人有意见,毕竟如果董必武先生都不合适的话,那可能就没有合适的人了。

作为我党的早期的领导人之一,董必武先生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就是当时的教书先生,虽然清贫,但是不失风骨,在父亲的影响下,董必武先生的思想也十分的超前,而作为19世纪末期的他亲眼目睹了腐败的清廷是如何被洋人的铁蹄践踏的。大丈夫顶天立地,为国为民,董必武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加入了武昌起义,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拿起了枪杆子,踏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

董必武最开始追随的是孙先生,但是随着革命的果实被窃取,董必武先生逐渐的对自己选择的道路产生了怀疑,他认为或许还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选择,为了寻找这些道路,董必武先生再次踏上了求学的道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列主义映入了董必武先生的眼帘,而在这样一种先进思想的影响下,董必武先生深刻的明白了思想的重要性,于是他走上了自己父亲而道路,教书育人。

在他的影响下,无数青年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而且他的影响力越发的大了起来,1921年,在嘉兴的一艘游船上,董必武先生和其他十几位同志共同见证了一个伟大的时刻,单单从这一点来讲的话,不要说比董必武先生资历更老了,就算是和董必武先生持平的资历都没有几个。

而且,在之后的日子中,董必武先生更是参加了长征,在抵达陕北之后,董必武先生在我党的发展中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他领导下的学校,为我国的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人才。

可是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 ,董必武先生也开始和周总理一起搭班,我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经过这两位的手才确定下来的,那个时候,我们的影响力还是极为有限的,但是董必武先生却显现出了自己长远的目光,他没有将自己的目光仅仅局限于国内的困境,而是积极主动的联系海外华侨,让他们一同加入抗日的队伍中。

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董必武先生的行为,认为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是随着董必武先生的努力,许许多多海外华侨开始加入了抗战的队伍,他们用各自的办法支援国内的抗战,或者是捐钱捐物,或者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又或者是动员国际力量进行支持,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当所有人的力量集合在一起的时候,便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能量,这股力量给予了我们国内巨大的支持。

在国内外的共同努力下,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可是就在大家认为和平的日子即将到来的时候,蒋介石却再一次掀起了战争,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而那个时候,董必武先生正在南京宣扬新思想,为了保证董必武先生的安全,我们希望董必武先生可以回到延安,但是董必武先生拒绝了。

他要用自己的影响力去说服那些国民党,这件事的风险我们根本不用多说,当时蒋介石的势力遍布全国,并且因为蒋介石的命令,当时我党在许多地方都陷入了危机,更不要提当时国民政府的核心南京了,这里说是龙潭虎穴都不为过,可是董必武先生毫不退缩,在南京城四处游说,争取到了很多进步人士的支持,而这也给予了我们巨大的帮助。

随着解放战争进入尾声,我党的事务也渐渐的多了起来,尤其是各个地区的工作如何开展,关系如何处理,这些东西千头万绪,却又无比的重要,如果这些事情单单凭借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是完全无法解决的,而董必武在这期间,不仅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更是肩负起了很多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而正是因为董必武先生的努力,让他也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荣誉。

在开国大典上,很多人在想站在毛主席的身后,但是只有董必武先生有这样的荣誉,这不仅仅是因为董必武先生的地位,更是因为他的贡献。可是董必武先生依旧没有放松对于自己的要求,1949年的下半年,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自然灾害,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地方在50年的时候发生了巨大的饥荒。

这可能是上天给予我们的第一个考验,但是面对这个考验,董必武先生没有丝毫的退缩,那个时候已经六十四岁的他依然夜以继日的工作,想象一下,一个六十四岁的老人,早上七点钟就开始起床工作,一下要到凌晨两点才能休息,这样的日子,董必武先生持续了很久。

但是这些努力不是白费的,动董必武先生的指挥下,全国各地粮食富余的粮食迅速被集中了起来,后来有人曾经统计过,当时汇集的粮食总价格甚至已经超过了20个亿,1950年的20个亿是什么概念,粗略的计算一下,在那个白米白面都稀缺的年代,当时100元可以购买接近一吨的大米,更不要说粗粮了。

如此巨大数量的粮食要想精准的运送到灾区,想要不出错,所有人在认为是不可能的,但是当时的上级也下达了死命令,新中国已经成立了,虽然成立的时间还不长,但是在这次的饥荒中不能饿死哪怕一个百姓。面对这样的命令,精准的将赈灾粮食送到灾民的手中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可是在董必武先生劳心劳力的指挥下,数十万斤粮食居然分毫不差的分发给了灾民,在这次的任务中,董必武先生完美的完成了上级的任务,在这样复杂的形势中,没有出现一点纰漏,灾民们也度过了这次的饥荒,没有出现哪怕一例灾民死亡的消息。

严谨几乎就是董必武先生工作的代名词,甚至于在1941年的时候,董必武先生还曾经因为六角钱就主动当着众人的面做出了检讨,当时董必武先生在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当时的情况大家也都清楚,内外交困,生活十分的困难,对于每一分钱都要节约,但是当时董必武先生还分管了伙食方面,虽然每一分每一厘都有在节省,可是他依然在想办法改善同志们的生活。

根据当时的同志会议,在有一个月月底算账的时候,突然发现伙食上有六角钱对不上,虽然当时是董必武先生在负责监督伙食方面,但是千头万绪的工作加上这些琐事,就算出现了错误也是情有可原的,这么多人,一个月仅仅差了6角钱,在很多人看来都是正常的,可是董必武先生却十分的自责,他认为是自己的过失才损失了这6角钱,而这些都是同志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他不顾众人的阻拦,当众做出了检讨。

这样一个人,暂时接替周总理的工作显然是没有问题的,而就像是毛主席预料的一样,在暂时接替周总理工作的时候,董必武先生兢兢业业的工作,虽然当时的任务众多,事情繁重,但是在董必武先生的努力下,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条。

而且,在董必武先生的主持下,完善我国法律的日程迅速被提了起来,在董必武先生看来,虽然现在新中国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完善法律和制度,当时的中国还有一部分法律没有完善,可是在董必武先生的主持下,一条条律例被制定,一部部法律被完善,甚至连法律人才的培养都已经被提上了日程。董必武先生对我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即使在晚年的出行的时候,他都不愿意做飞机这种消耗大的交通工具,而我们也将永远的记住这位为了新中国奉献一生的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