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八路军130人和日伪军3000多人血战18天,牺牲2人轻伤7人,杀敌300

2024-07-30历史

这么说吧,1943年的日本人,属于秋后的蚂蚱,他就算是再怎么努力地蹦跶,他也蹦跶不了多少时日了。

别的不说,这一年的一月份,日本人被美国一顿爆锤,给硬生生的锤出了瓜达尔卡纳尔岛,进行了撤退。

二月份的时候,欧洲这块德国人也被锤出了斯大林格勒,包括德国元帅保卢斯在内的九万人被俘虏。

再有就是,日本人从1938年二月十八号开始,对重庆连续五年的大轰炸在这一年的八月份也结束了。

所有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不在表明日本人的末日就要到了。

咋说呢?眼瞅着失败的日本人,他可不甘心啊,多少还要垂死地挣扎那么一两下,那么这蹬腿的力道还是有的。

所以对于近在咫尺的八路军根据地,日本人倒是开始更加的上心了,报复那么几下还是有的。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件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这件事情发生在沂蒙山根据地,当年这可是咱中国四大根据地之一,规模可不小,有着华东小延安之称。

也就是说日本人挑这地方下手,属于猪油蒙了心,胆子也是够肥的。

别的不说当时对咱沂蒙山根据地发起围攻的时候,日本人拍着胸脯给自己使劲的打气,说什么要在三个月内围歼我根据地八路军主力。

这说得有点笑了,这么多年都坚持下来了,还怕你这个?

就凭他两万人,围歼八路军主力,您说他心大也好,狂言也罢,小编倒是对他这三个月,挺好奇的。

想当年日本人开始全面侵华,貌似也说过三个月的事,这日本人还真就和三个月铆上劲了,也不知道他们是咋想的?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直接说事情。

将时间拨到1943年的十一月三号大晚上,这个点是咱中国人吃晚饭的时间,各家各户的炊烟袅袅升起,当然乌漆嘛黑的也看不见。

我八路军山东军区下属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第十一团第三营的副营长张栋,他也忙碌了一天,累得够呛,终于可以休息一把了,闻着饭菜的香味,这就打算操起碗筷给自己的肚子安慰一下,省的老叫唤。

您说也巧了,警卫员一声报告就闯了进来:「紧急通知,军分区司令部有任务!」

通知都加了紧急了,说明这事也着急,张栋一听这话,也顾不得扒拉那两口饭菜,放下碗筷,收拾了一下必要的东西,就去了司令部。

当张栋进入二分区司令部的时候,司令员吴瑞林正坐在司令部里头那粗木凳子上,捧着一个大瓷缸子呲溜呲溜地喝水呢?

他一瞅见张栋进来,也没那么多客气话,直接就进入正题。

「日本人来势不简单啊,两万多人对根据地实施围攻,这任务有点重。鲁中军区已经下了命令,让我们军分区把敌人这股子进攻势头给打掉,掐住根据地的咽喉岱崮山,牵制住日本人的进攻!」

岱崮山这可是好地方啊!这个地方又叫望岱崮,因为您要是爬到这岱崮的顶上,一抬眼就能瞅见泰山。

这岱崮分南北两个地方,南边高七百零九米,面积一平方公里,北边这个矮一点六百七十九米,但面积翻了一倍,有两平方公里。

这两个地方相隔也就一千五百米的样子,中间有一个不高不低的小山梁。

这倒是其次,最为重要的一点,这地方说的崮,地形属于四周围都是峭壁,样子就跟被刀砍了一样,而顶部却特别的平整。

你要是趴在山头开枪,下边都打不到你,扔个手榴弹还很轻松。

就这还不算,在南北两崮可以相望的两面山崖上,早在抗战初期,咱不仅各修了一个小瞭望楼,还有坚固的工事修在了上边,目的就是为了针对日本人时不时搞的扫荡。

一说到这里,您就知道,这个地方属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

而这一次日本人也算发了狠,不仅拉来了日军的三十二师团,五十九师团,以及第五旅团各一部,还塞进去一部分伪军给他们打下手,凑齐了两万多人。

而从岱崮进攻也仅仅是其中的一支,他们还从临沂、莱芜、临朐、沂水这些地方寻求突破口,完全是一个围攻的架势。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口子一定要堵上,而岱崮显然就是一个很好守的地方,所以八路军也没打算在这里布置重兵,就打算把张栋下辖的第八连留下来应付日军。

