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印军团长被解放军俘虏,苦读毛主席著作,抄了3句话回国

2024-01-24历史

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印军第四师通信团团长泰瓦利被俘,他回国后写过一本回忆录,讲述了在中国的生活。

起初泰瓦利对解放军仍然不服,他认为解放军主动后撤,是因为发现了「印军巨大的潜力」,害怕了。

后来,管理人员给他们送来一批书籍供平时学习,其中就有英文版的毛主席著作。泰瓦利阅读后如获珍宝,被其中的军事思想所震惊。

泰瓦利还抄了几句带回国内,打算给印度的军事和政治领导人看看。他在回忆录中说:「要是他们肯花功夫去学习毛泽东的著作就好了。」

后来出版回忆录时,他也将摘抄的几句毛主席的话刊载的书中,想让全印度的人好好看看。

被俘印军指挥官在拉萨

一觉睡醒成了俘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世界局势骤变。美苏冷战开始向东南亚转移,两个超级大国都希望拉拢印度,给予其大量武器和援助。

印度成为世界的宠儿,心态膨胀,改变了对外政策,尼赫鲁推行所谓的「前进政策」,不断在边境挑起冲突,并蚕食我国领土。

当时中苏关系却开始恶化,中国面临美苏的共同封锁。为了应对复杂局势,中国希望与印度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还主动后撤20公里表达诚意。

不料印度将此视为软弱,变本加厉地侵占我国领土,甚至还导致我军民伤亡。我国先后提出7次严重抗议,均遭印度无视。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毛主席决定进行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1962年10月20日,我军在克节朗地区对印军发动大规模反击。

驻守克节朗河南岸的是印军王牌部队——第4师第7旅。第4师又称「红鹰师」,二战时期跟随宗主国参战,与德意日三国均交过手,号称「打遍欧亚的劲旅」,第7旅则是该师的主力部队。

第7旅分散部署在克节朗河南岸的几个重要据点,但他们被高大的山脉和河流分割开,难以联系。

我军分三路进攻,在发动进攻的前一夜,利用敌军巨大缺口,渡过克朗节河,向其后方穿插。东路大军,也迂回到敌军侧后方的高山上。

战斗一打响,我军已经在印军后方,切断了其退路。河谷中的印军遭到我军炮火打击,手慌脚乱,纷纷躲进碉堡。

我军主力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从正面压来,开战仅1个小时,印军建制全被打乱,8个小时后整个旅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当时泰瓦利正在前线的廓尔喀联队检查通信,并准备第二天去拉其普特营。20日拂晓,他被炮火声吵醒,随后四周都是印军喊叫和奔跑的声音。

炮击停止后,泰瓦利赶到通讯处所在的地堡,里面只剩两个通讯员。泰瓦利用无线电告诉旅部,前线遭到炮击。旅部表示,他们也遭遇同样的情况。

泰瓦利意识到这次并非一般的冲突,跑出地堡想去找营长,然而四周空无一人。随即,中国军队从一侧的高山上冲了下来。

据俘虏泰瓦利的战士樊峪榕回忆,他们刚要进地堡时,里面的印军还在反抗,射出了一梭子子弹。幸好几个战士及时躲闪,才没有中弹。

樊峪榕

樊峪榕掏出一个手榴弹,拉掉导火索,在手中停留了三秒,才丢进地堡,免得被印军踢出来。轰的一声吼,地堡内硝烟弥漫,樊峪榕趁机冲进地堡。只见两名印军已被炸死,泰瓦利半截身子钻到床底下,被拖了出来。

印军第7旅的各处战斗其实与廓尔喀联队大致相似,在我军发动进攻后便快速向后溃退。但他们遭到我军穿插部队的阻击,大部分被俘。

在与部队失去联系后,该旅旅长达尔维带着旅部直属人员向后撤,为避免与我军遭遇,他们在深山老林中转了60多个小时。因忍受不了饥饿而钻出山地,不料刚下山就被我军俘虏。

作为印军的王牌部队,甚至都来不及组织反击就被歼灭了。俘虏营中的泰瓦利几乎每天都在反思这场战争,印军到底输在哪里?正是看到毛主席的著作,让他恍然大悟,于是抄了3句话。

我军战士

第一句: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这句话出自【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当时解放军正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毛主席提出由内线打到外线去。同时,他也清醒地意识到,敌人的力量仍然很强大。

