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长津湖战役中,倘若宋时轮死咬住10万美军不放,能否将他们全歼?

2023-12-09历史

前言

研究和分析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军生死博弈的真实情况,我们发现,尽管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取得胜利,但是伤亡数字令人震惊,超过了三万余名士兵的生命无法挽回。

导致这样严重损失的直接原因是严寒的天气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足够的装备和防寒措施来面对极端环境。

然而,当毛主席查阅到由长津湖战役所属部队上报的战争报告时,他并未立刻责备该部队的指挥员宋时轮将军及其麾下的第九兵团将士,反倒是奖励了他们所做出的重大努力。

尽管作战结果只能被算作是艰苦卓绝的胜利,但毛泽东仍然高度称赞第九兵团圆满地完成了重要的战略性职责。

对于具体的战役过程和结果,毛泽东并未加以评述,只是默默地表达了内心深处对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士们的无限悲伤和惋惜。

而这种深沉的情感,恰恰体现出毛主席作为一代伟人,吕洞宾佛,对于战争本质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一、第九兵团未能堵住美军的撤退之路

1950年末冬的11月份,宋时轮将军在率领第九兵团参加长津湖战役,取得伟大胜利之后,果断采纳了我军所使用的一贯策略,即实行火力分割、包围以及巧妙进行深度渗透的战术,以有效地将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其他大约十万名敌军士兵分割围困在长津湖及其周边区域的若干不同位置。

随着凛冽寒风呼啸着的时间推移到12月的到来,战局愈发激烈,宋时轮将军为确保能够彻底掐断数量庞大且士气低落的美方军队的逃生道路,不惜下令调动预备队伍26军火速前往敌众我寡之地独秀峰,严密监控美军目标可能出现的任何迹象并实施阻挡。

然而,令人苦恼的是,尽管26军在收到明确的命令之后已经作好充分准备,但却未能准时于指定的12月8日期限内抵达目的地,使得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得以抢先一步脱离了宋时轮所设下的重重包围。

在此情况之下,26军部队为了能够马上再次封锁美军,苦苦鏖战,毫不畏惧地迎头痛击敌人。

然而遗憾的是,不仅他们并未顺利地实现对被围困之敌的再度包围,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在面对美军强大火力攻击的时候,部队自身也付出了伤亡数千人员的惨重代价。

战争结束以后,26军受到了宋时轮将军的严肃处理,几名部队营、团级别的将领甚至被执行死刑,而88师则因犯有重大事故,致使整个队伍的编制序列被撤销。

当然,值得强调的是,在长津湖战役中,第九兵团未能完全截断美军的撤退路线,这其中自然包括26军的因素在内,但并非唯一的缘由。

二、第九兵团有可能全歼10万美军吗?

针对此类观点,部分人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若是在过往的历史进程中,第九兵团如若确实成功地对包括陆战一师等逾 10 万美方军队实施了全面包围的战略,那么该联盟究竟能否将这些敌军一举歼灭呢?

通过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察和解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不能。

首先,我们试着从当时极度恶劣的气候条件出发进行深入探讨。

在当年那场引人瞩目的长津湖战役期间,正值朝鲜数十年来罕见的极端寒冷天气,甚至很多地方都经历了摄氏零下 40 度以下的极低温度,哪怕是配备了完备冬装的美军士兵,在此次战役中也有超过 7.000 名因受冻致残或丧命。

接下来我们要聚焦于宋时轮领导的第九兵团。

他们在北上朝鲜参战以前,一直都是华野(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旗下的野战部队之一;然而在我国宣布进入朝鲜作战之后,第九兵团未能按计划在东北地区做好充分的御寒准备,仅做短暂滞留便立即奔赴长津湖前线。

注意到,大部分参加越战的战士来自南方,面临严寒天气的自然适应力相对较差。

1950 年 11 月,第九兵团接到了来自中央军委火速驰援朝鲜战场的指令,他们原本打算在东瀛地区做好各类冬装准备工作。

然而,为了确保长津湖战役的圆满完成,第九兵团放弃了原有的备战部署,甚至几乎未作停顿便直接挺进了前线,许多兵团士兵的棉花夹克甚至直接由东北边境军的战士摘下后扔上火车,而大部分战士的冬装并未能达到朝鲜战场所需的严格保暖标准。

