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毛主席突然出席陈毅追悼会,周总理连发3条通知,这就叫「默契」

2024-01-07历史

什么叫「默契」?

「默契」就是心灵相通、心照不宣,话不需要明说,彼此间就能心领神会。

1972年1月10日,毛主席突然决定出席陈毅元帅追悼会,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周总理接连发出了3道紧急通知。

透过这件事情,我们既可以真正理解「默契」两个字的含义,还能领悟到周总理的政治智慧和含蓄而机敏的处事策略。

毛主席出席陈毅元帅追悼会

1972年元旦过后,毛主席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就在这个时刻,他的诗友和爱将陈毅元帅于1972年1月6日深夜因病去世。

挥泪送别老战友

「文革」期间,周总理曾经以「陪斗」的方式全力保护陈毅。

为了保护陈毅,温文尔雅的周总理甚至对「造反派」说:你们要揪斗陈毅,除非你们从我的身上踏过去!

尽管如此,陈毅元帅仍然蒙受了不白之冤,受到很不公正的对待。

陈毅元帅患上直肠癌之后,周恩来把陈毅元帅送到了北京日坛医院,他不仅仔细了解陈毅元帅的病情,甚至亲自过问陈毅元帅的手术方案。

为了减轻陈毅元帅的思想包袱,周总理还细心地嘱咐陈毅元帅的爱人张茜:「陈毅的病情对你不保密,陈老总本人还是不知道为好。」

元旦过后第六天,陈毅元帅最终没能战胜可恶的病魔,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北京的冬夜朔风凛冽,大地冰封,得知陈毅元帅逝世的消息之后,忙了一天的周总理第一个赶到了日坛医院。

陈毅元帅静静地躺在医院太平间,身上覆盖着一条白色的床单。

走近陈毅元帅的遗体,周总理掀起床单的一角,轻轻地抚摸着陈毅元帅的手背,悲伤的泪水潸然而下。

看着消瘦又疲惫的周总理,一旁的张茜抽泣着说:「总理,您自己也要保重身体啊。」

周总理点点头说:「我没事,你要节哀顺变,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

说罢,周总理拉平床单,动作那么轻缓、那么小心,好像生怕吵醒正在熟睡的陈毅元帅。

周总理 陈老总

过了一会儿,正在发高烧的朱德总司令也来了。

在警卫人员搀扶下,朱老总走到陈毅元帅的遗体前,颤巍巍地举起右手,向这位井冈山的老战友庄严敬礼,随后便老泪纵横,呜咽出声。

朱老总沉痛地说:「陈毅死得太早啦,太早啦……」;

刘伯承元帅也来了,刘帅此时已经双目失明,因此不能最后看一看老战友的遗容。

他推开搀扶他的工作人员,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陈毅元帅的面颊,嘴里不断念叨着陈毅的名字,久久不肯离去;

叶剑英元帅、徐向前元帅和聂荣臻元帅又来了,他们此前已经来过一次;

宋庆龄先生也来了,在陈毅元帅遗体前,宋庆龄先生含泪向陈毅元帅的遗体行鞠躬礼,然后与张茜轻轻拥抱;

王震将军带着小孙女来了,当时,陈毅元帅的遗体已经移上担架,正要抬往救护车转送到301医院去。

王震将军走上前去,执意要抬陈毅元帅上救护车。

同志们劝他说:「您这么大年纪了,还是让我们来抬吧。」

王震将军双手攥紧担架扶手,用命令的口吻大声说道:「谁都不许跟我抢,陈老总我抬定了!」

周总理郁闷又无奈:这样对陈毅不公!

陈毅元帅当时已经不算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按照有关规定,他的追悼会不能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规格举办。

因此,陈毅元帅的追悼会将由中央军委出面组织,由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主持追悼会,军委副主席叶剑英致悼词。

这还不算,有关部门要求,参加追悼会的人数要控制在500个人以内,政治局委员不一定参加追悼会。

再看中央军委送来的悼词稿,整篇悼词拢共不满600个字,其中,光是陈毅元帅的简历就占了一半以上篇幅,甚至用「有功有过」四个字来评价陈毅元帅。

看到这些,周总理的心情非常复杂,其中有郁闷,也有难以言表的无奈。

思考再三,周总理奋笔疾书,在悼词中添加了一大段内容-评价陈毅元帅一生的功与过。

为了改掉悼词中「有功有过」这4个字,周总理可谓煞费苦心,在有限的条件下,周总理只能尽力改好一点、改得真实一点。

周总理在悼词中强调:总的来说,陈毅同志功大于过,特别是「皖南事变」前后,他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指示,为新四军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将修改稿送给毛主席审阅的时候,周总理又在附信中写道:陈毅同志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很大,悼词里增改的内容对党有利」。

