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战国时期魏国人才济济,连看门大爷都堪称国士,却为何全部弃用?

2024-06-09历史

前言

在战国时期,魏国被誉为人才辈出之地,连看门的大爷都被认为是国士。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人才为何会全部被弃用?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抉择,是否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智慧?

本文将引领读者回到战国时期,探寻魏国人才济济的历史画卷,揭示这一惊人的抉择背后的种种因由。在人才辈出的时代,为何连看门大爷也未能幸免,被全部弃用?这个问题或许是一个历史的奇迹,也是一个隐藏着政治策略的复杂谜团。

变法兴国,一统中原

公元前403年,魏文侯继位。此时的魏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四战之地,边疆处处危机四伏。明君魏文侯立志要改变这一局面,于是开始实施一系列变法。在其麾下有两位大将助力极大——李悝和吴起。

李悝原本只是一介平民,一个并不起眼的小百姓,靠着过人的勇武得到魏文侯的赏识。他主政军权后,严明军法,不因为是自己的亲信就特权放纵,而是一视同仁,谁违法谁受罚。

他训练出一支凶悍无比、装备精良的禁卫军,战斗力极强。这支部队听从统帅调遣,严守军法,既可以像狼一样残忍地撕咬敌人,又内部像一群牛羊般驯服守纪。

同时他还推行了一系列农业改革,实行占田制,平定三晋地区,大大增强了国家财政收入。这给魏军的辎重供给和武器改良提供了充足资金。于是魏军所向披靡,将士们也得到了足够的粮草支援,士气高昂。

在李悝的双管齐下,魏国国力空前强大。此时的魏文侯心血来潮,站在魏国都城城头眺望四周,只见物阜民丰,田园遍布,想必此时民不知战国之乱,只知君王之治,太平盛世真好。

吴起本是楚国人,后不满楚怀王的穷兵黩武,投奔魏国。他提倡重视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同时也主张修筑水利工程,发展手工业,使国家经济多元化。吴起在数场与楚国作战的战役中,都以少胜多,战功显赫。他运筹帷幄之中,洞察先机,精准判断敌军虚实。一场场胜利下来,士兵们对吴起爱戴备至、臣服忠诚。

在李悝和吴起的率领下,魏军所向披靡,兵不血刃地歼灭了中山国,还大破秦、齐两国,称霸中原。此时魏国的国威达到历史顶点,诸侯国使者云集魏都,朝贺祝贺。魏文侯心中涌起统一中原的野心,我何不现在趁机向西灭秦,向南平楚,将天下拱手让人呢?

狂想中泪水落下,终究,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天不遂人愿,眼看中原一统在望时,李悝、吴起相继去世,魏文侯也离开人世。这一系列变法为何没有延续下去呢?

万里山河却无进取之心

魏武侯继位后,面对四面楚歌的局面,他反而满足现状,没有丝毫危机感。也不思进取,只想享乐今朝。一次巡视边疆时,魏武侯感叹魏国的山河天险,四面环山又靠黄河天堑,防守易固,不必担心外敌入侵。

左右官员都意识到大王此言失策,担忧魏国未来,辅佐之臣苦劝他应有危机意识并进取之心,若不及时图强只会坐以待毙。魏武侯却不以为然,依旧固执己见,表面笑容满面内心却早已烦躁。

此时魏国朝堂上红粉骚乱,武侯沉迷酒色,他派心腹小黄门前去引薄姬进宫侍酒。小黄门慌忙跪下哀告陛下要遵循先王遗训,不要被外物所迷惑。武侯这才恍然大悟,但转念一想先王在位时英年早逝就是太过操劳的结果,与其日夜操心国家大事不如及时行乐。于是揽美人归途,望着窗外艳阳天再无忧虑。

与此同时,位处魏国西部的秦国在景驹三年颁布了求贤令。各路英雄汇集而来,为秦国政治体制的完善提供了智慧。在秦国朝堂之上君臣之位未定,来者不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两个来自魏国的人——商鞅与范雎。商鞅聪慧过人,为人极富条理性。

他力倡修建郑国""和郑州运河的重要性,开拓疆土,利于输送粮草。范雎学贯中西,兼通六艺,善于谋略,有远见卓识。秦王看重他们的才干,授予重任,商鞅便兴建蒲阪坝为例,以治水利,后成就霸业。

商鞅曾在魏国为公子痤所辖,深得器重。公子痤曾向魏王力荐他说到痛处:「若不重用,不如杀了!免得流失他国。」他形容商鞅犹如一匹千里马,若不能驾驭只会在别处奔腾。然而魏王竟以「痤儿老糊涂了」一语揭过,置若罔闻。段公子痤气得七窍生烟。最终眼睁睁地看着人才流向西邻,而自己主子还在惬意睡梦中。

范雎本来也想效力魏国,无奈遭奸臣诬陷,险些被治罪。幸好及时逃往秦国,后来也成为秦国远交近攻,最终吞并六国的重要谋臣。当初他也心存报效故国之心,奈何魏相残忍,险些置他于死地。幸而秦王重他如珍宝,让他尽展抱负。最终魏国没能醒悟,错过了与秦国争霸的良机。

