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战国四雄主:离统一很近的四位君王,却都与一统国家失之交臂

2024-04-26历史

前言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在那两百多年间,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人才与雄主。当然也是战国也是历史上出名的乱世。

往往乱世都是与英雄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时期也是如此, 在战国这两百多年间也涌现了不少的英雄人物,今天要说的就是四位差一点就能一统天下的君王。

一、秦昭襄王

第一位要说说的就是秦昭襄王了,可以说他也是秦国一统天下的奠基者, 他的一生也是极具辉煌的, 作为政治与军事都出色的霸主,在秦昭襄王统治末期就已经奠定了秦与六国之间战争的走向。

作为秦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谁又能想到最初的秦昭襄王与皇位是无缘的,并且在他年少的时候一直在燕国做人质,正是这样坎坷的前半生铸就了他坚毅的性格。

秦昭襄王是秦惠文王与宣太后之子,但在当时他是没有可能会继承王位的, 因为秦惠文王与王后两人育有嫡子——秦武王,就是历史上那一位举鼎而亡的君王。 在秦武王死后,整个秦国都陷入混乱之中。

因为秦武王没有儿子,但皇位总是要找人继承的,只能是将皇位给秦武王的兄弟们。此时立哪一位公子就成了当务之急。 此时在赵武灵王的插手之下,秦昭襄王顺利地坐上王位,自此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不过在秦昭襄王登基之初他也还是没有办法自己掌权的, 在封建王朝中只有行冠礼才算是成年,所以此时的秦昭襄王还没有成年,不能亲政,大权都在自己的母亲也就是宣太后的手中。 可以说宣太后也开创了太后掌政的先河,并且也是在宣太后时期开始外戚干政。

不过秦昭襄王也不是泛泛之辈,在他稍稍长大后就将权力都收敛到自己的手中。 选贤举能拜范雎为相,在范雎的帮助之下制定了正确的方针——远交近攻。 可以说正是在这项政策的加持之下,才让秦国一步步地强大起来。

并且在秦昭襄王时期秦国拥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 白起 正是因白起的骁勇善战帮秦国在与齐、楚等国的战斗中都取得胜利。

尤其是是长平之战,让整个战国都为之震撼,但随着战果不断的累积, 秦昭襄王晚年也不免地出现不妥的举措,邯郸之战的失败让秦军死伤惨重。将之前积累的战果都挥之一空。

二、赵武灵王

第二位要说的就是赵武灵王了,可以说他也是赵国所涌现出功绩最辉煌的一位雄主。 后世梁启超将其称之为黄帝之后 「中国第一雄主」

正是在他的手中赵国才开始兴旺起来的,在赵武灵王称王之初,赵国的局势并不是很好,一直都在受其他国家的欺负,但也没有办法,实力不够就只能是挨打。

赵武灵王登基之初才只有十五岁,是没有办法自己亲政的,但他一直在虚心学习。 当年赵国由于在中原争霸中屡战屡败,所以在他的父亲逝世的时候,几国派遣上万人来参加他的葬礼。

怎么看都不太对,若是参加葬礼单单派一位使者就可以了,不仅带着军队前来而且还是精兵。 其他国家都想要趁着赵国皇权更替动乱之际来分一杯羹。此时的赵武灵王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有谋略,最后五国只能是无功而返。

在赵武灵王可以亲政后,第一件事就是加强赵国的战斗力, 在中原争霸中打不过其他的国家就算了,就连周边的游牧民族都能欺负赵国。 于是赵武灵王针对当时局势提倡 胡服骑射 ,借此来增强赵国的实力。

赵武灵王也是极其有远见的,在他登基之初将自己的王号给废除了。空有这个名声有什么用,在战场上还不是任人宰割, 并且缓称王还可以退出几个争斗比较激烈的国家。用此时机来修养生机。

在赵武灵王的统治之下,赵国国力渐渐地强盛起来, 并且与秦昭襄王相似的是赵武灵王也是极其在意开阔疆土的,后半生的他一直都在攻打其他的国家。

可以说赵武灵王一生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在太子的人选上,正是因为他的犹豫,他的摇摆不定不仅使得赵国内部动乱还让自己丧命。

三、齐湣王

可以说齐国在战国历史上一直都是占据重要地位的,其原因就是因为最初他的实力是最强劲的。 齐湣王田地登基之初就心怀雄心壮志想要完成父辈没有做到的事情, 想要吞并其他的国家,年轻气盛的齐湣王当然也这样做了。

在齐湣王继位之际,齐国的实力在当时的几国中就是比较强大的,并且当年的齐湣王与灭秦失之交臂。 齐湣王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98年,齐湣王联合韩、魏两国一起进攻秦国。一举攻破了函谷关,眼见着函谷关都失守了,秦王当即就表示要割地来平息战争。

这边秦王不仅割地还献上了一位公主, 于是齐湣王就放弃继续进攻秦国,也就是这一次放弃,使得齐国之后再也没有能力与秦国抗衡。

但是齐湣王可没有这个感觉,此时的他早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知道自己的实力。随后他开始了大肆征战, 在战胜了燕国后,齐湣王自认已经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了,于是开始一统天下。

但他没有想过的是此时的齐国在经历了多年征战,还有实力在抗衡吗? 很快其他五国看不惯齐国联合起来进攻齐国,齐国大败,齐湣王也在此战中丧生。

四、燕昭王

最后一位要说的就是燕昭王了,在他的手中,燕国迎来了鼎盛的时期, 并且与只知道一味地征战的齐湣王不同,燕昭王却懂得怎样趁其他国家混战从而提升自己的实力。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卧薪尝胆,在燕昭王登基后,就没有彰显出很大的野心, 而是将所有的重心都在治理国家上。不过在那个乱世中,说没有野心没有人会相信。

之后由于燕国的仁义与谦卑吸引了一众能人异士来到燕国,凭着这些人才,燕国的经济很快就得到了发展 。与此同时因为燕国长时间没有参与作战,他的经济与生产也渐渐恢复。

与此同时战国的局势也在发生着变化,燕昭王与齐湣王是同一时代的两位君主。 这边齐湣王在大肆征战的时候,燕国在休养生息。齐国齐湣王的做法很快就犯了众怒。

而此时燕昭王也意识到了自己最好的机会到了,他联合其他四国一起对齐国发起进攻,最终不仅打败了齐国,并且还让齐湣王在此次战争中殒命,使得燕国迎来了繁盛的局面。

结语

这四位雄主,他们都尽最大的能力来将国家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在战国时期风起云涌一个不慎就有可能功亏一篑。

只能说想要实现天下统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遗憾的是几国都错过了这机会,而秦国在六位帝王励精图治后终于实现天下统一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