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它是华夏初代时主战兵器,却也是被人误解最多的兵器!

2024-01-21历史

它是华夏初代时主战兵器,却也是被人误解最多的兵器!

中国有一句古话,称为化干戈为玉帛,意指消除仇恨,将战争转变为和平。在这句话中,干和戈是两种兵器,而这里的干指的是防御性装备,即盾牌(按古人划分,圆形为盾,方形为牌),而戈则是中国先秦时期重要的冷兵器之一,统治了中国古代战场长达千年,直至汉朝以后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尽管戈在华夏的初代目主战兵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现代人对于戈却存在着深刻的误解。这误解部分来源于影视剧中对道具的错误还原,再加上一些充满漏洞的伪科普,导致很多人对戈的真实面貌一无所知。一个广为流传的错误说法是,戈是一种专门用于车战的长兵器。据称,在商周时期,中国尚未有实用的骑兵,而主要的机动作战兵种是车兵。这些战车由两匹或四匹马拉动,上面搭载着三名士兵,其中一人驾车,一人持弓进行远程射击,而另一人则使用戈进行近身战斗。戈的独特造型,类似于镰刀,被认为在战车缠斗中能够钩住敌人,因此成为主力装备。

然而,随着赵武灵王引入胡服骑射,个体骑马的机动性得以提升,中国逐渐拥有了实用的骑兵。这标志着战车退出了历史舞台,被骑兵所取代。同时,戈这种兵器也因为与战车的消失而逐渐式微,被更适合骑兵作战的戟和槊所取代。然而,这种观点完全错误,甚至连戈的形状和用途都存在严重的误解。首先,我们必须纠正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即戈根本不是一种长兵器,而是一种短兵器!

在胡服骑射之前,车兵的确是华夏的主力机动兵种。战车由两匹或四匹马牵引,车上搭载三名士兵,分别是御者(驾驶员)、车左(战车指挥官,持弓箭远程输出)和车右。根据【周礼·考工记·庐人】的记载,车右使用的兵器有五种,被称为「车战五兵」,包括戈、戟、殳、夷矛和酋矛。这时的戟是卜字戟,形状类似于戈与矛的结合体,而殳则是矛与锤的结合体,即矛头的尾部带有一个拳头大小的小锤。至于夷矛和酋矛,除了长度稍有不同外,暂时还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可以看出,戈和戟是同时出现在车战五兵名单上的,不存在取代关系。至于槊,更有趣的是,【说文解字】对槊的描述非常简单粗暴:槊者,矛也。没错,槊就是矛,没有那么多复杂的花哨。既然车战五兵中已经有两种矛,那么槊或者说矛并没有取代戈的说法。

【考工记】详细记载了车战五兵的长度,其中戈柲长六尺有六寸,殳长寻有四尺,车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寻。柲表示柄的长度,寻和常是长度单位,一寻为八尺,一常为两寻。简而言之,戈长六尺六寸,殳长十二尺,戟长十六尺,酋矛长二十尺,夷矛长二十四尺。考古学家根据战国时期挖掘出土的骨质尺发现,一尺大约相当于22-23厘米。据此推算,戈的长度约为1.5米左右,远远短于其他四种兵器。

在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两三米长的戈,这完全不符合事实。根据【考工记】,戈是最短的车战五兵之一,主要用于防身,尤其对付试图接近战车的步兵。考虑到战国时期,戈的长度不过1.5米,根本不适合用于战车之间的缠斗。与此同时,戈并非与戟和矛竞争,而是互相搭配使用。戈在车战五兵中的定位是用来近身防身的,而不是与其他长兵器竞争。

那么,为何戈这一初代目主战兵器最终消失于历史中呢?戈并非被矛和戟所取代,也不是因为战车被淘汰而消失。戈的角色是用于近身搏斗的短兵器,适用于车兵和骑兵的近身防御。戈的替代者并非戟和槊,而是剑。在商周时期,青铜器是主要材料,青铜剑显然是贵族专属,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和耐久使用。因此,普通大头兵需要一种更廉价、易于生产且耐用的短兵器,于是戈应运而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的提高和铁器的普及,剑逐渐不再是贵族专属,成为大头兵的主要武器。戈作为剑的低端替代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汉朝时,铁器取代了青铜器,剑开始普及,甚至走进了百姓家。戈这种低端替代品在历史中早早地退出,至今很多人对这位初代目主战兵器的了解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