不过八连是一个不满员的编制,当然,不满员就不打了吗?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吴瑞林还是考虑到了这次围攻敌人的数量,所以还是从七连的手里给八连抽调过去一个排进行支援,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吗?好地形人手不够也是不成的。

这样留守在岱崮这块一共有四个排,人数差不多够一连的规模。

吴瑞林将情况和军分区对这次任务的安排,对张栋进行了一个说明。

这没啥好说的,上级下发了命令,接着就是了,剩下的就要看战场上的斗智斗勇了,这就得看张栋他这个指挥官的能力了。

任务安排下去之后,张栋就回了自己的驻地。

第二天一大早,张栋就把八连和七连一排的人给集合起来,这就朝着岱崮出发了。

到了地方之后,按照咱八路军的传统,先召开一个战前会议,把这次任务的内容公布一下,然后集合大家伙的智慧,看看这个任务咋做才好,算是集思广益,发挥所有人的专长。毕竟战争总归是一个集体行为,一个人的脑子再怎么好使,也照顾不到全局吗?而且经过这样的会议,也会让部队知道他们具体要干啥。

这次参会的有八连的连长冯化德、指导员李玉堂、副连长张贵尧和七连指导员姜崑。

会议最终决定,将四个排的人马平均分配,八连的一排和二排把守南边的的岱崮合共六十来人,而副营长张栋就带着八连三排和七连一排就把手北边的岱崮,合共七十来人。

任务分配好之后,部队就分成了两支,各自朝着固守的阵地走去。

咋说呢?部队进入阵地,也不能闲着,虽然原来就有工事,但不能凑乎,还得进行休整。

别的不说,先把交通壕收拾出来,还有防炮洞,咱没有炮,日本人可是有的,保不齐连飞机都会跑过来凑热闹,这得防着点。

再有就是找个合适的位置,把弹药都隐藏好了,这东西可是战斗中的命根子,别被敌人给瞅见,炸了就不好说了。

为了这次防守,张栋可是做了准备了,子弹就不说了,还特别地找了一些大个手雷,一个上秤这么一秤就有三斤重,甩出去跟一枚小手炮也差不多。

附近的老百姓也被动员起来,不分昼夜地往岱崮上送粮食,送水,防备部队长时间在上头守着。

老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时间长了要是没吃没喝的可不成的。

就这么足足的忙乎了六天,日本人在十一月十号的时候,这才开始露头。

一看到日本人,张栋倒是挺高兴的,毕竟等了这么多天,光挖战壕了,啥都没干,这多少有点憋得慌,看到日本人这下子终于有事可干了。

当然了,为了不让敌人走岔了路,张栋派出了几波小部队,上去骚扰敌人,边打边撤,这就把敌人的目光吸引到了岱崮这头来了。

就这么折腾了一个上午,日本的后续部队就陆陆续续地赶了过来。

三千多日伪军蹲在岱崮下边,看着黑压压的一片。张栋也不着急,就在这里等着。

而日本人的指挥官拿着一张地图,也不知道比划个什么劲,嘟嘟囔囔半天,最后看那样子他们也不走了,打算就在岱崮这里和张栋带着的八连死磕了。

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日本人蹲在哪里分析,他们从汉奸提供的情报,以及上午的时候,张栋放出的一些个痕迹。分析来分析去,他们感觉岱崮上边有咱八路军的主力,所以就想来一把大的。

