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粟裕担任华野高层,有两位「刺头」将领不听指挥,问题如何解决的

2024-01-07历史

粟裕,没有上过一天军校,没有走过一天长征,也不是某个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就是一个长期打游击的将领。

这样一个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中,锋芒毕露,于是,成为了华东野战军的副司令员。

要知道,华东野战军是有三部分组成的,这就不可避免地有人不服粟裕,其中,有两位高级将领曾经不服粟裕,如此情况,粟裕是如何克服的?

1、那两个「刺头」将领

我们先说一下华东野战军的由来。

1947年年初,华东野战军成立,是由三部分军队组成: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山东军区的其他部队。

之前,山东军区的司令员是陈毅,他还兼任山东野战军的司令员。华中野战军的司令员是粟裕,政委是谭震林。

因为陈毅是粟裕的老上级,而且资历深厚,于是,陈毅担任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委,还担任华东军区的司令员。粟裕就此担任了华东野战军的副司令员。

看似,这个调整没啥问题,但是,粟裕是华东野战军在前线的军事指挥,这就得面对原来山东军区的一众虎将。

陈毅魄力强大且资历深厚,能镇住那些虎将,相对来说,粟裕就要难一些了,因为有些人真的很有本事。

第一位「刺头」将军:许世友。

许世友是湖北人,曾是红四方面军的虎将,立功无数,深受毛主席等人的认可。

抗战初期,许世友在八路军129师担任过386旅的副旅长。旅长名气老大了,他就是陈赓。

后来,许世友在山东纵队担任过第三旅旅长。改制后,担任了山东军区下面的胶东军区司令员。

从履历来看,许世友曾经的职务比较显赫。从早期的战绩来看,许世友也是可圈可点。

华野成立后,许世友成了第九纵队司令员。

许世友的特点是,敢打硬仗,脾气火爆。

这样的虎将,如果不是资历出众、战绩骄人的统帅,实在难以驾驭。从后面来看,许世友这个「刺头」确实给战神粟裕带来了些许的管理麻烦。

第二位「刺头」将军:宋时轮。

宋时轮,湖南人,此人打仗是有一套的,在军队管理上很严格,极其擅长防御作战。曾经担任过冀察热辽的军区司令员。

在华野成立前,是山东野战军的参谋长、渤海军区的副司令员。

华野成立后,宋时轮只担任了第十纵队司令员,并没有进入华野高层团队。

如果说,这事对他的心态一点都没影响,那一定是假的,毕竟,他曾经是山野的核心领导之一啊!

宋时轮此人,军事指挥能力突出,加上毛泽东和陈毅等人的欣赏,因此有些恃才傲物,个性突出。

此人也不好管理,后来,也是给粟裕制造了难题。

以上两位将领,都是长征过来的,都曾得到过高层领导的赏识,都是恃才傲物之人,都曾经是陈毅的得力手下。

面对这样的虎将,粟裕是如何管理的?

2、粟裕如何克服两位「刺头」将军的「不服」?

粟裕是个非常聪明的将领,他非常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

粟裕的长处是:擅长军事指挥,能看到战机,并把握战机。

短处是:资历并不高,没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资历。没有参加长征,因此没有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将领在长征中浴血奋战的经历,只有在闽浙赣地区打游击的经历。不是八路军三大主力师的将领。

这样的经历就决定了,粟裕要管理许世友这样的将领并不容易。

如此情况,粟裕一是要通过战绩证明自己,二是要借用外在的力量。

㈠、许世友和粟裕争执不下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前,粟裕作为军事总指挥,要调整军事部署,许世友对于粟裕的部署很有意见,在电话中大声地和许世友争论。

此情此景该如何解决?

这是「不服从命令」啊!

粟裕只能看向陈毅了。这可是陈毅曾经的得力麾下啊!

