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为什么吏部尚书不能进入内阁?

2024-06-08历史

了解中国历史的友友,可能听过这样一句话:自古天官不入阁。天官是谁?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六部之首吏部的尚书。那么,为何吏部尚书不可以进入内阁呢?

我国古代自秦汉开始设有丞相一职,执掌全国行政大权。而到了隋唐以后,始设三省六部,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掌丞相大权,相权被严重削弱。

到了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干脆废除三省和宰相,全国政务决定权直接归于皇帝,六部直接听命于皇上,分掌全国行政大权。

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一排名最终成为定制是在北宋神宗王安石变法时期。而到了明清时期,六部地位上升,权力也随之增大。而明清皇帝因事务繁杂,不得不在朝廷设置内阁,以协助皇帝办理政务。

那么,为何吏部尚书不能进入内阁呢?答案是权力太大了。吏部主要掌管的就是各级官员的升迁调动以及对官吏的考核等等。一般而言,四品以下官员基本上由吏部直接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和安排,而吏部尚书则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四品以上虽需呈报皇帝,但拟定候选人员名单的职责依然是在吏部,也就是说吏部虽无决定权,却有推荐权。这样一来,吏部相当于掌握了天下官吏的升迁命运,权力之大大的吓人。

吏部尚书作为部院主官被尊称为「天官」。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吏部尚书兼任内阁首辅或者是大学士,那么他的权力势必会强上加强,不仅人事任免权在他的手中,布达朝廷政令的权力也在他的手里,久而久之,皇权的地位都会受到威胁。

也就是说,如果吏部尚书进入内阁,等于皇帝在自己身边培植了一位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的权臣。自古皇权拒绝分享和分割,因此这是皇帝不允许出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