不过,在审阅悼词的时候,毛主席删去了周总理添加的有关陈毅同志功过评价的内容,同时也「圈」掉了悼词原文中「有功有过」四个字。

毛主席批示:悼词「基本可用」,但是,评价陈毅功过的内容「不宜在追悼会上作(原文)」。

另外,毛主席会不会出席陈毅元帅的追悼会?他在批示中也没有明确表示。

陈毅元帅(时任上海市长)

对于周总理来说,悼词中不再出现「有功有过」四个字,这已经是一个极大的安慰。

周总理认为,悼词尽管没有充分评价陈毅元帅的功绩,却也肯定了陈毅同志一生「为人民服务」的战斗精神。

离追悼会召开的时间越近,周恩来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周总理清醒地意识到,为受委屈的陈毅元帅等老干部彻底平反的事情急不得,步子不能迈得太大,路不能走得太急。

陈毅元帅追悼会的规格这么低,周总理心理上是不能接受的。

周总理认为,陈毅同志为党、为人民、为人民军队奋斗了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这样做对陈毅同志很不公正。

但是,周总理也清楚,政治局已经通过,毛主席已经审阅,木已成舟,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作出任何改变都是不现实的。

毛主席突然改变了主意

10日下午3时,陈毅的追悼会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这天上午,在中南海「游泳池」毛主席的居所,毛主席的举止与往常很不一样。

午餐之后,毛主席照例上床午睡,可是,过了好一会儿,毛主席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既然睡不着,毛主席索性不睡了,他来到书房,打开一本书看了起来。

毛主席的生活秘书张玉凤注意到,毛主席根本静不下来,他不止一次放下书问张玉凤:「现在几点了?」

张玉凤知道,毛主席心里肯定有事,什么事?张玉凤猜不到,也不敢随便问。

过了许久,毛主席又一次问「现在几点钟?」

张玉凤告诉毛主席,现在是下午一点二十分。

毛主席突然说:「你通知他们,我要去八宝山送送陈毅」,说罢就要起身去八宝山。

这下可好,因为没有一点准备,张玉凤等工作人员顿时忙成一团。他们一边给周总理打电话,一边通知有关部门准备车辆。

当时,毛主席上身穿一件睡衣,下身穿一条薄毛裤,张玉凤要给他换外出的服装,毛主席却嫌麻烦不肯换。

拗不过毛主席,张玉凤她们只能在毛主席的睡袍外加了一件灰色大衣,就这样匆匆忙忙地离开了「游泳池」。

病中的陈毅元帅

周总理连发3道紧急通知

接到毛主席居所的来电,周总理先是一愣,稍一思索,他一直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

毛主席的决定来得这么突然,说明这是他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决定。

毛主席为什么突然要去八宝山?这个决定背后有什么考量?作为与毛主席并肩战斗数十载的老战友,心思慎密、机敏过人的周总理的心里很快就有了答案。

接下来,周总理立即给中央办公厅打去电话,要求他们用最快的速度通知在北京的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要求他们准时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与此同时,周总理让工作人员立即打电话通知宋庆龄先生和人大、政协、国防委员会成员出席追悼会;

最后,周总理再次拨通中央办公厅的电话,明确告诉他们:对追悼会的人数不作限制,凡是主动提出要求的同志都可以参与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随着3道紧急通知,陈毅元帅追悼会的规格立即提升到了「相当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级别。

追悼会上,毛主席接连发出微弱的「信号」。

发完3道紧急通知,周总理迅速坐车赶往八宝山革命公墓,并在毛主席到达八宝山革命公墓之前赶到了那里。

追悼会开始前,毛主席乘坐「红旗」牌轿车来到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毛主席首先与刚刚赶来的西哈努克亲王交谈了一会,随后不久,周总理带着张茜和她的几个孩子来到了毛主席休息的房间。