所以,他强调各个部队「必须注意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今天看来,这句话似乎很简单。但在战场上要做到有「准备」和有「把握」并非易事,必须对敌人有充分的了解,在准确地权衡敌我力量之后,才能做到有把握。

早在6月份,中央就批准组成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代号为「藏字419部队」。该部下辖3个团,将近8000人。人数不多,却都是精锐。

这三个团都是在抗战初期建立起来的,大部分干部是红军派来的。其中154团有两个红军连,157团有1个红军连。他们参加过无数战役,经验丰富。

部队组建后进行了细致的思想动员,并严格开展战前军事训练。在得知毛主席有反击印度侵略的意向后,总参谋部立即命令西藏、新疆边防军进入战备状态,并将成都军区和兰州军区一个步兵师调入西藏。

在张国华准备回西藏前,毛主席和有关领导人召见了他。总参谋长罗瑞卿发问:「你有没有把握打赢?」

张国华坚决地回答说:「有!」

作为一个军区司令员,张国华绝不会吹牛,他认为:

张国华将军

第一,我们面对的虽然是印军的王牌部队,但他们作战能力比不上国军的主力。

印军参加二战是跟着英军跑,武器装备和后勤都由英军解决,缺乏独立作战经验。印度独立后,失去了英军的保障,作战能力肯定要下降很多。

国军虽然败多胜少,但大部分时间是独立作战,后来接受美军训练并装备了大量的先进美械,战斗力肯定要比印军强。这样的对手,解放军都能拿下,印军自然也不在话下。

第二,印军综合素质不如我军。

印军已经很久没有打仗了,而我军刚刚经历了平叛,仍在战备状态。印军第4师全称「第4平原整编步兵师」,是平原部队,缺乏山地作战经验。而我军则常住在高山上,训练也比印军更加充足。

再来看看印度的作战准备:

9月份,印军制定了「里窝那」计划,决定对我国境内的一个据点发动进攻。但印军内部许多将领反对该计划,他们认为难以完成后勤保障,而且经历过裁军,战斗力大大削弱,应该取守势。

印军第33军指挥官辛格中将也不愿与中国抗战,甚至违抗国防部的命令,下令印军后撤了3英里。但参谋总长考尔为了迎合尼赫鲁,执意执行行动,并将辛格调离,又将作战区域从33军划出来,分给第7旅。

第7旅连冬装都没有就直接被派往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当时正是收割季节,印军根本找不到足够的民工运送物资,只能由每个士兵负重35公斤前进。由于严寒和疲惫,士气非常低落。

印军试图依靠空投解决运输问题,但为了省钱重复使用降落伞,导致空投损失很大,陆军声称最多只有20%的物资到战士手里,而且空投清单上竟然没有冬装和弹药。

泰瓦利的通信团最需要的就是电池、发电机和汽油。最初他们一桶油都没有收到,泰瓦利亲自出面与空军协调,才搞来汽油。但再检查装备时发现电池里面没有电解液,原来民工为了减轻负担,在中途把电解液倒掉了。

印军前线部队与我军发生小规模冲突后,昌德哈尔中校请求旅部的迫击炮和机枪火力支援,以便将部队撤出来。旅长无奈地拒绝了,因为当时他手上只有2门3英寸迫击炮,每门只有60发炮弹,打了也无济于事。

印军如此拉胯的准备,最后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印军

第二句: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这句话出自毛主席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写于1936年,全面总结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

文章提到,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拼消耗是不合时宜的,而要打歼灭战。具体来说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军薄弱力量,逐渐消耗敌军,最终改变战局。

中央苏区时期的前四次反「围剿」作战,都是采取这种方针。

第一次反「围剿」作战,敌军调动10万余兵力,而红军只有4万人。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逐渐疲惫敌军。最终在龙冈附近集中主力,伏击了敌第18师,全歼1万多人,缴获大批武器。随后又乘胜追击,歼灭敌第50师3000多人。敌军遭受重大损失,被迫放弃「围剿」计划。

「围剿」失败后,老蒋不甘心,调动了20万大军向中央苏区合围过来。此时红一方面军还剩3万多人。毛主席分析局势,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先打敌军最弱的第五路军。红军诱敌深入,在东固一带埋伏了25天。

最终抓住敌第28师和第47师一个旅,将其全歼。解决掉后顾之忧后,红军乘胜向东横扫七百里,连续打了5个胜仗,共歼敌3万人,缴枪2万多支。不仅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自身还得到极大的补充。

