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仅4年,他由许世友勤务兵至许世友上级,连毛主席对此感到惊讶

2023-12-30历史

仅4年,他由许世友勤务兵至许世友上级,连毛主席对此感到惊讶。

他16岁时,担任了许世友的勤务兵。19岁时,许世友晋升为师长,而他则成为政委,与许世友平级。短短一年后,20岁的他升至许世友的上级,成为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军级将领,比当年23岁成为军长的林彪还要年轻3岁。

朱德称赞他是最年轻有为的军级将领,而毛主席第一次见到他时惊叹道:「红一方面军的干部虽然年轻,但还没有年轻到这种程度。」

四年间,他从一个新兵蛋子跃升为军级将领,历经坎坷和挫折,创下了一年内连升三级的奇迹,堪称传奇。

20岁,在现今很多家长眼中仍是个孩子,但在那个激荡的革命战争时代,涌现出许多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已经统领千军万马,与敌人浴血奋战。

众所周知,十大元帅中的林彪,1930年成为红1军团第4军的军长时只有23岁,从18岁考入黄埔军校到成为军级将领仅用了5年。

而在林彪之后,1933年,15岁参军的寻淮洲,用了6年时间,在21岁时就担任红7军团的军团长,将军级将领的最低年龄再次降低了2岁。

然而,接下来的一年,记录再次被刷新。

1934年,陈海松正式成为军级将领,担任红九军政委,年仅20岁。

从陈海松于1930年成为许世友的勤务兵,到1934年担任红九军政委,成为许世友的上级,仅用了4年的时间。

陈海松,乳名祖根,1914年出生在河南罗山宣化店李陈洼村(现属湖北大悟)的农民家庭。2岁时,母亲去世,膝下无子的婶娘收养了他,对他如己出。

童年聪明过人,虽只读过几年私塾,却认识了不少字。由于识字多,他经常将书上看到的故事生动地讲给小伙伴听,成为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15岁时,陈海松成了当地儿童团的团长,随后加入了农民赤卫队。受革命影响,他对红军充满向往,怀着加入红军的强烈愿望。

然而,家人担心他加入红军会断绝香火,私下商量为他安排婚事,试图通过成婚来束缚他。

得知后,陈海松几天内都不再参加儿童团的活动,而是每天吃完饭就挑起锄头去田里工作。

在家人为他的改变而高兴时,有一天,他去田里工作却迟迟未归。

家人焦急地去田里找,只找到留在田地里的锄头。

原来,陈海松的田地靠近大路,他每天在田里工作就是为了等待红军的经过。一旦看到红军路过,他便直接跟随红军,从此再也没有回家。

这支经过的红军队伍,正是由徐向前领导的红一军。就这样,在1930年春天,陈海松终于如愿以偿地加入了红军。

许世友担任一师一团连长时,留意到了年轻机智的陈海松,便留他做了勤务兵。陈海松加入青年团后不久,尽管年幼,但他聪明灵活,学习和领悟能力极强,很快被提升为营传令兵班长。

在传达上级命令时,陈海松展现出自己勤奋好学的特质,不仅能迅速记住上级要传达的内容,还能充分理解命令的目的和意义,然后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基层战士,使大家都能理解命令的目的和意义。

很快,他晋升为二十八团下属战斗连的排长,而当时的许世友则是他的营长。

1931年春,陈海松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双桥镇战斗中与营长许世友一同突袭国民党34师师部,成功俘虏了师长岳维峻。

这里插入一个小故事:岳维峻是徐向前曾在国民2军混成旅担任参谋时的上级,因此有了「许世友活捉老上级的老上级」的有趣情节。

回到主角陈海松,在这次与许世友一同活捉岳维峻的战斗中,他率领全排战士勇敢奋战,英勇杀敌,但不幸受伤。

伤愈后,他经历了一系列波折,被提升到新成立的红四方面军12师政治部担任宣传队长。

然而,没过多久,「北大才子」张国焘回国后开始进行肃反扩大化,差点让陈海松丧命。尽管最终保住了性命,但却被降为新成立的红四方面军12师36团9连的一名普通战士。经历了从勤务兵到排长再到宣传队长的变迁,最终回到了原点。

然而,黄金终究会发光。

此时36团团长是余天云(22岁成为红军军长,也是传奇人物)。

在36团,陈海松继续展现出他的勤奋好学天赋,不仅自己努力学习理论知识,而且每次战斗结束后都会总结经验并分享给大家。由于他善于将枯燥的战斗理论变成生动接地气的语言,大家都喜欢围着他转。

这引起了团长余天云的注意,他认为陈海松是个人才,再加上陈海松的出色工作能力,很快就从一名普通战士连续晋升为连宣传队长、营宣传队长、团政治处宣传队长。

1932年春,在商潢战役和潢光战役中,陈海松领导的团宣传队非常活跃。他不仅为部队筹集粮草,还对被困在城里的敌军发动宣传攻势,鼓动敌军投降。这使得师长对他的关注更甚,认为他在政治宣传方面表现出色,于是调到36团的特务连担任指导员。