毛主席欠了欠身,正要站起身来,张茜快步走到毛泽东面前,握住毛泽东的手哽咽着说:「主席,你怎么也来了?」

毛主席神情黯然道:「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陈毅是个好同志。」

「谢谢主席」,张茜真诚地请求毛主席提前回去。

毛主席摇摇头说:「我要参加追悼会,给我一个黑纱。」

张茜一边给毛主席戴黑纱,一边轻声说:「陈毅过去反对过主席……」

不等张茜说完,毛主席就打断了张茜的话:「也不全怪他,他是个好人。」

毛主席说:「陈毅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是做出了贡献、立了大功劳的,这已经做了结论了。」

陈毅元帅被误批之后,这是毛主席首次在公开场合肯定陈毅的功绩,毛主席向世人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

病中的陈毅元帅

毛主席又一一过问了几个孩子的情况,他勉励孩子们说:「你们要继承陈毅的事业,继续努力奋斗,继续为人民服务。」

张茜激动地说:「我们听主席的,一定照主席的话去做。」

追悼会即将正式开始,毛主席在工作人员搀扶下向大厅走去,走廊上摆放的一只花圈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是爱国民主人士、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张伯驹先生敬献的花圈。

挽联的上联是:

仗剑如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

下联是:

挥戈挽日,接樽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泉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毛主席赞赏地说:「写得好,」

毛主席问张茜:「张伯驹来了吗?」

张茜说:「张伯驹先生来不了。」

张茜告诉毛主席,因为被「隔离审查」,张伯驹至今没有工作、没有户口,就连生活都没有着落。

毛主席微微一怔,转身对周总理说:「张伯驹先生这样的人才不可多得,我们还是要给他一条出路的,起码要给人家一口饭吃。」

「你是总理,你想办法给他安排一个工作吧。」

周总理点头说道:「主席放心,我按照主席的指示办。

「给人才一条出路」,这是毛主席当天释放的第二个「信号」。

在陈毅元帅的遗像前,毛主席默立良久,转过头的时候,毛主席看到了陈毅元帅的「老搭档」粟裕大将。

毛主席示意粟裕过来,粟裕大将连忙紧走几步来到毛主席面前。

毛主席握住粟裕大将的手,语气悲伤地说:「井冈山时期的战友不多了。」

「珍惜战友情,关爱老同志」,这是毛主席向世人释放的第三个「信号」。

毛主席这句话触动了现场所有人的心,包括粟裕大将在内,大家既感到莫大的欣慰-毛主席没有忘记当年的战友,又有一种莫名的伤感。

毛主席说的是事实,当年井冈山的战友,有的已经牺牲于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有的在解放后因故去世,还有一些战友被审查、被隔离,或者像粟裕大将那样被误解……

毛主席与粟裕大将

陈毅元帅的追悼会正式开始了,追悼会由李德生主持,周总理致悼词。

致悼词的时候,周总理数次哽咽,现场的大多数同志也是泪流满面。

左臂戴着黑纱的毛主席站在前排,高大的身躯略微前倾。

当周总理读到「陈毅同志安息吧」这句话的时候,扩音机突然传来刺耳的声响,随后便没有了声音。

周总理的警惕性向来都非常高,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情况,周总理当即把毛主席劝离了现场。

人们看到,毛主席的身体显得非常虚弱,以至于一个人上不了汽车。

最后,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毛主席才上车离开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目送毛主席离开之后,工作人员找到了扩音器啸叫的原因,原来是设备发生了故障。

毛主席在陈毅追悼会上

结语

从1963年以后,在近10年时间里,毛主席没有参加过任何一次悼念活动。

毛主席这次出人意料地抱病参加陈毅追悼会,既是对死者的一种悼念,也是对生者的一种安慰,其中可能还有自责和反思的意味。

毛主席亲自参加陈毅元帅追悼会的消息很快在全国各大报刊出,立刻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

毛主席对陈毅元帅的评价无疑给受到冲击的老干部们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也为周总理解放老干部提供了机会。

周总理后来经常在一些场合中反复说这句话:「毛主席参加陈毅同志追悼会,使我们这些老干部、让忠于主席的人都很感动。」

此后,毛主席先后在一批受到诬陷和打击的老干部及家属的来信上作出批示,不久之后,陈云、谭震林、罗瑞卿、谭政、杨成武等一大批老革命、老干部陆续被解放,不少老同志恢复了工作。

毛主席与陈毅元帅

有一位学者说,毛主席之所以改变主意,突然参加陈毅元帅追悼会,这是毛主席深思熟虑的结果。

这位学者还说,陈毅元帅追悼会之后的改变是周总理与毛主席「默契」合作的结果,与周总理的机敏和睿智密不可分。

机敏且睿智,含蓄又果敢,这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