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宋朝的小报都刊登什么内容?官报报喜不报忧,小报一言难尽

2023-12-30历史

文 | 顾远山

编辑 | 顾远山

小报肇始自北宋,盛行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 早在北宋真宗、仁宗年间,京都开封即有小报存在,名之「单状」,或假冒为「朝报」。

它没有报头和固定称谓,小报其名,盖因「以小纸书之,飞报远近,谓之小报」。 小报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政治材料为主,内容和形式均区别于正式的官报, 是宋代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产物。

作为非官方新闻载体, 小报被封建政府指为「造言欺众」「乱有传播」「骇惑听闻」「疑悟群听」,从而备受压制和打击。

但小报的发行得到下级官吏和社会民众的广泛支持, 甚至奔走相告,「以先得者为功」。终宋之世,小报始终没能被禁绝。

然而,身处宋代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小报虽比封建官报更具新闻特征,但其本身并没有言论,仅通过选刊文件和信息来表达倾向。

并且,宋代小报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受众群体和传播效果, 既不同于宋代官报,又与后世的民间报纸有所区别,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传播者:职业化与商业化端倪初现

北宋时期,政党之争激烈,官场中人对朝廷人事变动信息分外关注, 从而出现源自进奏官的非正式新闻,私相授受于各级官吏。

随着社会局势日益动荡、战乱频仍, 各级官吏和士大夫阶层愈益关注朝政,而封建王朝对官报舆论严加控制,无法满足读者对时局态势迫切关注的需求。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小报应时而生,并得以广泛传播,宋代小报的传播者,即发行和经营方, 以进奏官、使臣、下级官吏为主,辅以书肆之家等被官方诬为「不逞之徒」「奸妄小人」的从业者。

【宋会要辑稿】对此有所记载:「访闻有一使臣及阁门院子,专以探报此等事为生。或得之于省院之漏泄,或得之于街市之剽闻,又或意见之撰造, 日书一纸,以出局之后,省部寺监知杂司及进奏官悉皆传授,坐获不赀之利。

由记载也可看出, 宋代小报的经营者和发行方已呈现职业化、商业化的端倪。

后来,在社会需求和商业利益的双重驱使下,专门从事新闻采写活动的「探官」应运而生。 「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私衷小报,率有漏泄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

传播内容:时效性与真实性难以兼顾

宋代小报所刊载的内容与官报类似,以官员的任免、升迁、差除,皇帝的诏令和台谏, 大臣的奏议等时事政治信息为主。但是,与「动辄年旬日俟许报行」的官报相比。

小报的时效性强,能做到「命令未行,差除未定,即时誉播」,甚至「每遇批旨差除,朝殿未退已传播」可 与其出色的时效性相比, 小报内容的真实性则遭人诟病。

纵使它报道了大量「朝廷机事」,「或是朝报未报之事」,「或是官员陈乞未曾施行之事」,然而「撰造命令,妄传事端」, 「凿空撰造,以无为有」,乃至「伪造诏命」的行为令小报难逃其咎。

例如,徽宗大观四年九月,小报曾刊载过一篇斥责蔡京的伪诏; 高宗绍兴二十六年三月,又刊载过一篇召用张浚的伪诏。

信息源「或得之于省院之漏泄,或得之于街市之剽闻」, 传播者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加之把关人角色的缺失,造就了虚实参半、真伪难辨的小报内容。

然而,封建政府对小报的屡次查禁和严厉斥责,则缘于小报内容有一定真实性,并且不利于封建统治。 如宋高宗绍兴七年,御史胡铨撰写奏疏请求「斩秦桧以谢天下」,官报对此不予理会,小报则全文照发。

再如金人入侵时,部分官兵和北方人民奋起反抗, 只因朝廷内投降派占上风,官报对此只字不提,小报却详加报道。

传播途径:手抄本与印刷版并行不悖

在北宋小报的传播过程中,先有「即时誊播」「竟以 小纸书之,飞报远近」函的手抄本,英宗之后,史料中又有了印刷版本的记载。

英宗治平三年闰十一月监察御史张戳奏言: 「窃闻近日有奸佞小人,肆毁时政,摇动众情,传感天下,矫撰敕文,印卖都市。迄下开封府严行根据,造诣雕卖之人行遣。」

画其中的「印卖都市」「造意雕卖」说明印刷版已经出现并进入流通领域。 后来,印刷版风行一时,乃至「镂版鬻卖,流布于外」,「京城印行,绕街叫卖」。

由此可见, 社会民众的阅读需求促使小报的发行量与日俱增,印刷手段的介入和推广是必然趋势, 但由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又因封建政府对印刷业干预较多。

作为官方口中「肆毁时政」的民间报纸,只能由部分「书肆之家」秘密印制,印刷数量和速度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完全取代手抄本。 从而,宋代小报形成手抄本与印刷版并存一时的局面。

受众群体:多样性与排他性交互存在

有关北宋小报受众群体的史料记载并不多见, 仅能从「传播于外」「传之四方」「飞报远近」「通达于州郡监司」等只言片语来推断出小报受众面广、阶级与阶层多样化。

小报的读者有京城官员,也有地方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以及皇室成员和社会上关注朝廷政事的人, 然而,宋代小报虽较之官报更具新闻特征,受众范围也更加广泛,但其功用仍未超出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范畴。

主要受众依然存在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并未真正步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因为, 宋代小报诞生的缘由及发行传播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迫切了解朝廷政事动态的需求。

「某人罢去,某人迁移」,朝廷大臣之奏议,台谏之章疏,内外之封事及皇帝的谕旨诏令是其主要关注对象,对于社会民生、百姓疾苦则置若罔闻。 并且,小报的传播载体是纸质媒体,对受众的文化程度有一定要求。

在教育事业不甚发达的宋代,能够阅读小报的平民百姓数量有限, 因此,宋代小报的直接受众范围并不算广。

所谓「传之四方」是相对官报而言。小报信息在平民百姓中的传播, 主要还是依靠直接受众阅读后的口口相传。

在厉行新闻信息管制与封锁的宋代,小报在传播效果上或多或少地起到了开启民智的作用,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的顺民是封建统治者所喜闻乐见的。

而「使朝廷命令,可得而闻,不可得而测;可得而信,不可得而诈,则国体尊而民听一」 正是查禁小报的目的。

由此可知,宋 代小报让长期以来闭目塞听的社会民众有了一定程度的政治知闻权,从而体现出其突破性和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