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能比前线将帅更了解战场局势,有啥秘诀?

2023-12-07历史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结束。

后世不少人指出,林老总在指挥辽沈战役时,几乎频繁得保持着和毛主席的电台联络,很多军事部署,是他征求毛主席意见后下的决定。

更有很多人指出,与其说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是林彪指挥的,还不如说是毛主席指挥的,林彪更多的是一位战场执行者,在战役中,毛主席的战术指导具体到了很多军事细节上。

蒋介石被人常常诟病的一点是越级插手指挥,这种指挥风格,反而导致了国民党军经常陷入到指挥混乱,进而导致战败的结局。

那么,为何毛主席常常给前线将领,发具体的战术指导却能够获得胜利呢?为何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能够比前线将领更熟悉战场呢?

一、现代战争让毛主席对前线了如指掌

首先,现代战场和古代战场是截然不同的。

古代作战,通讯不便,战场讯息万变,后方坐镇的统帅要想了解前线的战事,只能通过传令兵「几百里加急」汇报,而战争是有时效性的,很多时候,一天之后,甚至是半天之后,战机就会失去,战斗形势,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古代战争,前线将领决断力和指挥能力,极其关键。

然而,到了现代战争,随着无线电的应用,后方统帅可以通过电台随时掌握前线的情况,再结合沙盘等军事设施,后方统帅几乎可以掌控全局。

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毛主席之所以可以对前线将领直接指挥,这是因为毛主席通过电台,对前线战事的情况,都是了如指掌的,某种意义上说,毛主席要想将自己的角色转换为前线指挥官,是可以随时变换的。

由于没有直接接触激烈的战场,毛主席更能冷静得去分析战事,更能从各个方面去考虑战术问题。

二、战略眼光非凡的毛主席

以辽沈战役打锦州为例,通过东野的一系列电报和情报,毛主席对于东北战场的战斗情况,国民党军的兵力部署,已经了如指掌,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和身处前线的林老总,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毛主席还有一个比林老总更大的指挥优势,那就是林总只对东北一个战场形势了解,而作为我党领导人,毛主席却对全国战场了如指掌,在辽沈战役后期,通过国民党华东战场的兵力调整,通过国民党海军运输船队向东北调动,毛主席就清楚明白,国民党试图从营口撤出精锐部队。

为此,毛主席多次电令林总,要求他立刻调集至少一个纵队,紧急攻占营口,切断国民党军退路。

可是,当时老总忙于围歼廖耀湘兵团,他的眼光更多得局限在了围歼这个国民党绝对主力上面。

因此,对于毛主席这个命令,林老总并没有特别在意,在毛主席接连几次电报催促下,他后来才勉强派出一个纵队赶赴营口,然而因为战事激烈,这个纵队又被他紧急调了回来。

可以说,此时的毛主席,对林老总还要了解前线情况,他再次电令林总,希望其抽调几个纵队拿下营口,至少要抽出一个纵队。

最后,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林总,这才命令钟伟的12纵队前去攻占营口,只可惜,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国民党海军运输队已经到达,而且连续作战,急行军的12纵也很难发挥出强大战斗力,就这样,东野只能眼睁睁得看到国民党精锐52军大部撤离东北。

这个52军在后来的上海战场还给解放军带来很大伤亡,之后,还撤回了台湾。

从毛主席成功察觉到52军要从营口撤离这场战斗可以看到,毛主席对于前线情况的了解,对于战略的把控,是超乎想象的。

三、准确及时的情报很关键

第二点,毛主席能够做到远在千里之外,却能掌控前线情况,这是因为毛主席手中拥有一个精密准确的情报系统。

熟读历史可以知道,我党的情报力量之强,是国民党远远没法比的。

1943年,胡宗南曾有一个几十万大军秘密闪击延安的计划,一旦这个计划成功,党中央将极其危险。

就在这个时候,我党潜伏在胡宗南身边的红色特工,胡宗南的秘书熊向晖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他及时向周恩来汇报了这个情况,掌握了这个情报,我党才能破了胡宗南这个阴谋,胡宗南不得不放弃这个阴谋。

还有沈安娜这名传奇女特工,她是蒋介石身边的工作人员,负责记录军事会议的内容,正是她传出了一份份关键情报,这才让我党在一次次战争中,对敌人情况了如指掌。

以「淮海战役」为例,毛主席同样对战役具体战术指挥作出了诸多指导,毛主席之所以会如此清楚前线战事,并能作出准确英明的部署。

一方面前线情况通过电台,源源不断汇总到了军委总部,另一方面毛主席通过强大的情报系统,掌握了敌人的情况,试想一下,敌人的部署情况都掌握,毛主席自然可以作出英明的决策。

在淮海战役中,我党情报人员,时任国民党中将的吴仲禧,借着视察徐州战事的机会,利用他超强的记忆力,将徐州的很多作战计划,国民党部队调动情况,都记忆了下来。

然后,他将这些情报,都及时发给了军委,而这些机密情报,华野是没法掌握的,因此,相比于华野,毛主席自然更加了解淮海战役的国民党军队,他也自然能够作出更加准确的部署。

不管在辽沈战役,还是在淮海战役,毛主席发送给野战军司令部的电报,至少是几百封。

与此同时,对于身处山西战场的徐向前,几年内,毛主席发给徐向前的电报,累积起来也没有一百封,这些电报甚至很少有具体战术指挥的,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徐向前的军事能力,足以独当一面,一方面也是因为毛主席对阎锡山部队的情报渗透,是不如蒋介石部队的。

没有足够的情报支撑,对于对手不熟悉,毛主席自然不会插手徐向前的指挥。

当然,毛主席能够做到这一点,情报支持是一个原因,毛主席具有天才一般的战略眼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有毛主席如此伟大的天才军事家指挥,对于前线的将领们来说,他们的作战计划就能更加完善了,取胜的把握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