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99年杨虎城孙子探访99岁张学良,张学良态度冷淡,只说了4个字

2024-01-27历史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和杨虎城为放蒋介石平安回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二人也因此被蒋介石围堵。杨虎城被禁止回国,张学良被囚禁。

然而,张学良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重获自由,尽管一直怀念杨虎城,对当年的事件感到愧疚,但一直未能实现拜访杨虎城的愿望。

杨虎城的儿子也无法完成父亲的心愿,最后只能由孙子代替他拜访张学良。然而,张学良对杨虎城的后代态度冷淡,原因何在?

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两人的感情产生了分歧?最后,他们仅仅说了四个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原本是劝说老蒋停止内战,结果老蒋一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让张学良和杨虎城深感失望。他们认为内战导致土地丧失,外国侵略日益严重,如果继续下去,必将走向衰亡。

于是,他们开始向老蒋陈述情况,但似乎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张学良和杨虎城坚持认为,继续内战只会导致两败俱伤,如果要抗日,就必须停止内战。他们在跟随蒋介石时,也曾遭受过严重的损失和苦难,因为他们执行了他的「剿共」命令。

然而,面对日本的威胁,蒋介石并未改变其立场,反而对他们进行了威胁。在解决了两广事变后,蒋介石似乎有些自鸣得意,他告诉张学良和杨虎城,要么继续服从他的命令,围剿红军,要么就直接撤出部队,他会安排其他部队接手。

面对局势的两人,在听到老蒋的言论后,认为老蒋真是深谙人心。他们明白,如果他们的队伍撤出去,就会被吞并。

老蒋也清楚他们不会轻易妥协,张学良和杨虎城更是不会就此屈服。因此,他们只能暂时假意答应老蒋,但实际上,两人已经开始暗中布局。

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决定在1936年的12月,由张学良担任西安方面的军事指挥,展开那场历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

凌晨的枪声惊醒了一场战争,老蒋在枪声中听出了危险。他翻过围墙想要逃跑,但慌乱中丢失的鞋子暴露了他的行踪。

经过追踪,他在一处石缝中被发现。经过谈判,张学良与杨虎城说服老蒋放弃内战,他们还提出了八项救国主张,最终老蒋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提议。

于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张学良与杨虎城在对待抗日的态度上是一致的,但在如何处置蒋介石的问题上,两人产生了分歧。杨虎城认为蒋介石的人品不可信,对于释放他,他也坚决反对。

杨虎城认为只有在对蒋介石进行有条件释放,抓住他的小辫子的情况下,才能让他有所忌惮,不会自食其言或对参与西安事变的将领进行报复。

但事情的发展似乎并没有按照预想的进行。

张学良认为老蒋已经同意了联共抗日,所以他决定放老蒋回南京。尽管宋子文和宋美龄来营救老蒋,张学良仍然保证相关将领的安全,并承诺不会泄露老蒋的承诺。

张学良表示,他会亲自将老蒋送回南京,以恢复老蒋的威信。他还向杨虎城的抗日联军道歉,并让他们听命于杨虎城。

可能是因为张学良被老蒋控制,也可能是因为他有预感,又或者是他想留下一些部队让杨虎城自我保护,以免老蒋背叛。

在老蒋抵达南京后,陪同他一同行动的某些将领也被释放,而这次释放,是老蒋在南京对张学良的命令。张学良面对当时的老蒋已经无计可施,而杨虎城在接到电报后,也确认张学良一定是被挟持,所以他只能释放这些人。

张学良甚至以为在这个时候,他能很快回到西安,但没想到,在离开西安后,他们就开始策划如何报复,如何收拾东北军。

西安事变让张学良与杨虎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老蒋作为一个领导者,却因为他们的反抗而被捕,这对于老蒋来说是一次颜面尽失的事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蒋开始策划对他们的惩罚,不久之后,张学良就被以「首谋伙党,对上官暴行胁迫」的罪名被判了十年的有期徒刑。

然而,这个判决几天后就被赦免了,原因在于这个判决与西安事变中他们承诺的内容不符。最终,张学良开始了他的长期幽禁生活。

张学良未曾预料到,此事后他将被老蒋幽禁,期间他深感自责,因为他的一意孤行导致杨虎城一家的遇害。杨虎城未被幽禁是因为他掌握军队,为了稳定军心,老蒋不会对他出手。

然而,老蒋不会轻易放过他,他以其他名义让杨虎城出国,并接手他手中的兵权,限制他回国的道路。在此期间,许多人劝告杨虎城不要回国,张学良也是如此认为。

但杨虎城坚持认为,西安事变是为了抗日,如今事成,他理应投身战场。

杨虎城被蒋介石在香港监视并软禁长达12年,直到重庆解放后才被释放。然而,蒋介石却下令将杨虎城一家处死,包括未满周岁的婴儿。

杨虎城的血脉得以延续,他的长子杨拯民幸存下来。对于杨虎城一家的遭遇,张学良深感痛心,尽管他是西安事变的总指挥,但却只被幽禁,而杨虎城一家却遭受如此残酷的命运。

杨瀚:替父了却遗愿,了解爷爷去世前的故事 杨瀚,杨虎城的孙子,一直有着一个心愿:了解他爷爷去世前的情况。

他的父亲杨虎城的大儿子在老蒋的残杀中侥幸活了下来,但一直未能与张学良见面,得知这一消息后,杨瀚决定替父完成心愿,去探寻爷爷去世前的种种。

当张翰特地去探访张学良时,张学良的态度显得很冷淡,张翰询问杨虎城的事情,张学良也只是平淡地回答:「好好,谢谢。」

这让张翰感到十分困惑,他原以为张学良是由于多年的软禁,经历多了,已经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但当张翰在张学良的百岁生辰宴会上看到他时,他发现张学良并非沉默寡言,相反,当张翰再次提起他的祖父时,张学良的表情严肃起来。

张翰对此感到困惑,因为他知道他的祖父与张学良是好友,不存在其他纠纷。因此,他开始推测可能在西安事变期间发生了什么。

为了揭开这个谜团,他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甚至亲自前往西安进行实地考察,以各种方式研究和了解这段历史。

在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后,他猜想到张学良对他冷淡的原因可能不仅仅是对他的不满,更多的是内心深处的愧疚与痛苦。

这件事情可能是张学良不愿触及,他对杨虎城一家的歉意,也是无从表达。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张学良对杨瀚无话可说的真正原因。

但过去的事情就像风一样,已经消散,张学良对杨虎城一家的歉疚,一直深深地藏在他的心底,再去纠结谁对谁错已经没有意义。

回顾历史,西安事变的结果充分证明了张学良和杨虎城为民族所做的贡献。不论他们在释放蒋介石的问题上存在什么分歧,也不论张学良是否对杨虎城的后代感到愧疚,或者他是否有颜面对杨虎城的后代,这些都无法抹去他们做出的伟大贡献。

他们的功绩会被历史铭记,被人们永远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