而这个师长则是陈赓,一个声名显赫的人物。

在36团,陈海松继续充分发挥他的勤奋好学的天赋,不仅自己学习理论知识,每次战斗结束后,还总结经验,把这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又因为他擅长把枯燥的作战理论知识变成生动的接地气的语言讲给大家,所以大家都爱围着他转。

这引起了团长余天云的注意,觉得这小子是个人才,加上陈海松的工作能力确实很强,所以没多久就从一名普通战士接连升为连宣传队长、营宣传队长、团政治处宣传队长。

1932年春,在商潢战役、潢光战役中陈海松带领的团宣传队非常活跃,不仅为部队筹集粮草,还对被围困在城里的敌军接连发动宣传攻势,鼓动敌军投诚。又被师长注意到了,觉得这小子果然是个人才,政治宣传工作很厉害,然后就被调到36团的特务连当指导员了。

而这个师长则是大名鼎鼎的陈赓。

时任12师师长陈赓

当然了,这个特务连名字比较唬人,但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学兵连,都是一些14、15岁的娃娃兵。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趁四川军阀混战及其在川北兵力薄弱之际,一路向西辗转3000里,到达川北。当到达川北时,陈海松带领的学兵连是减员最少的队伍,陈海松也因此立下大功一件。

到达川北后,陈海松随即被调往机枪连担任指导员。

可这时候,肃反专家张国焘又开始不安分起来,顺便插一句:这家伙在肃反方面简直就是个变态!数以千计的红军指战员惨死在他的肃反运动中。

张国焘

为借肃反达到其排除异己个人清洗的目的,这家伙想出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奇葩理由:

识字多,被肃反长得白,被肃反手上没有老茧,被肃反就连女人长得好看,也要被肃反……

因为肃反三十六团三营政委被免职。因此陈海松接任三营政委。而此时,川军正调集6万兵力对红军发动三路围攻。

陈海松奉命带领两个连扼守杀牛坪,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陈海松巧用兵力,派小股兵力扼守制高点,自己则带领主力以迂回、奇袭和夜袭等战术对敌人进行主动出击。

靠着机动灵活的打法,陈海松带领2个连面对敌军两个师5个团的轮番攻击,激战三昼夜,不仅守住了阵地,还歼敌1500余人。

此战之后,陈海松凭借新的战功晋升为36团政委。

1933年6月,随着红四方面军的扩编,12师被升级为红9军。然而,由于张国焘的肃反行动导致大量优秀干部被清洗,军队中出现了干部严重不足的情况。因此,军部设立了教导队,36团政委陈海松被任命为教导队的政委,负责培训新干部。

培训结束后,陈海松被调到73团担任政委,不久后,年仅19岁的他升任红四方面军主力师25师的政委。在短短一年内,陈海松完成了从营政委到团政委再到师政委的三级晋升,成为军中的佳话。而25师的师长正是他三年前刚参军时的老领导,红9军副军长兼25师师长的许世友。

这一年,陈海松刚满19岁,但他已准备好面对更大的挑战。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北部取得仪南、营渠两次胜利后,计划进攻宣汉、达县和万源。在这次行动中,许世友与陈海松领导的第25师表现出色,默契配合,所向披靡。

许世友强调各级政治干部必须学会战斗,要带头勇敢杀敌。他说:「不会打仗的政治干部是无法做好政治工作的。」

在战斗中,陈海松右腿被手榴弹炸伤,但他坚定地未离开前线,持续指挥了三个昼夜,直到胜利后才被送往医院。幸运的是,弹片只是深深嵌入肉中,未伤及骨头。

1933年10月,四川军阀刘湘调集20万大军对川陕苏区进行围攻。在万源保卫战中,陈海松与许世友一同指挥第25师,抵御了川军多次进攻,坚守阵地3个月,通过近战和夜战等战术耗尽了敌军兵力,为粉碎「六路围攻」做出了巨大贡献。

万源保卫战是自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以来最激烈的战役,也是决定川陕苏区存亡的一场决战。

胜利后,立下赫赫战功的陈海松晋升为红9军政委。此时年仅20岁的他成为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军级将领。

有趣的是,此时许世友是红9军的副军长,而四年前曾是他的勤务兵的陈海松此刻成为了许世友的直接上级。

1937年,陈海松随西路军出征。

3月12日,在祁连山麓的梨园口,为了掩护部队转移,陈海松率领700战士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激战,成功击退了一波又一波的敌军进攻,坚持阻击敌人长达六七个小时,为部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终,他身中8枪,英勇牺牲。年仅23岁,英才早逝。

在祁连山深处,红9军的幸存战士们得知陈海松牺牲的消息后,整个队伍沉浸在一片哀伤之中,悲痛之情难以言表。

抗战时期,朱德多次对身边的人表达:「陈海松是红四方面军中最年轻、最有为的军级指挥员,可惜他英年早逝。如果他还在世,必然能够发挥更为卓越的才能。」

在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年代,有无数像陈海松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正值风华正茂之年,却毫不犹豫地投身于民族解放的崇高事业,融入国家兴亡的巨大历程中。

他们以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意志,肩负起了捍卫家国的重任,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