老蒋再次加码,调动30万兵力发动第三次「围剿」。红军还是老办法——诱敌深入、避其主力,打其虚弱。红军一边阻击一边向苏区中心收缩,深入苏区的敌军很难得到补给,饥疲交困,锐气大减。

红军在莲塘、良村、黄陂取得三战三捷的胜利,歼敌1万余人,缴枪万余支,从被动转为主动。此后又集中主力在东固以南的方石岭一带,截住韩德勤师和蒋鼎文师一部,将其全歼。其他各路敌军见状纷纷撤出红军根据地。

1932年,老蒋调集30多个师,分三路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仍然运用此前的成功经验,在黄陂、草台岗两次伏击,歼敌3个师,俘敌1万余人,粉碎了敌人的「围剿」。红军力量空前壮大,发展到近10万人。

战争取胜的本质就是敌人变得越来越少,我军变得越来越多,只有打歼灭战才能达成这个目标。

抗战时期,我军提倡游击战,分散部队,小规模地歼灭敌军。到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实力壮大,开始打大兵团歼灭战。两者的本质其实都是一样,就是不断消耗敌人的力量。

这一思想在克朗节战役中也得到充分体现。从战术看,我军并没有直接从正面强压。一开始就派部队向敌人侧后方迂回穿插,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要一口吃掉印军的王牌部队。

印军以参加过二战而自豪,但其实那时他们作为一个师级单位,只能执行战术,并没有制定战术和指挥战役的经验。对战争的理解要远低于我军。

印军完全没有料到,我们并不只是要将他们赶走,而是要将他们歼灭。事实也证明,吃掉了印军王牌,使印度内部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对于整个战局产生了至为关键的影响。

红军剧照

第三句:拼命主义是军事上的近视眼,其根源常是惧怕丧失土地。

这句话出自毛主席的名篇【论持久战】,写于1938年。当时国军节节败退,失败情绪弥漫,有人提出「亡国论」。后来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又有人提出「速胜论」。

毛主席的【论持久战】驳斥了这两种错误的观点,提出坚持持久抗战,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对于丢失领土的问题,毛主席鲜明地指出「暂时地部分地丧失土地,是全部地永久地保存土地和恢复土地的代价。」

前文提到的四次反「围剿」就体现了这一点,暂时丧失土地只是诱敌深入,使敌人处于不利的位置,以达到歼灭敌人的目的,便能收复土地。

毛主席提出「凡被迫处于不利地位,根本上危及军力的保存时,应该勇敢地退却,以便保存军力」。

在与印度的边界争端中,我们便是采取这种方针。由于国际局势对我不利,我们尽最大程度争取印度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甚至主动将部队后撤了20公里。

这其实可以理解成一种高级版的诱敌深入。印度高层并没有理解中国的用意,反而变本加厉地对我国入侵。使其在国际舆论和军事上都处于极为不利的位置,为我军反击创造了条件。

毛主席得出结论「明明已处于确定了的不利情况,还要争一城一地的得失,结果不但城和地俱失,军力也不能保存」。

解放战争期间,胡宗南大军向延安进攻,毛主席准备撤出延安时告诫干部:「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毛主席的这段话直戳泰瓦利的内心,作为最前线的指挥官,他深知部队处于不利位置,并不认同尼赫鲁的「前进政策」。

印军想来蚕食我国领土,必须爬上高原。这里人迹罕至,事实上直到今天,印军都没有完全解决后勤供应难题,更别提当年。

但尼赫鲁为了争抢一点领土,不惜将没有高原作战经验的部队调到高原,连基本的后勤保障都没有解决,却要不断挑起冲突。这种将领土看得无比重要,害怕失去领土的想法,就是毛主席所说的「拼命主义」。

为了一点领土,忽视了危险,不顾一切要与对手拼命,不可避免地要陷入败局。

被俘印军

然而,尽管失败了,印度高层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弱点,不管再伟大、再英明的人,也有一根筋的时候,绕不出固有思维,只会越陷越深。

其实,中印都是大国,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以印度的实力,受伤的更有可能是他们。印度高层被某些假象所迷惑,执意要与中国斗争,并非明智之举。

中国在面对强敌时所采取的战略和战术要灵活得多,印度高层却想一条路走到黑。毛主席的著作也许给了泰瓦利一些全新的启发,所以他才希望他的领导们也学一学。

遗憾的是,几十年过去了,印度人似乎并没有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