您说也有意思,这日本人的分析,真分析到马蹄子上了,所以这帮子家伙不被八连踹都不可能了。

至此一场攻防战就要开始了。

日本人对于进攻岱崮上八路军的主力,那是相当的谨慎,前后又经过了两天的筹备,感觉这手里有足够的实力了,这才在十三号的时候发起了进攻。

说实在的,进攻岱崮,其实跟进攻城墙没多大区别,日本人想要攻上岱崮,这就得驾着梯子往上冲。

咱也不跟他客气,等到这些家伙爬到一半的时候,没有滚木雷石,手榴弹和子弹可不少,驻守在上边的八路军战士,可劲地向下招呼,打的来劲了,看到那石头瓦块的,抱起来也往下丢。

石头瓦块虽然不能爆炸吧,这砸好了,也能砸下去一大串。

其实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毕竟八路军的部队缺乏弹药,那是常有的事。

一般情况下,出去打仗兜里也就三颗子弹,这要谁口袋里能有五发子弹,这绝对是土财主。

虽然这次在岱崮牵制敌人,部队给了八连不少的弹药,但这也得省着点用,谁能知道这些日本人要和八连耗多久?

这要是时间长了,弹药就绝对是一个问题,而且,敌人是往上爬着进攻的,把他打死了,然后掉了下去,所以想要从敌人尸体上缴获一点弹药补给,这几率可不大,所以能省则省。

张栋指挥这场战斗,就连弹药的用法都是扣扣索索的,严令战士们,开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离得远的日本人不能打;你要是瞄准了,但心里没有把握的也不能打;还有那手榴弹,臂力不够扔不到位置上,也就别浪费手榴弹,收起来等着他们靠得足够近了再给他丢。

不管怎么说吧,就这么一天进攻下来,日本人啥都没捞着,还搭进去不少人。

毕竟岱崮上修建的工事都是相当齐全的,敌人那炮拉过来都不管用,最后把敌人气急眼了,呼叫飞机过来帮忙,这也徒劳,飞机来了,我军就进入到山洞里头躲避。

再大的炸弹他也炸不动天生地养的山洞不是?

不过日本人的炮弹打过来所带来的震动,还是把八连不少战士给伤到了。

有些人把耳朵鼻子都给震出了血,都是老八路了,战场上也不知道打了多少年了,战士们也知道一些方法防备这震动波伤人,敌人一开始炮击或者轰炸,躲起来的战士们,都把嘴巴张的老大,目的就是防止这些个炮弹把耳朵给震出毛病来。

不过这一天的炮击,敌人也不是没有效果,一些个修建得比较简陋,不怎么牢固的工事被炸塌了,以至于把一些个粮食和水给埋在里头。

咋说呢?战斗那是越打越顺手,越打越有经验。

为了能够更少的使用弹药,却能更多的杀伤敌人,战士们研究出了一种打法。

那就是制作成集束手榴弹,然后把这集束手榴弹趁着日伪军进攻间隙的时候,小心翼翼地用绳子放到岱崮的下边日本人经常发起攻击的地方,然后把那拉火线用另一根绳子给栓上,等着敌人攻到眼跟前的时候,然后这么一拉。

您还别说那动静,跟打了一枚小炮弹似的,把日本人炸了一个人仰马翻的,不知道四六五了。

还有那地雷,本来是埋到土里头的,八路军的战士,干脆把这地弄成了滚雷,咕噜噜的往日本人的人堆里头滚,同样能起到炸上天的效果。

这日本人做的土飞机,一轮又一轮的,把日本人气得够呛,拍大腿都没辙。

后来为了节省弹药,八路军战士对于那些个爬梯子的敌人,也不用子弹打了,干脆就把步枪上了刺刀,用刺刀去挑这些个爬上来的家伙,这些家伙刚一露头就被捅一刀,这一吃痛,哀嚎着就得掉下去。

