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历史新解:我们都误解了孝庄37年的未葬之谜,原因竟然这么简单!

2024-04-13历史

孝庄文皇后是清朝初期杰出的女政治家,其政治智慧虽然赢得一致赞叹, 然而,她去世后的37年未下葬之谜,却像一团迷雾,引人无数遐想。

实际上,这背后的原因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

图片来自网络

比较集中的说法是:由于康熙帝拿不定主意, 孝庄文皇后的梓宫(棺椁)就被「暂安奉」了37年。

对此,好像从没有人疑问,一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主,为什么就不能搞定一件丧葬之事呢?

我想,这恐怕是对我们这个素有「亡者为大、入土为安」传统习俗的颠覆;还有贬低「千古一帝」的能力和威严之嫌吧!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不必想的太多,原因可能十分简单,请君共来商榷:

康熙帝自幼便在祖母孝庄文皇后的膝下承欢。他的成长、成就,都离不开祖母的悉心教导和无私付出。

图片来自网络

因此,在孝庄文皇后离世后,康熙帝的情感世界如同大山崩塌,痛苦无比;对祖母的怀念之情,如同绵绵不绝的洪流,绵延难绝。

「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

图片来自网络

「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若大算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

康熙帝常常回忆与祖母朝夕共度的情景「谆谆教诲,以致有成」,即便独立亲 政的日子里,或重大决策,或事无巨细,他都要先听取祖母的意见而后下决断。

图片来自网络

孝庄文皇后大病时,康熙帝亲尝汤药、侍奉汤药三十五昼夜,衣不解带,目不交睫,不眠不休,竭力尽心。

康熙帝对祖母的孝敬之情超乎 常人,他甚至愿意折损自己的寿命,来换取祖母的生命。这并非一般伪君子、假孝道者装腔作势的表演 。

图片来自网络

再看孝庄文皇后遗诰之言,早年两度遭受至亲(太宗文皇帝和顺治皇帝)早逝的重创时,都让她痛不欲生,无意人世。

含悲扶幼的她,受到孙儿康熙帝对她至孝敬养,真诚恳切,周到入微,尊崇备极,三十年终始如一,让她失去至亲的哀痛大为宽释。

图片来自网络

这就是康熙孝敬祖母的真实写照 ,也是她们祖孙情感深厚的诠释。

孝庄文皇后去世后,康熙帝每遇祭奠之期,必亲往清东陵祭奠,几十年不间断地表达着对祖母的思念之情。

图片来自网络

因此,康熙帝将孝庄文皇后的梓宫(棺椁)37 年不下葬的原因,可能是从小受祖母的悉心教导与呵护,养成了依赖和依恋情结。

图片来自网络

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上的「恋母情结」,而从康熙帝的表现上来看,极有可能已经发展成为「恋母症」了。

也就是说祖母成了康熙帝的精神支柱与心理支柱。因而他不忍心、也不情愿将祖母下葬,希望尽可能地延长与祖母相伴的时间。

图片来自网络

综上所述,孝庄文皇后37年未下葬的原因,主要是康熙帝对祖母的深厚感情,以及要极尽对祖母的怀念、感激之情。

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远没有人们猜测的那么复杂。愿这位功勋卓著的历史老人得到她应该得到的尊重,也愿我们都能理解这份超越时空的深情厚意。

你的高见,也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