当时,和粟裕、谭震林在一个指挥部的陈毅气炸了,从粟裕手上拿过电话,开始猛烈批评许世友:「粟裕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军事部署都是我们讨论决定的,不要再讲什么价钱了!」

看陈毅发火了,许世友直接闭嘴了,表示愿意听从部署和安排。

事实说明,在孟良崮战役中,靠着粟裕出色的指挥和协调,华野全歼国民党王牌师整编74师,并击毙了名将张灵甫。

此事,给了国民党极大打击,也让原来的山东军区的众多虎将,对粟裕有了更多的敬佩。

此后,许世友对粟裕服气多了。

1948年5月,中央任命粟裕为华野司令员兼政委,粟裕推辞不受,仅仅担任了代司令员兼代政委。这操作,相当明智。因为,团队管理的还不成熟,还需要陈毅等人的帮助。

随着胜利的逐渐增多,对粟裕服气的将领越来越多了。但是有个人还是不太服气。

此人就是前面提到的宋时轮。

㈡、宋时轮撂挑子

1948年的济南战役前的曲阜会议上,宋时轮因为军事部署问题,直接拍了桌子,当场抗命。这事太大了。

当时的陈毅,除了担任华东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还兼任中原局的副书记、中原军区的副司令员、中野的副司令员。关键是,陈毅已经不和粟裕等人一起办公了,而是在中原军区。

无奈之下,粟裕把事情直接反馈给了军委。

军委众大佬火了,毛主席直接发电给华野粟裕等人:将宋时轮撤职。

能让毛主席说出这种话的,实在不多,可想而知,上层是真的怒了。

宋时轮知道自己做过头了,马上和粟裕再次沟通,并做了检讨。

鉴于宋时轮能力突出,临阵换将也似乎不妥,于是,粟裕等人再次发电给中央,声言问题已解决,将继续重用宋时轮。

于是,宋时轮继续担任了攻打济南时的主力将领,且表现不俗。

一句话,对于宋时轮的抗命和许世友的不服从,粟裕都是借用了外部力量。

写到这里,必须提到一个人,那就是陈士榘。

陈士榘将军,曾经是八路军115师343旅的参谋长,在著名的平型关战役中表现不俗。

1940年担任了115师的参谋长。这个职务,实在不低,同时期的粟裕,也就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副指挥。两人的职务基本接近。

后来, 陈士榘担任了山东滨海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之初,陈士榘是山东军区的参谋长,是陈毅最为得力的帮手之一。

1946年9月-11月,山野和华中野战军会师了。虽然,两个军队还没有整编,但开始共同进退。

当时,关于「鲁南战役」,陈士榘作为陈毅的得力参谋长提出了自己的计划,可是,这计划没有被陈毅和粟裕采纳。

于是,陈士榘越级上报给中央,让中央批准其计划。

不得不说,陈士榘的计划还是不错的,可是,这不符合程序,毕竟两位大领导没有批准,就敢直接向上级汇报,这对组织是有破坏力的。

因为计划很好,当时,中央军委批准了陈士榘的计划,粟裕带着华中野战军配合执行了计划,没说什么。但陈毅对陈士榘是一顿严厉的批评,毕竟这是越级上报。

好在,鲁南战役还是比较成功的,就此,陈士榘也不用有太多的心理负担了。

之后的1947年1月下旬,华东野战军成立,陈士榘担任了华野的参谋长。此后,随着一次次的胜利,陈士榘对粟裕的佩服越来越多。

因为越级上报事件发生在华东野战军成立之前,因此,陈士榘只能算是越了陈毅这个上级汇报工作,很多自媒体文章说「陈士榘越过粟裕这个上级汇报」的说法是欠妥当的。

总而言之,粟裕作为战神,不仅极具指挥天赋,在管理上也是有一套的,面对下属将领不服时,擅长借用外部力量解决。

从某种角度来说,当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不了问题时,「借用外部力量」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总比「顶撞、争论后,互相斗气,影响战局」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