但就算是这样,部队里头的弹药消耗也是惊人的,打了九天也要见底了。

当然这中间,八连的战士也没有让日本人好过,白天他们打够了,晚上回去要休息的时候,八连的战士偷偷地从岱崮上下来,摸日本人的营房和驻地,又是刀子捅,又是放枪的。

九天下来,日本人的精神状态也开始不好了。

其实八连的状况也不咋地,本来储备够够的粮食,被敌人震得埋了不少,八连的战士都开始啃树皮了,至于放水的水缸也被震裂了不少。

而生火,这都是奢侈的,寒冬腊月的冷就不说了,喝口水也只能去敲一块冻成了冰坨子的冰块,来啃上几口解解渴。

后来没辙了,八连只能让补充过来参加战斗的七连一排担当起运输任务,趁着天黑下来,回到根据地,把弹药和食物往岱崮上运输。

所以在战斗打到第六天的时候,驻守在岱崮上的人手,其实已经不是一百来人了,确切地说应该是九十三个人。

就这样,他们还得承受敌人三千多人的围攻。

其实到了后来,日本人貌似也发现了,岱崮上的八路军战士有断水断粮没弹药的情况,但到了第二天就又有了,知道是晚上有人给送了上去。

所以日本人在岱崮这块每隔那么二三百米的距离,弄一堆火,来一个封锁哨卡看着。

但日本人不知道的是,路是死的,可人是活的,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是?

七连一排的战士,干脆就分成了小股部队,五个人一组地进行突入,遇到篝火哨卡的时候,趁着敌人迷迷瞪瞪的时候,匍匐前进。

咱们就一直在坚持和敌人打。

而敌人被打急眼了,先是放狠话,说什么三天就要拿下。

三天?日本人也是吹牛不打草稿,九天都没见啥动静,再加三天又能如何?

日本人眼瞅着放大话,没放到点子上,临了就要变成吹牛了。

日本人开始使用更加恶毒的办法,他们用飞机到八连的阵地上,释放毒气弹。

其实我们都知道,日本人在战场上一旦陷入胶着,或者陷入到无法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候,总会使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所以不仅在这场战斗中,在其他的战斗中,我们中国人吃了不少这样的暗亏。

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毒气这种带着恶心恶臭的东西,我们中国人压根就不会生产,这就让日本人使用起来更加的肆无忌惮。

二战中,欧洲战场上之所以没有出现毒气这种化学武器,说道根子上就是交战的双方都会制作这东西,谁也没有勇气跨出这一步。

所以很多武器,你没有,他就认为你可欺。

这和当年美国人用原子弹恐吓中国人是一个道理,中国人没有原子弹的时候,他们巴不得天天拿原子弹说事,可等到我们中国人有了原子弹的时候,他们就不再咱的耳边说原子弹了。

好了咱接着说事。

话说日本人放毒气弹,咱接触这东西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到也有简单的防御手段,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就从坑道里头出来,来到开阔地。

也得亏日本人对他们的毒气弹太过有信心了,八连从坑道里头出来,来到开阔地,日本人没有趁着这个机会进行炮击,所以这次毒气弹也没多大效果。

最后这就打成了拉锯战了,日本人心是拔凉拔凉的,死的人是越来越多,八连驻守的时候,弹药也不见得少。

那么这帮子日本人就感觉他们或许真就围住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于是天上飞的战斗机也从五架攀升到了八架。

就连三十二师团的参谋长坐着小汽车也跑过来进行督战了。

当然为了震慑我们八连,日本人不惜拉来了两门重炮,光炮弹的弹药就装了四十车。

副营长张栋看着都有点想乐。

什么重炮不重炮的,日本人打来打去也拿咱没辙。

等到二十七号的时候,张栋接到命令,他们的任务完成的很好,可以收工了,所以在二十八号的零点,就开始从岱崮上下来,悄悄的从敌人的包围圈里冲了出去。

而这一仗八连就牺牲了两个人,伤了七个人,打死敌人三百多,完成了任务。

任务结束之后,山东军区将八连授予岱崮连的称号。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