在整个战役过程中,第九兵团因严寒导致的死亡和伤残战士共计接近 3.4 万人次,由于缺乏充足的保暖装备,使得整个第九兵团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因此,即便第九兵团真的能够成功地拦截住多达10万的美军,但由于实际兵力远不足 15万(因寒冷天气造成的伤亡高达三四万),扣除伤亡数字后剩余军队大约为10万左右,并且他们的战斗力同样受到严重影响。

显然,这样的第九兵团是无法击败装备精良的美联军的。

三、美军火力和高机动性太强

即使第九兵团确实成功地将美军包围起来,然而,相较于美军的强大军事装备力量而言,第九兵团要想全歼敌军也几乎是天方夜谭。

在著名的长津湖战役中,美军所装备的高端武器足以证明其优秀的实力优势,兵力达到10万的美军,其坦克数量高达数百辆,更不用提那些威力巨大的大口径榴弹炮,无与伦比的空中控制权成为了志愿军心中最沉痛的噩梦。

此外,美军所表现出的超强机械化程度使得第九兵团难以抵挡敌方的突破行动。

相比之下,第九兵团自身装备的榴弹炮数量极少,只有寥寥数门;就连坦克的数量也同样紧缺,几乎没有。

何况在这样的战场环境下,志愿军基本丧失了对蓝天的掌控。在此种局面下,美军空中炸弹的无情倾泻,使得志愿军后方的物资供给难以维持,从而导致大部分第九兵团士兵只能饥寒交迫地投入到战斗之中。

实际上,26军未能按照预定计划封锁美军逃脱路线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由于众多将士的身体已经难以承载饥饿带来的负荷以及亟需休养生息的状况。

该战役中,10万美军得以从第九兵团精心部署的分割包围圈中突围而出,主要依靠其地面强大的重炮火力以及空中充足的火力支援,使得他们得以利用重火力为自己开辟一条逃生之路。

有一种观点认为,若是在长津湖战役中,第九兵团能够得到苏联军队的武器装备支持,使其具备与美军同等甚至更为优越的武器装备水平,则完全有可能全歼美军。

有人评价道,倘若长津湖战役由粟裕指挥,那么粟裕的战略战术将会更加成熟老练,对敌人的包围和穿插也会更加深入细致。

即便粟裕无法将10万美军全数截留下来,至少也有可能将其中的3至5万人困住,无疑,这样的评估显示出从战术层面来看,宋时轮的表现尚不及粟裕。

后勤补给不足、通信设备滞后以及情报收集不全等诸多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第九兵团在堵住美军前进道路后,实现全歼敌兵的可能性。

同样不容忽视的是,美军的作战能力并不像人们普遍认知的那般弱小,他们之间协调配合及救援速度快且精准,无疑也是引发我们反思的重要课题。

在战役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作为美国军队中的顶尖军事力量,战争技能的精湛程度丝毫不在第九兵团之下。

尽管在战役初期,美军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遭到了上级的强烈催促,但他仍然坚守审慎行事的原则,并在许多地方搭建起临时机场,而这些设施在日后为美军的撤离过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可说,无论是在战役的开头还是结尾,陆战一师始终保持对志愿军的高度警惕性。

再谈后来的美军撤离过程中,各部人员之间展现出的默契协作以及救援行动的快速反应,都是不得不令人感叹的。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年国民党军队的溃败景象仍然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记忆当中,他们眼中只顾个人安危,放任同伴被屠杀,自己却只知道疯狂逃跑。

并且,美军其它战场部队对于被志愿军包围的友军的援助接应更是高效迅捷。

如果在真实的长津湖战役中,第九兵团成功地将10万美军围堵起来,考虑到当时第九兵团自身的武器配置、后勤保障以及战术运用情况,想要全歼拥有强大火力支援及高度机动力的美军,实属困难重重。

就算换成粟裕来担当战役总指挥,恐怕他也很难做到。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在战役结束后,尽管第九兵团牺牲惨重,毛泽东仍未责备宋时轮,而是给予其肯定和表扬。