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人类食物的大同世界

2024-01-02历史

世界上的好些事,要说明白,得从根上说起。就说我们一日三餐吃的食物,从哪来的,好多人都说不清楚,城市里的孩子说是从菜市场或商场来的,农村里的孩子说从地里、圈里来的,都只说对了一部分。网上流传过一个名为【穿越】的段子,许多人包括非农业史学者看了都傻了,原来我们须臾不可离开的普通食物,要说清其来龙去脉,没有一定知识都会闹大笑话的。

话说某人穿越到先秦。

「里边请,请问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

「打尖!来碗西红柿鸡蛋面。」

「抱歉,客官,面条要到宋朝才能成形呢。西红柿现在南美洲才有,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土。小店目前只有鸡蛋,要不您点一个?」

「什么!连碗面都没有,馒头包子总有吧?上一屉!」

「这位爷,也没有。馒头包子得等到诸葛丞相讨伐孟获的时候才有,抱歉了您呢。」

「你们不会只供应白米饭吧?」

「瞧你说的。咱是在关中,水稻原产亚热带,得翻过秦岭才能种,咱也没有。」

「要死了!那就来个大侠套餐吧,半斤女儿红,二斤熟牛肉……你捂我嘴干嘛?」

「客官,小点声!官府严禁私宰耕牛,被人告了可是充军流放的大罪,万万不敢啊!再说女儿红是吴越才有,咱是在关中!」

「得得得,酒我也不喝了,茶水总有吧?」

「茶?那玩意儿到汉朝才有,哪怕到唐朝也是士大夫喝的,咱也不可能有。」

「那就不吃饭了,来根煮玉米吧!看电视剧大秦帝国里不是有玉米地吗?」

「那是导演瞎拍。玉米现在还在墨西哥呢,要等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

「那上点水果吧。大热天的,来半个西瓜。」

「呃,西瓜是非洲特产,要到北宋末年,才从契丹传到汉地……」

「没有西瓜,苹果总有吧?」

「真抱歉,西洋苹果十九世纪才从欧洲传入中国。客官,您别点水果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像什么葡萄啦,芒果啦,石榴啦,草莓啦,菠萝啦……您现在都吃不到。」

「你的店里到底有什么?」

「粟米的窝窝饼,您蘸肉酱吃,我还可以给您上一份烫白菜。」

「敢情你开的是麻辣烫啊?」

「瞧您说的,辣椒到明代才引进呢,我想开麻辣烫也开不成啊!」

「没有辣椒,用大蒜代替也行。」

「真不好意思,大蒜的种子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的。小店只有花椒,只麻不辣。」

「那你就不能炒个青菜?非要开水烫白菜?」

「您有所不知,铁锅到宋朝后期才能生产,所以没法炒菜。况且炒菜要用菜油,菜油得等到明朝后期普遍种植油菜以后才有。」

「好吧,其实你们可以用花生油……」

「花生现在还在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传播。直到乾隆末年,花生都还十分罕见。」

「那就来份烫白菜吧,多加点香菜。」

「嘿嘿,香菜原产地中海,张骞出使西域后……」

「我真恨不能一黄瓜拍死你!」

「黄瓜?黄瓜原产印度,也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

「没有黄瓜,我就用茄子捅死你!」

「嘻嘻,茄子来自东南亚,晋朝时传入中国的。隋炀帝就特别爱吃……」

「……」

「客官您还要什么?」

「……」

「喂,客官……客官您别走啊!」

这则笑话虽然很冷,却告诉我们告诉很多历史知识。

限于情景的限制,段子只提到了明朝时期引进的玉米,却没有提及同时期引进的土豆和红薯。据何炳棣的【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十六世纪后半期从美洲大陆引进的玉米、土豆、红薯,可称之为中国的第二次农业革命,为18世纪人口的骤增提供了保障。这三大粮食品种(后两种兼具主副食性质),不与水稻、小麦争地,能在山地的斜坡和荒地上生长,而且产量大大超过稻米和小麦,在荒年不知拯救了多少性命。在福建,土豆又被称为金薯。从美洲引进的种植经济作物除上述之外,还有西红柿、南瓜、辣椒、烟草、扁豆等。

明代以前,中西交通的主要路线是丝绸之路;明以后,官方出于炫耀和羁縻周边国家的需要,派出郑和七下南洋并远至印度洋和非洲,同时期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也与中国展开了正式与非正式的贸易,再加上西方传教士的穿针引线,中国与外国的联系增加了陆地以外的多条海路,促进了中国与各国的联系,也繁荣了中国的物种。

当然,有来就有往,在拿来的同时,我们也输出过一些粮食和蔬菜品种(有些是被外国的植物猎人偷走的)。据统计,今天全世界重要的农作物大概有500多种,其中有一半起源于中国,最著名的有大豆、茶叶、猕猴桃、柑橘等。

读者诸君看了上述段子有何感想?看似调侃,但若没有相当的农业史、食品史、中西交通史的学问垫底,还真是写不出来的。而且,若分类细写下来,我们的震惊、感悟、反思恐怕不止这一次。

人类一直有着实现大同世界的梦想,中国是大同社会,西方是乌托邦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种种主义。今天,无论中西,都还走在通向梦想的路上。这主要是指在政治方面和国家方面。但在商品特别是食品方面,则可以说大大领先其它方面的梦想,甚至可以说,先于其它方面实现了大同。

不信吗?请看,在食材方面、制作方面、乃至吃法方面,古今融合、中西融合,亲密无间。即便是近现代历史上的宿敌,如日本,其料理在中国也大行其道,哪个城市没有;意识形态上的对手,如西方各国,法餐、意餐,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也在中国长驱直入。中国的国宴,虽然主菜仍然是佛跳墙等,但牛排什么之类的不也进了菜单吗?更别说它的炊具、烹饪方法、分餐吃法等等,都是中西合璧。反之,中国的食材、食物、烹饪方法,也早就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不声不响地传播着中华文明和加深着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

中国民间有话,要想征服一个男人,必须首先征服他的胃。由此,我对世界大同还是很有信心的,放开限制,扩大交流,由此及彼,由胃及脑,再及行动,让所有人认识到,只有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融合,才是人类进步的大道,那些以邻为壑的人,就是不想让我们吃饱、吃好,这样的人绝不能让他们掌握公权力。一旦所有人都达成这样的公识,世界大同也就离我们大大近了一步!

作者简介:

曹钦白,龙年生人,忝附老三届骥尾。

下过乡,当过兵。1976年进入税务局收税一年有余,之后从事文书、秘书、税收研究等工作。1985至2019年在陕西【税收与社会】杂志社和【中国税务·陕西国税】【陕西税务】任主编、编辑。著有【我的观点】 【享受税收】【税收未被解读的密码】【税:给你制衡权力的权利】和【忆军旅,能不忆玉树】【儒雅掩尘遗泽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