面对四面楚歌,魏国君主竟然不思进取,视天下形势为儿戏。又有如此人才在眼前流失,实在令人叹息。区区秦国都能折服人心,魏国的土地人才却在持续流失。这是国运早衰的前奏,后患无穷啊。

空有万千人才,何以不聚其力

在那个百家争鸣,大儒云集的年代,魏国怎会没有人才?只是这些人才之间互相矛盾,无法形成合力,以至最终四面楚歌,难保半边疆土。

庞涓原本是魏国一员大将,深受魏王信任。他很有心计谋略,善于设疑阵取胜。可他心胸狭隘,自负无能,总把一切功劳揽到自己身上。庞涓常常诋毁其他大将,极其嫉妒心强。他无法容忍自己的地位和声望受到某人的威胁或超越。

他的师弟孙膑年少有为,深得庞涓赏识。孙膑深谙兵法,善于用兵。本想同心协力,一起在战场上杀敌。两人本可一拍即合,联手定会成就一番大业。奈何庞涓嫉妒心极强,心中小人得志,总担忧有朝一日会被孙膑抢了风头,败坏他在魏王心目中的威信。

于是处处刁难孙膑,剥夺他手下精兵,拒不提供军需。孙膑的母亲还在魏国境内,无奈之下只能忍气吞声。然则日复一日,愤懑难当,终于忍无可忍出奔齐国。

后来孙膑率领齐军策反庞涓麾下之将,运用四面楚歌之计围困魏军。庞涓将士寡不敌众,溃败而亡。孙膑趁势直抵魏都,魏王仓皇出逃。庞涓临终前方知悔已莫及,当初嫉妒孙膑的才能,导致自己毁于一旦。家国俱亡,实属自取灭亡。后世传为美谈,嫉妒之心害人害已,害人害己害家害国。当初若他收起骄矜,两人联手又何愁灭国之事发生?

又比如魏相国魏齐,性格多疑阴暗,好作威福,横行霸道,深深猜忌有能之士。当初范雎从魏国边境逃难投奔时,魏齐就安上了汉奸的罪名,想将他斩于市场。也不查证真伪,只因他落魄又风华绝代,生怕得到魏王重用威胁到自己相位。

幸而范雎逃脱魏兵追捕,及时逃往秦国。后来协助秦国铸就霸业,魏国郁郁不得志。魏齐早已隐隐看出范雎的才华,若当初他手下留情,以范雎之心报效魏国,或许结局会完全不同。最终也不是范雎一人所能救的。可见空有万千人才又如何?若不能团结起来,合力同心,建功立业,结局也难逃覆灭的命运。

猜忌良将,削去臂膀

若说魏国有一武将最具传奇色彩,非信陵君莫属。他是太子同母异父的弟弟,实力强大,门客众多。本应助魏国灭秦稳楚,奈何君王刀下之鬼,拳头之肉,屡建奇功后被猜忌终难善终。

公元前257年,秦国大举伐赵,策马直指邯郸,意图一举歼灭赵国。形势危急之时,赵奢作为赵相国向四周发出哀急之情,希冀能有援手相助。信陵君在魏都得知救援赵国的使命,自告奋勇带兵万人直插秦军腹地。两军血战三日三夜,秦军不支溃败。

信陵君乘胜追击,一举收复魏国失地。大功告成之时,魏国宫廷内热闹非凡,举国庆贺告捷将士。然而魏王安釐王却在庆功宴上升起猜忌之心——眼前这位猛将深得民心,万夫不当,若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只怕他就要夺了王位篡了国家。

就在安釐王疑神疑鬼之时,秦国急忙派出间谍混入信陵君帐下,伺机离间信陵君与魏王兄弟情谊。这些奸细几番进谗,说信陵君必然谋反不轨,终于让魏王信以为真。一纸削职令下,信陵君军权被夺,囚于金钟罩之中。

至此魏国大将一一失去,国势日衰。仅仅十八年后,魏国就在秦国铁骑下灰飞烟灭。信陵君被迫转告天下人,千万不要信守诺言忠于君王!不然终成他人刀下鬼,死无葬身之地。

这就是「引刀自宫」的典型写照。明明有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非但不去使用,反而削减臂膀。到头来只能任人宰割,叹息不已。此后魏国士气低落,人心涣散,难以再掀起什么波澜。眼睁睁看着国土被敌人蚕食殆尽,却无力回天。

结语

兴衰成败,人命帝运;千里马常被坏掉,猛将屡遭猜忌。魏国的覆灭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人才的继承和传承,再繁华的国运也难以为继。正所谓拔苗助长,暂时的成功可能毁于长远;重视人才。

今人读魏国历史,不得不深思:人才的选拔任用,需长远为怀,避免因短期得失伤其根本。先王武侯能容忍李悝的出身;魏文侯能重用异邦吴起;信陵君救援赵国也脱胎于民族大义,并无二心。

奈何后主昏庸,猜忌成性,才使魏国由盛转衰,祸国殃民。当今天下太平,谁又能判断国运之久长?魏国覆灭之痛,历历在目;人才荒废之惨,犹为后人竭力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